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BRICS+能改變全球權力格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644/web/ 

◆  聯合報社論/兩岸都遇經濟低潮,互鬥不如多想想民生
◆  聯合報黑白集/七年垮掉中美洲長城
◆  經濟日報社論/BRICS+能改變全球權力格局?






經濟日報社論/BRICS+能改變全球權力格局?


2023-08-24 00: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習近平22日出席金磚五國峰會,與巴西總統魯拉(左一)、南非總統拉瑪佛沙(中)、印度總理莫迪(右二)、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拍大合照。(路透)


8月22日起在南非舉行的第15屆金磚國家峰會備受全球發展中國家高度關注。主辦國南非廣發70份邀請函,邀請了所有非洲國家參加,有不少未收到邀請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主動希望參加;由於本次峰會的主要課題之一是擴容,即接納新的成員,據了解,已有40多個國家表態希望加入成為會員,包括沙烏地、伊朗、印尼等重量級國家。南非之會可說是震動武林

金磚國家」的誕生純屬偶然,但誕生後的發展與茁壯卻是一連串的必然。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高盛集團經濟學家歐尼爾在給投資者的研究報告中認為,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四個發展中國家極具潛力,值得作為投資對象,偶然間,發現這四國的首個字母,一排列就拚出了諧音為磚塊的「BRIC」,金磚四國於焉誕生。過了幾年,四國發展形勢果然愈來愈好,於是四國就決定成立組織「金磚國家峰會」,並於次年,考量到各大洲的平衡,邀請非洲的南非加入,成立「BRICS」。五國成員的規模一直維持至今,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峰會決定擴充成為「BRICS+」,讓一眾發展中國家趨之若鶩。

可以看到從一開頭的四國到五國,到今年的擴大峰會,清一色全是發展中國家,這個現象應該說是長期以來「全球化」下的必然效應

自上世紀二戰結束以來的全球化,就是市場經濟或在美國主導下的資本主義全球化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結果導致了在全球範圍內貧富差距的擴大,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前者多集中於北半球,如北美、西歐、北歐、日本等,後者多聚集於南半球,主要在拉美及非洲,從而形成了經濟發展學中的「南北問題」。南北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不但難以改善,且持續惡化,這是因為由美國一手主導建立的所謂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全是為富國強國服務的,弱國只能愈來愈弱,更關鍵的是,弱國窮國沒有話語權

長期以來,清一色由發達國組成的 OECD 及 G7,幾乎主導決定了全球所有政經大事,後來雖有 APEC 或 G20 的出現,但話語權也十分微弱,以致於所謂的「南北問題」早已不限於貧富差距,也出現了資源掠奪氣候變化及金融剝削等等讓弱國愈來愈難以忍受的痛苦卻又無可奈何,對這些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可謂「天下苦美久矣!」

了解了這個背景,對「金磚機制」之出現及受到如此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期待與歡迎,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但這其中,還有一點必須看到,那就是中國角色與作用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短短幾十年,快速崛起,包括 GDP 在內的綜合實力已超越了G7中的所有六個發達國家,直追美國。中國的表現,靠的是「中國式現代化」,直白了說,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換言之,靠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與提高效率,但因此產生的失衡問題貧富問題、環境問題和基礎建設問題,則賴社會主義加以匡正。這些成就現在已受到愈來愈多的國際社會關注與重視。而就在此時,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分子,也是長久以來受盡包括美國在內霸權國家的「不公平待遇」的中國,終於發表(2023年2月20日)了一篇《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重磅文章,形同《檄文》,向美國霸權主義正式展開挑戰。正是這樣的背景與形勢,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機制」很自然地就成了一眾發展中國家共同寄望,紛紛表達出積極參與的意願。

這次在南非舉行的第15屆「金磚峰會」寄望改變全球權力格局。全球化以來,廣受不公平對待的「南方國家」,終於發出了集體的聲音與訴求正式叫板霸權國家。換個角度看,「BRICS+」vs.「G7」,也意味著新世紀新舊國際秩序碰撞與博弈正式展開











聯合報黑白集/七年垮掉中美洲長城


2023-08-24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美洲議會廿一日宣布批准中國大陸成為常駐觀察員,取消台灣常駐觀察員地位。圖/取自中美洲議會臉書


中美洲議會近日批准大陸成為常駐觀察員,撤銷我國地位,外交部隨即宣布退出該組織。蔡總統執政七年,我國接連丟掉中美洲五個邦交國,現在連當地國際組織觀察員身分都被擠掉,蔡政府的「外交成就令人無言

不算加勒比海島國的話,中美洲共有七國,這裡曾是台灣最穩固的邦交長城。其中,哥斯大黎加在陳水扁任內與我斷交,馬政府時代安然無事,蔡英文任內又連斷四個。依序為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的巴拿馬,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的薩爾瓦多,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的尼加拉瓜及今年宏都拉斯。迄今,我在中美洲僅剩貝里斯和瓜地馬拉兩邦交國

