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安妮法蘭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871/web/ 

◆  影像傳雲端 托嬰怎安心
◆  英國大選啟示 執政黨勿輕忽健保投資
◆  政治檔案 仍陷權力漩渦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安妮法蘭克
◆  要懂美國打台灣牌的險惡居心
◆  育嬰留停給付 要增加父母職能素養
◆  男性育嬰留停 值得的決定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安妮法蘭克


2024-07-16 01:31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代理部長)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林一平/繪


哈瑪斯和以色列的戰火由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延續至今,生靈塗炭,不禁讓人為無辜的平民深感唏噓。回想起十年前,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邀請我前往以色列,討論新創企業的合作。在官方行程中特別安排參觀赫茨爾山,這座山紀念以色列國父赫茨爾Theodor Herzl;1860-1904)。

我們參訪了位於赫茨爾山上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紀念館根據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以色列國會通過的紀念法令成立。希伯來語 Yad Vashem 意為「有紀念、有名號」。聖經中寫道:「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館內禁止拍照,在此哀傷之處拍照,無疑是非常不恰當的。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代的納粹最初焚燒猶太人的書洩恨,最後演變成所謂的「最終解決方案」,即集中營的大屠殺德國詩人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在一八二一年曾預言了這個過程:「一開始會燒書的人,最後會殺人。」

集中營的大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連兒童也沒放過。主題館的隔壁是兒童紀念堂,該處紀念被納粹殺害的兒童。兒童紀念堂外左側矗立著一根根白色的紀念柱,而堂內沒燈光,只點燃一根根小蠟燭,在黑暗中看見成百上千的微弱燭光。在莊嚴的背景音樂中,聽見無止盡的唱名,念出受難小孩的名字。這些名字中有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1929-1945),她是《安妮日記》的作者。這本日記發行於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詳述作者悲痛遭遇荷蘭歷史學家羅曼Jan Romein)說:「這本由一位小孩所寫的日記,內容不合常理,使人深感該小孩所面臨的悲痛,相比紐倫堡審判所找到的證據,更能具體表現出納粹主義的可怕。」

最近我又讀了《安妮日記》。安妮說:「一個快樂的人,會讓別人快樂;一個有勇氣和信念的人,永遠不會死在苦難中!(A person who's happy will make others happya person who has courage and faith will never die in misery!)」「我沒有放棄我所有的理想,它們看起來是如此荒謬和不切實際。然而我緊緊抓住他們,因為我仍然不顧一切地相信人是真正善良的心。我們都還活著,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或為了什麼;我們都在尋找幸福;我們都在過著不同卻相同的生活。」我掩書感慨,這麼年輕的女孩,在如此短暫的生命中,竟有如此的體驗!

當眾人譴責納粹時,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拆彈少年」這部電影以真實歷史為背景,描述「希特勒的孩子」如何遭受最可怕的懲罰軸心國戰敗後,一群戰俘少年被迫徒手拆除數十萬枚德軍埋在丹麥海岸邊的地雷,許多少年被炸得粉身碎骨。這群少年並未犯下戰爭暴行,卻必須代替納粹受罪。這麼短暫的生命,有如此的遭遇!冤冤相報是人類最大的悲劇。












影像傳雲端 托嬰怎安心


2024-07-16 01:23  聯合報/ 王俐雯/社福工作者(高雄市)
衛福部預告修正「托嬰中心監視錄影設備設置及資訊管理利用辦法」,強制要求托嬰中心上傳監視影像至中央建置的雲端空間。圖為示意圖。記者林伯東/攝影


有關托嬰中心影像是否上傳雲端的爭議不斷,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召開北中南共計三場托嬰中心監視影像資料運用雲端系統儲存相關議題」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律師、經營者、托育人員、家長、立委等多方討論並提供意見。

