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經濟/英國硬脫歐的衝擊正要開始

.聯合報社論..小心!年金改革恐傷及公教新世代
.聯合報黑白集.游錫堃先問問自己
.經濟日報社論.英國硬脫歐的衝擊正要開始








經濟/英國硬脫歐的衝擊正要開始


2017-01-24 00: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英國首相梅伊日前在記者會中,發表對於英國脫離歐盟的計畫內容,其中有幾個大方向,包括她所謂的脫歐,是指要徹底脫歐,不會依循任何國家的模式,不會保有任何一點的會員資格,因此就是市場所謂的「硬脫歐」(hard Brexit)。但是,在此同時,她也承諾將會努力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並且儘可能進入歐洲單一市場。另外,她希望脫歐協議應允許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服務交易儘量保持自由,讓英國和歐洲企業在彼此市場上有最大的貿易和營運自由。在歐洲移民的政策上面,梅伊說,英國將會繼續吸引最優秀的人到英國求學和工作,但是必須有適當的管理,也就是說,英國將對於歐洲的人員進行管制。
從梅伊的說法來看,與所謂的硬脫歐是有很大的矛盾的。因為英國一方面強調將會完全脫離歐盟,所以北非和中東的難民當然不能進入英國,同時對歐洲人進入英國也要進行管制,但是不排除吸引最優秀的歐洲人去英國求學和工作;另一方面,她希望英國的資金、商品和企業得以自由在歐洲貿易和營運。也就是說,英國希望好的東西都留著,不好的東西都不要。這那裡是所謂的硬脫歐?一般人認知的硬脫歐,應該是指英國和歐盟所有的商品、資金、服務和人員都要彼此脫離,事實上歐盟在英國的300多萬工作者和英國在歐盟的100多萬工作者,很難完全斷絕。
英國既然脫離歐盟,如果還想要自由地與歐盟進行商品和服務貿易,當然就必須重新協商出一個新的自由貿易協議。但是,必須等到脫歐協商之後,再重新洽簽自由貿易協議,而脫歐協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在梅伊希望的兩年之內完成。
另外,梅伊希望歐盟不要對英國進行懲罰性的反應,因為維持良好的貿易關係對於英國和歐盟都有好處。梅伊說的完全正確,從經濟利益的觀點來看的確是如此,但是,如果英國留在歐盟對雙方的經濟最有利,現在英國因為政治因素,導致脫歐,這對於歐盟歷經60年的艱辛路程,才走到今天的整合,絕大多數歐盟國家不會希望看到因英國的脫離而導致解體。事實上,2011年歐盟出現嚴重的歐豬五國財政崩潰的情況時,歐盟國家也是盡了一切的努力,投下大量的經費挹助,最終才協助這些國家度過難關,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維持歐盟的完整性。
今年法國、德國、荷蘭等幾個歐盟主要國家都面臨大選,許多政治人物都想要利用脫歐當成主要訴求來吸選票。如果其中有任何一個國家支持脫歐的人當選,導致另外一個脫歐國出現,未來勢必出現骨牌效應,到時歐盟將面臨解體的可能。在此種情況下,歐盟與英國協商脫歐條件時,一定不會給英國好臉色看,所以梅伊才會希望歐盟不要有懲罰性的反應。反過來說,如果英國在脫歐協商中,想要的就留著,不想要的就不要,脫歐可以這麼順利愉快的話,那麼大家都選擇脫歐就好了。如此一來,不但歐盟很可能會解體,那些希望維持歐盟的人也會不得民心而敗選,所以,現在這些支持留歐的人怎麼可能會在與英國脫歐協商中同意英國的要求呢?
我們覺得,目前梅伊的說法更像是在安慰英國的國民不要擔心脫歐的事,因為她一定會處理好;而且,她希望英國脫歐之後可以和美國及其他國家單獨洽簽FTA。但問題是,依歐盟規定,歐盟成員不得自行與其他非成員國進行FTA的協商,所以英國也只能等脫歐完成之後再說,而這至少是兩年以後的事。另外,目前英國的對外貿易中,歐盟市場占了近六成,如果失去與歐盟的FTA,與其他國家的FTA足以取代英國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嗎?恐怕疑問更大。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梅伊的說法是英國片面的想法,歐盟不太可能接受,因此,英國脫歐對全球經濟所可能造成的不確定影響,還未塵埃落定,值得再仔細觀察。

