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兩周年 經濟成績總體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馬國大選:棄貪腐而迎獨裁
.聯合報黑白集/誰來收拾殘局?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兩周年 經濟成績總體檢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兩周年 經濟成績總體檢


2018-05-12 00:5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就任已經兩年了,任期剛好過了一半,現在是評估其總體經濟施政績效的最好時機。 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就任已經兩年了,任期剛好過了一半,現在是評估其總體經濟施政績效的最好時機。我們會先分析總體經濟的表現,接著再看個別產業部門的表現,最後綜合顯現出來,看看全國民眾對於蔡政府施政的滿意調查結果。
首先,在總體經濟表現方面,2016年與2017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是1.41%和2.86%,平均為2.14%。此一平均經濟成長率比陳水扁總統時代的4.87%及馬英九總統時代的2.83%都要低。不但如此,2000年陳水扁總統剛就任時,就遇到了全球性的網路泡沫,再加上核四停建的爭議,使得2001年的經濟成長率出現負成長。同樣的,馬英九總統就任不久,立即在2008年底爆發全球金融海嘯,導致2009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再度出現負成長。也就是說,前兩任總統在剛就任都曾經遇到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
而在蔡英文總統就任的這前兩年當中,全球的貿易成長都不錯,所以台灣的出口表現也相對亮眼,尤其是去年全年出口成長率達到7.43%。也就是說,這兩年台灣的經濟景氣不佳,主要還是因為國內不利的因素所造成,比方說,由於國內投資環境不佳,導致這兩年的投資成長不振,去年全年投資成長率只有0.01 %,幾乎就等於0;而今年第一季的投資成長率持續為負的1.70%,表示國內的投資環境仍然沒有改善,導致企業投資意願持續偏低。
接著再來看產業問題:第一個是非核家園的困擾,由於民進黨政府不但不要核四,還把核一廠和核二廠的兩個核電機組停機不用,使得台灣的供電常常吃緊,導致去年8月的全台大停電。這一次的大停電讓國內與國際來台的投資都甚為緊張,擔心以後是否會再度出現供電不足的問題。
其實不止是電力不足的問題,因為為了補足供電,台中火力發電廠必須全力運轉,結果造成中部地區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然後,政府還要在新北市興建燒煤的深澳火力電廠,再度受到北部縣市民眾的強烈反對。現在蔡政府為了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目標,可以說是傷透腦筋。
第二個問題是勞資爭議。民進黨先是通過一例一休相關法案,導致企業和勞工雙方面的大反彈。在各方的爭議下,政府終於再度修改勞基法,但是這些政策上的不穩定,已經大大傷害了企業對於政府政策的信心。
第三個爭議是有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民進黨政府先是在沒有任何事前評估的情況下,就推出了八年8,800億的前瞻計畫,而且是要以特別預算與舉債的方式來執行。結果引起很大的爭議,最後在立法院改成四年4,200億,但是大部分的計畫內容仍然缺乏充分的評估。這種先通過再評估的做法,同樣讓國人非常憂心。
第四個問題是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惡化,陸客來台人數急速下降,雖然有南向國家旅客的支持,但是在來台旅客購買力大幅下降,現在台灣的旅遊業也是一片慘淡。
第五,在今年3月爆發的搶購衛生紙風潮中,讓人們發現民進黨政府對於執政上的許多細節仍然無法掌控,才會出現「衛生紙之亂」。
除了上述諸多經濟問題外,蔡政府在不當黨產、年金改革及兩岸關係的處理上,都有很多爭議,使得國人對其執政滿意度大幅下跌。近來中時電子報的民調結果顯示,蔡總統的執政滿意度由2016年5月的53.0%下降到2017年5月的28.0%,再下跌到2018年5月的21.7%;相反地,不滿意度則由6.0%快速增加到54.3%,再上升到60.9%。
總而言之,我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做得好不好,民眾自有衡量標準。我們建議蔡政府在未來的兩年執政當中,應該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與民生考量,才有可能重新拾回民眾的信心。





聯合報黑白集/誰來收拾殘局?


2018-05-12 00: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拔管案陷入泥淖,台大師生發起「新五四運動」,爭取大學自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的拔管案掉在泥沼中,台大要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後續因應,教育部卻說它「沒有做行政處分」。此話從狡猾的角度看,是想逼台大連行政訴訟的程序都走不下去;但退一步看,吳茂昆稱「沒有卡管」,又改口管中閔重選校長的資格應由遴委會認定,似想把球丟回台大遴委會手中。
民進黨的拔管案鬧到「可以寫入歷史」,不惜讓北檢和金管會都出動。但真正被派來執行「劊子手」任務的吳茂昆,說話卻顛三倒四,前言不對後語,不知是對「終極使命」的內容茫然,或背後的指令一再變動?
這一切跡象都令人懷疑,是否有一股龐大的暗黑力量在幕後指使、操縱管案走向。網路上謠言紛紛,連台大校地利益之說都牽扯進來,又有金融業的「獨董逃亡潮」、學術界的「教授出走潮」等後遺症發生之中。可見此案龐雜紛亂,恐怕連民進黨自己都覺得收拾不了,也才使卡管案重回「地位未定論」,吳茂昆更以「台大一兩年沒校長不是教育部問題」來卸責。
台大臨時校務會議召開在即,也許應趁著官方「拔管尚未成功」的猶豫期,重振「挺管仍須努力」的士氣。但歸根究柢,民進黨應重新檢查自己到處「製造殘局」的本領:非核家園造成空汙和限電危機,「心中最柔軟」變臉成勞工站上陳抗第一線,司法改革走到連大法官都被法界質疑貞操,更不用說這次拔管案鬧到動搖國本……;此刻該想想如何收拾殘局了吧!





