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均衡台灣」 借鏡日本經驗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3183/web/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還有驚喜可期待嗎?
.聯合報黑白集/內政部是黨產會的附隨?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均衡台灣」 借鏡日本經驗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均衡台灣」 借鏡日本經驗


2018-02-05 00:5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日前宣布今年將以「行政區重劃、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地方創生」三大方向來落實「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均衡台灣」三大施政主軸。其中前兩項攸關地方政府間、地方中央間的權力角力,宣示行政體制改革方向的意味較濃,短期恐難有結論。政府在未來一年要落實政策主軸,真有實質操作空間的應屬「地方創生」。此一政策的起心動念雖佳,但必須小心避免陷入政策思考誤區。
地方創生」源於日本,是安倍政權在2014年9月內閣改組後提出的政策,又稱為「在地安倍經濟學」。日本提出地方創生的背景,一來是過去政策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出生率下降造成的人口減少危機與人口往東京單點集中的長期問題,二來是以「脫離通貨緊縮」為目標的安倍經濟學射出的三箭效果遠比預估小且緩慢,地方經濟的波及與帶動效果有限,因此希望提高財政支出的力道與準度,直接瞄準地方,來刺激、活化地方經濟活動。
的確,從社會經濟的環境背景來看,台灣也面臨人口結構高齡化、城鄉發展落差不均等問題,因此參酌先進的日本所提出的「地方創生」政策,對台灣地方經濟、均衡發展應該有些效果。
但台、日問題不盡相同,借重日本政策不能只是依樣畫葫蘆的山寨版「地方創生」,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政策背後的脈絡、所做的準備,及相關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達到均衡台灣、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效果。
事實上,安倍提出的「地方創生」並非原創,是2005年小泉內閣開始實施的「地域再生」的改版。舊版的地域再生實施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中央沒有每年匡列補助預算及嚴格審查、管考地方計畫成效之權利外,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愈是偏鄉的地方自治團體就愈缺乏中長期、總體的城市規劃、人口流動與地方經濟發展規劃的知識以及規劃人才,也導致地方自治團體在爭取中央補助時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結果。
因此,改良版的地方創生,不僅在《地域再生法》中創設了地方創生交付金、地方創生應援稅制,讓中央對於地方的財政支援補助金預算編列、對企業提供稅制優惠更加明確化,提高中央財稅工具的操作空間,地方、民間參與的誘因。
更重要的是,在提供財稅支援的同時,也建置了地方產業結構與人流、金流的地域經濟分析系統 (RESAS),以及提供專家媒合、派遣中央公務員進駐、大學教授陪伴多樣化人才支援、輔助管道,還有後續執行的評估評鑑機制,要讓不同規模、條件的地方自治團體都能具備規劃提案、爭取地方創生補助的能力。日本地方創生計畫,並不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地方財政輔助政策,而是結合資訊、人才與財政的地方經濟版三箭,不只給地方魚餌,也給了釣竿,更找來了師傅教釣魚的技巧。
台灣自政黨輪替以來,執政團隊為求人民信任、表現政績,常陷入政策無感恐慌症,因而不斷提出新政策、新口號,近年更是常拿國外的政策口號來套用,如參考英國搞創意來發展文創、參考德國的工業4.0來發展生產力4.0、參考美國來打造亞洲矽谷。好的政策固然值得學習,但病徵相似,病因未必相同;病症相同,用藥方式也未必要一樣。事實上,日本地方自治實施已經70年,歷經了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的改革,地域再生計畫實施的經驗與觀察,才提出「地方創生」計畫。
因此,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必須有脈絡地理解台灣特殊的地方自治經驗與生態,再結合資訊、人才與財政三方面的整體規劃,真正做到「不只給地方魚餌,也給釣竿,更找來教釣魚技巧的師傅」,才有可能真的解決地方經濟與區域均衡發展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內政部是黨產會的附隨?


2018-02-05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婦聯會撕毀行政契約,內政部長葉俊榮遭綠委批評,亦被外界質疑變成黨產會的馬前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婦聯會鷹、鴿兩派內訌,撕毀了和內政部的行政契約。黨產會立刻開鍘,判定婦聯會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下令凍結其三百多億元財產。婦聯會去年底和內政部簽下備忘錄時,第三點言明「無法確定婦聯會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為何僅隔一個月,黨產會就腦筋急轉彎了?
婦聯會何以搖擺不定,外界難以知悉;想必不少成員嚥不下「財產充公」還得「俯首認罪」這口氣,不惜粉身碎骨也要討個公道。但內政部和黨產會的關係,則更令人好奇:堂堂第一大部,怎會變成黨產會的馬前卒?葉俊榮討債未遂,隨即遭到綠委一陣撻伐,批評他不適任。難道,內政部竟變成了黨產會的附隨組織?
蔡政府的荒謬,在此顯露無遺。追討黨產原是為了「轉型正義」,而轉型正義是為了追求歷史的釐清與和解。不料,落到黨產會手裡,此事就只剩下「討債」與「清算」,眼睛裡只有白花花的銀子和可憎的敵人。這種態度,比起它痛恨的蔣家政權還要粗暴百倍。
再說,黨產會不過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編組,卻集行政、調查、審判、催討、沒收的大權於一身,簡直是超級憲政怪物。而這樣一個任務編組,竟可大剌剌差遣內政部長去幫它跑腿,當它討債的打手,還怪罪他催討不力。其間的權責僭越與混亂,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蔡政府充斥著習法的官員,卻也充斥著濫權踰法的行為,真是個表裡不一的世界。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還有驚喜可期待嗎?


