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 星期五

經濟╱鴻海投資美國給台灣的警示

.聯合報社論..對付餐桌上的氣候危機,需要新思維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之子」郭董出走
.經濟日報社論.鴻海投資美國給台灣的警示








經濟╱鴻海投資美國給台灣的警示


2017-07-28 00: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宣布,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是在威斯康辛州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液晶顯示面板廠,這項投資初步將為威州帶來3,000個工作機會。川普還誇口說,若非他當選,郭台銘也不會到美國投資。
郭台銘這次赴美投資,可說是順勢啟動鴻海集團布局中的「飛鷹計畫」,有了第一站威州,下一站還會再往美國哪些州投資,頗令外界關注。
尤其是,郭台銘布局美國,正逢川普揮舞「美國製造」的政策大旗,他的100億美元投資大單,昨天也成為川普向世界宣傳「美國製造」的最佳樣板:只要能創造投資、創造就業,不論來自哪裡,都是美國國家級的貴賓。
這次在美國白宮同場歡迎郭台銘的,除了川普,還有副總統彭斯、眾議院議長萊恩、威斯康辛州州長沃克及川普女婿、總統高級顧問庫許納等人。川普吹捧自己之餘,還盛讚只有幾面之緣的Terry(郭台銘的英文名字)是老友、世界上最棒的商人與創業家,而郭台銘掌舵的富士康,在川普口中,也成了全球最偉大的企業之一、世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領軍製造者。
川普的高規格待遇,還不僅於此。他與郭台銘共同宣布美國投資計畫的所在地:白宮東廳,過去也曾是美國總統舉辦國宴,以及與外國元首共同召開記者會的熱門場地。
換言之,川普給郭台銘的禮遇面子,台灣政壇與企業任何一人都望塵莫及,而鴻海落腳威州,獲得地方政府承諾的減稅、融資待遇,也讓鴻海同步有了裡子。
藉由禮遇郭台銘,川普不啻在向日本、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的知名企業家招手,「歡迎投資美國」。姑且不論郭台銘的飛鷹計畫,最後能否在美國展翅高飛,但是這百億美元投資大單換來的面子、裡子俱足,未來會掀起多強、多大的「羊群效應」,就值得同樣在意招商引資的國家擔心了。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最新資料,今年前六月,核准來台的僑外投資件數為1,558件,金額是37.7億美元,前者較去年同期減少4.12%,金額則衰退三成一。衰退中的僑外投資,對照鴻海投資美國的大手筆,蔡政府此刻真的不宜再抱持鴕鳥心態說,企業貼近終端消費市場生產,是跨國企業常用方式,或是鴻海投資美國,不影響台灣面板業發展,樂觀其成如斯云云。
面對川普積極實現「美國製造」,台灣政府也應勇於Make Taiwan Great Again。有兩件事是政府應當在本次鴻海投資美國計畫中學到的教訓。
一是在心態上,政府除了嘴巴說不反商以外,也必須讓內外資真正信服政府「拚經濟」、「拚招商」是來真的,而府院高層更應積極扮演「行銷台灣」的最佳推手,雖不必然要如川普如此唱作俱佳的演出,但是該給出的「關愛眼神」與「溫度」,都是必要的。
例如,這回成功爭取鴻海落腳威州的另一幕後功臣,是白宮新設、由庫許納領軍的「美國創新委員會」。這些年,台灣的行政院底下雖然也有個「全球招商及攬才聯合服務中心」,但是少了當今居廟堂之上首長的重視,氣勢自然差很多。
第二是持續改善投資環境與行政效能。這一點雖是老生常談,但是看看鴻海從年初就開始對外披露有可能在美國投資面板廠,短短幾個月之間,就有了具體投資眉目。同是擁有官僚科層制度的民主國家,台灣不能不佩服美國的行政效率。
而這幾年,工總白皮書頻頻點名台灣的投資環境,不只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蔡政府上台後,還缺了平穩的兩岸關係與有彈性的勞動政策,這些也值得蔡政府努力排除,讓內外資更願意心甘情願愛台灣。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鴻海投資美國,政府應該有所警示及採取對策。

聯合╱「台灣之子」郭董出走


2017-07-28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前)26日在白宮宣布,富士康將在威斯康辛州設廠。郭台銘並宣布啟動美國智慧製造生態系統,開啟美國投資系列計畫,斥資100億美元打造世界級LCD面板廠。歐新社



