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川普和習近平的經濟角力

.聯合報社論..川蔡熱對台灣經濟是「短多長空」
.聯合報黑白集.別把人民當猴子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和習近平的經濟角力









經濟/川普和習近平的經濟角力


2016-12-12 02: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 路透


美國準總統川普日前與蔡英文總統的一通電話,激起美中關係的陣陣漣漪,但這只是川普對外政策轉向的一個訊號,未來美中關係最關鍵的課題是經濟上的攻防和較量,既是企業大亨及政治素人、又有狂人之稱的美國新領導人川普,對上在政治鬥爭中打滾數十年、被奉為核心、對外企圖心旺盛的中國新強人習近平,未來中美經濟角力勢必波濤起伏。
川普上周四在愛荷華州進行答謝之旅的集會演說中公開表示,美國必須改善的最重要外交關係之一就是與中國的關係,他指責中國造成了美國近一半的貿易逆差;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過去沒有遵守規則,盜竊知識產權,向美國公司不公平徵稅,並任意降低貨幣幣值及傾銷產品。川普對中國的指責,反映出他在對外貿易上的強硬態度,也為美中貿易大戰的即將到來,奏起序曲。
美國一向被視為全球自由貿易的領航者,尤其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主導世界貿易組織協定談判,促成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變身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歐巴馬政府任內更主導以高品質、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為號召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儼然是主導世界自由貿易及制定規則的龍頭老大哥。
而中國大陸一向被美國及西方工業國家視為世界自由貿易的最大障礙,不僅是因為大陸市場開放程度較低,而且北京以新興市場第三世界代言人自居強力抵制WTO新回合的自由化談判。而大陸以強大的製造能力及出口帶動經濟崛起,被稱為「世界工廠」,更被美國政府視為造成龐大貿易逆差、影響國內就業及經濟成長的頭號戰犯。
弔詭的是,川普認為自由貿易對美國經濟和勞工造成傷害,主張要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上任後美國要立刻退出TPP,這樣的態度讓多年來支持美國自由貿易理念的盟邦尤其是亞洲各國政府大感恐慌,轉而希望由中國來領導亞洲乃至亞太自由貿易及區域整合的聲音,此起彼落。然而,若將這種過渡現象視為美中角色的轉換及中國可能填補美國退出亞洲的空間,也是過度簡化問題,失之天真。
事實上,美國主張自由貿易,但更強調的是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公平貿易,自由貿易往往是打開貿易對手市場的一種手段。川普對自由貿易沒有信心,退出TPP已成定局,但不代表美國要退出規模日增、全球潛力最大的亞洲市場,預料未來川普政府將透過更多的雙邊協商鞏固亞洲市場,實踐其眼中的公平貿易。至於中國及東協主導的「區域全面夥伴協定」(RCEP),就其談判內涵及自由化程度,是無法取代TPP的地位,而且眾多RCEP成員是美國堅定盟友,難保不會受美國影響而拖延RCEP的成局。所以,未來中美在亞洲影響力的競爭勢必更為激烈,中國將取代美國地位的想法顯不切實際。
而美國以不公平貿易為理由,從雙邊或多邊著手來制衡大陸出口的行動將更多更廣。美國會否祭出301條款對大陸保護智財權不力、操控匯率等進行報復,不僅舉世關注,也將牽動全球貿易秩序的重建。美國和日本、歐盟等聯手反制大陸鋼鐵傾銷,已是箭在弦上。今年大陸加入WTO屆滿15年,北京主張期限屆滿後將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歐盟、日本、印度仍認定大陸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或存在「市場扭曲」;北京揚言將向WTO提告反制,中國和各國貿易戰一觸即發。
習近平一直強調中美兩國應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歐巴馬也曾公開表示,「美國歡迎中國崛起」。然而,「一山不容二虎」,美國狂人川普和中國核心習近平交手,會擦撞出什麼樣新局面,全球正摒息以待。

聯合/別把人民當猴子


2016-12-12 02:4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機場捷運票價最近吵得風風雨雨,行政院長林全日前在交通部長賀陳旦(左)及桃園市長鄭文燦(右)陪同下視察機場捷運。 記者鄭超文/攝影


