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失言變糗聞 要怕但別太怕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台海寒冬待解 期待兩岸青年送暖
◆  星期透視/參選人應提出管控兩岸分歧方案
◆  請侯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
◆  名家縱論/失言變糗聞 要怕但別太怕
◆  紐乳衝擊 政府對策何在
◆  首起國民法官參審的啟示
◆  淨空騎樓 還行人通道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失言糗聞 要怕但別太怕


2023-07-23 04:46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與大學生談論低薪問題,他認為低薪是教育出問題,應縮編這些科系。教育部、國科會表示,只要對社會有貢獻的科系都重要。記者趙宥寧/攝影


四位想角逐總統大位的參選人,常聚焦在新聞閃光燈下,言行談笑都成媒體焦點,任何枝微末節,都可能演繹成大新聞。

柯文哲訪美返台,第一場政大活動就冒出「低薪科系要縮編」的爭議,讓人回想起他以前說的「讀醫是一流,讀工二流,讀藝術不入流」的歧視,事後澄清是「複雜問題簡單答」的結果。「重啟服貿談判」、「漁民不要釣魚台」,每天機敏答題是柯的優勢,慣性出爾反爾是非對錯抛諸腦後。類似失言糗聞還是會像地鼠樣不停冒出來。

糗聞是指一些失誤、失言、失態,因為不符合場合或政治不正確,造成出乎意料的效果。政客這種失言,通常被稱為政治糗聞political gaffes)。不但損及顏面,甚至帶來負評,導致人設崩壞。因為有娛樂效果,往往受到媒體關注,福斯新聞和彭博社還闢專題報導

被媒體稱為「糗聞大師」的總統拜登,發生糗事常造成國際話題。他在祝副總統賀錦麗生日快樂時,稱她是一位「偉大的總統」。在華沙演說,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隨口說出,「天啊,此人(普亭)不能繼續掌權」!由於語帶威脅,引起全球震撼。

韓國總統尹錫悅曾私下告訴幕僚:「如果那群臭崽子(美國國會議員)在國會沒讓它通過,拜登那張該死的臉要往哪擺?」影片上傳 YouTube,瞬間兩百萬人次關注。

糗聞看似意味簡單的錯誤,只要發生,也受到媒體和選民矚目和評價。有些小事無關道德倫理,有些大大反映出糗人的人格或政治立場。

糗聞也在這次總統選舉中,占了中心位置。但是每個政治人物的糗事,會因為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解讀不同,造成不同公共輿論。有人受傷,有人全身而退,因為選民不在乎。

賴清德在馬路上總是很忙,不是需要當醫師救人,就是巧遇學生盛讚民進黨政策。這種事例太多,就引起刻意操弄之譏。而出身醫師,卻用「精神分裂」形容國民黨的國家認同,也成了糗聞。

郭台銘從 AI 產業談到能源政策,從「三加一政策」談到學歷通膨,都是國政大問題,但 AI 延伸到「八萬機器人對戰解放軍」,就太過激越。核能政策談到「一縣市一核電站」,也凸顯草率。

侯友宜四十年保家衛國形象,但媒體從他身上帶不出更多動人故事,連支持他的王令麟都說,「聽到他的講話,他真是不會講話!一點都不會譁眾取寵,這是他最大的缺點,也是他腳踏實地優點」。會不會從「好好做代誌」變成「好好說故事」,還待觀察。

不過網路時代,聲量至上,「言少必失」,有時寧可多說多錯。選舉是政治人物面臨檢驗的時刻,失言會暴露缺點,難免扣分。然而大膽面對,即使出糗,也贏了聲量,認個錯,未必丟票。

美國研究顯示,選民發現糗聞竟然在政治進程中,扮演重要政治角色,非常失望。殊不知「形象政治」的意義已被翻轉,社群媒體加快政治選舉的節奏;有些糗聞小事,反而呈現了普羅大眾期望的候選人形象真實人格面貌。西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就是這種反差,有些缺點在他人眼裡,反而是正向強化

缺乏政黨資源的參選人,難免要多驚人之語,以吸引聲量和媒體報導,就像街頭流浪狗,不比家犬,每一口飯都要靠自己掙來。但是有政黨奧援的參選人也別忘了,失言出糗雖然違反政治常理,但容易受到高度關注,媒體還會大篇幅報導。「不說不錯」才是最大的風險。而且,歷練嘗試多,「良率」多少也會進步吧。 













