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經濟/前瞻建設 請用成本效益說服人民

.聯合報社論..只查出養雞場並不算「破案」
.聯合報黑白集.你的前瞻,我的後顧憂
.經濟日報社論.前瞻建設 請用成本效益說服人民











經濟/前瞻建設 請用成本效益說服人民


2017-04-28 02:3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各地科學家上周末「世界地球日」在倫敦、維也納、日內瓦、柏林、雪梨等全球500個城市集會示威,抗議政客們漠視科學,並呼籲各界支持及捍衛科學。1.5萬名科學家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集結,高舉著「讓科學再次強大」等標語,抗議美國總統川普大幅削減聯邦科研撥款、不信任科學研究結果、質疑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之迫在眉睫。他們認為川普總統被意識形態淹沒,其拒絕依照科學實證結果做出決策的行徑,甚至比拒簽「京都議定書」的小布希總統還要惡劣。
然而,幾乎就在同時,台灣出現了一套宏偉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安上了冠冕堂皇的稱謂,但觀其內容,竟是要在八年內耗用國家近兆元的預算,投擲在沒有成本效益和環境衝擊分析的「不科學」建設大案,且是在承平時期卻以不列入政府累計負債、故不受「預算法」債務限制的巧門模式,豪情萬丈地「一擲兆金」,可說是對全球科學家的示威,狠狠打了一大巴掌。
在全球景氣不佳、經濟遲滯的現狀下,以較高的政府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任何對經濟學理稍有認知的人都難以反對。這也是在國際間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成效不佳後,國際機構都支持的財政政策;而具有較大連鎖效果的基礎設施投入,更是各國重視的主流措施。
然而,任何公共建設要能夠發揮效益,必須有「成本效益分析」的認可,確認其具有「可行性」之後,才能具體投入,以免變成投資虛耗的「蚊子工程」。過去的失敗案例不勝枚舉、血跡斑斑,做為一個在國際間被視為「富裕經濟體」的台灣,若連這點常識性的要求都做不到,不僅可能衍生無窮後患,而且還會貽笑國際,豈能不慎?
就理論言,所謂「前瞻」,就是要預期未來(可能是30年後)的世界是何種面貌,在其中生活所需的先進基礎建設(包括硬體和軟體)是什麼,而台灣可能會缺乏什麼,所以目前應該積極投入什麼建設。若缺乏對未來的想像和預期,是不可能提出一套足以稱為「前瞻」建設計畫的。例如,如果預期未來的公共運輸會是四通八達、極為便捷的大型無人駕駛電動巴士,那麼目前的固定軌道運輸系統可能會逐漸沒落,那麼就不宜大力投入金額龐大的軌道運輸建設。特別是在少子化趨勢下,運量不足時將無適當的「自償率」來認可這種投資。然而,台灣竟然在這個號稱「前瞻」的基礎建設計畫中,完全沒有前瞻性和邏輯性,只是拼拼湊湊各地方政府主觀認定其所需要的基礎建設;如此龐大的交通建設,其「自償性」如何卻完全付諸闕如。這種建設唯一可以保證達到的效果,就是沿線土地、房產必然上漲,設站地點周邊更是寸土寸金,可以成為「炒地皮」的最佳政策工具。
蔡總統26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聽取前瞻建設中的水環境專案報告後,認為國家發展沒有藍綠、建設沒有黨派,「這不是債留子孫、是投資台灣未來」,期待行政部門進行全面溝通,面對社會質疑提出資訊、做充分解說。的確,若是好的建設,社會理應全力支持。然而,如果是不科學、反科學,或者是偽科學的「假投資、真牟利」,那就必須在真正投入之前,全力防堵其浪費社會的鉅額公帑。
雖然政大一位地政教授已認定前瞻建設將重複過去錯誤,以浮濫徵收和強制迫遷來製造不公,但我們不願如此悲觀,仍寄望行政院在前瞻條例通過之後,仍然要以嚴謹的成本效益和自償性研究,矯正缺失、淘汰冗案;並且,對於真正前瞻的軟硬體建設應進一步研究,讓真科學取代地方諸侯的利益爭奪,也讓已經被國際社會認為先進的台灣,展現出前進和科學的態度和品質。

聯合/你的前瞻,我的後顧憂


2017-04-28 02: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漫畫 季青

蔡英文發飆,怒責行政院未做好前瞻建設計畫溝通。諷刺的是,與此同時,邱議瑩已在國會強行通過該條例的初審。既已蠻橫闖關,才要談溝通,這是什麼施政邏輯?
三年前,服貿協議的「半分忠」事件,引發了轟轟烈烈的太陽花運動。反觀這次前瞻建設條例的「一分瑩」事件,八千億債留子孫的隱憂重重;但太陽花領袖都已成了政治入幕之賓,甚至扮演側翼打手,誰來替下一代呼喊不公?
都已經煮成飯了,才喊著要洗米,這真是令人困惑的施政邏輯。蔡總統似乎以為,外界之所以雜音四起,是因為政府「宣傳不足」,導致民眾誤解;只要加強溝通,就能化解。殊不知,前瞻建設計畫內容不僅流於拼湊,更充滿重綠輕藍的分配私心,只凸顯施政者氣度狹小。這樣的計畫若不調整,就算拿去國際宣傳,也不會變得更好。
更嚴重的,是前瞻計畫缺乏長期的思慮,後續營運及財務自償性均未經理性評估。如此盲點重重的建設計畫,卻要誇張掛上「前瞻」的招牌,聲稱要為台灣經濟添柴火;問題是:人民的智商有這麼低嗎?你的「前瞻建設」,可能變成我的「後顧之憂」,誰嚥得下去!
與其要求內閣加強宣傳,蔡英文還不如要求民進黨團改變心態,回歸理性審查的角色,在未來二、三審務實把關。如此,才不會讓這個浮濫計畫,變成民進黨必須背負的包袱。未來有城市輕軌荒棄時,人們將記得是誰的功過。