戰國時有個養猴子的人,為節省食糧,他告訴猴子說,以後每天早上發三顆,晚上四顆。猴子聞言怒不可遏,這人馬上改口說,那麼以後早上四顆,晚上三顆。猴子聽到早上口糧增加了,都轉怒為喜。
這個「朝三暮四」的成語,後來被移作「反覆無常」之解;其實重點在養猴者耍詐,而猴群易欺。時至今日,許多官員都還喜歡以類似的手段來玩弄人民,最近機場捷運票價先漲後降即是如此。
機捷是政府出資興建,由北市、新北、桃園合作營運,主要在解決國人往返機場的交通。誰知一建好,鄭文燦卻把機捷當成自家的私產,隻手操控訂價,不顧其他城市民眾的權益。鄭文燦先把價格抬高,民眾一吵,次日他邀林全、賀陳旦試乘,隨即做順水人情宣布降價。這種心態,和養猴者有何差別?
如果在協調會上,就尊重各方意見訂出公平的票價,不是很好嗎?但有些人就喜歡耍小聰明,非要凸顯自己的威風,又要表示自己有權力施捨,就是不在乎激怒民眾。這種作法,不正是把人民當猴子耍?
又如,蔡英文利用世界人權日大發宏論,說要阻止「國家暴力」再次發生。事實上,國家暴力的「現在進行式」天天都在上演,總統一個人直接指揮五院,動不動就要接管民間社團或公司組織,並在府院設置違建機構充當鬥爭劊子手,動員一千多警力對付百餘名勞工。這樣的國家暴力,恐怕連餵飽猴子的心都沒有!

聯合/川蔡熱對台灣經濟是「短多長空」


2016-12-12 02:4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蔡通話是否表示美國的對台政策將有大幅度的調整,又會不會引發對岸的激烈抗議?是台灣接下來要密切觀察的。 (美聯社資料照)


川普還有一個多月才要上任,但其當選已為全球政經秩序帶來嚴重衝擊,且遍及各個領域。台灣議題原非美國新人新政的焦點,但在「川蔡通電」經放大解讀後,美中台三角關係頓時風起雲湧。對蔡政府而言,這在外交上或許有少許加分作用;但對人民而言,兩岸關係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勢必使經濟面的挑戰愈發艱鉅。
川普與蔡英文通電之後,川普與其團隊密集地利用社群網路與媒體發聲批評中國大陸操縱匯率、對美傾銷產品、搶走美國人工作等等,一連串動作皆充滿挑釁意味。美國媒體評論都認為,川普就任後若仍維持這種風格,美中關係將進入一個不確定性高、且充滿摩擦的階段。亦即,「川蔡電」雖為蔡政府加分,但美中關係若轉趨緊張,大陸一旦採取報復行動,反而可能讓台灣遭到池魚之殃,這將是「短多長空」的局面。
「川蔡電」後,北京的反應尚稱克制,因為中共認為川普目前只是「總統當選人」,不急著現在就跟他攤牌。北京政權雖然克制,但一些官方外圍組織、包括特定黨媒卻已露出口風,包括要對川普執政後可能的友台政策做好準備,必要時將在政治或經濟上打擊台灣,並警告蔡政府不要誤判情勢。
利用經濟上的優勢向對手施壓,是近年經濟崛起的中國常用的手段。例如,今年韓國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北京除在外交上給予反擊,也透過封殺韓國影視節目等經濟制裁方式,間接向韓國施壓。對於台灣,北京也常在關鍵時刻向台商施壓,以達到心理戰的目的。例如,二○○五年在台灣舉行反「反分裂國家法」遊行前,奇美前董事長許文龍被迫發表支持中共《反分裂國家法》的公開信,就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這類「以商逼政」的案例,今年又見重演。這次的主角,是與蔡英文家族關係密切的海霸王,該公司在大陸的投資遭到查稅,並傳出產品品質不合規定;為此,海霸王被迫在媒體上發表公開聲明,稱該公司支持「兩岸同屬一中」政策。與此同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又先後傳出請辭總統府資政,儘管兩人辭職其實早在「海霸王事件」之前,也早於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反對支持台獨的台商到大陸賺錢」的談話;無論如何,這些變化與兩岸關係轉趨敏感都有直接間接的關聯,必然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心。
再看,最近半個月內,共軍戰機兩度「繞台飛行」,顯示北京對台灣的威嚇行動已經「升級」,進階到軍事手段。這些恫嚇,雖然多為象徵性動作,但在未來可預見的期間內,恐怕只會升高,不會減緩,台灣似乎沒有樂觀或天真的餘地。
川普已宣稱要廢除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若改以雙邊經貿談判取代,美方必然會以大壓小,牟取超乎TPP條件的經貿利益,這對小國當然不利。可以預見,未來美國經貿保護主義的藩籬必然高築,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將升高;這對高度倚賴對美、中出口的台灣,必然深受衝擊。鴻海傳出有意赴美投資,其實也是企業界因應川普新政不得不走的布局。
在這種情況下,蔡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川蔡電」的後續效應,以降低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同時避免大陸台商受到牽累。財經部會必須就我可能遭美方盯上的出口產業擬好應對策略,對於未來數年我與美國的雙邊經貿談判,小至美豬、大至軍購,政府也應重新擬定戰略,在美台經貿天秤上找到符合台灣發展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川蔡電」的熱潮還在延燒,但反撲的力道也將泉湧而至。政府不能只看到浮面的政治效應,更要留意川普新政對我國經濟的衝擊並提早因應,才能在其不確定性中幫台灣經濟找到趨吉避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