影像上傳雲端,為何托嬰中心反對?因為被侵權、被駭客入侵的影像主角是托嬰中心裡的每個人,他們必須在被懷疑的目光之下,做這份高壓、高工時、低尊嚴的工作。一間收托卅人規模的托嬰中心,監視器要裝到無死角,必須裝設三、四十支,很多時候為了避免爭議,甚至得近距離錄製孩子換尿布及更衣過程;再加上托育人員多是女性,照顧過程有很多不小心曝光的畫面,一旦外流,後果不堪設想,更遑論托嬰中心影像上傳雲端後由衛福部委託的民間廠商保存,將嚴重侵害憲法保護隱私人民基本權利

沒人敢百分百保證雲端不會有資安問題。雲端儲存有它難以克服的資安缺點根本沒有所謂「絕對安全」。雲端儲存所帶來的侵害隱私或資料竊取危害,其實大於存檔的便利性,也千萬別認為放在有密碼保護的網路上就絕對安全,因為就算網路管理者不去竊取,一旦帳號密碼遭有心人士破解,影像外洩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即非外包商可單獨承擔。

公聽會中,許多托嬰中心經營者及托育人員表達對兒虐絕對零容忍,當初全國托嬰中心被要求裝設監視器無死角且要存檔卅天,全是自掏腰包,還要被妖魔化,情何以堪?如果證實畫面是「被人為消失」,與其推動用雲端管理畫面,不如加重處罰畫面刪除人和兒虐事件行為人

建置中心內的安全吹哨通報系統,避免畫面被人為刪除。每個行業都有害群之馬,托嬰中心兒虐案也從不是在經營者教唆下才對孩子不當對待,多是個人行為違反專業所致。多數經營者平日管理都是不斷耳提面命、安排教育訓練,對一個必須負全責的經營者來說,壓力可想而知。「法不誅心,唯論言行」,法律不懲治人的內心想法,只懲處有現實危害的言論和行為。衛福部應該設置專屬負責人積極管理吹哨管道,幫助在第一時間通報示警,避免不適任者被揪出來離職後,繼續流竄在托嬰中心,甚至進入封閉托育空間中擔任居家保母。

父母要的是可以安心送托的地方,托育人員要的是可以安定工作的地方,經營者要的是安全專業的托育人員。很多人都以為將影像上傳雲端就可以保障孩子不被虐待,出了事一定可以釐清真相,但為什麼我們要等到出了事才去釐清真相?為什麼不認真做預防工作?經營者比誰都怕遇到不適任者,這些人是誰訓練出來的?是誰讓托嬰中心陷入危機?訓練考證單位不用被檢討或重罰嗎?

只會泡奶不會餵奶、只會切丁不會哄睡、只有證照不懂安全、不知道這樣做原來是錯的托育人員愈來愈多,繁瑣的文書及清潔工作更占據了多數照顧時間。

預防勝於調查,請重新審視人員培育訓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英國大選啟示 執政黨勿輕忽健保投資


2024-07-16 01:23  聯合報/ 張鴻仁/健保局總經理、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
英國4日舉行普選,選民終結執政14年的保守黨,將由工黨組閣,繼法國之後,又一歐洲大國變天。(路透)


不久前英國大選執政的保守黨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挫敗,國內媒體很少注意到,這次的選舉,其實跟保守黨長期以來不夠支持英國的「全民健保」(正確名稱是國民保健服務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或稱公醫制度有極大關係

大家如果還記得,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倫敦奧運開幕式,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一群護理人員又唱又跳,歌頌英式全民健保,向全世界宣揚英國在醫療照護體系的成就!十二年後,民眾叫不到救護車,病人死在急診室的走廊,護理人員大批離職,不是急重症的各種手術(例如白內障、關節置換術)「等待名單」愈來愈長,連醫生都走上街頭。這是保守黨在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從工黨手中拿回政權,十幾年後英國引以為傲被稱為「皇冠上的珍珠」的國民保健體系慘況

