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邁向軟硬體整合時代
.聯合筆記/芳華已逝 前任走紅
.劉世芳退選…綠執政無能 清理戰場保政權
.南二都選情熱 藍軍依舊路人甲
.工時鬆綁…公車司機猝死 政府沒看見?
.綠色執政 勞工更像生產零件
.家庭背景 不能注定孩子的一生
聯合筆記/芳華已逝 前任走紅
據說近來中國大城小鎮,有特殊一景,那大城小鎮的電影院,只要散場出來女郎都滿臉花,那場電影一定是《前任3》,因為她們剛在裡邊哭了個稀里嘩啦。另一特殊場景,是各種網站和智能手機的社交媒體中,青年男女個個都在談「前任」,有的是懷念,有的是調侃。
當然,與之交織的還有另一個景象,就是這部電影在各高端人群中、在主流影評裡,被罵得接近狗血噴頭。
也就在這特殊景象之下,這部小成本、小受眾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遙遙領先大熱門中國國片《妖貓傳》《解憂雜貨店》,也壓過進口大片《星戰8》,不僅成為元旦檔票房冠軍,據第三方票房統計,星期三大收近億人民幣票房後,這部電影累計票房十五億元人民幣,超過早上映的《芳華》一億六千萬元多人民幣。
要揣摸這「前任」現象,得回過頭看電影《芳華》。以編劇嚴歌苓、導演馮小剛來說,《芳華》已有票房期本保障,再加上內容中文革和越戰兩大敏感背景,軍隊文工團的敏感題材,及「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既有浪漫又有血染,引來去年最大的文藝、政治、經濟的論戰。
然而不僅是低成本的小製作,還有相對低調的宣傳,男主角又非小鮮肉而是已開始油膩的中年男,怎會有如此雄勁的高票房。說法很多,但關鍵的看點,還是要站到電影院門外,看散場出來的「前任」長什麼樣。
這兩年中國電影能衝到五百多億人民幣高票房,曾有多種多樣分析,主流說是經濟發達後的「文化自信」、非主流說有「票房注水」等新花招,但進電影院觀眾是多了,得承認有批新增觀眾,人稱「小鎮青年」,也有稱「小白領」,即出身僻遠之地和「低端」,進入都市打拚的青年男女。
「小鎮青年」際遇多複雜,特別是感情際遇,不告別前任怎得上路進城,所以「前任」話題,他們有特殊感情體驗,一下戳中其淚點,這就是票房來源。當然,話放大了說,看未來中國,也得好好研究「小鎮青年」了。
經國先生能不痛心嗎?
2018-01-11 23:46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國民黨規畫擴大舉辦紀念故總統蔣經國逝世30周年,緬懷他建設台灣的成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天十三日為蔣經國總統逝世三十周年,他若地下有知,對今天台灣的現象,能不痛心嗎?
國民黨敗退來台後,經國先生以國防部政治部主任負責整頓軍政,建立軍中任人、任期與責任制度,提升將領必須學歷、經歷、戰功、品德均嚴格審核。當過團長才能當師長,當過師長才能當軍長,再到兵團司令才能當總司令;無戰期間,則以演習成績代替,而提升將軍者必為戰爭學院一班四五十人的前三分之一,前三名若無犯錯,必然摘星。所以校級軍官,重視戰院學習,涉獵兵法戰略,研究國際局勢與戰略戰術;因實力決定升將。
但是,二十年來此制被完全破壞,沒當過聯隊長的可當總司令,沒演習過的以講習充數,戰院前三名未能摘星,後段班卻能升將,軍中靠的已不是實力而是關係。當然軍威重挫,軍紀能不蕩然。經國先生建立的制度幾近崩潰,能不痛心?
民國四十一年成立青年反共救國團,任務是服務社會、協助軍隊、協助政府。當時,大中學生都是團員,註冊要繳團費,而今不再反共,也沒了青年。
救國團不敢承認在過去國家風雨飄搖之際,配合國民黨維持了國家社會安定,團員也從百萬計的青年學生,變成百來個老人,把救國團當成了公司,自己也像個股東般爭產奪權,能不讓他痛心嗎?
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的十大建設,第一個完成的是中船,建廠時便承接四十四萬五千噸,當時世界第二大油輪,於六十六年六月下水,租用該油輪的珀瑪石油公司,有感於國人在風雨中奮進的精神,而將該輪取名「柏瑪奮進號」,當然有為國艦國造打底的準備,為何不再努力,你若聽中船老人述說原委會痛心疾首,而今國艦國造一下就被慶富掀了官商間荒唐,他能不痛心?
