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2017-07-29 01:12 聯合報 蘇蘅
臉書、Google幾近主導全球新聞流量,去年更拿下美國網路廣告七成七營收,逼得近二千家媒體忍無可忍,組成新聞媒體聯盟準備修法改進。
美國新聞媒體最近確實進入嚴冬,報紙數位流量加紙本發行量重跌七%,全國報紙再裁員一成。新聞記者出生入死尋找真相,結果廣告落入控制流量的社群媒體口袋,公平嗎?難怪報紙記者已成全美「最糟工作」排名第一。
儘管情勢惡劣,美國比台灣幸運的是,企業界仍有有識之士想為新聞業盡一份力。
參加新聞救援的有世界首富比爾蓋茲、eBay創辦人奧米迪亞(Omidyar)、金融巨鱷索羅斯、股神巴菲特等慈善基金會,還有福特、卡內基、洛克菲勒等基金會。
比爾與梅琳達基金會於二○一三年提出「策略媒體夥伴」計畫,即撥出二千五百萬美元(約七億多台幣),贊助紐約時報、公共電視、西雅圖時報、英國衛報、甚至ABC,製作優質新聞和好的專欄。
蓋茲基金會在紐時開設「修復」(Fixes)專欄打響名號,鼓勵民眾投入關心的社會議題,提出解決之道。去年十月蓋茲贊助五十五萬美元,讓「衛報美國版」到遊民最多的加州、奧瑞岡州的「帳蓬之都」做專題,希望用行動帶給貧民改變。
eBay的奧米迪亞是懷抱理想的企業家,他贊助一個名為「撒哈拉記者」網站,鼓勵公民記者揭發奈及利亞等第三世界國家貪汙;並找衛報前知名記者、踢爆「稜鏡門」的葛林華德,主持獨立媒體Omidyar Network,讓外界引頸期盼。
他還和蓋茲設立專款專戶,鼓勵電視台和報紙記者,深入非洲,了解當地的愛滋、河盲症、及農業困境。蓋茲說,因為預算有限,很多媒體裁撤海外部門,使其世界觀太狹隘,但唯有透過報導,才能讓世人認識問題嚴重性。
福特基金會也於二○一四年捐卅萬美元,鼓勵記者進行社會正義方面的調查採訪,因而揭發官員受賄和避稅天堂的內幕。去年震驚全球的巴拿馬文件案,就是卡內基、洛克菲勒和福特三基金會支持六十國、一百六十名記者的「國際調查記者聯盟」,聯手揭發多國權貴如何避稅逃稅或洗錢。沒有他們慷慨贊助,正義根本不可能彰顯。
索羅斯兼具金融巨鱷與慈善家雙重身分,他以名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書名成立「開放社會基金會」,支持非營利網路媒體,矢言捍衛言論自由和獨立媒體,堅信「一個優質民主社會,必有高品質的新聞業」。
蓋茲今年在網路媒體Quartz上強調,政治人物靠著天花亂墜的政見當選,如果不靠媒體,選民完全無法監督。蓋茲說:「媒體沒有這種功能,我們就不配擁有民主。如果有人說我們不需要媒體,那實在嚇人!」
比起美國,台灣媒體現況更艱困十百倍。台灣不乏很有錢的企業家,也不乏企業成立的基金會從事環保、偏鄉教育等形形色色議題,但幾乎看不到像美國企業這樣幫助媒體的義舉。
我認識許多優秀的媒體人,滿懷熱情理想,卻困於財務壓力,無法深入挖掘重要的國際及政經社會議題,其實是整個社會的損失。
提到比爾蓋茲,讓人想到他的基金會,成就已不下於創辦微軟,台灣有沒有比爾蓋茲呢?讓我們樂觀期待。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