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大2758決議案/羅森柏格打擦邊球 錯用台灣概念
◆ 打擊恐怖組織 非種族滅絕
◆ 陷入道德泥淖 以色列難逃指控
◆ 「獲勝才是王道」 為政以德遭棄置
◆ 開放陸生 用交流阻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聯大2758決議案/羅森柏格打擦邊球 錯用台灣概念
2024-01-18 00:44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工作者(新北市)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舉行媒體說明會表示,美國會在一中政策下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社會,並持續加深與台灣的經貿關係。記者陳熙文/攝影
民進黨賴清德勝選,諾魯隨即與我國斷交,並表示此舉是基於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案與一中原則;美國務院回應表示,這是「令人失望的決定」,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則表示「聯合國二七五八決議案並沒有決定台灣的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的參與聯合國體系」。
各方說法令人眼花撩亂,尤其是美方說法儼然言之成理,但若究其實, 根本就是連歷史事實都弄不清楚,只想用打擦邊球的政治語言,博取一些不明歷史真相者的好感而已。
首先,諾魯提出的兩個前提條件來看,二七五八決議案文字很清楚,但諾魯所謂的「一中原則」內涵為何就不清楚了?其實就連美國的「一中政策」內容也是來來回回變了好幾次。從華府與北京的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前後順序,就來回折騰不知多少次;再到其後為對付李登輝的分離主義路線,再加上「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與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以主權為參加單位的國際組織」;到了小布希再加上「反對兩岸片面改變現狀」。而所謂的「現狀」定義,依當時亞太助卿凱利的說法是「由美國界定」;到了川普出任總統時,則是在「三公報一法」後再加上了「六項保證」。也就是從川普時代開始,美國始對聯大二七五八決議案動手。
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月廿一日,美國彼時的亞太副助卿華自強表示,台灣所以無法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等聯合國單位,甚至是藝術家、記者與人權工作者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是因為中共錯誤引用二七五八號決議案。但其實真正阻礙我國加入聯合國體系的是民國散十九年(一九五○年)通過的第三九六號決議案,而該案還是由美方與我方等反共勢力主導通過。這個對聯合國專門組織的參加/參與進行規範的決議案,略謂「建議聯合國大會所採對一國代表權之態度,應為聯合國其他機構及專門機構予以考慮」,等於預先規範了聯合國下轄的專門組織/經社理事會等相關單位,必須接受第二七五八的相關決議案管轄。這大致已回答了台灣是否能參與國際體系的問題。
至於二七五八決議案是否決定台灣的地位?該決議案通篇沒有「台灣」之名,當然沒有提及地位。但如果回到二七五八決議案當年(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時空背景,可以清楚知道,決議案全文雖未提「台灣」,但該案是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當時稱自由中國)與台海彼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赤色中國),二者之中誰能代表中國」的問題。在這樣的概念下,根本無所謂台灣問題存在,因為當時的概念非常清楚,「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和「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主張台灣和大陸都屬中國,這也是當時國際社會的共同認知。
在歷史問題上,羅森柏格錯用台灣的概念去打擦邊球;最嚴重的是,她沒有說清楚,當她表示「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時,這個「台灣」的國家定義與定位是什麼?這代表美國的政策態度嗎?
