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8332/web/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雙語教育烏托邦,語言和知識皆空
◆  聯合報黑白集/清德的稅,吉仲的蛋
◆  經濟日報社論/從薪資停滯看台灣經濟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從薪資停滯看台灣經濟困境


2023-09-18 02:36  經濟日報/ 社論
今年前7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維持正成長,但受出口衰退抑制獎金,前7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67%,為近7年同期首見負成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前七個月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成長率1.57%,扣除物價因素之後變成-0.67%,這是自民國一○五年(2016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實質總薪資成長為負的情況,表示去年以來台灣的經濟情況真的很慘。但是,如果以每個月經常性薪資來看,今年前七個月的成長率仍然維持0.21%,這表示今年年初各行各業因為經濟不景氣而發放的年終獎金較少,使得總薪資成長幅度反而小於經常性薪資成長率。經常性薪資和總薪資幾乎沒成長,這反映出台灣經濟長期停滯的大問題,值得國人與政府部門深切檢討,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自從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以來,台灣的總體經濟就呈現出低成長低通膨與低薪資停滯困境。雖然表面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仍然維持在3.79%水準,但是薪資成長只有1%到2%,扣除每年約1%的通膨以後,實質薪資幾乎就沒有成長。依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每人每月實質薪資為 39,693元,到了今年前七個月的平均數字為 41,504元,23年來只增加了1,811元;也就是說,實質月薪幾乎呈現完全停滯狀態

經常性薪資指的是月薪,如果提高,企業必須同時增加一些附帶支出,例如退休金提撥和健保給付,因此許多企業就選擇以加發年終獎金的方式,來增加員工薪資,從而造成總薪資(即包含月薪與年終獎金總薪資)成長幅度高於經常性薪資的成長幅度。

然而在同一段時期中,台灣實質經濟成長率仍然維持在年平均3.79%的水準,但是薪資所得者得到的部分不到1%,大部分都流到企業或是資本者手中,而這些人原本就是所得較高的一群人,所以長期下來就呈現所得分配不斷惡化的情況。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曾在書中提及,長期以來薪資報酬成長速度低於資本報酬成長速度,所以全球主要國家都呈現所得分配惡化現象,只是這些國家的薪資成長應該都比台灣的情況要好一些吧。

造成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以來,台灣薪資停滯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來軍公教薪資的停滯。事實上,從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以來,軍公教總共只有調薪五次,每次3%到4%,合計共調薪16%。即使再加上明年預計調薪4%,全部也不過20%,平均每年只有0.83%。但這只是名目薪資調升,扣除過去23年來物價年平均上漲率為1.06%的因素之後,軍公教的實質薪資反而減少。在軍公教調薪緩慢的情況下,民間企業有樣學樣,想要他們大幅加薪,可能也不容易。

相較之下,台灣的最低工資成長反而比較快,從民八十九年(2000年)的15,840元,增加到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26,400元,名目上共增加10,560元,這比總薪資和經常性薪資成長的速度要快很多。但是,領取最低薪資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過去20年來,政府努力提高最低薪資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平均薪資增加,反而使得領取最低薪資人數不斷增加,這又是另外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現在總統大選在即,我們寄望總統候選人都能夠意識到薪資長期停滯嚴重問題,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方。一方面要持續提高最低工資,也要鼓勵企業加薪;比方說,企業增加提撥年終獎金或是提高月薪,在企業報稅時的費用支出可以加倍計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政府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爭取國際上更大的市場,當企業營收獲利能夠快速成長,就能夠創造更多高薪的就業機會加薪和加碼發放年終獎金,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聯合報黑白集/清德的稅,吉仲的蛋


2023-09-18 00:56  聯合報/ 黑白集
賴清德位於新北萬里的老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有些事,說了多少次也說不清,每次都避開問題核心在周邊打轉。超思幕後是誰在掌控,那麼多進口蛋都流向何方,陳吉仲躲躲閃閃,硬是拒絕出示資料。情況類似的還有賴清德的萬里老家,想要以一句「有門牌就不算違建」賴過去,顯然是拗很大。尤其,新北市府查不到「稅籍證明」,代誌最大條。

柯媽媽上周六自行僱工拆除新竹住宅違建,她一句「他們是官,我們是民」,把滿腹委屈都說盡。相對的,經濟部和新北市府會勘賴清德老家違建,雙方卻各說各話。礦業局礦業計畫早已廢止,新北則說地目分明仍是「礦業用地」,且無建物登記和稅籍證明。很顯然,賴家原有機會申請建物合法化,卻什麼都沒做,現在狡辯就很難看。如果住了那麼多年,卻從未繳過房屋稅,豈不氣炸尋常百姓?

