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經濟/Fed貨幣政策正常化 漸進式發酵

.聯合報社論..語言法:蔡英文正在建造巴別塔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何以變澆薄了
.經濟日報社論.Fed貨幣政策正常化 漸進式發酵









經濟/Fed貨幣政策正常化 漸進式發酵


2017-07-29 04: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7月維持基準利率區間在1%到1.25%之間不變。 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26日會議決定利率維持不變,完全符合預期;對於何時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並未做出「宣布」,與部分人士的預期相左。因此金融市場的初步解讀是Fed的態度稍稍偏向「鴿派」,但之後又開始擔心「縮表」的緊縮效應。仔細推敲會後聲明的內容,不難發現Fed「緩升息、急縮表」的政策立場已益發明確;實施的步調是「漸進式」,對市場的實質影響也將是「漸進式」。
比較6、7兩月會議的聲明,內容差異非常之小。至於「縮表」部分,最大的差異是將啟動時間從「今年內」,改為「相對較早(relatively soon)」。葉倫7月中旬出席國會作證時已經做出此一改變,表示Fed的立場更加確定。這其實是會後聲明中最重要的看點;今年內,表示最晚可到12月再「宣布」,並於明年元月「啟動」;但「相對較早」,自然是比12月早。因此市場普遍解讀為Fed將於9月會議「宣布」縮表,10月「啟動」,實現的可能性相當高。
Fed落實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的最大障礙,在於就業與通膨兩項數據並不配套。Fed目前最堅持的論據,在於就業擴張「堅實」;而當就業吃緊達到某一臨界點時,工資勢必上升,並帶動通膨升高。外界的主要質疑在於Fed並不確定此一時點究竟將於何時出現,因此先行升息可能打擊經濟成長;Fed則主張等到此一時點來臨時再行動,則為時已晚。
「貨幣政策不是太晚,就是太急」,而「太急緣於太晚」,Fed這回不願再重蹈覆轍。因此去年底當失業率降到4.6%的「自然失業率」估計值左右,且國際金融市場相對穩定時,Fed便恢復升息。
但反過來看,如果通膨持續偏弱,且達到某一點時,也會使企業與家庭減少投資及消費,同樣會對就業造成不利影響,而形成日本式的「通貨緊縮」。問題仍是此一臨界點究竟在那裡?Fed對此卻很少提出看法,或許是因為不願相信日本經驗會在美國重演。既然Fed的基本態度是重就業、輕通膨,因此只要就業持續強勁擴張,而通膨率不致太過離譜,例如核心通膨率降到1%以下,Fed的「正常化」之路還會走下去。
至於升息與縮表兩套工具將如何交互運用?由於升息容易對市場造成立即的衝擊,且與通膨的聯想較為直接,因此持續升息容易引發各界的反彈,何況Fed先後已升息4碼,多少累積了一些籌碼,因此速度可以減緩,甚至暫停。但如果失業率跌破4%,而且繼續看降,則即使通膨率低於目標,Fed仍不得不維持目前的升息路徑。
縮表則是文火慢燉,被形容是「坐等油漆乾」的工作。第一年計劃僅縮小0.174兆美元,還不到資產負債表總規模4.5兆美元的零頭,市場相對無感。然而一旦啟動,釜底抽薪的作用將逐漸顯現。縮表其實是在為升息創造條件;只要Fed資金不斷抽離,市場利率終將自行上升,屆時Fed只要被動升息即可。
其實金融市場投資人本身也相當矛盾。去年底迄今利率連升3碼,但10年期公債券殖利率又回到2.3%以下的低檔,美股三大指數更輪番創新高,顯然投資人並未感受資金壓力,而金融情勢指標仍十分寬鬆。這也證明Fed只是藉由「正常化」,把原本過度寬鬆的政策變為「溫和寬鬆」,而非透過「緊縮」而使金融情勢「吃緊」。但另一方面,投資人卻經常對任何真實或想像的新訊息,做出過度的反應與錯誤的判斷,結果吃虧的還是自己。
Fed「正常化」路線若能依據目前的計畫繼續推動,對市場真正造成影響的時點估計在一年以後,屆時縮表的效應將漸趨明朗,而其他國家央行的「正常化」措施也將陸續展開。這段期間投資人究竟該乘勝追擊,還是逐步見好就收,則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取。