一座城牆會垮,通常不是一夕發生。往往是平日磚石鬆動,卻不去維護修補,導致整座轟然坍塌。我在中美洲的長城,就是這樣垮掉的。蔡英文首任丟了兩國,大家不以為意:外長吳釗燮繼續當他的好官,果然第二任繼續崩壞。直到人們發現長城已成斷垣殘壁,已經太遲。

不要以為僅剩的兩國一定是「死忠的」。三天前剛當選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被認為立場親中,競選時曾聲稱要拓展對中關係。他雖稱暫無意改變台瓜邦誼,但政府若不努力維繫,也未必保得住。

蔡政府跟著美國搖旗吶喊,華府連其後院情勢都無法掌握,我國只能跟著遭殃。一味怪老共,是好理由嗎?












聯合報社論/兩岸都遇經濟低潮,互鬥不如多想想民生


2023-08-24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若ECFA被取消,石化產業首當其衝,面對日韓等國將完全失去競爭力。圖為高雄大林蒲石化工業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中國大陸商務部和國台辦相繼表態,以台灣片面限制大陸產品輸入,違反 WTO 和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精神,將依規定中止對若干台灣產品提供關稅優惠。我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對此回應,對岸若要中止 ECFA,應循 WTO 機制處理。北京的恫嚇顯得嚴峻,工商界均盼政府盡速建立管道處理;蔡政府卻冷淡以對,不把後果放在心上。不難想見,僵持將繼續升高,中共也會祭出制裁,只是幅度多寡罷了。

一般民眾或以為,大陸的威嚇只是虛張聲勢,意圖藉機影響台灣選情,未必真會痛下重手。然而,北京從四月間宣布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到上周向台灣的聚碳酸酯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到近日以病蟲害暫停我芒果進口,都顯示這次是玩真的。商務部近日點名台灣對大陸兩千五百多項產品採取歧視措施違反 ECFA 精神國台辦隨即跟進,聲明支持商務部採取相應措施。在在顯示,北京在十月中貿易壁壘調查結束後,可能分批針對若干項目祭出懲罰性關稅。如此一來,不少台灣輸陸廠商可能受到重創。

另一方面,蔡政府對此事的冷漠反應,則耐人尋味。對蔡政府而言,正當大選在即,絕對不能對中共示弱,這是基本固盤鐵律,多年來均如此。中共越強硬,蔡政府則更強硬,才能凸顯民進黨抗中基本立場,也符合美中對峙選邊原則。然而,當事態直指台灣經濟的要害以及人民的生計,蔡政府也都能裝作視而不見嗎?

近兩年,中共屢次對我農漁產品祭出管制禁令,對相關產業造成了嚴重衝擊。蔡政府則一次次運用補貼和輔導外銷有效堵住了民怨之聲,把政治衝擊降到最低。但是,一旦 ECFA 被拿來當箭靶,中箭的就是一整條產業鏈製造業,對經濟及就業的影響將極顯著,不像個別農漁產品那麼容易遮掩。

尤其可議的是,民進黨在野時指責 ECFA 是「糖衣毒藥」,執政後卻默默享受吸毒」的快感,快意賺取七年的「紅利」。蔡政府當然知道 ECFA 是建立在大陸「讓利基礎上,我國許多產品能出口到大陸,但大陸許多相同產品卻無法進來台灣,這確實不符合公平對等貿易精神。就算循WTO機制處理,我方也必敗無疑。蔡政府的應對,無非就是「」字訣。

以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為例,我國對全球的貿易順差是五一四億美元,但僅僅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即高達一,五六五億美元。換言之,如果放棄整個大陸市場,台灣的貿易將有一千億美元的「逆差」,馬上就變成貿易赤字國。再看,最近台灣出口已「連十一黑」,從去年十一月以來,每個月都是雙位數的衰退;這個趨勢,當然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不振極大關係。但即使兩岸經濟都遇上低潮,今年一至七月,我國對陸港的出口額仍達八五二億美元,扣除進口的三九二億美元,台灣仍享有四六○億美元的順差。蔡政府要不要告訴人民:這點順差毫不足惜!

放眼兩岸,海峽兩邊都正處於經濟疲弱低潮。中國大陸極可能連續三年無法保五」,除了消費不如預期,地產商接連爆雷,引發嚴重的債務連鎖反應。若不能有效阻止跌勢,其經濟硬著陸的後座力將禍延全球,迄今有三成五出口依賴大陸的台灣更難倖免。

反觀台灣,在出口帶衰下,今年經濟已放棄「保二」的希望,傳統產業一片哀號科技產業也因庫存過剩必須裁員或放無薪假。在這種情況下,兩岸政府與其在那裡勾心鬥角,不如坐下來共商如何拆除相關貿易壁壘。人民生計著想,才是最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