至於美國對諾魯斷交之舉表示失望,其實我們也真的很期待美國重新與中華民國恢復外交關係。
打擊恐怖組織 非種族滅絕
2024-01-18 00:41 聯合報/ 游瑪雅/以色列駐台代表
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ICJ),攝於8月。南非向ICJ提起了對以色列的訴訟,指控以國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犯下種族滅絕。路透
去年底南非向國際法院對以色列起訴,指控以種族滅絕。這個《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的誤用,令人憤慨。
種族滅絕的定義是猶太律師拉斐爾.萊姆金於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提出的,在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實施大屠殺之後,他推動了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聯合國《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的制定。種族滅絕通常被視為是「罪上加罪」,其定義是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民族、人種、種族或宗教團體」。
戰爭與種族滅絕間存在著明確差異。正如國際法院先前明示的,使用武力,即使規模很大,「其本身並不構成種族滅絕行為」。如果每場戰爭都是種族滅絕,這個詞便毫無意義。尤其國際法院必須考量一個重要事實:這是一場在密集城市中進行的不對稱戰爭,哈瑪斯為此準備了十多年,特別是使用部署在平民區下方的隧道網絡。
去年十月七日,哈瑪斯等恐怖組織對以色列發動戰爭,他們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野蠻行徑,包括謀殺、酷刑、強姦、殘害了一千兩百多名以色列人,以及劫持包括嬰兒、老人和病人在內的二四○位平民作為人質。哈瑪斯的暴行完全違反了國際人道法,人質至今飽受折磨,哈瑪斯也拒絕國際紅十字會與人質接觸。
根據保衛自己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以色列被迫必須做出反應,尋求在加薩被扣為人質的嬰兒、兒童、婦女和男性人質的獲釋,並確保哈瑪斯和其他武裝團體沒有能力繼續攻擊以色列人民和領土,即使他們明確誓言要「一次又一次」這麼做。
問問你自己:哈瑪斯的軍事基地在加薩的哪裡?答案是許多加薩平民的死傷,很大程度上是哈瑪斯將其戰鬥人員安插在加薩民間的結果,包括清真寺、醫院、學校和聯合國設施,明顯違反戰爭罪。哈瑪斯將平民當作人體盾牌,並試圖造成大量傷亡,以激起公眾對以色列的輿論。
南非的指控基於兩項主張。一是關於加薩平民死亡和破壞的規模,毫無疑問,在加薩的戰爭給平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人失去生命。然而,這並不表示種族滅絕已經發生。
二是來自以色列官員或前官員的各種聲明,他們聲稱這些聲明證明了實施種族滅絕的特殊意圖。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發言,忽略了以色列領導人所發布的、澄清以色列實際意圖與官方政策的許多聲明,包含1.以色列的目標是恐怖分子及其軍事設施;2.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平民的傷害;3.確保人道援助。
以色列無意實施種族滅絕的真正證據是,以色列堅定不移地持續努力促進人道援助從埃及進入加薩(自戰爭開始以來已提供超過六千三百輛卡車的援助),並且與聯合國及國際社群合作,這很難說是有種族滅絕的企圖。
更甚者,以色列發布襲擊預告以降低巴勒斯坦人民的傷亡,即便這會增加自己部隊的風險,這些都再再強調了以色列毫無實施種族滅絕的意圖。
南非指控的唯一目的,就是詆毀以色列,並否定以色列為避免下一次屠殺再次發生、為保衛國民不受大規模火箭襲擊、及為尋求超過百位人質被釋放的努力,這些被哈瑪斯挾持的人質在加薩已超過一百天。在屠殺發生後短時間內,南非招待了哈瑪斯的領導人並表達對哈瑪斯的支持,顯示南非已成為恐怖組織的同謀,而這個恐怖組織在十月七日對以色列平民進行了一場種族滅絕。
陷入道德泥淖 以色列難逃指控
2024-01-18 00:40 聯合報/ 劉燕婷/媒體工作者(台南市)
