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友共擔 改寫長照悲歌
◆ 歌曲伴一代人 願李玟冬季已過
◆ 郭失信、侯少義 信與義孰重
◆ 父子騎驢 不如讓侯自然發揮
◆ 黑電瞞大眾 曝缺電事實
◆ 蔣訪星 盼能為北市融入人文色彩
◆ 賴稱中華民國很難嗎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親友共擔 改寫長照悲歌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台南市)
最近聯合報文學大獎發布,我喜歡的作家鍾文音得到這個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上次鍾文音來成大演講,現場聽眾不多。我跑上前去跟她說我是從年輕看她的文章到現在,她說,還好不是從小看到大。回教室上課開心地跟我的學生分享,結果只有一名學生有看過她的書,真是讓人不勝唏噓,現在年輕人都不看書了嗎?
年輕時看鍾文音的文章,她分享到世界各處旅遊與生活體驗讓人很羨慕,她個性浪漫,穿著喜歡波希米亞風,但在母親眼中是個衣著邋遢,不會存錢,不喜歡待在家裡的孩子,因此每次回家媽媽就很喜歡叨念她,讓她又想逃出去。
年紀漸長後看她寫長照母親的心路歷程,著實寫出許多中年單身女性的美麗與哀愁。美麗的是她終於可以長期和母親膩在一起,哀愁的是她母親因為中風癱瘓且罹患失語症,已經不能陪她去喜門(seven)喝咖啡,不能再叨念她。
台灣的年長者失能後平均必須被照顧七點三年,鍾文音照顧母親剛好達到這個年限。前陣子有同事雙親生病同時需要照顧,他們只好放生小孩,真的快要累垮了這個三明治族群。
此外,照顧人力的性別不平等也需重視,台灣有百分之八十的照顧者是女性。主要的原因大多是女性薪水較低,女性的照顧韌性較佳,所以她們在眾人的期許下犧牲自己的專業生涯,有的甚至蠟燭兩頭燒,十分辛苦。若是家人支持系統好,那就還可以撐下去,否則照顧久了,真的令人想逃跑。我身邊有的未婚女同事,在父母生病時獨立擔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可悲的是父母離去之後,才發現所有的家產都被兄弟們移轉完畢,真的是情何以堪。
所以長照這件事不該被汙名化,長照責任如果大家一起負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條路不會只有悲歌,也會有希望快樂之歌。照顧父母就像照顧小孩,他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照顧者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我們這一代大多有手足可以商量。所以長照這條路如果有兄弟姊妹支持就不會那麼辛苦。至於我們這一代,得要好好鍛練身體,因為少子化的未來,我們要靠自己努力維持健康才行。
歌曲伴一代人 願李玟冬季已過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日前巨星李玟驚傳逝世,各界震驚哀痛;尤其以同一年代的朋友們感觸最深,筆者為文一篇,紀念一代歌姬。
《楞嚴經》有一典故:世尊問波斯匿王:「大王的容顏跟小時候,相比如何?」波斯匿王答:「年年老,月月老,日日老,剎那間都不停地在變化。」世尊復問:「大王第一次見到恆河是何時?」王答:「三歲時。」世尊又問:「大王三歲與此時能看恆河的心,是否相同呢?」王回答:「是一樣的!」佛陀藉此機會,令波斯匿王體悟,會變的是生滅,能看的心,則不生不滅。
李玟的歌曲,貫穿幾乎每個中港台一九七○到八○年代出生的年輕男女,歲月遷流近卅年,或為人妻人父,或事業有成,或顛沛流離,見聞她的歌曲或表演,就會想起當年青澀時光,如波斯匿王想起小時候看見恆河的景況,一樣地欣喜,一樣地永恆。
初次親見李玟,是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耶誕夜,當時台北市遠企剛開幕,先母與我到該處觀賞晚會,彼時李玟甫出道,應邀表演,是盛況空前,冠蓋雲集,當紅小生馬景濤與美艷女星田麗,男帥女靚,也應邀上台;人人可謂大飽耳福與眼福。
之後,李玟與衛視中文台合作,擔任日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代言人,其歌曲「愛我久一點」也順勢成為該劇的中文專屬歌曲。值得一提:李玟的歌曲也順應季節與暑假,一九九八年的「Sunny Day.好心情」專輯,在當年網路尚未普及的情況下,炎炎夏日裡,配著漫畫與冷飲,在冷氣房裡聽著她的歌曲,一面消暑,同時享受有陽光的歌聲與音樂,不亦快哉!