星期透視/參選人應提出管控兩岸分歧方案


2023-07-23 04:46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大選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可能決定兩岸和戰未來,弔詭的是,政見發表卻鮮少觸及兩岸議題。另一方面,金融時報報導美方要求賴清德澄清,有關進入白宮政治目標即告達成的說法,加強對台海管控意圖明顯

日前經濟學人信息社發表報告,稱假如台海爆發衝突,幾乎鄰近國家都將受到致命傷害彭博專文介紹,台灣海底電纜脆弱無比

疫情期間晶片供應短缺汽車製造商叫苦連天,西方國家赫然發現,台灣製造六成全球晶片以及九成高階晶片,假若台海發生戰亂,衝擊難以想像,「危險依賴台灣半導體」一詞不脛而走。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對台晶片依賴不可持續也不安全;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稱,台灣半導體產業對外力入侵非常脆弱,移出刻不容緩;英特爾執行長稱台灣不是局勢穩定的地方;股神巴菲特出清台積電持股,美政府更推出晶片法案補貼在美國設廠,歐盟也開始強化科技主權

為了降低影響,台灣要求美方減少對台海風險的發言。裴洛西訪台後,四成美國在台商會成員,重新評估危機風險。根據陸博邁投信研究,中美貿易戰後,許多台灣高科技業遷往東南亞。

彭博在另一則報導中稱,若台海出現狀況,台灣十四條海底電纜線將輕易被斷。年初,連接馬祖的兩條電纜線被切斷,造成居民近兩個月無網際網路可用。政府自四年前開始和 SpaceX 公司接觸,希望發射至少卅枚低空通訊衛星,但不得其門而入。

面對國安危機,政府或向國際企業保證投資安全,或呼籲國際友人少談台海風險,甚至要求晶片大廠配合國外設廠。未來總統必須具備負責任的管理兩岸紛爭的能力,從根本上消除兩岸風險。於此,拜登政府的作法或可參考。

鑑於陸方對美「掏空一中」的指控衝著台灣,拜登政府負責任管控分歧政策,首要內容便是約束台灣。月前布林肯訪中,稱過去美中關係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共管台灣」。日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出席安全論壇時,除複誦一中政策外,特別增加反對台獨反對兩岸片面改變現狀新內涵。從這個角度,不難理解美方為何要求賴清德澄清進入白宮說法了!

不斷重新確認美中互信基礎,拜登政府還採取政經分離原則縮小分歧,譬如葉倫訪中時,從專業角度仔細界定經濟強制措施;而氣候特使柯瑞訪中前,拒絕將習近平定位為獨裁者,和中國領導人見面時,特別提出氣候和政治分離雙管政策

美國之所以向中方提出共管台灣,主要是因為在台海議題上,台灣既不負責也不管理。針對郭台銘在美投書,陸委會回批「從來沒有一中框架」,只有消滅中華民國一中原則,並要求陸方「無條件和台灣對話」。

假如沒有「一中框架」的話,美國的一中政策算什麼?美國一中政策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何忙不迭的靠過去?賴清德即將過境美國,國務院表達三原則:符合一中政策、非官方、過境非訪問,這不是設定條件是什麼?

針對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來訪,陸委會的評估竟然是「來台統戰,操縱民意」。只要國安局發言,永遠是大陸對我「認知作戰」,最近國安高層向媒體放話,竟然稱陸方因為檢疫原因禁止台灣農漁產品輸陸,是為了影響台灣選舉!

陸方以軍事手段強硬管制台海,美國則為了降低風險,開始約束台灣國安部門該上工了!












