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改善系統不容鬆懈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的格局真會被陳時中看扁嗎?
◆  聯合報黑白集/向心完勝孟晚舟
◆  經濟日報社論/改善系統不容鬆懈







經濟日報社論/改善系統不容鬆懈


2023-10-14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央地方日前稽查進口豬肉廠商,發現美國豬肉產品外包裝未如實標示產地,引爆食安爭議,衛福部長薛瑞元(左)表示,美豬標示不實有詐欺的問題,但不代表安全有問題。記者胡經周/攝影


近來進口美國萊豬問題愈趨嚴重,政府雖然強調美豬進口值低,只是有少數不肖業者將美豬以化整為零、「洗產地」的方式混入其他豬肉,但迄今抽樣美豬化驗均未含萊劑,所以對民眾健康不會有影響。政府也宣布開始對所有進口豬採取逐批檢驗,但是民間疑慮並未消除,因為仍有進口美豬去向不明,所產生影響遠大於統計上的進口金額

在當初開放美國萊豬,政府宣稱若規定標示萊豬與非萊豬,是違反國際經貿規範;未來會做好源頭管理,有效控管進口豬流向。言猶在耳之際,已經耗費大量資源於檢驗及查核美豬,但仍有進口美豬不知去向,源頭管理破功,政府卻束手無策。

美國萊豬對健康無虞,是當初政府主張不需標示進口萊豬的另一原因。但是既然無礙健康,卻又禁止美豬不得進入校園、軍營,及國家體育訓練中心,甚至還矯枉過正要求校園團膳只能用本國肉品。此種「開大門,關小門」方式,不但互相矛盾,也違反國際規範,更使得消費者認為進口萊豬有害健康。在無法區分萊豬及非萊豬下,消費者自然排斥進口美豬,也促使造假產地標示的情形層出不窮。

食安系統混亂不明,受害的還是消費者。以雞蛋為例,政府無法杜絕將進口蛋標示為國產蛋的亂象,民眾誤食過期進口蛋情形,為了替滯銷進口蛋解套,主管機關認定進口生蛋在國內製成茶葉蛋,是屬於「實質轉型」,茶葉蛋可標示國內產製。不過將生蛋煮熟成茶葉蛋,即符合「實質轉型」的認定方式,不但與國際原產地認定原則不同,一般庶民也很難接受。

另外既已認定茶葉蛋符合「實質轉型」,卻又規定業者販售時必須標明生蛋來源地。若區分萊豬及非萊豬有違反國際經貿規範之虞標示生蛋進口蛋及國產蛋則更有可議之處。

政府目前的食安政策,除了執行面問題外,也充滿政治考量。當初不標示進口美國萊豬,即是顧慮到美國反對。最近日本開始將核廢水排入海洋,引起各國質疑,台灣不但反應平淡,甚至還有為日本護航聲音

另開放全齡加牛進口,政府解釋全球已有50多國對加拿大開放,卻漠視目前仍有上百個國家對加國仍有狂牛症疑慮,而禁止全齡加牛進口;而且竟然也提出開放加牛有助於台灣的國際參與,難道就是為了討好明年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主席國加拿大嗎?

事實上,近年來由開放美國萊豬、日本福島食品、雞蛋、加拿大全齡牛的進口及日本核廢水問題,政府處理最大的盲點是開放時皆主張可有效管控風險,且符合國際規範。但在之後無論在進口品的產地認定、產地標示的查核,及產品流向的追蹤,都存在不少缺口,以致使得消費者承擔最大風險,國內食安防衛體系亟需改革。

目前食安之亂,首先必須解決美豬問題。在進口美豬源頭管理機制未到位,國內美豬流向未疏理清楚前,政府應切莫再以違反國際規範而不作為,而應以國民健康為第一優先。所以應當機立斷,排除美國壓力,規定進口美豬必須標示萊豬或非萊豬。因為若再繼續放任未標示美豬進口,會使美豬流向更加紊亂,食安問題將永遠無法解決。

另外也需解決中央與地方食安政策銜接不足,及資訊落差問題。目前中央雖然運用大數據方法,由風險概念來管控食品安全,但卻無法與地方政府分享即時資訊,以致查驗稽核慢半拍,無法發揮預警作用,中央與地方政府互相抱怨,形成食安重大缺口。未來惟有中央與地方同步,才有可能完善食品安全防衛體系。












聯合報黑白集/向心完勝孟晚舟


2023-10-1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國創新投資公司主席向心(左)、龔青夫婦被控洗錢,一審、二審都判無罪,因檢方未上訴,案件確定。資料照片。記者王宏舜/攝影


捲入共諜案和洗錢案的中國創新主席向心夫婦,在台被境管近四年後,終因無罪確定獲准離境。向心夫婦對自己的遭遇報以「六個感謝」,其中陌生路人加油鼓勵,應使他們銘感於心。

諷刺的是,指控向心夫婦為共諜的王立強,早就被澳洲政府認定是「詐欺犯」,向心夫婦卻仍繼續被台灣司法追殺。上次總統大選,蔡英文利用此案大賣亡國感賺足自己選票。台灣司法則全力配合演出,直到現在才下戲。堂堂司法,甘當跑龍套。