華人音樂市場丕變,李玟淡出台灣歌壇,再次撩撥心弦,乃「過完冬季」。十多年前,認識高雄網友,農曆年假時北返,陰雨綿綿,女孩活潑、熱情,如椰子樹般,帶來南島芬芳;匆匆一瞥,後雖有電話聯繫,但畢竟鞭長莫及,只能認為是個美好的奢望。這時想起李玟的歌詞:「過完這個冬季 ,你是否一如往昔?恨不得睜開眼,就能聞到夏日氣息。過完這個冬季,愛你的心更加確定;寫信告訴你,台北也好天氣。」雖然有云:「真正的幸福,不在實現,在追求的過程中」;但筆者信留中未發,女孩辭去工作北返,她乃筆者後來的妻子。對筆者而言,李玟的歌曲,不僅動聽,更是情繫千里的信物,怎容遺忘?
有云:「生滅滅矣,寂滅為樂」,但願天堂裡,李玟的冬季已過,無憂無慮,日日都是好天氣!
郭失信、侯少義 信與義孰重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授(新竹市)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來動作頻頻,都指向「獨立參選」的企圖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孫中山先生認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為我國固有道德,國人應遵守發揚。蔣介石於民國二十三年提倡新生活運動,即以八德為主題之一,國民黨長年奉為圭臬,因而現今在台北市有橫亙東西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四條大道,另有八德路,桃園市則有八德區等。
論語顏淵篇中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對於政治人物,誠信當屬首要;尤其民選政治人物,如果把當初政見拋諸腦後,未來必遭唾棄。問題是許多政客善於包裝,競選時一副誠懇模樣,往往讓選民所託非人,後悔莫及。
另一方面,在選前即擺明「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視誠信為無物的政客則屬少見;郭台銘以政治素人之姿,上次大選爭取國民黨提名未果,即「翻桌走人」,讓韓國瑜選情始終陷於低迷,導致國民黨總統與立委選舉雙雙大敗,民進黨五權在握,又控制原應中立機構,豢養媒體,網軍橫行霸道,儼如「民選專制政權」,教訓不可謂不慘烈。
孰知郭董此次捲土重來,以非黨員身分爭取國民黨提名,事前承諾支持出線者,失利後,原先還說出「支持侯友宜」,但此後動作頻頻,在侯友宜遭綠營排山倒海式造謠新北市「幼兒園餵毒,市長漠視民瘼」攻擊,真假莫辨,民調低迷時,不僅不拔刀相助,反縱容支持者多方放冷箭意圖「換侯」,並揚言「併購」民眾黨,一副財大氣粗模樣,似乎以為選民會失憶到將票投給一個「一再不講信用」的政治人物。
對照郭台銘失信,侯友宜則在「少義」方面有改進空間。侯在上次大選與韓國瑜保持一定距離;去年底「四大公投」之役,以千字文「要大家做自己」;今年三月,南投縣第二選區立委補選,由於侯友宜並未力挺林明溱,國民黨慘遭「滑鐵盧」後,被部分支持者視為戰犯,也導致在侯獲得國民黨提名後,南投縣議長立即宣布退黨抗議。侯友宜長期在新北市展現「不藍不綠」風格,有其深刻的政治考量,在大選開鑼前也讓民調始終居高不下;但平日「歲月靜好」、「自掃門前雪」,到大選時「呼群保義」自然會有難度:固然政治並非只是「拉幫結派,是非不分」,意氣相投才是正道,但卻不能忽略「博感情」,如何拿捏,考驗政治人物智慧。
二○一九年,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做施政報告總質詢時,國民黨立委要求民進黨政府重視「四維八德」品格教育,蘇貞昌則回應「八德在桃園」,是民進黨不顧固有道德,「倒行逆施」的寫照,試想如果讓其再執政四年,台灣將沉淪至如何「不堪回首」的地步,所以,「下架民進黨」至為重要。不講誠信的郭台銘要醒醒,更希望非綠人士能以大局為重,凝聚力量,才可能讓台灣政局撥亂反正。