去年,人民以「茫」這個字道出了心中的困惑與茫然,府院領導者可曾研究過經國先生是如何讓國家安定社會繁榮的呢?
宋楚瑜隨侍經國先生,對他因應國家安危、關心人民生計,應付國際詭譎局勢,規劃重大利民政策,整理一本「蔣經國秘書報名」,於十二日舉辦新書發表會,說明經國先生為政三個原則。
一、「Do the right thing」(做對的事情),而他的團隊必須「Do the right thing」,把事情做對。
二、「What」(知道該做什麼),而且經國先生還知道「How」(如何去做)?
三、「For whom」(知道為誰而做),一定認真分析做下去,誰會獲利?誰會受到傷害?必須評估利害後果,絕不能是為自己或自己的黨,而應該是為全體人民。
請問之後的歷任總統,做的事情對嗎?即使對,執政團隊有把事情做對嗎?如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知道在做什麼?如何做嗎?如八千八百億前瞻計畫,最起碼為了提高生育的百寶箱,就是草率的燒掉了數億人民納稅錢;一些堂皇亮麗口號的政策,是為一人一黨之私,還是為全體人民?
高喊轉型正義的蔡政府,至今仍在享受經國先生留下的經濟盈餘,但除了搶光國民黨財產,敗光台灣過去有利的資產,只為國家增添了對立與分歧,讓社會陷入「茫」然,痛心的不只是地下有知的經國先生,還有不知台灣未來在哪裡的升斗百姓。
台灣 邁向軟硬體整合時代
洪毓祥 ∕ 資策會數位所副所長 (台北/聯合報
近日最紅的科技新聞,莫過於新北市政府與亞馬遜AWS合組聯合創新中心,落腳於板橋園區。
未來亞馬遜將提供雲端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合作及人才培訓,希望藉此新創國際合作,帶動本地產業創新,並協助新創事業發展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這樣的在地連結,連結國際的成果,也代表台灣從硬體思維,邁向軟硬整合的典範的邁進。藉此次成立創新研發中心之餘,筆者也提出幾點未來執行重點建議:
一、善用亞馬遜在智慧零售、智慧商務的創新研發力量,鼓勵在地零售及系統業者,與亞馬遜合作建立未來商務的示範點,藉此鍛鍊業者的創新系統研發能量及未來智慧商務之服務及經營模式,帶動在地企業的數位轉型。
二、利用亞馬遜品牌及通路,將台灣特色產品及服務帶出全世界,例如經營新北特色產品節、體驗行程等。
發揮台灣獨有的文創、科技、飲食、觀光等,包裝成可以販售的體驗,也可提供亞馬遜思考建立各國特色商品及體驗的概念,有別於阿里巴巴的雙十一購物節。
三、利用亞馬遜創新研發中心及創投資源,整合大專院校、新創團隊,運用亞馬遜的業師資源,運用新北的創新育成中心及資源,帶動數位經濟的創新創業,引入國際創業觀點,協助台灣新創事業發展,也積極呼應亞洲矽谷計畫推動。
劉世芳退選…綠執政無能 清理戰場保政權
王武郎 ∕ 勞動人權協會總幹事 (高雄/聯合報
劉世芳昨宣布退出高雄市長初選,為選情投下震撼彈。早前劉陣營舉辦幾場大型造勢活動及報紙廣告,民調依舊落後;退選只是印證其支持度難以拉抬的事實。
除了行事與問政風格遭對手攻擊外,更讓人關注的是,劉世芳作為高雄市長陳菊、新潮流系推薦接班人,為何得不到選民青睞?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一年多後,須有跳脫民進黨內部權鬥視野,關注綠營長期執政的「鐵票區」,為何會出現此變異現象。
首先,高雄市在民進黨治理下近廿年,陳菊任市長近十二年,早先市民對民進黨帶來市政文化改變的接受度,對陳菊團隊能力的肯定度都相當高;但毋庸諱言,如同民進黨先前攻擊國民黨,如台中市胡志強長期執政一般,不少民眾對陳菊團隊執政開始感到疲乏、厭倦現象,隨著高雄長期經濟低迷,去年下半年陳菊滿意度民調重挫即可窺一斑。