聯合/游錫堃先問問自己


2017-01-24 00:0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夫婦20日於華府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游錫堃率團祝賀川普就職,當面問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川普會不會出賣台灣?」
如果此問出自記者問美國官員,或座談會上智囊們互詰,應非意外。但出自蔡英文派遣的祝賀團團長之口,則恐有失體統。
美國不是沒「出賣」過台灣。一九七九年的「廢約/撤軍/斷交」,餘痛猶在。
堃傻不楞登問「川普會出賣台灣嗎?」佛訥不論有無資格回答,或心裡如何掂量,他難道會直不隆咚地回說「會!」
何況,除了「出賣」,川普會不會要台灣為「美國優先」付費?會不會強售價高質不適的武器給台灣?會不會把台灣當作撥弄北京火爐的貓腳爪?這些,或許都不到「出賣」的程度;但若游錫堃要問,是否也該一一問清楚?
游錫堃問「川普會不會出賣台灣」,其實洩漏了蔡政府心中的政治疑懼。也就是,她並未一廂情願地把川普的台灣牌完全看成對台有利,而認為其中甚至可能存有「出賣」的風險。正如蔡英文說,她也聽過「籌碼說」。
蔡政府若知,面對川普的操作不可自自冉冉,而應戰戰兢兢,這應當是一個正確的心態。
其實,不必問「川普會不會出賣台灣」,而是蔡政府應當自問「民進黨會不會出賣中華民國」?只要蔡政府把此一立場搞清楚,兩岸關係也就搞定了大半,川普也就不會再有玩弄「一中原則」的餘地。
游錫堃就是一個對中華民國搞不定的人,問川普,不如問自己!

聯合/小心!年金改革恐傷及公教新世代


2017-01-24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親自出席年金改革國是會議開幕、閉幕儀式,她於閉幕致詞時說,如果年金改革制度可以成功,台灣沒有無法完成的改革。 圖/總統府提供 


年金改革國是會議草草落幕,結論文風未動。蔡英文總統並在會中引用馬英九四年前的談話說:「年金改革不分藍綠,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領導人必須要做的事。」比起馬政府任內的延宕,蔡政府確實使改革往前推進了一步。但在鼓掌之前,人們恐怕還有一些疑點有待釐清,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改革之後,年輕世代真的就無後顧之憂了嗎?
答案恐怕並不樂觀。問題其實不在年輕人未來「領不領得到」年金,而是根據今天的改革邏輯,會不會讓他們「繳多多,領少少」?蔡政府這次改革,將責任全部推給退休軍公教,認為他們是「吃垮」年金的禍首,因此這是個「世代剝奪」的問題。如此一來,政府便機巧地迴避了自己的責任,彷彿年金問題與政府財務管理不善、經濟萎縮無關。年輕世代若接受這樣的「世代對立」邏輯,而不能看透此事的全貌,等到他們年老屆退之際,恐怕仍難逃「被改革」的命運。
仔細比較蔡政府和馬政府時代的兩個改革版本,即不難看出,蔡政府的改革並未考慮到社會衝擊,也缺之全盤的因果分析,而流於貪功躁進。馬政府時代,考試院長關中即曾就軍公教年金提出過相當完整的改革建議,諸如調降月退所得替代率、改採八五制或九○制延後月退起支年齡、調降月撫退金、調降十八趴優存金額及利率等。遺憾的是,馬政府雖在全台開了一百場年金座談,卻因無力整合軍公教與勞農的年金制度,功敗垂成。
值得玩味的是,蔡政府這次的公教年金改革版本,幾有七、八成抄自關中的版本,包括「多繳、少領、延退」的口號,乃至調高「提撥率」至十八%,都來自於此。蔡政府的策略不難想像:其一,前朝版本確已作了完整思考,不妨借來一用;其二,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讓反對者無話可說。
但蔡政府版本與馬政府版本最大的不同,在於十八趴的處理。蔡政府版本的設計,月退者的十八趴將在六年內完全終結;關中版本則主張降至七趴,以兼顧現實和「誠信保護原則」。儘管十八趴已在廿年前取消,但至今仍是一個軍公教退休給付爭議的一個巨大腫瘤;這個腫瘤,更是造成月退所得替代率偏高的主因。也因此,馬政府和蔡政府都認為必須儘快處理,只是雙方手段的激烈程度不同。
問題就出在這裡。正因為十八趴的處理與所得替代率息息相關,關中版本的設計,在保留優存為七趴的前提下,主張所得替代率降至七成及公教延退,這是相互牽動的因素。而蔡政府的版本則不問青紅皂白,既砍光十八趴,又要降所得替代率到六成,所有武器盡出猛打,其衝擊便難以想像。尤其對年輕公教世代而言,他們的薪資原來就已偏低,也從未享受過十八趴優存,未來卻要多繳及延退,又要接受懲罰性的低所得替代率,這是否公平?
我們要提醒的是:蔡政府的年金改革,主要目的在對付已退休的公教人員,因此不惜下重手刪砍。但是,這種思維下所建立的嚴苛年金新制,對於從未享受過優渥的年輕公教世代其實未必恰當;何況,蔡政府從未說明未來計算替代率的薪資要以什麼為基礎。退休世代被羞辱的難堪只能吞忍,但如果也把年輕世代推向泥沼,這樣的改革還值得歡呼嗎?
一九九五年,政府把軍公教退休由「恩給制」改為「儲金制」,也聲稱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可長可久。但至今僅廿年,台灣的人口結構、經濟成長、和財政收支變化,已支撐不了當時訂下的制度,以致軍公教被汙名化為社會和財政的「寄生者」。相形之下,這次蔡政府的粗暴改革,宣稱可以維持卅年而不破產,人們恐怕還是存疑為宜;至少,在立法院通過前,各界還有機會提出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