父子騎驢 不如讓侯自然發揮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被提名後,民調始終拉不起來,甚至還接近當年15%的「換柱防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民調不理想,引發國民黨與藍營支持者高度危機感,各方不斷給他提意見,然有些狀況幾近強制與不自然,反而產生了父子騎驢,如果持續下去而不能妥善處理,國民黨勝選的機會不大。
這裡有主客觀的因素:主觀來說,侯友宜不喜亦不擅華而不實的政治語言,天生就不是一個傳統型的政治人物。國民黨和藍營必須認識與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果經常強逼牛喝水,是不可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的。
侯友宜原初的願景與格局,是希翼超越藍綠以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使得一些深藍人士不能認同。可是侯友宜如果變成一個純藍的人,國民黨最多也只能取得百分之三十的選票,這是第一個矛盾。
而期望支持柯文哲民眾黨穩固百分之二十的年輕選民自動棄保投向國民黨,不但一廂情願,更和許多年輕人的心思背道而馳。這些年輕人就是厭倦長年來的藍綠惡鬥,在柯文哲慣常講大白話的語境下,盼望有一個不同的台灣出現。如果把侯友宜完全染藍,他不可能會得到這些年輕人的青睞,如此藍白合還有可能嗎?這是第二個矛盾。
這兩個矛盾必須得到徹底的認知與紓解,也就是說,深藍支持者必須以大局為重,讓侯友宜自由處理中間與年輕選民支持的問題。
客觀來說,台灣的國際與兩岸處境艱難,多數老百姓關切的不是意識形態,而是如何能夠轉危為安,脫離過去七年來民進黨執政所造成的嚴重貪腐與社會浮動問題。因此,侯友宜與國民黨必須及早提出未來執政的國政計畫,而不再是日日捲入選舉泥巴戰。
賴清德此次選戰戰略的基本原則,就是從民調百分之四十基本點往百分之五十一緩步前進,一切務實,儘量放低意識形態,有問題的人就切割,有問題的事就處理,不能處理就讓子彈飛一陣子。由此穩坐制高點,靜觀藍白廝殺,至明年總統大位自然瓜熟蒂落。
要解決這個難局,必須在國民黨與藍營的團結與全力支持下,讓侯友宜依其個性與能力自然發揮。國民黨過去累積下來的歷史包袱很重,要由侯友宜完全承受,雖不公平,亦無選擇。欲解開這道深鎖,打開沉重的厚門,讓國民黨從歷史的禁錮中走出,往一條新生的道路前進,是侯友宜與國民黨及所有藍營支持者共同的責任。而由此深刻的意義,是中華民國自大陸退守台灣,不但國祚未斷,更為中華民族開出了民主政治的新猷。從這個宏觀的視野來看,選舉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政黨在台灣能夠在競爭中逐步走向穩定成熟的民主政治,從而產生安定與繁榮的社會。
黑電瞞大眾 曝缺電事實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台電被監委揪出把核電廠備用的「氣渦輪機」機組拿來當成用電尖峰的調度電源,且未納入電業年報中,質疑用黑電。 本報資料照片
台電被監委揪出把核電廠備用的氣渦輪機機組拿來當成用電尖峰的調度電源,且未納入電業年報中。
監委指的電來自核電廠氣渦輪機組,不是從天上落下的,也不能憑空消失。備用物資或設施,平常不會使用,若發生短缺、情況嚴重,且無計可施之下,才會拿來應急。把核電廠備用的氣渦輪機機組拿來當成用電尖峰的調度電源,不合常態,同時也映照一個事實,就是(短)缺電。
私人公司生產營運也須交代清楚,何況國營事業?台電是公家的,明明有發電、來自核電廠,卻未納入電業年報中。這不是黑電,什麼才是?