以色列對加薩用兵造成慘重平民傷亡,南非政府向國際法院控告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徑是「種族滅絕」。歐新社
加薩戰火持續至今,已經延燒為法律與地緣層面的衝突。
首先是法律層面。十月下旬以色列進軍加薩後,慘絕人寰的畫面在國際媒體上播送,引發了輿論的洶湧聲討,不僅歐美出現停戰示威,南非更在十二月廿九日向國際法院控告以色列「種族滅絕」。以色列雖然第一時間反擊南非「歪曲現實」,卻不能阻止案件推進。
一月十一、十二日,這起案件在荷蘭海牙展開兩天的庭審聽證,南以兩國激烈交鋒,南非主要從巴勒斯坦遭受的漫長不公出發,稱哈瑪斯襲擊平民的行徑當然有錯,但任何暴行都不能成為種族滅絕的理由,以色列也不能以此開脫違反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的事實;以色列則延續一直以來的對外口徑,宣稱自己才是受害者、真正進行種族滅絕的是哈瑪斯,同時反嗆庭審是「史上最偽善的作秀」、南非是「恐怖組織哈瑪斯的法律辯護人」。
平心而論,南非的用意當然出於停火止戰的人道考量,但國際政治往往是拳頭至上、實力說話。先不論國際法院的正式裁決往往經年累月,即便海牙真的應南非所求進行暫定裁決,喝令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允許人道救援進入加薩,有歐美當靠山的以色列也不會聽從。
當然,如果國際法院真的定調以色列在加薩進行「種族滅絕」,就算無法在現實戰場發揮作用,也稱得上是一記諷刺的耳光,畢竟猶太人曾是國際公認的「種族滅絕」受害者,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加害者,一面在哭牆前訴說流亡之苦,一面又讓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其實這樣的諷刺也無須國際法院來給,畢竟只要以色列存在一天,就永遠陷在這樣的道德泥淖中:因為被「種族滅絕」的苦難而獲得立國基礎,卻也持續被「種族滅絕」的指控糾纏。
而地緣層次的博弈,則昭示了以巴衝突的實質難解。觀察這次衝突便能發現,曾被阿拉伯世界奉為政治正確的以巴問題,已在中東地緣格局的變化下,逐漸轉型為伊朗與美國、以色列的代理衝突。哈瑪斯看上去是阿拉伯武裝組織,本質卻與葉門的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與伊拉克的民兵毫無二致:都是伊朗的地緣棋子,構成了德黑蘭布局中東的「抵抗軸心」。
哈瑪斯當然有自己的鬥爭議程,但不可否認地,其所為也往往要替伊朗的國家利益服務。以十月七日發動的「阿克薩洪水行動」為例,哈瑪斯挑戰了內唐亞胡領導的右翼政權,也成功攪亂了沙烏地與以色列的建交進程,讓伊朗暫時免除了「以色列勢力滲入海灣」的威脅。而在以軍進攻加薩後,伊朗又先後動員了真主黨、胡塞武裝、各地民兵,在紅海、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地製造了緊張局勢,不僅是要牽制以色列對加薩的攻勢,也是有意對美以展演自己戰爭潛能與地緣布局。
當然,考量到軍事體量與實力的差距,伊朗不會貿然對美、對以宣戰,卻也不會停下對「抵抗軸心」的經營。不論加薩戰火會以什麼方式終結、哈瑪斯又會否真被以色列消滅,伊朗與以色列美國的時代博弈,仍將繼續。
「獲勝才是王道」 為政以德遭棄置
2024-01-18 00:37 聯合報/ 蘇復興/大學教師(高雄市)
北一女中老師區桂芝去年批108課綱是「無恥課綱」,一番言論在網路瘋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甫落幕的台灣大選具有許多值得觀察之處,其中一項是執政者及人民普遍輕視政治與道德的緊密關聯,政治活動失去了理想性成分,「為政以德」的崇高理想遭到無情棄置。
我想趁大眾記憶猶新之際,利用三個實際場景來分析我的觀察。場景一,政論節目主持人批評某候選人動輒以「科學、理性、務實」自我標榜,卻透過內部民調的造假伎倆,掩蓋自己屈居「老三」的事實。他引述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政治是一項志業,政治需要道德」的名言,斥責政治人物不應迷幻支持者,欺騙自己的群眾。一名受邀來賓憤怒指責「X老三」害慘年輕世代,因為台灣將在八年、十年後「菲律賓化」。
場景二,某立委尋求連任,遭控觸犯婚外情。對手陣營在記者會上揭露多部私密影片,影像清晰可鑑。儘管他人指證歷歷,該候選人卻矢口否認,指控影片為深偽造假。他急中生智,重申國人絕對不能讓「敵國」網軍介選得逞,動搖國本,甚至請來糟糠妻掛保證。無獨有偶,同黨的一位同志先前也遭人披露和「敵國」女子發生外遇並被迫棄選。東窗事發後,他猶做困獸之鬥,順勢拖人下水,要求在野黨某立委一起接受國安調查。
