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酷經濟/經濟是回溫但仍有拉扯

.跟廣設大學一樣 教授:高捷賠10年 彰捷也想跳坑?
.拚經濟…川普砍稅 台灣可借鏡
.川普否認暖化 中國最贏
.告別猝死同仁哀孤寡 資深警員:何時輪到我?
.總統圈法官 不如交民選
.台灣新聞自由冠亞洲 自律呢?
.綢繆「前瞻」 藍綠好好做功課
.酷經濟/經濟是回溫但仍有拉扯








酷經濟/經濟是回溫但仍有拉扯


2017-04-28 02:48 聯合報  林建甫

今年以來台灣出口及外銷訂單呈現兩位數成長,經濟成長率很可能破二%。圖為高雄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美中兩大經濟體景氣復甦帶動下,今年以來台灣出口及外銷訂單呈現兩位數成長,投資信心及民間消費也穩步回溫。我國經濟成長率很可能破二%。
首先,美國經濟復甦勢頭不減,最近公布的企業財報表現亮麗,美股有兩個交易日升逾兩百點,道瓊指數站穩兩萬一千點上。在三月中旬公布的聯準會FOMC會議紀錄指出,經濟如預期成長,今、明兩年可能各再調升二或三碼,後年則是三至四碼。
中國大陸第一季GDP成長率上揚至六.九%,出乎意料好。不僅如此,其他數據顯示投資回升,零售反彈,工業產出增加,房地產市場也上揚。種種跡象顯示,大陸經濟春天來了,市場對於第二季經濟成長樂觀期待。
然而國際政經情勢仍有變數。北韓、敘利亞等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升溫,恐慌指數(VIX index)、黃金價格及國際原油價格的上升,反映市場對於戰爭的憂心,金融市場的波動,國際資金快速的移轉,也加劇了經濟成長的風險。
日前,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雖以些微差距領先極右派的雷朋,然而執政的社會黨與最大在野的共和黨,敗選後第一時間都呼籲支持者力挺馬克宏。第二輪選舉除了是打破法國長期來的兩黨政治格局外,更被視為是「反歐、擁歐」與「全球化、反全球化」最重要的一場角力。
另外,英吉利海峽對岸也不平靜,英國首相梅伊為了鞏固執政,讓「硬脫歐」政策推動更為順利,無預警解散議院,國會大選提前了三年,雖就目前民調來看,梅伊所屬保守黨支持度仍超過四十%,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但關鍵在於保守黨是否能在這次提前改選獲得更多的國會席次;也由於這次大選與「脫歐」議題綁在一起,英國選民在經過將近一年思考後,會不會出現轉變?其實梅伊提前大選的決定,賭很大。
最後,對台灣而言,下半年iPhone 8的商機備受期待,許多股民重壓相關供應鏈的股票。但依據過經驗,未來若蘋果手機新品創新度未達市場期待,或者因組裝難度太高影響出貨進度,iPhone銷量與出貨不如預期,恐將影響台灣經濟、股市表現。

跟廣設大學一樣 教授:高捷賠10年 彰捷也想跳坑?


2017-04-28 03:11 聯合報  楊智元/師大公領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高雄捷運去年首度不靠平準基金挹注就有7400萬元盈餘,首度轉虧為盈。圖/高雄捷運公司提供


蔡總統宣布彰化要蓋捷運,各縣市都想要捷運或輕軌,除了原本的台北、高雄、桃園、台中外,現在又再加上台南、新竹、基隆、彰化,這發展與當年廣設大學政策如出一轍,但我們都知道這個結果就是如今的高教危機。
曾到訪台北的各地民眾,想必對台北捷運的便利與繁忙人潮,留下深刻印象,似乎有捷運就是時尚城市的代表。看著北捷的「便利」與「營利」,各地縣市首長也想依樣畫葫蘆。
但翻開北捷廿年來的營運歷程,儘管二○一六年平均運量已經超過每日二百萬人次,但北捷的「運輸本業」仍是「賠錢」的;若不是有廣告、租金等業外收入,光靠票價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應北捷營運費用。
大台北地區人口超過六五○萬,再加上到訪的觀光與商務旅客,才能創造出每日平均超過二百萬人次的運量。高雄市人口不到三百萬,高捷已經營運滿十年,本業還在賠錢,更不要說人口還不到一百卅萬的彰化縣了。如果未來地方人口還繼續成長也就罷了,但我們也都深刻感受到台灣少子化,不是嗎?
想透過「交通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民眾,可能犯了簡化因果的謬誤。「交通建設」確實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並非有了「交通建設」就能帶動「經濟發展」,勞動人口、產業環境、工作機會的搭配也是關鍵。如果只有交通建設卻沒有其他配套,恐怕最後淪為「蚊子車廂」。

