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社論/核電餘暉映供電,電價碳排進入黑暗時代
◆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把颱風當救世主?
◆ 經濟日報社論/培養AI人才 須考慮務實可行
經濟日報社論/培養AI 人才 須考慮務實可行
2024-07-28 01:43 經濟日報/ 社論
AI示意圖。路透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未來四年內要培養20萬名 AI 人才,其中10萬名來自國內,另外每年從海外引進學生來台培訓二年,每年培育2.5萬人,總額也是10萬人。我們對於經濟部這麼大手筆的培育人才目標,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政府願意投下更多資源來協助廠商培育人才,供快速發展的 AI 相關產業所僱用;憂的是,台灣真是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培育出這麼多 AI 相關人才嗎?這麼短時間內培育出來的人才能夠符合 AI 產業的需求嗎?更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的科技人才本來就已經短缺,現在再把大量人力投入在 AI 產業,那麼其他產業所需要的人才怎麼辦?
雖然現在 AI 產業是當紅炸子雞,但這畢竟只是台灣產業的一部分,還有那麼多的產業需要各種人才。現在經濟部有意把大部分人力資源投入在 AI 產業上面,而忽略其他產業平衡發展的重要性,未來很可能就會造成所謂「荷蘭病」的問題,這也是最近許多國人關心的問題。
首先,從國內培養 AI 相關科系的容量來看,2022年全台灣大學和專科畢業生中,資通訊相關科技畢業生總人數為1.96萬人,全部投入成為 AI 專業都達不到2.5萬人的目標。另外,當年工程與製造相關科系大專畢業生人數較多,有5.85萬人;另外,自然科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也有1.41萬人。顯然如果要達到每年培養2.5萬名 AI 人才,大專院校的科系及人數必須有極大幅度的調整。但是以教育部對於科系設立與整併的嚴格規範來看,在短期內要大幅調整科系幾乎是不可能。
其次,依照經濟部長的說法,每年要引進2.5萬外籍生來台,第一年的獎學金由政府提供,第二年由企業提供,畢業後必須在企業內工作四至五年。先不論政府或企業需要提供多少獎學金,台灣的教育機構有能力培養這麼多的外籍生嗎?國內自己每年要培養2.5萬個 AI 相關人才,可能都找不到足夠的科系和教師,如何又有能力再去培訓另外的2.5萬個外籍學生?更何況,以現在外國學生來台就讀大學人數約1.7萬人的規模來看,每年想要再增加2.5萬人,這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我們很擔心經濟部長說要在未來四年內培養20萬名 AI 人才的說法,只是在畫大餅,讓國人和企業聽起來很爽,但是事實上可能根本做不到。就像當年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時,一上任就宣稱要在八年內提供20萬戶的社會住宅,結果八年內只蓋了8萬戶,其中大部分還是由地方政府所蓋出來的;最後,只好再用出租代管和租金補貼的方式來充數。
第三,更嚴重的是,如果教育部真的配合經濟部,把許多科系都改成 AI 相關科系來培育 AI 人才,那麼請問其他產業領域所需要的人才要由誰來提供?而且,萬一哪一天 AI 產業突然不再火紅,那麼我們要用什麼產業來填補呢?這就是所謂把過多資源投入單一產業,所可能導致的「荷蘭病」。政府應該要提防這一個可能存在的風險。
我們要再提醒,其實台灣 AI 相關領域最強的部分是在硬體製造,包括高階晶片和 AI 電腦伺服器的生產,也就是算力的部分。我們在 AI 運算設計方面是相對弱勢的,而且以台灣的研發能力,未來也不太可能在這一方面與美國等先進國家去競爭,因為我們的市場規模不夠。未來 AI 很可能會普遍的應用於所有的產業上面,比方說,AI 應用在金融、醫療、農業和語言等各方面,而這時需要的是同時在各專業與 AI 的跨產業人才。因此,未來除了要培養 AI 專業人才以外,如何培育 AI 與各種產業結合的跨產業人才,可能是更重要的方向,值得政府部門參考。也就是要落實「AI 產業化、產業 AI 化」,這才能把 AI 帶來的好處真正極大化。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把颱風當救世主?
2024-07-28 01:10 聯合報/ 黑白集
風力發電在凱米颱風過境時,一展在夏季難得一見的發電能力,但這只是剛好的幸運。颱風仍是風電的風險,而非禮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強颱凱米襲台期間,綠媒報導,台電表示在強勁風力加持下,廿四日風電一舉突破二二○萬瓩,發電占比更衝破七%,不僅優於傳統夏季表現,更相當於核三廠機組發電量。凱米重創南台灣,台電卻是好「風光」。問題是,就算風電發電量再高,也無法當成基載電力,難不成台電要把颱風當成缺電的救世主?
