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叩關CPTPP 先檢討經貿政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676/web/ 

◆  聯合報社論/當館長念出蔡英文台詞,台下群眾也沸騰
◆  聯合報黑白集/抗綠必須「N+1」
◆  經濟日報社論/叩關CPTPP 先檢討經貿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叩關CPTPP 先檢討經貿政策


2023-07-18 00: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部長會議16日在紐西蘭舉行。 (聯合報系資料庫)


近日在紐西蘭召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七次執委會,除了確定英國加入外;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六個申請案,都沒有成立推動談判的工作小組。執委會決議先進行資訊蒐集,評估申請國是否符合協定高標準,另外,也會檢視申請國執行貿易承諾的紀錄,要到明年加拿大舉行的執委會再決定是否成立工作小組。

台灣自許本身經貿條件遠優於中國大陸等其他申請國;這次沒有進展,當然令人失望。但是此結果並非意料之外,因為台灣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9月申請加入 CPTPP 後,各國忌憚中國大陸壓力,台灣並未得到任何 CPTPP 成員官方支持,有些成員甚至對台灣加入持保留立場。在 CPTPP 執委會之前,今年主席國紐西蘭總理訪問大陸,雙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整體大環境確實對台灣不利。

然而蔡政府在推動過程中,有頗多值得檢討之處,未來必須改弦易轍,以增加入會機率。首先在申請過程中,政府鬆綁各項對外貿易限制,由開放進口美國萊豬、日本福島產品、以及加拿大全齡牛等一系列行動;宣稱不但可以爭取各國對台灣加入 CPTPP 的支持,也可以展現台灣國際化決心。但是「真心換冷漠」,台灣片面示好並沒有得到當事國支持,與原本期望落差甚大。

事實上,兩岸加入對 CPTPP 的效益,才應是 CPTPP 成員關切重點。但是兩岸為加入不斷隔空交火。大陸無視開放新成員加入規定,強烈反對台灣加入;台灣則以大陸條件與 CPTPP 差距太大,根本不具備加入資格反擊。CPTPP 成員並不希望若兩岸加入後,雙方爭議延續到入會,此對 CPTPP 會有負面影響;更不樂見兩岸相互實施的經貿限制措施,破壞 CPTPP 的完整性。

政府多次宣稱已完成加入 CPTPP 準備,也對台灣可以早於中國大陸加入 CPTPP 充滿信心;但又一直不願面對在兩岸可能都加入 CPTPP 下,台灣如何調整對中國大陸經貿限制措施。

過去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於大陸不願將兩岸問題國際化,所以不對台灣提出爭端解決下;台灣仍可繼續維持「對大陸設限,對 WTO 其他會員開放」的獨特方式。政府似乎期望未來加入 CPTPP 也可沿用 WTO「兩岸特殊化」的模式。不過 CPTPP 協定一體適用所有成員,例如英國不但須遵守 CPTPP 所有內容,還要再加碼自由化;未來相同模式也會適用於其他新成員,台灣不太可能會有特殊待遇。

所以如果台灣仍停留在「只想自己走出去,卻不讓別人走進來」思維中,未來很難會有進展。例如最近政府反對重啟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服貿談判,主張台灣是要走入世界,而非鎖入大陸,甚至以「過時雞排」來形容服貿協議;卻忽略未來若兩岸都有機會加入 CPTPP,雙方必須適用高開放水準。以 CPTPP 服務業的高度自由化,可以用「全雞大餐」來形容,絕非開放程度還低於 WTO 標準的服貿協議可堪比擬。

另外最近中國對 2,455 項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台灣除了指責大陸政治操作,更聲稱沒有違反國際規範。殊不知未來在 CPTPP 架構下,不但要解除2,455項產品進口禁令,絕大部分產品還必須是零關稅,遠超過 ECFA 的範疇。在對大陸經貿政策仍是鐵板一塊下,政府若還存有 CPTPP 成員愈是以高標準檢視,對台灣入會愈有利的錯誤認知,台灣與 CPTPP 會繼續絕緣。

CPTPP 可視為台灣加入 WTO 後,參與最重要的國際經貿組織,台灣不但須大規模自由化,兩岸經貿體制也必須調整。台灣應藉由 CPTPP 與國際接軌走向全世界;更要善用優勢,推動區域產業合作,以彰顯納入台灣對 CPTPP 的助益。

持續對大陸鎖國,並以小惠討好 CPTPP 成員,對台灣並沒有加分作用;政府想清楚了沒有?台灣準備好了沒有?