總統圈法官 不如交民選


2017-04-28 03:11 聯合報  林騰鷂/律師、憲法學者(台中市)


司改會議決議,未來終審法院法官產生方式,分為三個階段:先由司法院長提名應任名額三倍的人選,交由法官遴選委員會篩減為兩倍,最後由總統圈選決定。社會輿論有「政治任命,總統擴權」之批判!
平實而論,司改會的決議是有一些進步的,因依司改會決議,司法院長提名應任名額三倍的人選,交由法官遴委會篩減為兩倍;而法官遴委會成員,是由檢察官、律師、學者和社會公正人士過半數方式和法官代表共同組成,比現制更具民主正當性!壞就壞在經過法官遴委會篩減後的兩倍人選,最後要交由總統圈選,這就有政治操弄空間。
因此,法官的來源及進場機制,必須要有全面性的改革,現行法官遴委會仍局限於法官視野,難免近親繁殖,而代表行政權的總統、代表立法權的立委由公民直選,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權的法官,是否也要有一定比例由公民直選。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立法院通過法官法時,雖作成一附帶決議,要求司法院應逐年降低法官考試取才,至十年後只能占當年度需用法官的廿%,但此附帶決議,並無拘束力,且仍屬司法主權間接在民的規範,難以徹底改善以考試全面選拔法官之弊病。
台灣人口二千三百萬,但各級法院總數不到四十個,專職法官約僅二千餘人,較之德國人口八千三百萬人,各級法院有一千六百餘個,專職法官高達二萬餘名,我國之司法保護密度,顯然偏低。此次司法改革,對於法官的數量、選拔方式,特別是法官直接民選機制,均未有充分討論,亟需檢討改進!

台灣新聞自由冠亞洲 自律呢?


2017-04-28 03:11 聯合報  陳實/司法實務工作者(台中市)


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二○一七年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台灣在一百八十國中名列四十五名,位居亞洲之冠。可惜的是,無國界記者組織只看到台灣新聞自由的表象,未察覺台灣媒體逐漸失去自律功能及受政府侵害之虞的實況。
今年三月發生外拍女模命案,媒體不但未盡新聞把關之責,於檢警尚在偵辦時,就揣測案情,並大幅報導嫌疑人的相關資訊,引發民眾的「網路公審和獵巫行動」。事後法院依證據撤銷對梁女的羈押,打臉媒體事前對梁女的偏頗報導。業者應成立自律委員會,避免類似事件或網路公審情形再度發生。
同樣在三月,民進黨立委表示應訂《反滲透法》規範假新聞,政府也打算建立「真實查核機制」防範網路假新聞。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蔡政府有擴權侵害新聞媒體「第四權」的訾議。
網路假新聞確實會對政府治理造成困擾,而不實訊息也會讓社會大眾陷入錯判形勢的境況。但透過外國事例,比如美國政府誇大伊拉克的威脅發動戰爭,還有南韓政府於「世越號」沉沒事故時,呼籲民眾要相信政府有處理危機的能力等事來判斷,政府往往才是帶頭製造假新聞的始作俑者,目的或是為了遂行己意、或是掩蓋執政不力的資訊。所以在台灣,網路假新聞還是靠媒體自律查證、網路社群提高警覺來防止較為妥適。如果蔡政府過度介入的話,恐有侵犯第四權之虞。
台灣的「新聞自由排名」進步固然可喜。但更值得期待的,是媒體自律的提升、政府行使權力懂得節制,好與台灣新聞自由「狀況還算良好」名實相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