2018-02-04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至今滿五個月,內閣改組的呼聲又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閣改組的呼聲又起。對民調直直落的蔡政府而言,內閣改組現在其實已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勢在必行,否則連賴清德的聲望也會被拖入泥淖。問題在,以蔡總統的用人口味,對應綠營內部強大的求官壓力,再加上選舉年的政治需要,蔡政府能否整編出一支讓人刮目相看的新團隊,仍是一個疑問。
去年八月,蔡英文的支持度在八一五大停電後跌破三成,後來靠著「林下賴上」的閣揆異動,好不容易使人氣回溫。賴清德上任至今正好滿五個月,但隨著政府施政爭議不斷,蔡總統的支持度又降回三成的新低,賴揆的聲望也跌至四成許,來到死亡交叉邊緣。賴清德出任閣揆,民進黨固可將先前的施政爛帳推給林全;但是,如果賴內閣也拿不出可看的政績,執政黨又要把責任推給誰?
賴清德當初就任,僅任命了副院長施俊吉、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秘書長卓榮泰等少許職位,其餘幾乎全接收了林全內閣的人馬。如今看來,賴揆親自布局的落子似乎失之準確,而前人遺留的團隊,用起來亦不得心應手。如此一來,政府施政難以展現效能,亦無法以專業能力服人,這些全反映在民意的疲軟上。政府的用人與施政績效原本應成正相關,而今賴清德無法再靠這支團隊繼續應戰,跡象已極明顯。
問題是,蔡政府的組建,卻存在三個嚴重的盲點,使它無法像一個正常政府一樣地積極延攬人才為其所用。第一個盲點,是綠營的排他性。民進黨對於人才的屬性如省籍、顏色、派系、成分等,不僅具有強烈的排他性,並往往毫不留情地批評攻擊;這使得專業人才視進入政府工作為畏途,深恐一不小心即弄得遍體鱗傷。這是一個雙面刃,一方面是民進黨嚴重排斥「非我族類」進入政府,另一方面是愛惜羽毛的幹才不願涉險進入政壇,兩者皆拘限了蔡政府對外攬才的可能性。
第二個盲點,是蔡英文的同溫層太窄。蔡總統的意識形態光譜固較一般傳統民進黨員更寬,但她的小資出身、學術背景和自命左派的色彩,其實也大大局限了其往來之同溫層。從幾次府、院、黨人事異動,乃至相關公營事業的人事任命,她挪來移去的幾乎都是那幾顆棋子:以其總統競選團隊為核心,鮮少再能向外增擴。基本上,競選與治國是截然不同的事,總統實際擁有偌大的責任和權柄,若只能靠著小圈圈的同溫層人馬彼此相濡以沫,在缺乏不同聲音的刺激及挑戰下,極可能失去因應外在情勢的敏感度,甚至造成嚴重誤判,這是很危險的事。
第三個盲點,是民進黨「黨大於國」的褊狹心態。從黨外時期開始,民進黨即一再指責國民黨是「黨政不分」;但觀察民進黨兩次執政的心態,卻是更赤裸裸的政黨利益掛帥,把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拋在腦後。既以爭取本黨的利益為先,政府團隊需要的本事就不是專業能力或高瞻遠矚,而是服從和識別黨意的本能,以及鬥爭對手、製造衝突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內閣團隊表現「突出」的,多半是嗅覺靈敏的政治動物,以及懂得奉承、缺乏自尊的政客,其餘閣員則但求無聲無息而無過。這樣失衡的團隊,或許滿足了執政黨的需要,但民眾怎麼可能滿意?
如果民進黨覺得內閣裡的「老藍男」太過礙眼或尸位素餐,不妨藉著改組,一舉將他們悉數清除。如此一來,政府政績欠佳誰該負責任,功過也就比較清楚。無論如何,這次內閣異動,可能是挽救蔡英文聲望的最後機會,她恐怕不能再像先前那樣以走馬燈的手法來布局。如果能延攬幾位超越藍綠的專業人才入閣,打破沉悶的政治氣氛,那是上策,她便有力挽狂瀾的機會;如果只是不痛不癢地移動一下棋子,那只是苟且了事。請給人民一點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