聯合/台灣何以變澆薄了


2017-07-29 04: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27日有網友在「阮厝住三芝」臉書社團貼照,其中一張是在根德水車園區發現近20輛oBike單車被丟到溪底,網友痛斥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圖/網友提供



oBike引進台灣三個多月,號稱是無樁式共享自行車,卻亂象頻生。主要是使用者隨便停放,妨礙交通和秩序,造成商家和民眾抱怨連連,地方政府只好出動拖吊。最近,民眾胡亂棄置oBike的情況愈發嚴重,淡水海邊和堤道旁都發現丟棄的oBike;最新一起,則是廿輛單車被丟在三芝一條溪底。
台灣人到底怎麼啦?oBike在新加坡打響名號,一移植到台灣就出問題,這是水土不服?還是台灣人不了解「共享」的精神?使用者胡亂停放,或可歸咎經營者的營運設計欠周;但是,把自行車扔到溪底或消波塊上,搞到單車不堪使用且無法收回,那就是蓄意破壞。如果不是公民的教養太差,怎會接二連三出現這種事?
日前兆豐銀行為了協助蕉農,購買一百噸香蕉免費贈送客戶,竟然引發一場「香蕉之亂」,其實也有相同脈絡可循。銀行想要幫助蕉農原是一片善意,免費贈送當然也是嘉惠客戶,為銀行形象加分。誰料,免費贈送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民眾可怕的爭奪潮,有人貪得無厭一拿再拿,有人到晚了卻強要銀行開立「領取保證書」,咒罵四起。一樁美事演成如此,也索然無味了。
近幾年台灣社會充滿怨氣和怒氣,缺乏正能量。只看臉書和新聞網的留言,不是惡毒謾罵就是酸言辣語,甚至連Youtube音樂的評語也說得很不堪。這是人情變澆薄了?或是公民素質在退化?
曾有人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如果連人都不美,還剩什麼?

聯合/語言法:蔡英文正在建造巴別塔


2017-07-29 04:0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圖為國小閩南語教學觀摩會,老師念台語,小朋友上台比出正確的羅馬拼音。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鄭超文/攝影


文化部擬訂《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基於尊重多元文化和語言平權,將「國家語言」的定義擴增為「台灣各固有族群所使用之自然語言」,甚至「台灣手語」也納入。草案並規定,各階段國民教育應將國家語言列為基礎或必修課程,學校教育「得使用各種國家語言」。如此一來,我國國家語言頓時多達十幾個,將來學校如何授課,學生如何學習,恐怕都是大問題。
不僅如此,該草案還規定,國民參與政府機關行政、立法、司法程序時,得使用其固有之國家語言;為此,各政府機關必須提供不同「國家語言」的通譯服務。亦即,若通過此法,原住民立委在立法院質詢,可以使用其母語為國家語言來質詢;立法院則必須設置譯員代為傳譯,院長或閣員才能作答。甚至,原住民使用母語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各鄉鎮公所都須設專人代為傳譯;否則,即可能構成違法歧視。
《語言法》的研訂其實十幾年前即被提起,其思維主要有三股脈絡。其一,是原住民語言有瀕於消失的危機,應加以保護發展;其二,基於語言平權的精神,須推動對弱勢語言的重視;其三,民進黨基於反中的意識形態,企圖將現行的「國語」貶為「華語」,以其他語言加以稀釋,草案中曾有一版本並獨尊台語「福佬」,以羅馬拼音標注(Ho-lo),其政治意圖不言可喻。
對於原住民族語言,當然應該加以珍視和維護;就如閩客等來自大陸之閩粵方言,也應不分地域同等尊重。問題是,《語言法》最後演變成今天文化部版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主要目的卻只是在貶抑數十年來流通無礙的國語,要將它變成十幾、二十種「國家語言」之一。如此一來,不僅台灣學生要被迫學習各種語言,社會更要將原本溝通無礙之門關起,透過第三者來翻譯,這豈非徒增障礙與紛擾?
台灣原住民族共有十六族,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各不相同。如果要全部使用原住民族語撰寫公文書,只能以羅馬拼音書寫;但如此一來,恐怕連部落長老都未必知其意,遑論不同部族之間難以溝通。如果把事情推到這般地步,真有助於增加不同族群間的互相尊重和了解嗎?何況,立院五月才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若能充分落實,對於解除原民語言流失危機將有很大助益。遺憾的是,文化部卻在《國家語言發展法》中畫蛇添足,對國家語言倒置本末。
先不論政府機關從中央到地方有沒有能力提供各類語言通譯人才,僅就學生學習而言,無論任何族群,恐怕都將不勝負荷。回顧過去十餘年,我們的國民教育越是強調母語教育,學生的英語能力就普遍越是下滑。原因無他,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能量都有其極限,學校教育如果不能協助他們專注於溝通、競爭所需的語文訓練,他們的未來競爭力只會下滑。何況,台灣社會明明已有良好的共同語言,所需加強的只是自我學習和互相尊重;但文化部卻假「尊重多元」之名,為社會製造更多人為的分歧,從而徒增溝通的障礙和成本。從任何角度看,《國家語言發展法》一旦實施,結果都是在「扼殺國家的發展」。
蔡政府決策的一大特色是:目標都設定得極為宏大,執行手段卻顯得虛浮而粗糙;至於後果,則完全缺乏務實的評估。一例一休如此,前瞻計畫如此,年改如此,減香變滅香如此;如今,國家語言發展法亦復如此。試問,台北捷運的四語廣播要增為多少語言,才過得了語言法的門檻?
蔡英文別忘了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懲罰人類的傲慢,使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他們不能溝通,因而無法合作完成通天塔。推動這部《國家語言法》,結果就是在裂解台灣社會,讓台灣變弱,讓人們無法合力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