台海寒冬待解 期待兩岸青年送暖


2023-07-23 04:46  聯合報/ 張鈞凱/媒體工作者(新北市)
大陸師生來台參訪團一行抵達巨大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中)面帶微笑。記者黃寅/攝影


在馬英九基金會的邀請下,卅七位大陸師生訪問台灣,展現兩岸民間久違的熱絡,也讓雙方看到友好的善意一直都在,只是被政治迷霧所湮沒,和平更需靠積極主動來創造契機。

兩岸民間來往如今被迫打回原形,從頭開始,令人感慨。而為兩岸交流撬開大門的,是彼此的「○○後」青年,不同於盲目抗中的「太陽花」世代,台灣「○○後」新世代有著不具思想包袱的大陸觀,意味著兩岸關係新時代或將來臨,寄希望於兩岸青年世代彼此送暖。

然而,兩岸關係的小氣候,依舊受中美關係大氣候所牽制,非一朝一夕能輕易解套。台海情勢惡化至此,固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政府有責任,但客觀條件上,也受到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挽救其帝國餘暉,頻密打出「台灣牌」尋求中美「脫鉤」的影響,致使「親美抗中保台」如此空虛的口號,竟能登上台灣主流意識形態神壇

中國崛起、美國衰落帶來的世界格局變化,令中美的結構性矛盾愈演愈烈。不過雙方至今仍在嘗試摸索管控分歧的可能。日前,逾百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訪華,令人想起其五十餘年前所開啟的一次地緣政治巨變,促成尼克森打破冷戰藩籬,踏上中國土地簽署了《上海公報》。其歷史與現實意義,莫過於促使中美關係因為「一中框架正式形成而發生了質變;台灣問題在國際間的認知與對待,亦因此進入了「一中」時刻,至今依然是台灣爭取國際空間繞不過政治現實

季辛吉此次訪華,受到北京以「老朋友」的高規格接待。對處於地緣政治風暴中心的台灣而言,尤其不能等閒視之。特別是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總統大選這個近在眼前的變數,各陣營參選人在兩岸問題的說法,無論進或退,其實都體現了兩岸戰爭與和平之選擇,無形中已成為台灣未來何去何從的主導要素。

如今大陸師生走訪台灣,以及此際季辛吉在北京受習近平會見,地緣政治的大小氣候同時發揮作用,對台灣具有高度的啟發意義。中美關係不必然會走向「修昔底德陷阱」的結局,而兩岸關係也不必然永遠是打不開的死結,關鍵在於如何跳脫出民粹政治的意識形態操弄務實理性回到歷史遺留下來連結基礎

甫逝世的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許介鱗,在其遺著《台獨脈絡記》呼籲台灣政黨官員應擺脫「恃美反中」的心態,看清中國崛起的現實,此為一位良心知識分子的勇敢諍言。兩岸青年已送來暖意,台海如何走向春暖花開,解決的鑰匙其實一直握在台灣人自己的手中。













請侯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


2023-07-23 04:46  聯合報/ 陳長文/中華民國選民(台北市)
國安會前秘書長、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溥聰重出江湖,侯友宜民調持續低迷,在十九份民調排行老三,侯友宜到底怎麼了?筆者認為,主因在侯友宜把自己勝選放在政黨輪替之上,反而失去道德光環。侯友宜必須知道,小刀砍不出團結,情緒勒索只會讓潛在支持者卻步。果如此,如何贏得黨外(如民眾黨柯先生)的合作?

強勢要有條件支撐,國民黨已不是當年的國民黨,侯友宜更不是當年的馬英九,小刀一味強勢砍人,當然會折斷,但這只能算是「戰術失誤」;金先生嚴重的戰略錯誤在於,把「侯友宜勝選」擺在「政黨輪替」之上,而讓侯友宜失去感動選民人心的力量。

所有選舉都需要正當性,當前台灣最大的正當性,就是「政黨輪替」;事實上,從歷次民調,六成選民希望政黨輪替,可見政黨輪替也是民心所向。政黨輪替的盤大於國民黨,政黨輪替的價值高過侯友宜,但金溥聰給外界的感覺是「就算侯友宜民調墊底,也絕對不會分票」,堅定傳達為了侯友宜,保送賴清德也在所不惜的意志,讓外界認為侯友宜把自己的選情看得比國家未來人民福祉還重要。

這樣的人設,其實對侯友宜很傷,畢竟侯友宜從基層警官開始一路走來,就是為了台灣奮不顧身,怎麼這次選舉把自己看成最重要?