大家應早已忘記,類似場景在上世紀九零年代也上演過。在柴契爾夫人領導的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保守黨執政超過十年後,因為長期投資不足,到了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英國醫療體系已經支離破碎。當年我有幸奉派到英國考察,短短一周,報紙每天都在報導醫療體系慘況;連有些正面的新聞,例如有醫院慶祝 X 光機使用一百五十周年紀念的新聞,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所以當時的工黨以改革健保為主要訴求,在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成功的大敗保守黨,結束了保守黨長達近二十年的執政

更驚人的是,在兩千年大選,當年帶領工黨的布萊爾首相,竟以「加稅救健保」為競選口號,也跌破一堆人眼鏡,再度大勝。在工黨十二年執政下,英國的醫療體系大幅改善,才能夠在奧運開幕式,讓護理人員向全世界宣揚英式的驕傲,其代價是英國從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的「低醫療支出國家」(平均在 GDP七%左右),變成和西歐同儕相同的在 GDP 十%左右的國家。

英國式的體系,幾乎有台灣公共衛生界最愛的所有元素:一、全面實施家庭醫師制。二、強制轉診。三、看病免部分負擔。四、領先全球的醫療科技評估體系、所有新藥/新醫療科技,要先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才能納入健保給付。五、全面實施學名藥品,但又有一套英國獨一無二的鼓勵國產新藥的制度。

花了超過十%的 GDP 是什麼概念?以台灣標準就是從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的每年一兆六千億,提高到兩兆三千多億,按比例計算,全民健保大約占整體醫療支出的五成五左右,所以等於目前的八千多億,增加到一兆三千億。轉成費率,要從現在的五%左右漲到八%以上。大家應該可以想像英國在上世紀末健保改革的力道,也可以一窺一個先進經濟體對醫療體系二十年緊縮的傷害有多大?要多少資源多久才能復原?台灣過去二十年來似乎已經步上英國的後塵,戒之戒之!

寫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了解,任何以「保障人民就醫權利,不讓人民因病而貧,不因貧而看不起病為宗旨的先進經濟體,不可能用太低的代價來滿足人民醫療需求,所以不論台灣的全民健保未來怎麼走,再不增加投資是不可能的,執政黨應該向英國哪一個黨學習,答案應該很清楚。










政治檔案 仍陷權力漩渦


2024-07-16 01:25  聯合報/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
季青漫畫


在遇到解嚴或白色恐怖有關的特殊日子時,又到了老調重彈時刻。應該提醒當政者,解嚴後執政黨已經治台超過十六年了,其中還包括掌控五權於一身的八年,政客不能一直靠炒冷飯牟利,卻讓國家陷在歷史漩渦裡打轉,還是讓承載歷史記憶的社會繼續往前走吧。

今年解嚴卅七週年紀念日的「老調」在國發會檔案管理局,賴清德總統前往視察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並再次強調要檔案局公開檔案,不可以藉故把重要的資訊遮蔽云云。

之所以說是老調重彈,因為綠營執政多年來,公開兩蔣時期檔案,早已講過多次了。例如蔡英文總統曾於一○七年五月卅一日說,受難者前輩仍然在問「誰殺了我的朋友?」隔天,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揭牌時,受難者前輩也在問「當年是誰告的密?」一○八年十二月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有關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部分檔案何以再延長三十年,問題卡在哪裡?他會具體解後促成解密。

在衝衝衝的蘇院長發話後,完全執政的民進黨,還要直到去年底才由立法院通過「國家機密保護法」及「政治檔案條例」部分條文修正,將過去檔案可以「永久保密」規定,改為保密期限自核定之日起算不得逾卅年。這樣的無效率,讓人懷疑民進黨徹底呈現真相的誠意,也讓人好奇,阻力到底在哪裡?