比起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留事件,這位美國政府羅織廿多項罪名亟欲逮捕的人,也不過被拘留一,○二八天即遭釋放。向心夫婦則遭境管一,四二○天,足足多了一年多,「完勝」孟晚舟。相對於美國對華為之處心積慮必欲誅之,蔡政府對無辜者之橫加羅織,顯然更勝一籌。有此對比,難怪向心夫婦要感謝再感謝。

上屆大選,司法的扭曲除濫用罪名逮捕無辜,更可笑的,是把明知有罪的人拒於國門之外,不准對方投案。殺死女友潘曉穎並盜領其存款的陳同佳,在香港服完盜竊罪刑後,在神父勸說下擬來台投案;誰料,蔡政府千方百計阻撓,就是不許他入境。政府既對陳同佳發布通緝,又不讓他來台受審,豈非精神錯亂?

向心的奇幻之旅,演繹的是台灣政治與司法荒謬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的格局真會被陳時中看扁嗎?


2023-10-14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陳時中(右)被問及藍白是否有機會合體,他表示並不看好。記者梅緣緣/攝影
季青漫畫


藍白合」議題磨來磨去,看似已非原地打轉,實際上又不像有太多共識,只是在虛耗時間。民眾黨總統參選人主席柯文哲每天開條件,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風,為自己賺取聲量。相形之下,國民黨對於比民調和辯論的提議不感興趣,卻未提出對案,被外界認為畏怯。賴清德北市競總主委陳時中品評此事說,他認為藍白合的機率低,原因是柯文哲會覺得「不划算」,而且國民黨也不會讓他「當正的」。

陳時中的說法,目的在落井下石,破壞藍白合作的機會。他的邏輯是:柯文哲的支持者包括了一部分討厭國民黨和一部分討厭民進黨的人,都認同要「推倒藍綠高牆」。一旦藍白合,柯文哲自己「跑進高牆」裡,那些討厭國民黨的票就會跑掉;如果柯文哲獨立參選,這些票就能留住。因此,陳時中認為藍白合的結果不可能一加一,他相信柯文哲很會算,算一下就知道划不來。

陳時中的分析看似有理,其實只是基於現狀的簡單票數區塊加減,卻缺乏對政治大局及人民意志的深層想像。柯文哲當然不會不懂陳時中的政治算術,但他現在仍未斷然拒絕藍白合,想必看出「下架民進黨」的六成民意不可輕忽,他也想在這個深水區裡多做試探,看看自己和民眾黨能不能發掘出更大的可能。

簡單地說,依照陳時中的想法,柯文哲的最佳盤算就是固守現狀自行參選到底,抓緊討厭藍綠的選民以求擴大戰果。果真如此的話,柯文哲的最佳機會,就是當一個第三大黨主席,他不可能當選總統。民眾黨的立委席次就算翻倍,充其量由五席增至十席,在政治上也不可能有多少關鍵角色可以扮演。再經幾次選舉,當民眾黨的新鮮感逐漸消失,柯文哲極可能就成了另一個宋楚瑜。

反過來看,如果藍白合能整合成功,並在大選中召喚民意順利下架民進黨,兩黨除奠下一個跨黨合作的成功模式,還可共同組織聯合政府,為台灣僵固的政局打開一個新局。屆時,柯文哲除可率領民眾黨菁英參與國家的治理,也可推薦更多社會清流進入施政團隊;如此一來,他即可展現濟世救民的抱負,推動心目中的改革。包括他最近提出的「內閣制」、「把國家給人民」,都有機會實現,而非只是口號。

換言之,如果藍白合破局,柯文哲就只能繼續當他的小黨主席,繼續他「有行無市」的脫口秀,發揮小小的影響力。然而,如果藍白合能順利推動並在共同的利基上贏得選舉,柯文哲不僅能扮演更重要的治國角色,整個民眾黨成員的政治參與也可擴及行政院和其他部門,讓更多人才願意加入民眾黨。若從這樣的角度看,陳時中看扁柯文哲將因「不划算」而不參加藍白合,就大錯特錯了!

下架民進黨」既是多數民眾的期待,「藍白合」就是一條在野政黨必須共同嘗試的路。藍白合若能成功,除可一舉打破台灣「非藍即綠」的政治對峙,也是對跨黨籌組聯合政府」的一個新選擇,能為台灣日漸僵化的政局注入活水。以柯文哲不落俗套的政治格局,他應拿出更大的勇氣向前看,不要被陳時中看扁了。

柯文哲其實不必擔心民眾黨的招牌會被國民黨「蓋掉」,既然是「藍白合」,當然是要用兩塊政黨招牌擴大吸引選民。國民黨也必須細心處理這個問題,不能讓對方有不愉快的感覺。至於未來如何籌組「聯合政府」,應是雙方「君子協定」的一部分,可以有原則性的共識或協議,卻不必鉅細靡遺,以免留下分贓的印象,反而損及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