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憶如/由鮑爾記者會談經濟「軟著陸」
◆ 葉匡時/AI會是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嗎?
◆ 陳冲/上兵伐謀 謀不自限
◆ 陳立恆/世界分裂裡的貪婪通膨
◆ 王正方/爭取曝光率,不必當凱子
劉憶如/由鮑爾記者會談經濟「軟著陸」
2023-07-28 01:05 聯合報/ 劉憶如(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美國阻降通膨有初步效果,聯準會主席鮑爾26日一如預期,再宣布升息一碼。(美聯社)
台灣昨日(二十七日)清晨美國聯準會會後宣布升息一碼,是這一波升息波段第十一次升息,聯邦基金利率一年多來自零至百分之零點二五,調高至百分之五點二五至百分之五點五。聯準會主席鮑爾會後記者會中,數度重申仍將等待新的通膨及就業數據出爐,才會決定今年九月會否繼續升息。鮑爾也強調,升息「過與不及」的兩端,均有極大風險,聯準會也因此將會「非常有耐心」的「停看聽」。
整場記者會中,鮑爾態度堅定,以同一種清楚明確的基調回答記者各種不同的提問,似乎在接近升息波段「最後一哩路」的當前,聯準會更加謹慎小心。若沒有其他意外事件發生,鮑爾顯然期待能創下「抗通膨、軟著陸」的完勝紀錄。
歷史上,除了少數幾次的例外,一般而言升息抗通膨總要付出經濟衰退的代價。這是因為利率調升後,隨著借貸成本的增加,個人消費與企業投資下降,雖然因此減低物價上漲的壓力,卻也因總需求下降而導致景氣下滑;甚至因為力道過猛,造成經濟負成長,成為所謂「硬著陸」的情況。
但另一方面,過去也有好幾次的經驗,因為想要避免硬著陸,因此在通膨稍有緩解之際,便停止升息(甚至開始降息),結果卻是通膨捲土重來,央行只得再度走上升息之路。政策反覆的結果,不但通膨無解,更賠上經濟成長,造成例如一九八零年代美國的「停滯性通膨」。鮑爾所謂過與不及兩端的風險,也來自於此。
去年聯準會啟動一百年來最激烈的升息,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將重創經濟;鮑爾卻說,一九六五年以來曾有三次升息卻軟著陸的例子。鮑爾的目標,不言而喻。一年多過去了,美國就業市場始終強勁,失業率更自疫情期間最高的百分之十五,一路下降且維持在百分之三點六的五十年來低檔。名目薪資上漲的幅度超過通膨,實質薪資的上漲更因此帶動民間消費的增加,形成經濟成長正循環。今年六月份通膨率下降至百分之三,國際貨幣基金幾天前也再度上調美國今年經濟成長至百分之一點八。至此,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已愈來愈大。
細看過去幾次軟著陸的達成,可看見央行的運氣和技術都很重要。今年的暖冬,中國的內需疲弱,皆促成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原本的供應短缺也因全球疫情獲解而舒緩。運氣之外,鮑爾屢次聲明通膨降至百分之二目標之前不考慮降息,也成功建立聯準會的抗通膨信用,更進一步降低市場通膨預期。另外,鮑爾數度表明不會因抗通膨而棄就業不顧,更安定消費與投資信心,凡此種種,對於通膨下降及經濟持穩,都有貢獻。
今年六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降至百分之三,較通膨率最高去年六月的百分之九點一大幅縮減。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及糧食價格後,六月份的核心CPI通膨率百分之四點八,亦較去年最高十月份的百分之六點三持續下降;聯準會最關注的個人消費支出(PCE)今年五月年漲率百分之三點八,也較去年最高六月份的百分之七下降近半。鮑爾昨天記者會中說,這些趨勢雖正面,但聯準會也會維持耐心,繼續觀察未來發展至九月。期待升息循環盡快落幕,期待鮑爾抗通膨有成,也期待軟著陸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