這種民眾心理,加上民進黨內的非新系對新系肥大化的不滿,也一直在找突破口,自然影響新系力挺的劉世芳選情。
其次,高雄市曾讓蔡英文得到將近百萬選票,中下層選民期待生活變得更好的寄託心理更是高漲;然而一年多的全面執政下,本地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並無多大起色,早先綠營人士以「光榮高雄」、「宜居城市」、「好生活」,乃至「台獨迷湯」的選舉口號,如今在市民生活中都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
長期經濟低迷,加上空汙嚴重,現在民進黨竟還改惡勞基法,犧牲勞權來換取金權支持;一般市民的受挫失落感,及傳統支持民進黨,特別是新系的勞工心中那股遭背棄感,在先前反空汙、反勞基法改惡群眾大遊行中,對民進黨當權派系的不滿心理,都能輕易發現。上述兩點,是造成劉退選的大背景。
但是造成劉世芳退選,最為重要因素,還是執政無能下,精於選舉的民進黨為守住綠營票倉的策略選項,通過降低內部矛盾,儘快清理影響接下來拚選舉的不利因素。
換言之,劉世芳雖有參選經驗,但本質上卻非經營基層的選舉型人物,因此她的退選不僅不意外,還可被解釋為是民進黨執政後的官僚主義現象之一,是民進黨官僚主義制度下為長期執政的保權現象。
南二都選情熱 藍軍依舊路人甲
許榮宗 ∕ 大學講師(台南市) / 聯合報
民進黨高雄市、台南市長初選打得火熱,雙雙呈現參選爆炸。劉世芳為替陳菊市長擋子彈,昨宣布退選;台南市則同志互打不手軟,A便當、A手套、A咖啡都成為熱門議題,令市井小民瞠目結舌。在這同時國民黨只有「看戲」的分,連打邊鼓機會都沒有,反差之大令人噓唏不已。
南台灣二都,被公認是綠營大票倉,百里侯之爭國民黨已許久不知「勝選」兩字怎麼寫,連推出像樣候選人都困難。高雄市自吳敦義後,一直後繼無人,由陳菊獨領風騷成南霸天;台南市情況相近,四年前賴清德爭取連任,所向披靡,不插旗幟、不設競選總部、不用宣傳車,就兵不血刃創下近七成三高得票,令國民黨敗得難堪。
選戰又逼近了,民進黨二都初選都熱鬧滾滾,參選人早已殺得天昏地暗;反觀國民黨,好似西線無戰事,形成強烈對比。
劉世芳是陳菊多年刻意拉拔愛將,此次決定退出民進黨初選,雖言因不捨陳菊支持她飽受流言攻訐,明眼人都明白,實際上是因陳菊想方設法力挺,民調依舊拉不上來;劉打退堂鼓後,初選不過是從「五選一」變成「四選一」,競爭更趨緊繃。
台南方面,賴清德最鍾愛的嫡系子弟兵立委林俊憲,洞悉選局早早宣布退出戰局,現階段仍維持「六選一」局面,廝殺依舊激烈,兩次初選辯論會都毫不留情相互攻訐。
目前為止,國民黨南台二都的百里侯選戰依舊「找嘸人」,試圖東山再起者都不被看好;循柯文哲模式和無黨籍參選人合作,成立在野大聯盟和民進黨抗衡,把得票數極大化,是可能殺出生路的唯一勝利方程式。台南市已有警察局前局長陳子敬表達強烈意願,也獲多位在野政黨市議員公開支持,遲未見高層定奪,令藍營支持者望穿秋水。
高雄方面也是在原地打轉,市黨部主委韓國瑜上任後以創新模式進行深耕,令藍營支持者寄予厚望,但韓是否能從「抬轎者」變成「坐轎者」,也還是未定之天,可以說,連支持對象都還在燈火闌珊處。
國民黨因平時疏於培育人才,要如何尋覓戰將?過了二○一八,二二呢?政壇盛傳大綠、小綠分進合擊,各自奮力開疆拓土,意在讓國民黨邊緣化,徹底消滅國民黨,像這次勞基法修法,國民黨就找不到戰場。
如果國民黨仍不願正視南二都荒蕪多時的現實,往後南二都選戰,自然只有扮演「路人甲」的分了。
工時鬆綁…公車司機猝死 政府沒看見?