說是過去執政者的藍營,大概沒人會相信。目前較可拿出來的說法,是歸責於情治司法單位作風保守。這符合國人對相關單位的預期,但卻文不對題。因為保守在於觀念,只要改換看法,或甚至把人換新就好。執政黨對政府人事掌控徹底之程度無庸置疑,因此這背後可能牽涉到過去情報員身分暴露或國家涉外議題。在國內政治,對當事人的影響可能還只是被人指點;但如果牽涉到外部,嚴重時甚至會讓人有殺身之禍了。

其次可能阻力,在於原來黨外的線民們將會大舉曝光。幾年前記憶猶新的是,某綠營立委坦承大學時代曾為情治單位進行政治偵搜工作,因而退出民進黨,而綠營當過線民者,應該不只目前曝光的少數幾位。比較大尾的為了保護自己,聯合後來培養的政治明星隱匿資料,抑或是當權者蓋住資料以保護黨或特定派系的形象,恐怕也是原因

第三則是不積極。過去政治司法案件含沙射影,為綠營賺得多年紅利;一旦完全公布查清,不僅不能再獲得利益,甚至可能使得當年「苦主」隱私被揭露。前面提及的蘇院長發問後,「政治檔案條例」對檔案中若載有受監控當事人的高度隱私,增訂檔案局應主動通知檔案當事人具有優先近用權及高度個人隱私紀錄拒絕開放權使得查閱者只能看到被塗銷內容的檔案影本這也是一種阻力

除了第一項之外,其他理由多與當年有權者無關,反而是跟現在掌權者有關了!要不要公布?怎麼公布?實在不宜再炒冷飯,就讓歷史真正揭過這一頁吧!













男性育嬰留停 值得的決定


2024-07-16 01:23  聯合報/ 李嘉賢/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筆者身為育嬰留職停薪的男性過來人,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當初的決定相當值得,因此也鼓勵男性朋友若有生養下一代,可以的話一定要申請育嬰留停,因為這樣做至少有以下三個好處:

首先,這是一段能夠解孩子成長過程的絕佳契機,此時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全仰賴照顧者,而男性透過這些精微細節的打理,可以更深刻感受到照養孩子的艱難與不易,覺察到孩子成長的點滴變化,從而對孩子滋生出更深一層的疼愛。

其次,傳統華人社會長大的孩子都與母親比較親暱,有話也都說予母親聽,相較下與父親總有些距離;但男性透過育嬰留停的照養、陪伴過程,可以學習到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從而建立一套能夠與孩子良好相處的可長可久模式。

最後,男性在職場上慣於衝鋒陷陣,但在育嬰留停照養孩子的過程中,職場上的思維便不管用,必須放下身段重新學習,用較柔和的角度處理事情;日後重返職場時,便可以有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事情。

當年筆者申請育嬰留停時只有六成薪可領,如今政府大力鼓勵生育,已經加碼至八成薪,對於有經濟考量的家庭來說又是一大利多。孩子的成長只有一回,錯過了便不能重新來過,男性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要懂美國打台灣牌的險惡居心


2024-07-16 01:25  聯合報/ 吳建國/高雄科大前校長(台北市)


最近在與一群知性朋友的討論中,一位兩岸事務專家分享:在中美對抗中,美國用盡各種方法,包括打貿易牌、關稅牌、科技牌、金融牌等,企圖對中國的強大崛起予以致命打擊。然而,打盡所有的牌似乎都成效有限,反而造成美國國內物價高漲的惡果,美國人民為此付出龐大代價,苦不堪言。

他話鋒一轉,提到美國現在只剩一張「台灣牌」可打,目的就是藉著武裝台灣,將台灣變成「刺蝟島」,鼓勵台灣人民不惜進行面對面的巷戰。最後雖然台灣遭到被毀滅的悲慘命運,大陸也會付出代價,並遭到全世界的全面制裁。因此,美國的如意算盤,就是打「台灣牌」,甚至不惜「毀滅台灣」,才能重擊大陸的發展,達成「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