郭台銘在白宮開記者會,宣布了富士康一百億美金的投資案,美國總統川普率副總統、眾院議長等大咖在現場相陪。郭董將在威斯康辛州設LCD面板廠,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讓川普大讚「展現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這等風光,當然是用錢砸出來的。有人讚:果然是「台灣之光」;但也有人想:這筆錢若投資在台灣,該有多好!但英雄所見略同的不止郭台銘,今年上半年曾傳出台積電最先進的三奈米新廠可能落腳美國,讓科技部、經濟部大為緊張,喊話願意協助處理土地、環評、電力等問題,希望它根留台灣,但迄無下文。
台灣企業大手筆向外投資,布局全球,原該被視為國際化指標之一。然而,以國際化論競爭力,台灣正處於「斯人獨憔悴」的困境。一方面外資不進來,美僑商會、歐僑商會年年向我政府諫言,卻未獲回應。更慘的是,本國企業投資也日漸縮手。從徐旭東去年被蔡英文叫進總統府訓話,要他掏錢善盡社會責任;到一例一休法案令業界哀鴻遍野,勞工卻也並未受益,政府該修法卻不修。台灣投資環境讓企業界困乏,反而成了業者出走的推力。
國人善忘,其實郭台銘曾獲「台灣之子」封號,是由陳水扁在總統任內,於頂埔科技園區的圈地典禮上,親口將這個眾人加諸阿扁的封號送給郭董,感謝他根留台灣。如今連獲轉贈「台灣之子」封號的郭台銘亦出走,台灣經濟處境已可想而知。

聯合╱對付餐桌上的氣候危機,需要新思維


2017-07-28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秘魯持續復耕老祖宗所開墾的梯田,作為極端氣候之下的解方之一。記者董俞佳/攝影



近幾年極端氣候威脅全球。今夏葡萄牙因熱浪引發森林大火,英國公路因高溫而融化,美國西南部熱到飛機停飛,北京、上海相繼飆破四十度,不少地方則發生糧食歉收。近年異常氣候頻頻造成糧食危機,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產區因大旱歉收,重創農業,也推升全球穀價,進而改變餐桌風貌。氣候變遷引爆糧食戰爭與餐桌危機,也加劇對貧窮和健康的威脅。
習慣年年颱風侵襲的台灣人,也許以為氣候變遷是遙遠地方的故事。但這幾年,歷經霸王級寒流、豪大雨、密集且強烈的颱風來襲,不僅農民備受打擊,農產價格飆漲,也讓民眾在餐桌上就能迫切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威力。
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戰爭已在全球開打,台灣也有不少人意識到此,正自發性研究如何對抗氣候變遷。本報系願景工程連續四天推出「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專題,採訪團隊除深入檢視台灣的狀況,並分赴韓國與秘魯尋找他山之石,希望為台灣農業找出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方。
我們看到,歷經幾次毀滅性的災難後,台灣農民已開始積極尋找氣候變遷下的因應之道,包括培養能對抗極端氣候的種子與土地。他們體認到,唯有能順應逆境的種子與健康的土壤,才挺得過考驗。而原民與自然共存的生態農法,包括混作多樣、世代保種等傳統智慧,正是許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救命藥單之一,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相當重視高山原民千百年累積的傳統農業智識。
我們也看到,韓國與秘魯分別用現代科技與傳統智慧抵禦氣候變遷。韓國廣設氣象站、善用大數據,農民可透過App獲知小範圍的微氣象資訊,農業不必再完全看天吃飯;除了科技輔助,他們也試圖找回「老奶奶的種子」。韓國政府不僅致力解決危機,還看到轉機,由官方協助農民嘗試種植過去高緯度地區無法種植的熱帶植物。秘魯原住民也發現,一些傳統古老的耕作方式很能適應氣候挑戰,於是幾個部落聯合成立「馬鈴薯公園」,致力於馬鈴薯保種、育種。這項民間發起的草根運動,也成為國際仿效的典範。
反觀台灣,政府在農業對抗氣候變遷中扮演什麼角色呢?人們似乎只記得,天災農損菜價飆漲時,政府官員只會勘災作秀,高調恫嚇揪不到的菜蟲,然後宣布開放進口及補貼農損了事。對農民而言,這幾年農損屢創新高,農委會的天災補貼金額也隨之攀高,政府雖開辦了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但作法仍嫌消極。
協助農民對抗氣候變遷,在運用科技及追尋傳統兩大利器上,政府幾皆繳了白卷。儘管氣象、災防和農業主管部門各擁資訊,但缺乏整合;儘管台灣過去有「育種王國」美名,但預算不斷縮減;儘管政府設有種原庫種苗場,卻只扮演單向提供種苗給農民的簡單功能。蔡總統去年向原民道歉時,曾推崇原住民族「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口頭恭維之外,並未融入政策。官方的氣候變遷適應政策,幾乎沒有原民的角色。
面對出拳愈來愈重的老天爺,根本之道是要增強農業的免疫系統,提高調適能力,除加強農地排水,建構溫網室等技術性措施,還要有長遠的育種、保種與土地培本等作為。政府應拿出更積極的作法,整合氣象、災防和農業資訊,善用科技爭取農民應變時間。此外,應採取參與式育種,讓農民在育種過程中就能投入、不斷回種,尋出適應惡劣環境的品種;並藉由農作的調整,開拓農業的新出路。政府更應加強推動食農教育和綠色消費,讓民眾的餐桌,成為農民抵禦極端氣候威脅的重要盾牌。
餐桌上的極端氣候戰爭早已開打,民間都在積極投入,政府豈能虛應故事,更不能再用舊思維打這場現代戰爭,否則將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