徐正雄 ∕ 農夫(新北市) / 聯合報
前晚低溫下探十度以下,我和朋友擠在新莊一家麵館,這間的陽春麵約是一般的兩倍大,裡面還送豆腐,只要卅元;之前有客人反映水餃太大,店家改縮小尺寸也順便調低價錢,朋友大讚店家有良心!等待時間,牆上電視不斷播放勞基法修法相關新聞,嘴裡雖然吃著美味,身為勞工的朋友卻忍不住大聲嘆息:勞工真可憐。
老實說,我真不知道,現在的職場怎麼會變這樣。
廿五年前,我在五星飯店工作,正逢公司改變制度,我們月工時由一九八縮成一七六,加班看是要補休或領錢,若領錢也不可能是一比一;後來跳槽到KTV工讀,做兩年,一小時可到一三○元,也有年假,過年初一到初三則是三倍薪水。廿五年過去,看起來台灣的勞基法並沒有改善多少,反而是大陸的進步神速。
七休一實在不應改,而是需要十四休二的企業自己去申請。輪班間隔十一小時改成八小時也不應改變,這二法一鬆,無疑讓總工時排名世界第三的台灣勞工更易過勞,之前發生那麼多公車司機猝死,難道政府都沒看見?
政府應站穩腳步,訂出標準,需要彈性的企業,則可以透過該企業的資、勞、政府三方共同去協商;法律是死的,可以調整,但標準卻不應隨意更動。
勞工只是想要一份穩定工作,得到該有的權益,看來很難!就像因一例一休漲價的商家,也不可能調降價格,吃著麵條,我心裡想的卻是:怎麼一家小麵館都比政府有彈性、有效率、有良心?
綠色執政 勞工更像生產零件
林法 ∕ 公(彰化市) / 聯合報
勞基法修正,其中關於放寬加班工時及緊縮員工休息時間的規定,引發眾怒;特別「例外」配合企業生產的輪班需求,將一天劃成三個時段,並以每段八小時為輪班間隔的作法,說穿了就是為節省人力成本,依「規格化」的直線作業流程,把人當成無情緒也無思考的生產零件。
資本主義襲捲全球已數百年,其最大特徵正是「價格等同價值」,一切以利潤為導向、一切以數目為依歸,所以「赤字」天經地義成了企業極大的罪惡,至於如何壓榨勞工,因「抽象」的尊嚴、健康,甚至生命問題無法量化,向來不存於資本家心中的盤算。
所以馬克思認為處理人與自然矛盾關係的前提,是要先解決人際之間的利益衝突,從近來眾所矚目的環保議題,如開礦濫墾、農舍或工廠濫建,到今天勞動權益未受應有保障等連串看似不相關的現象,其實正是資本主義「唯利邏輯」的必然呈現。
我們雖早進入現代化國家之林,但不論政黨如何輪替,都改變不了「官商一體」的綿密關係,長期重資方輕農工的結果,「社會相對剝削感」日趨嚴重,自然也就迫使人民紛紛走上街頭。
這次勞基法修法,民進黨讓國家成了「階級壓迫的工具」,綠色執政未讓應充滿人文關懷的「生態經濟」變為顯學,當初高喊的「品質保證」,原來只是一場可以將人更加物化的夢魘!
家庭背景 不能注定孩子的一生
李寶珍 ∕ 國中教師(新北市) / 聯合報
寒冬天黑得早,下午五點路燈已亮,疲憊的學生紛紛背著書包踏上歸途。然而,還是有孩子被老師留校加強課業,阿耀是其中之一。
國文老師和我為他的課業頭痛不已,甚至多次盯著他把功課完成,再開車載他回家。他的導師告訴我,阿耀可能要上資源班,會讓他接受鑑定,結果他未通過。阿耀得繼續與班上學生一起學習,而這些對他實在有難度。
上課時,我特別觀察,他也不是真的學不會,散漫不專心是主因,還有就是回家完全沒有人督促他。輔導老師說,阿耀是隔代教養孩子,祖父母為三餐謀求溫飽已無暇顧及他的功課,直接告訴他就跟叔叔一樣,以後到工廠當包裝工人就可以,不用讀太多書。
我聽完後很難過,或許出生家庭背景注定人生的一半,另一半要靠教育,如果阿耀繼續怠惰下去,他的未來堪虞。我特別把阿耀找來。我問他喜歡到工廠當工人嗎?他說其實不想,因為很累,但也知道自己能力不好,也不知以後可以做什麼。
「阿耀,老師覺得你很聰明,其實是可以學習的。你不該這麼懶惰,還有阿公阿嬤照顧你很辛苦,你是否要體諒老人家的辛勞?你毫不為自己努力,是不是很對不起他們呢?如果現在開始努力,我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未來,老師說得對不對?」
阿耀低頭不語,我不知道他能明白多少。學校裡有不少這樣的孩子,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總是與它們的原生家庭拔河。我不確定能使上多少力,只希望他們將來不要吃太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