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蔡政府獨裁秀肌肉 藍營鬆懶添柴薪
.【即時短評】粗暴修法 民進黨擁抱「新威權主義」
.【即時短評】主席講話沒人聽?吳敦義為何令不出中央
.【重磅快評】空氣突然變好了 誰替大甲媽申冤?
.【重磅快評】水利改制非綁椿? 蔡英文愈來愈幽默
.【重磅快評】馬英九怒創先例 只因錄音檔打趴偵查鐵律
.【重磅快評】小英選邊站 但她沒聽懂莫健的話
.【重磅快評】輕軌改捷運救得了內湖交通?
.【重磅快評】痴情跟蹤與糾纏 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
.【即時短評】公投摘去鳥籠 飛出來的是什麼鳥?
.【重磅快評】林肯大郡倒塌事件可能在台北市重演
.【即時短評】孫政才的「政治腐敗」去哪了?
.【重磅快評】中共軍機出沒 媒體報導只剩狗血?
.【重磅快評】花媽背書:貪扁可以不必再漏尿手抖了…
【即時短評】罷免案難過關 投票率低是關鍵
立法院去年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下修罷免門檻,取消原來的「雙二一制」-即罷免案的投票人數必須達到選區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同時罷免同意票數必須超過有效票數的一半,改為同意票數高於反對票數,且達選區選舉人總數的1/4以上,就能通過罷免。
雖然門檻大幅調降,但黃國昌罷免案仍然無法過關,一方面當然有可能是反對的民眾不夠多,但另一方面投票率低也是原因之一。然而觀察歷屆立委罷免案,低投票率一直是常態,包括蔡正元罷免案投票率約25%,此次黃國昌罷免案的投票率達到27.25%,已是名列前茅。
從理論上來分析低投票率,首先要看罷免的原因對選民而言是否屬於切身之痛,才有機會刺激他們出來投票。
此次黃國昌罷免案,被塑造成同性婚姻與反同性婚姻的對決,並非完全針對黃國昌政績進行檢討,不但議題本身在地方上很難引起多數民眾共鳴,近年來同性婚姻已被視為維護人權的主流價值,再加上大法官也在今年釋憲支持同性婚姻,正反民眾無法明確看出投票對議題的影響,自然也缺乏動機。
而正是因為大法官已經釋憲,以及黃國昌在網路上有相當高的曝光度與支持度,擁護相關議題的「同溫層」民眾沒有感到迫切的危機感,主觀認為黃國昌穩操勝券,感覺少我一票不少、多我一票不多時,自然就不會有投票的意願。
換言之,此次罷免案缺乏「競爭性」,因為選民先入為主的認為罷免選舉已有一個明確的結果,兩方至少在輿論上沒有旗鼓相當的較勁,執政者被擊敗的風險很低,讓選民難以站出來投票。
而儘管罷免門檻已然降低,但罷免通常被侷限在地方,非全國關注的焦點,民眾對罷免案的認知較少,過去也從來沒有人被真正罷免過,比不上大選所能凝聚的共識,如此要找到超過選區選舉人數1/4的人,還要他們都同意,其實依舊是高難度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