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王健壯/這樣的兩岸 這樣的政府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健壯/這樣的兩岸 這樣的政府
.洪蘭/捐WHO百萬美元 不如加強自殺防治
.方祖涵/關不住的網路大嘴






王健壯/這樣的兩岸 這樣的政府


2018-06-03 00:24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有壓力就有反彈,這是物理的必然,也是政治的必然。中國在一個月內連斷台灣兩個邦交國,讓蔡英文怒而痛批中國蠻橫,並揚言不再忍讓,就是壓力下的反彈。
李登輝當年的「戒急用忍」政策,是在台海飛彈危機之後提出。陳水扁初任總統時的兩岸政策是「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但在中國推出「反分裂國家法」後,他的政策卻翻轉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這是過去兩岸關係史上,台灣因中國壓力而反彈,兩岸政策在壓力下由寬變嚴的兩個例證
蔡英文執政兩年,邦交國被中國連斷四個,並且封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空間,逼迫國際企業更改台灣名稱,再加上機艦又不時繞島示威,擺明了就是要把台灣逼到牆角,也逼得蔡英文不得不說出不再忍讓的重話,不得不下令陸委會全面嚴審中國官員來台的申請,她一向堅持的「維持現狀」兩岸政策,似乎也到了不得不改弦更張的時刻;這是台灣兩岸政策在中國壓力下由寬轉嚴的最新例證
中國在全球佈下天羅地網施壓台灣,既是恐嚇也是報復,台灣手中並無恐嚇中國的任何籌碼,當然祇能以報復手段回應。但嚴審中國官員來台,與李登輝的戒急用忍以及陳水扁的積極管理一樣,雖然都滿足了報復心理,但效果卻猶如兩面刃。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已完全不同於戒急用忍或積極管理時期的中國,習近平又何懼於蔡英文的任何報復?
再從另一個角度說,蔡英文既然打死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將發生負面質變,包括邦交國可能相繼離台灣而去,也應該早在她預料之中。李登輝曾經號稱有十八套劇本應付台海危機,蔡英文應付凌遲式斷交,當然也應該早有劇本。如果嚴審中國官員來台是劇本之一,下一個劇本是什麼?是嚴審陸客陸生來台,或是嚴審台商到中國投資?是恢復積極管理,或是重回戒急用忍時代?
但不管這些劇本是否已經寫好,蔡英文在走下一步之前,必須要先有一個認知:兩岸政策不同於僅涉及權力與利益分配的國內政治,而是攸關國家興衰存亡的涉外事務,絕不是一黨一人之事,遂行的也不是民進黨一黨或蔡英文一人的信念與意志。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接著就必須要有一個行動:既然維持現狀已不可得,忍讓也無法求全,嚴審中國官員來台已付諸實施,而中國打壓又勢必有增無減,為了喚起多數人的危機憂患意識,蔡英文下一步必須立刻以總統身分展開團結朝野的行動。
蔡英文批評在野黨面對中國打壓時不夠團結,她甚至質問在野黨「這樣的政府,難道不值得共同支持、共同團結?」顯然把在野黨當成了出氣筒,但問題正好也在這裡:蔡英文可以自豪於她的所作所為,但這樣的政府這兩年到底做了什麼事,值得讓在野黨願意支持、願意團結?而且團結是行動並非喊話,團結是雙向道而非單行道,蔡英文這兩年除了三不五時冒出幾句團結和解的文青式修辭外,何曾有過一次把團結的修辭化為具體的團結行動
台灣雖然早已民主化多年,但台灣的政治人物卻從來不知夥伴民主為何物,一朝權在手便把在野黨棄,蔡英文如果要當個不同於前幾任的總統,就該從兩岸政策實踐夥伴民主做起;當然,她必須要有個很謙卑的認知:是她要主動去團結別人,而非她喊話要別人向她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