聯合報黑白集/抗綠必須「N+1」


2023-07-18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立委黃國昌、「館長」陳之漢16日在凱道舉行「公平正義救台灣」活動,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皆參與。 (聯合報系資料庫)


頂著酷暑烈日,七一六「公平正義大遊行」仍有兩萬多人到場。在無政黨動員的情況下,規模已算不小。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時力等在野陣營全員到齊,隱然有「齊心抗綠」之勢。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民進黨在圓山飯店的全代會。綠營黨國大員在冷氣房身穿大外套,呼喊口號造勢,志得意滿。蔡總統不知是對遊行視而不見,或存心奚落,竟說「冷氣還不錯」。掌權者的傲慢,一覽無遺。理性選民看在眼裡,都難有好感。

然而,回到凱道,卻可發現民進黨的傲慢其來有自。遊行訴求是「司法與居住正義」,抗議對象,當然是執政者。但綜觀全場,先有侯友宜上台被噓,復有時力黨主席王婉諭「三分打綠,七分打藍白」,引發群眾不滿。「抗綠」不齊心,民進黨當然有恃無恐。

民進黨全代會主軸是「民主團結挺台灣」,賴清德定調此次選戰是「民主與專制的選擇」,不支持民進黨的,皆屬「不民主」和「專制」。非綠陣營竟還有選後與民進黨合作的計議,幻想「不一定要下架民進黨」是太天真,還是太權謀?

長期研究台灣選舉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說,總統大選藍白合,「不是單純 1+1=2 的問題」。信哉此言!抗綠不是藍白「1+1」,而是理念、正義與改革之爭。必須是「N+1」,站在同一陣線,才能奏功。













聯合報社論/當館長念出蔡英文台詞,台下群眾也沸騰


2023-07-18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前立委黃國昌(左)與網紅「館長」陳之漢(右)在凱道舉辦「716上凱道,公平正義救台灣」活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久未聞街頭抗爭,七一六凱道集會或許是一根不經意的引線。這天,兩萬多群眾頂著盛夏烈日在凱道呼喚公平正義;另一頭,身穿綠外套的民進黨則在大飯店冷氣房舉行全代會,陣容華麗地宣示大選開跑。凱道最戲劇化的一幕,是主辦者館長陳之漢在台上誦讀蔡英文民國一O五年(二○一六年)「選前之夜致詞:「人民的聲音不管怎麼大聲,到凱道就停住了」。時隔七年,同樣台詞轟炸的卻是蔡英文,現場群眾聞言血都熱了。

嚴格而論,七一六「公平正義救台灣」遊行有些名不副實。其一,該活動只是凱道集會並沒有遊行;其二,發起人黃國昌和館長都強調活動只是「拚訴求」,非為選舉造勢但外表看似「非綠大集結實則卻像挺柯大會。從台下群眾皆穿著白衣看,也可窺見主辦者對政黨偏好的暗示。但撇開這些不論,活動訴求主打司法正義和居住正義,確能擊中一般民眾的心,即使未親赴凱道的人也會有感。

蔡政府執政七年,辜負民眾期待的施政多如牛毛,民間積怨日深,去年底選舉民進黨才會慘敗作收。遺憾的是,這些年社運團體民間組織若非遭到收編便是因受到分化、打壓,而逐漸失去活動能量,無法扮演基層群眾發聲角色。其中,尤以農運團體環保團體最為不堪,幾淪為蔡政府的應聲蟲及傳令兵。在這種情況下,由曾經「挺綠」的黃國昌和館長舉辦這場召喚正義的活動,從某個角度看,其實也象徵著公民運動的新一波轉型顯示公民對不義掌權者不休抗爭

從形式上看,這場凱道集會活動安排並不流暢,演說者的說服力參差不齊,遠不及民進黨所擅長的煽情,卻更真實許多。一場非政黨主辦的活動,能讓三個在野黨候選人和郭台銘主動參與,並號召兩萬多人集結,已不簡單。這或許要「歸功」民進黨的打壓:黃國昌住家違建又侵占國有地先被揪出並醜化,當日上午綠網紅又嘲笑集會群眾稀少,並傳出「炸彈」疑雲揚言要「清除低端人口」;如此,反而激出更多人前往。

綜觀活動內容,架構雖不完整,卻真實反映了近年人們生活上的痛苦遭遇和感受,尤其對綠色執政「權貴化」的不滿。在居住正義方面,年輕世代苦等社會住宅而期待落空,蔡政府廿萬戶社宅的支票只兌現了三成許;而近年房地價格飛漲,更加深青年買房、租屋的痛苦。此外,司法改革空有口號,許多判決一味聽從黨意,距離民意越來越遠。而詐騙集團挾黨政權勢而大行其道,有黑幫背景者安居高位,性騷者安然退休,貪汙者外役監坐爽牢,哪一件不是綠朝腐臭奇聞

凱道集會的最高潮,不是柯文哲在群眾的歡呼中說了什麼,而是滿身刺青的館長誦念蔡英文當年選情之夜台詞作為總結;表面上看似違和,卻產生了強烈反諷和撼動感。館長引述蔡英文的話說:「我身後的總統府,距離人民只有幾百公尺;不過總統府裡面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痛苦麻木不仁,這就是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普遍的感受。」

蔡總統一定沒想到,在朝野易幟七年後,自己的文青台詞竟會被館長拿出來宣讀,而針對的人正是自己。對此,她能故作輕鬆嗎?閣揆陳建仁全代會發表冗長致詞,誇讚民進黨是「最會做事、最照顧國人、最守護台灣」的政府。這項誇口,被館長狠狠戳破。凱道上也許只是烏合之眾,但群眾集體沸騰力量,卻不能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