場景三,自嘲是「臨時演員」的高中國文教師預錄影片,向參加教改研討會的成員表述自己的心情。她坦言,對於她所指陳的「無恥課綱」亂象,府院黨高層不思反省,反而放任網軍對她施展攻擊。她批評道,在意識形態的蒙蔽下,有人硬說傳統道德是威權時代由上而下宰制式的中心思想,看不見道德超越時代,超越制度的永恆價值。她明確主張,教育必須以培育品德為本,因為「道德生活中有著和諧的秩序,所以幸福就隨之而來」。
選戰結束之後,我特地閱讀了旅美華裔學者黃仁宇的著作《中國大歷史》,想要從中獲取以史為鑑的靈感。該書的末章標題為〈台灣、香港與澳門〉,立刻吸引我的注意力。作者以平淡的口吻說道:「人類之行動在大範圍內展開,只循著若干因果關係,不能由各個人意願左右,更難因著他道德上的希望而遷就。」他進而表示:「注定將發生的事物總會發生,道德與否和事實之來往無關」。
闔上書本之際,我產生了一項頓悟,即是依當前的民心趨向來推估,台灣社會或許會更墮入道德虛無主義的狀態,而政治圈終將成為道德禁區。在政府及人民普遍認定「獲勝才是王道」,一切事物無關道德,本質上無所謂道德或不道德的社會氛圍之下,韋伯揭櫫的「政治是一項志業,政治需要道德」理想只能束之高閣。
開放陸生 用交流阻戰
2024-01-18 00:32 聯合報/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大陸多省市選前傳出暫停陸生赴台交換,隨著總統大選落幕,教育界推測短期研修生來台應不會全面暫停,我方可先釋出善意。圖為去年陸生交流團離台揮手道別。本報資料照片
上周四考完期末考試,中午請兩名交換陸生吃散夥飯,「交流才能更了解彼此」是其中一名學生四個月的學習結語。返家後,旋即看到大陸多省市陸生交換喊停的報導,不論踩煞車的究係何方?兩岸學生交流在選前已現陰影。不過,選後仍有教育界人士呼籲,我方應先釋出善意,例如大陸各類人士來台,納入大學教授,讓隨團教師不用再循專案辦理。
企業策略規畫前須先進行 SWOT 分析,臚列環境機會、威脅和企業強、弱勢。民國一○○年(二○一一年)台灣開放陸生來台正式就讀,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大陸考量疫情,決定暫停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來台入學就讀。十年間陸生來台對面臨少子化危機的台灣大專院校,不可諱言有相當效益,尤其這兩年若干私立大學招生困難甚至倒閉事件頻傳,相關大學校長對於陸生來台可說如大旱望雲霓。
陸生除對台灣大專院校招生有所助益,絕大部分台灣老師普遍認同陸生學習態度較台生積極;對於在同一課堂上課的台生,也會產生同儕相互觀摩和比較之機會,了解大陸年輕人的人生觀、學習精神和生涯規畫。台師和陸生、陸生和台生,陸生課餘和台灣民眾間,都因「陸生開放政策」產生不同的觀察與觀念溝通機會,有助兩岸民間真正了解。
其次,兩岸歷史、文化、語言和宗教千絲萬縷密切關聯,元旦期間到廣州旅行,八年前畢業的指導陸生擔任地陪導覽五天,抵達和離開時,該生父母都設宴洗塵和餞別;而十四年不見的過往博導,亦從廣州近郊趕至中山大學與我見面敘舊。兩岸學術和民間交流的開花結果,由兩代師生的熱絡接待可見一斑。中華文化的尊師重道和熱情好客,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產生,不需政府大力提倡和刻意營造。
再者,民進黨一向自豪台灣優先,台灣具有大陸莫之能禦的民主自由軟實力,既然如此,對陸生何不採取勇於開放態度,與大陸主動溝通,歡迎陸生來台短期交換和就讀正式學位?選前台灣里長到大陸接受當地政府機構招待,政府質疑或可能影響投票傾向;但反向思考,台灣的民主和自由開放環境,亦可能潛移默化若干陸生,返陸後思考兩岸政黨和政治體制、社會制度孰優孰劣?何者應改進、何者應補強、何者又應摒棄?這才是真正「軟實力反攻大陸」啊!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依依不捨要返陸的陸生,離情濃郁地說:「我覺得交流才能更了解彼此,希望兩岸可以重回蜜月期。」單純的年輕人沒有任何政治心機與陰謀,就是如此直率。民進黨執政八年來與對岸切斷幾乎所有交流管道,生怕大陸對台統戰、滲透作戰、認知作戰,殊不知「唯有主動出擊、方能掌握先機」。希望選後新政府可開放心胸,讓更多陸生來台了解台灣、接受台灣、進而喜歡台灣,這才是真正有助於降低兩岸衝突與軍事風險的祕方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