侯友宜若要繼續「金式北風路線」,不但黨內被金溥聰砍過的戰將將一去不回頭,友黨支持「政黨輪替」者也會失去共謀「下架民進黨」的動機;同理,就算「道德綁架」了韓國瑜出席全代會也沒有用,柯、侯的民調差距只會更大,這麼淺顯的道理,筆者訝異侯友宜看不到。

但侯友宜若要選真的,就要符合在野陣營「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的大潮流,讓自己成為政黨輪替的動力,而非政黨輪替的目的。基上,筆者認為侯友宜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七二三國民黨全代會正式通過提名他為總統候選人的場合,公開宣布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邀請公正、有聲望的第三方(如韓國瑜等),舉辦侯、柯、郭「在野大決選」;在十一月廿日前,透過公正機構進行民調,勝者為正、敗者輔佐,在野聯合參選總統。

即使如此,侯友宜仍然要當仁不讓,展現「對!我就是殿後,但給我三個月,我有信心拚第一」、「對我來說,政黨輪替比侯友宜一個人的勝利重要」。有此決志,侯友宜才是令人尊敬和感動的好漢!

侯友宜要知道,北風無法贏得真心的支持和尊敬,只有冬天的太陽可以。而把政黨輪替的重要放在個人勝負之上,侯友宜若做得到,這會是侯太陽的第一道光,也是在野「政黨輪替大聯盟」成功的開始!













紐乳衝擊 政府對策何在


2023-07-23 04:44  聯合報/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2025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及大部分乳製品關稅將全面降為零,台灣酪農業面臨生存危機。目前市面上興起不少小農品牌,希望獲得消費者認同。記者葉信菉/攝影


紐西蘭牛乳進口於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將邁入零關稅,由於紐西蘭乳製品品質佳,價格卻較台產乳製品便宜甚多,自然會對國內乳業造成極大壓力。

台紐係於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簽署「紐西蘭與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經濟合作協定」,針對敏感產品採分期降稅降低衝擊十二年內降到零關稅)。政府屢以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為由,開放對健康有極大風險的食品進口,例如含瘦肉精的美牛豬、有核輻射風險的日本食品、有狂牛症風險的加拿大全齡牛,又對日本計畫將核廢水注海保持低調,加上信誓旦旦嚴格把關也跳票,不能老是畫大餅愚弄百姓。

紐西蘭是農業出口大國農業生產具規模經濟優勢,加以零關稅優惠,當初外界即憂心衝擊國內農業;政府宣稱紐西蘭位於南半球,農產品產季恰好與台灣相反,可避免台灣農業受到衝擊;且其對台主要出口農產品將有進一步降價空間,可增進消費者福利。

事實上,政府曾試算台紐 FTA 通過後,可能造成農業減少卅五億元產值。當初政府評估紐國增加的液態乳量僅替代澳洲產品,對我國產業影響有限,政府將會積極輔導國內酪農經營;若有產業受到進口影響,政府也會利用「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採取必要救助措施。針對部分酪農業者擔心生產鮮乳被保久乳取代,政府也承諾會穩定產銷及價格,維持國產鮮乳自給率於九成以上,並持續推廣鮮乳標章及輔導鮮乳業者導入 CAS 驗證制度。

據統計,目前台紐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十九點四億美元。近日,國內酪農業者表示酪農生產成本遠高於紐西蘭,兩年後紐西蘭牛乳零關稅後,將更衝擊本土牛乳競爭力,盼農委會協助解決乳源過剩問題,或提出離牧補償方案。然而,國外乳品具價格優勢,致國內消費者及加工、烘焙業者基於成本考量,多不會採用國產牛乳,目前國內乳業消費仍以飲用鮮乳為主;加以國產鮮乳市場已趨近飽和,國內酪農飼養效率和乳品質未有提昇。不禁讓人想問,十年來政府在輔導酪農、因應紐西蘭乳品進口衝擊上,究竟有何成果?