聯合/只查出養雞場並不算「破案」


2017-04-28 02:3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衛福部、農委會、環保署進行採樣,經過6天檢測後找到來源牧場,鴻彰蛋雞場的雞蛋樣本戴奧辛超標。記者高彬原/攝影


市售雞蛋檢出過量戴奧辛逾兩個月,食安單位才查出是彰化鴻彰蛋雞場惹禍,步調遲緩。至於戴奧辛如何進入蛋裡,迄今仍如霧裡看花,雖然加緊做二次採樣,卻仍查不出原因。政府的專業能力,顯然受到嚴重考驗。
雖知鴻彰蛋場是禍首,但市售散裝雞蛋充斥,民眾仍無法稍減疑慮。這次驗出戴奧辛蛋是在桃竹苗地區隨機抽樣,未必保證其他縣市安全無虞。再說,檢驗部門二月即檢出戴奧辛,為何食衛署遲至四月中才公布?而且,為了安民心,甚至找來毒理學教授背書稱「每天吃五顆以上毒蛋才有危害」;如此應對,實在看不出可靠的科學專業。
戴奧辛引發問題,在台灣並不陌生。三、四十年前,台南灣裡回收業者用土法在河邊露天燃燒廢五金,引起嚴重汙染;後來台灣引進焚化爐,也遭質疑煙囪排放之廢氣含有戴奧辛。其後,彰化、高雄等地均曾爆發大規模「毒鴨事件」,必須大量撲殺;儘管類似事件層出不窮,幾乎都未徹查出汙染源。前兩年台灣食安事件頻傳,蔡英文開出食安競選支票,行政院成立食安辦公室,環保署成立毒化局;錢花了,但食安維護仍是不到位。
台灣受戴奧辛危害歷史久遠。二戰末期,日本在台南以醬油廠名義設立碱氯工廠,生產飛機燃油所需抗震劑,製程大量排放戴奧辛,嚴重汙染鹿耳門附近陸域及水域。其後,該工廠由中石化承接移轉為民營「安順廠」,民國九十三年環保署公告該地為「土壤汙染整治場址」,周圍魚塭停養五年然而附近民眾已經由食物鏈染毒,失明、截肢屢見不鮮。安順廠汙染整治已十餘年,但環保機關至今仍未剔除其汙染之名。原因是,脂溶性的戴奧辛沉降後不溶於水,必須攝氏八五○度的高溫才能裂解其分子鍵結,移除難度極高
這次的戴奧辛蛋事件,儘管衛福部為成大檢驗團隊背書,但一連串舉措仍嫌草率。例如,市場隨機選購雞蛋檢驗,有限的樣本中發現戴奧辛超量,衛福部即宣稱「雞蛋遭戴奧辛汙染」,消費者當然恐慌,無辜業者也受波及。合理的作法,應該是至蛋場取得足夠樣本,確認超過比率的雞蛋含超量戴奧辛,再公開毒蛋事件、預防性下架,並展開汙染源追查。台灣民眾平均每天吃下兩千萬顆蛋,事關社會心理,衛福部作法太草率。
同樣可議的是,農委會提出「類」戴奧辛的說詞,稱四氯戴奧辛毒性僅及戴奧辛十分之一,「沒有致癌性」,企圖大事化小,讓人難予苟同。非毒物學專長的官員在致癌領域班門弄斧,不僅誤導民眾,也鬧笑話。想要以民粹手法遮掩事實,也只會犧牲真相和科學。尤其,在確認鴻彰蛋場染奧後,其他蛋農訴請國賠,政府順勢啟動補償機制;這種只想趕快撒錢息事寧人的心態,也非常要不得。畢竟,官員行事草率,賠償卻是納稅人出錢,而真相仍然未明。
眼前的難題,是汙染源的追查。土壤含戴奧辛是最大疑凶,但蛋雞場卻是高架籠式圈養,並不落地。那麼,有沒有可能是飼料汙染所致?如果是,戴奧辛又是經何種途徑進入飼料?這些疑問,都需要層層抽絲剝繭,細心追查,才可能得到解答。但無論如何,唯有認真追查到底,才能解開世紀之毒危害台灣近半世紀卻除之不去的謎底。
追查戴奧辛蛋汙染源外,有兩項缺失應立即補正。一、除了蛋類,其他食品項下的戴奧辛含量標準也應訂定。切莫以「日本也沒訂標準」推託,因為台灣是戴奧辛汙染「累犯」,必須從嚴把關。其二,徹查最終環境汙染源何在。台灣年復一年經歷戴奧辛汙染的衝擊,受創深重,這次務須有新的發現,以期徹底整治。
只查出戴奧辛蛋的養雞場,絕對是不夠的!這個謎題,還有太多環節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