再生能源最大致命傷就是不穩定,過去傍晚至晚上本是用電離峰,現在卻成了夜尖峰,關鍵就是光電一到太陽下山就歸零,導致夜間反轉成電力吃緊時段;至於風電則要面臨夏季沒風發不出電的窘境,夏季發電常態多僅在卅萬至五十萬瓩之間。
在賴政府一意孤行下,核三廠一號機正式解聯,不再供電,加劇缺電隱憂。而夏天風力發電實在太不給力,因此凱米颱風侵台期間風電發電大躍進,綠媒便迫不及待拿來大內宣,台電也樂得配合演出,營造風電發電量已可「比肩」核三廠的假象,還稱廿四日尖峰備轉容量率估為廿一點一九%,顯示「系統供電餘裕充足」,大有一出成天被外界質疑缺電的鳥氣。
但這也不過是颱風來襲的一時助力,拿來跟可以廿四小時穩定發電的核三廠相比不僅不倫不類,更無法改變夏天風電發電量低落的事實,何況颱風還是風機運作的風險,這有啥好拿來說嘴的?被罵也是剛好而已。
聯合報社論/核電餘暉映供電,電價碳排進入黑暗時代
2024-07-28 01:13 聯合報/ 社論
運轉40年的核三廠1號機於27日停機,待除役環評通過後,正式進入除役階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最有名的宣傳政治口號是「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昨天核三廠一號機正式除役,在全球多國重新擁抱核能,將核能視為穩定供電與電價和減少碳排的合理選項時,民進黨政府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核三廠二號機明年除役後,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算是完成最後一哩路,但留給台灣的卻是供電不穩、電價走升與碳排難降的三個爛攤。
台灣能源供應走到今天令人憂心的地步,前總統蔡英文要負絕對責任,她的能源轉型計畫要讓綠進核退,核能確實要退了,但綠能的發展既讓國人付出了高昂電費的代價,風電國產化的成果也遠遠達不到她當初的承諾,甚至連綠能占比二成也確定跳票。核電退場後,取而代之的不是國人期待的低碳能源,而是讓國人用肺發電的火力發電。
上周一國內用電量創史上第二高,在龐大用電壓力下,不僅發電量僅區區八萬瓩的核二廠汽渦輪機上線發電,連除役的大林五號機也啟動救援。台電稱這是因應「天災、國安及突發性事件之臨時緊急因應措施」,實則供電不足,不只救援投手得上場,連退休投手都要上陣。
賴清德總統在政治上多個領域已展現「蔡規賴不隨」。賴總統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邀請近年擁核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加入,看似對核能態度轉彎,但若細看賴政府實際作為,已可預期這是虛晃一招,只是想安撫外界對政府能源政策的不滿。據報導,一位反核的民進黨立委私下詢問賴總統對核能的態度,賴稱他還沒下決定,只說「就讓童子賢、李遠哲講他們的,你們一樣講你們的,沒關係」。
在能源政策上,賴總統原本可以不延續蔡英文的路線,但從賴政府對核三廠一號機的除役態度可看出,賴總統施政仍在反核神主牌的框架下。核三廠沒有如核一、核二廠用過燃料棒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甚至連電廠所在的地方民意都支持延役,更別說童子賢等企業與學界人士多次呼籲核三延役,但賴政府一方面擺出對核電採開放態度,同時間行政部門以「不作為」送核三一號機最後一程。可預見明年核三除役,台灣自此正式進入非核家園。
非核家園的面貌已不難想像。少了核電這個基載電力後,台灣將進入供電打擺子、電價更昂貴、碳排難降低的新階段。童子賢日前隔空向經濟部長郭智輝喊話:「請部長努力發電,讓大家有冷氣吹」;童子賢婉轉表達供電不足的隱憂,但賴政府並不買帳,郭智輝甚至稱,只要努力節電,就可以省下一座核三廠的發電量。八年前蔡英文就任總統時,也曾說只要做好節能,台灣供電一定沒有問題,結果是她任內至少四次全國性大停電,其他區域大大小小停電更是多不勝數。
從國際角度來看,包括美國等不少外國智庫或前官員認為,台灣放著可以減碳的核能不用十分愚蠢,尤其核能對國家供電安全十分重要,台灣寧可使用夏季庫存只有一到兩周的天然氣發電,卻不使用核電,反而是把國安置於更危險的境地。對國人而言,上半年的電價大漲只是開始,未來電價只會愈來愈高;至於更急迫的減碳問題,連環境部長彭啓明都承認民國一一九年(二○三○)減碳目標難達成。
當國際間努力使用核能作為拯救地球免於升溫威脅的主要工具時,賴政府與民進黨卻歡欣鼓舞看著核電走入夕陽,憧憬非核家園的日出。但夕陽餘暉映照著台灣供電、電價與碳排即將進入黑暗時代,而日出美景卻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