國營發電未納入電業年報中,就是黑(數)電。沒有納入,無從監督;短少或消失,也無法究責。「黑店」欺騙消費者,使顧客上當;「黑電」不讓大眾知情,缺電危機被蒙在鼓裡。
蔣訪星 盼能為北市融入人文色彩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吳崇涵/政大外交系教授(台北市)
台北市長蔣萬安率團赴新加坡考察。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長蔣萬安率市府團隊訪問新加坡進行城市外交之旅,主要對新加坡在交通建設、環境永續、都市發展與智慧城市方面,拜會相關部門並進行交流。
新加坡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際化城市,無論在地緣戰略或經貿交流上,皆已成為亞洲與歐美國家銜接樞紐。以新加坡過去的城市外交,強調「多方納入」歐美各國與亞洲主要城市,在東南亞場域進行城市外交,充分進行「避險」策略。這是蔣市長未來推動台北市國際事務得為借鏡之處。參考星國如何將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城市,與歐美與東南亞文化充分融合,塑造一個具有特色的城市,應為此行最主要目的。
在城市永續與環保議題上,蔣萬安這次考察星國「二○三○綠色計畫」,其中包括廿%的校園在二○三○年達到碳中和,二○三○年減少卅%垃圾掩埋量,與七十五%運輸在尖峰時段未來都要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等。這些政策都是台北市可以參考的指標。
新加坡在經貿表現與自由貿易方面,也在亞洲名列前茅。目前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多達廿七個,更同時為CPTPP與RCEP的會員國。雖然台灣在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仍面對政治與其他因素阻礙,但以城市層級來看,仍可藉由積極招商,提供外國人士與新住民友善城市,進而提升台北市整體國際化。蔣萬安訪星期間,應就新加坡政府如何吸引外資與人才,強化英語教育在地化與普遍化,進行更深一層觀摩。此外,積極推動市政國際化,加強從市府、議會至各行政區相關人員國際化訓練,深化城市交流至市民社會。
城市外交與國際化絕非口號,必須有與時俱進的明確政策。前市長柯文哲曾誇口台北市要超越新加坡,一舉成為比新加坡更國際化的都市。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其特色,國際化也很難量化比較。硬體部分似是新加坡強項,但如何在硬體外,融入更多人文色彩,應是北市國際事務未來重點工作項目。此有賴蔣市長與市府團隊未來合作,打造台北市成為一個富有人文氣息的國際首善之都。
賴稱中華民國很難嗎
2023-07-08 05:27 聯合報/ 趙興鵬/作家(台北市)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記者曾吉松/攝影
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從整篇文稿中,可以歸納賴對國家的名稱始終不敢肯定,而出現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但就是不稱中華民國。
國名豈可兒戲?中華民國總統的參選人,竟然在國名上吞吞吐吐、游移不定,尤其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報,足以影響到全球對我觀感,賴清德這篇文章,到底是宣揚我國民主政治?還是道破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畸形發展?
子路曾問孔子,如果你去衛國執政,首先要做的是什麼?孔子說「正名」。子路疑惑地問這有什麼用?孔子答:「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今天要選總統的賴清德,竟然連國名都不肯說清楚,不肯依據憲法據實以告,這樣的總統參選人是選中華民國總統,還是準備選上總統後推翻中華民國?
如果賴認為中華民國是累贅,可以之前說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把選上後更換國名做為政見,讓選民做一個了斷,反而是一位勇者的作風。現在閃閃躲躲,不敢明確表態,哪裡是政治家君子風格?
民進黨自組黨以來,鐵打的黨綱,不就是要台灣獨立?從陳水扁執政到蔡英文執政,心心念念的不就是要完成那改不了的台獨黨綱?現在蔡英文執政八年,朝大野小,可以修憲,為何不修?
民進黨拿台獨作為每次選舉鞏固綠營選票的「搖票樹」,因此絕不放棄台獨主張,但始終不真的從事台獨。口說務實台獨工作者,心中看的是執政大權,因此連稱呼中華民國都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