另一位專家則提到,在去年舊金山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習近平在雙邊會談中,當面向拜登提出,既然美國已經明白宣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又希望兩岸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因此美國應該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日前英國金融時報曾透露,習近平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四月曾向歐盟主席范德萊恩表示,美國一直在引誘中國當局武力犯台,但是中國不會上當。

美國四十五年來一直維持著對大陸和台灣互為矛盾立場與政策。例如,美國自稱堅守「一個中國政策」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安撫大陸;又說要遵守「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六項保證,以強化與台灣的關係。這兩個承諾互相牴觸,他們不過藉此玩弄兩岸於股掌之上,予取予求。如今川普遇刺,幾乎提前宣布其入主白宮,又將為混亂的世界帶來新變數。美國不會放棄打「台灣牌」的機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被動情勢不會改變,台灣自是前途多舛,堪憂堪慮。

明瞭美國打「台灣牌」的險惡居心,剩下來就看台灣人民的抉擇!是甘為美國壓制中國的馬前卒、犧牲品?還是峻拒美國的野心及給台灣的誘惑,真的是「一念之間」而已。台灣有千萬條活路可走,何必偏偏要走唯一的死路?













育嬰留停給付 要增加父母職能素養


2024-07-16 01:23  聯合報/ 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新北市)


聯合報昨天報導,去年育嬰留職停薪男性申請占比創新高,這個扣緊育嬰留職停薪假、性別平等意識與父母職能素養的議題,有進一步深究的必要。

資料顯示,去年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假的比率占廿五點二%,創下史上新高;也就是說,每四名申請者就有一名男性。各界普遍認為這與政府調高停薪的給付水準有關,畢竟過去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的給付額,限定為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六成六成這部分,係先依據「性別平等工作法」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假,再依規定給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係社會保險之給付權益。從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七月起,則是依據「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要點」由政府埋單給予二成補助,兩者合計等同有八成的投保薪資水準。以此觀之,育嬰留停的男性申請者增加,多少來自於誘因之效。

若僅就六都男性申請育嬰留停比率來看,又以新北市的廿八點七七%最高,接著依序是台中、桃園、台南、高雄與台北,這也凸顯育嬰留停申請者的性別及其背後的人文區位,實有內在關聯的影響。同時,這也顯示都會地區因年輕夫妻居多、性別平等意識抬頭,男性易於接受育嬰留停,從而凸顯育嬰留停與性別的關係,尚有其他外在影響因素。

因此,對於育嬰留停措施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考察,應可擴及至從意願問題到產業員工規模、從投保薪資到實質全薪的六成、從社會保險的給付權益到經費預算的撥給補助、從父母一方到父母兩人皆可同時請領、從停留期間的所得維持水準到如何再多些額外的主動收入、從六都到城鄉之間的申請落差、從性別平等意識的發揚到給付金額的性別差距、從留停復職到勞動權益保障、從交易成本到機會成本等留停考量因素等等。

而以女性居大多數的育嬰留停情形,也顯現包括育嬰、托育、課後照顧等親職角色扮演,自有其追求性別平權的拓展空間;更遑論還有領取給付背後所需具備的照顧涵養,究竟要如何生成、內化,成為與時俱進的父母職能。此外,徒有育嬰留停之名,卻無照顧之實的各種道德危險行徑,也應從意願、能力及其結構性限制等作多方考量,否則在脆弱的人性誘因下,恐導致補貼政策在執行上反漠視了兒童權益保障的意旨。

總之,育嬰留職停薪假的策進措施,係從福利增進的思維出發,而非復歸於生存及兒童最佳利益發展的關懷;況且還有認知態度、專業知能及照顧技巧等父母職能素養的相關問題,以及男性申請育嬰留停者增多,究竟解決了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讓育嬰難題獲致何等的紓解效果?以及是否又衍生出什麼樣的後果?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