陳吉仲神隱多日,終於承認專案進口的一點四億顆蛋,有五,四○二萬顆蛋因過期和破損得封存或當堆肥。亦即,進口蛋有三成七要銷毀,初估損失二億元。這也只是陳吉仲眼前願意承認數字,他仍未拿出詳細的進口及流向資料。這筆進口蛋的爛帳,到底中飽了誰,外界必須繼續追下去,才能分曉。

這廂陳吉仲還交代不清,那廂才爆料稱「農委會指使」的蛋商涂萬財,卻被發現「出國了」。如此巧合,真耐人尋味!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的雙語教育烏托邦,語言和知識皆空


2023-09-18 01:01  聯合報/ 社論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也有講過雙語教育,但執行不落實,變成半吊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發表國政願景,宣示投資未來世代,強調將繼續推動雙語教育。教育部隨即公告擴大雙語大學計畫。但從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提出「民國一一九年(二○三○)雙語國家」藍圖以來,蔡政府一頭熱推動雙語教育,只得到專家搖頭、教師反彈、學生折磨、學習倒退的結果,賴清德卻統統歸諸「執行現場出現問題」。原來雙語教育失敗,應該怪罪老師!一場國政願景發表會,賴清德發表的是雙語教育迷思錯誤政策偏執以及政治責任推諉

面對雙語政策的矛盾、雙語教學現場的亂象,教團和學界疾呼停止嚴重侵害教育品質的錯誤政策;但賴清德用「國政願景」給了正式的回應。賴清德說這些都是技術性問題,都可以克服;他甚至抬出「國家團隊」來推動雙語教育。但問題根源偏差心態與錯誤政策,學生和老師都已經付出代價,賴清德用一個聽來無比崇高偉大的「國家隊」,能夠解決雙語教育的亂象嗎?或者,又是一個糊弄師生的「國家級詐騙」?

雙語教育首先就被質疑政策矛盾、定位錯誤、價值錯亂。賴清德任閣揆時,一方面推動「雙語國家」,凸出英語地位;一方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以多元平等國家語言高度界定我國為多語國家政策扞格。後來蘇貞昌內閣雖將「雙語國家」更名為「雙語政策」,仍是獨尊英語、睥睨原有國語和一切母語,甚至惹得歐盟各國駐台代表聯名抗議歐洲語和其他語系遭到排擠。但歐盟各國哪裡知道,蔡政府為了英語,台灣價值和主體意識皆可拋。

暫不談雙語師資與配套問題,先看一位國小老師的自然科學教室:老師忙著介紹科學名詞、英語句型都來不及,遑論用英語說明學科核心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的場景,普遍在各中小學上演。而大學的全英語課程,也面臨學生不想修、教授不想開的窘境。學生鴨子聽雷,有的焦慮茫然,有的放空睡覺,結果是中文退步英文弱化學科荒廢。老師同受煎熬,國文教甄不考國文、數學教甄不測數學,全都只考英文,連大學中文系教授也要全英語授課。這些走火入魔亂象,賴清德能推給「執行現場出現問題」嗎?

真正問題在政策錯誤根源在心態。賴清德以新加坡為雙語政策的典範,但學者指出新加坡早就發現學生很難兼顧兩種語言,因此放棄雙語皆優政策。賴清德卻拾其糟粕妄想推動雙語國家,而被譏為烏托邦想法整個政策反映了一種自我殖民心態。可悲的是,民進黨去中化,藉母語擠壓中文;蔡政府自我殖民,英語更橫壓母語中文所承載的歷史與傳統被拋棄,母語所傳承的文化也被邊緣化,至於英語所攜帶的現代知識則還找不到門徑。

教育本來是學習知識、思考和技能,但台灣的雙語教育政策,卻變成語言掛帥,知識其次。最後,語言和知識都學不好,學生什麼都沒學到。在社會層面上,資源不均下的雙語教育,更將擴大城鄉差距,帶來階級固化惡果。關心新課綱的學生沒忘記,賴清德曾在校園就雙語政策公開承諾,會敞開心胸聆聽教學現場的建議;不過,賴清德畫了一個烏托邦式的國政願景,直接遮住他對學生的承諾。

問題是,賴清德的國政願景與雙語政策,是建築在中文和英文雙輸語言和知識皆空基礎上。蔡政府走不出自我殖民困境只好自我催眠,卻同時摧折著一整代的學子,犧牲學生和國家未來的競爭力。這樣的國政願景,只能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