目前酪農轉型的進度仍趕不上後年零關稅帶來的衝擊,農政單位除應針對十年來在政策及執行面上的缺失和不足諸如獎勵離牧措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產品客製化及多樣化、提高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忠誠度、環境設施改善等進行檢討,亦應積極推動離牧措施,並全力協助有心經營的酪農戶創造產品價值差異化

在面對低價且品質不差的進口鮮乳大量輸入時,如何賦予國產鮮乳「價錢外的價值」才是抗衡關鍵;賦予國產鮮乳更深層的價值,才可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













首起國民法官參審的啟示


2023-07-23 04:44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廣受全國矚目的首件國民法官參審案件「季姓婦人遭家暴殺夫」一案,21日新北地方法院審理判決出爐,一審合議庭宣判季婦7年2月有期徒刑,下午庭長、審判長、法官與國民法官們共同召開記者會說明。記者許正宏/攝影


新北地院完成首起國民法官參與審判的案件,為司改立下重要里程碑;但其中仍有諸多問題,值得思考。

在今年正式實施《國民法官法》的前三年,乃以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者為適用範圍,因此適用屬強制,就算被告認罪,也一樣得由三位法官與六位國民法官所組成的合議庭審理。惟依國民法官法第六條第一項第四款,若被告為有罪陳述,且「依案件情節,認不行國民參與審判為適當」,法院仍可裁定改依通常程序;只是適不適合的標準何在,實委諸於司法者的內在意志

至於為保證國民法官的獨立性,國民法官法亦規定嚴謹的選任程序,並藉由檢察官與辯護人,對候選國民法官詢問來選出具公正性的國民法官。而因國民法官法第廿五條第一項,以保護候選者個資為由,明文規定選任程序不公開,自也無從檢驗。

「國民法官」審理對象雖都屬重罪,但若此類案件於犯罪事實並無爭議,所爭者乃在於行為時是否有「完全責任能力」,就須依賴精神鑑定來判斷。惟依《刑事訴訟法第一九八條,能委請鑑定者,僅限法官與檢察官,被告無自行委請鑑定之權;故若於偵查中,檢察官未送精神鑑定,或已委請但被告方有質疑,仍得向法院聲請另為鑑定,就可能出現相類案件,各法院卻不同調,致有違平等原則。

尤其是精神鑑定不如 DNA 鑑定般高度客觀;若只憑單一鑑定,很難讓生平首次坐上審判席的國民法官判斷。就算刑事訴訟法未明文承認被告方有委任鑑定之權,至少在國民法官法適用的案件,對於再鑑定之聲請,法院仍應採開放態度;只是精神鑑定必耗費時間與司法資源,使審判期間延長,若也用於國民法官參審案件,恐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與工作。

尤其在面對故意殺人這類重罪,更得面對判死與否的抉擇。而依國民法官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一般量刑採附條件過半決,但死刑之評議,乃採取附條件的三分之二決,即至少六票且包含法官意見。這種票票不等值設計,是否可能使國民法官處於背書地位,亦值觀察。至於新北地院首起案件,因被告自首,且是因長期家暴殺夫,雖可迴避死刑,卻得面臨複雜的量刑問題。

司法院建置的AI 量刑資訊系統,似能讓九位法官方便掌握審酌因素,並能因此迅速為量刑評議以減輕負擔。惟此等量刑系統,除數據量是否足夠龐大外,過往判例是否受嚴格「罪刑相當原則」之檢視,肯定都有疑問,最終恐還是得由審判長適當引導。如何在法律專業輔助保持國民法官獨立判斷間取得平衡,是未來的重要課題與難題。












淨空騎樓 還行人通道


2023-07-23 04:44  聯合報/ 陳招池/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板橋發生冷氣機掉落砸死女大生。記者王長鼎/翻攝


女大學生被外掛式掉落的冷氣機組砸死,社會又添增一樁不幸事件,孰之過?雖有安全騎樓好走,卻被商家做生意占據,只能無奈步上騎樓外面的道路。

大家都有步行逛街經驗,經常走得磕磕絆絆,因為不少商家把商品流洩到騎樓,甚至在騎樓擺攤做生意,逼得行人繞道而行,此事攸關生命,不能等閒視之。

騎樓應屬公共財是民眾共享的權利,不該被商家視為自己房舍延伸出去的建築,因此擺設障礙物阻礙行人,相關單位應積極介入。

到歐美國家旅遊,他們的騎樓暢行無阻,外頭掛的招牌極盡縮小;反觀我們的招牌,總是比大、比炫,颱風來時就是行人最大的威脅;建議政府應有所規範,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