聯合報社論/馬國大選:棄貪腐而迎獨裁


2018-05-11 23: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希望聯盟」主席馬哈迪十日晚間就職大馬總理。 歐新社





馬來西亞大選結果,前總理馬哈迪所領導的反對陣營「希望聯盟」擊敗執政長達六十一年的「國家陣線」,贏得國會下議院過半數席位,創下馬國自一九五七年獨立以來的首次政黨輪替。這次選舉,被形容為「貪腐者」與「獨裁者」的對決;結果,民眾選擇迎回曾帶領馬來西亞走向現代化卻也獲得獨裁之名的馬哈迪,總理納吉的貪腐政權遭到選民唾棄。
自從五年前爆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一馬主權基金」貪汙醜聞後,納吉藉著各種整肅來鎮壓異議,仍無法平息民怨,馬國人民用選票狠狠教訓了納吉和執政黨。納吉原寄望五%的經濟成長能拉抬執政黨選情,但生活費用高漲,房地產飆漲三倍,許多小市民對執政黨心生怨懟,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達平均失業率的兩倍。
納吉的另一個伎倆是重劃選區,以影響選舉。重劃之後,華人為主的選區動輒超過十萬人,馬來人選區則不到三萬。納吉更猛打族群牌和恐嚇牌警告馬來選民:反對陣營若獲勝,將是馬來人的「噩夢」,目前享有的權利都會被取消。但前總理馬哈迪加入了反對陣營,利用其影響力激發了多數人民對執政黨的不滿,終於讓納吉垮台。
納吉是當年馬哈迪親手挑選的接班人,但納吉拒絕接受馬哈迪在幕後指指點點,加上他貪腐天下皆知,馬哈迪以九十二歲高齡親征把他打下來。這不是馬哈迪第一次與繼承人翻臉,他對曾擔任其副手的安華,也因兩人經濟看法分歧而關係決裂,安華隨後被逐出巫統,失去公職。安華公開聲討馬哈迪,卻被警方以威脅國家安全罪名逮捕,先後因貪腐和雞姦罪名入獄。安華否認罪名,並率領在野黨聯盟在前兩次選舉發難,但旋又遭下獄,至今仍被關押。
兩年前,馬哈迪主動探視受審中的安華,兩人演出大和解。這次的國會選舉,兩人更結為政治盟友,加上華人「民主行動黨」領袖林吉祥的合作,成為「希望聯盟」獲勝的鐵三角
這是馬來西亞獨立以來首度政黨輪替,從民主的角度看,執政六十一年的政黨能和平移轉政權給反對黨,確實是件大事。然而,權力落回老總理的手中,是福是禍,仍有待觀察。馬哈迪任內雖大力推動國家現代化,但他曾濫用爭議的「國安法令」、扣留異議分子,箝制言論自由、打壓政敵,連他都承認自己「獨裁」
馬哈迪重返執政,究竟能帶來新政,或者將帶來威權反動,仍有待觀察。原因是:第一,貪腐習氣的革除不易,儘管納吉將退出政壇,但他所寄身的政商體系卻是由馬哈迪所創立,認真清算,最後可能追到馬哈迪自己頭上。在選舉期間,馬哈迪已表示選後要和巫統政治和解,不會追殺納吉,這也意味著人民期待的改革遙遙無期。
第二,馬哈迪曾公開承諾,一旦獲勝,他會促成安華的特赦,並將總理職位交給安華。這次馬哈迪獲勝後,隨即就任總理,更邀請安華之妻——也是公正黨主席的旺阿茲莎,出任首位女副首相,由她來委任閣員。但對於馬哈迪是否真會在兩年後將政權交給安華,外界仍有疑問。馬哈迪的「土著團結黨」這次並未取得任何席次,「希望聯盟」的勝利,主要是靠著「人民公正黨」的席次勝出。亦即,馬哈迪其實是靠別人抬轎當上總理,他這兩年或者安於做空頭總理,或者他必須設法收拾巫統的殘餘部眾納為己有;一旦如此發展,將為未來的政爭埋下陰影。
第三,華人占馬國人口兩成四,但長期遭到壓迫和排擠,經過此役,情勢能否改觀?馬哈迪是靠馬來主義起家,執政時也奉行「馬來優先」政策,未來將掌權的安華過去對華人也並不友善。這次,儘管「民主行動黨」取得九席,終究在希望聯盟中只占少數;可以想像,華人的平等之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