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媒體與TikTok 半不情願地共舞\星期透視/說好的耐打度呢?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大學3+1扼殺競爭力 落得兩頭空
◆  配合兵役 還有大學生活?
◆  星期透視/說好的耐打度呢?
◆  侯須直球對決兩個加分題
◆  瓜國大選結果 無損邦誼有損民主
◆  面對中國 對抗或和平?
◆  名家縱論/媒體與TikTok 半不情願地共舞(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系列專文①)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媒體與TikTok 半不情願地共舞


2023-06-25 01:02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去年牛津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發現,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最大受益者是TikTok。路透


世界新聞媒體年會系列專文①
一位教授最近驚訝告訴我,他問學生最認識的中共領導人是誰?答案是江澤民。為什麼?因為去年底有一天,台灣年輕人常用的小紅書,一夕間螢幕突然變成黑白。他們嚇了一跳,之後才知道是因為哀悼江澤民過世

科技的重要性凌駕了新聞本身嗎?從媒體走向看,確實如此。面對讀者更破碎更分裂的世界,不斷找尋新的網路分享方式,成為不歸路。「跟著社群走」已是當下媒體的重要題目,卻帶來兩大挑戰:一是媒體要改變習慣的運作方式,二是掌握不斷改變媒體經濟學。聯合報主辦、即將登場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應也會論及這兩議題。

美國已有六成民眾從網路看新聞,台灣也超過四成,年輕世代尤其明顯。他們少看紙本報紙,不看電視,但網路是他們的好朋友,媒體只能從網路找年輕新聞消費者;網路優先經營策略徹底改變傳媒景觀

去年牛津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發現,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最大受益者是TikTok。路透更發現,已有七成美國新聞媒體活躍於TikTok,媒體認為 TikTok 創造另種網路「人際接觸」,提供年輕族群更親密連結。如果網路上的文本網網相連,只有到社群所在之地,媒體才有曝光或表現可能。這就是傳播學者 Castells 的媒體基本正當性,現在就是要接受「網路節點就是力量」。

例如英國衛報和 BBC 都重視在 YouTube 露出,想讓觀眾目睹新聞事件後,吸引回到主流媒體。美國三大媒體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也開闢 TikTok 新聞;一時間,今日美國、CNN、每日郵報、太陽報、天空新聞和 BBC 新聞,連經濟學人都加入布局,用 TikTok 製作原生新聞吸引年輕人,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引起對新聞的興趣。

BBC 新聞開始百般不願,但一年後從懷疑轉為成立四人團隊,並說「發展 BBC 新聞 TikTok 用戶,是今年優先事項」。

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華郵聘請年僅二十八歲的喬根森做 TikTok 新聞,至今已有上百萬粉絲,八千萬按讚。過去一年,華郵又增聘兩人和年輕世代互動。

洛杉磯時報去年夏天成立六人團隊。十月,即將離職的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宣布該報新聞將在 TikTok 首次亮相,「這是把華爾街日報介紹給更年輕、更多樣化讀者的最新舉措」。

雖然內容還是為王,但王者也須走入人群。許多媒體近年設立技術長 CTO 一職,幫助媒體媒合科技和新聞,調和兩種看似不搭的文化,想創造雙贏。

但反對者認為 TikTok 新聞有局限,奧瑞岡大學教授達赫嫚就認為此舉很聰明,但最大的道德問題是「輕視新聞本質」,新聞無論如何不是娛樂:華郵做了很多 TikTok 選舉新聞,但無法深入討論政策細微差別

畢竟,新聞的讀取和解讀,是人生必做的功課。新聞不應該只是娛樂至上片斷零碎訊息,而是有結構性知識演算法至上社群短語音,只提供人們喜歡的訊息,而未必是需要的訊息。TikTok 的盛行,讓許多年輕人吃了拉麵上的蔥花,就以為吃了足夠的蔬菜。

女星王思佳愛馬仕包是真是假,應該是全世界最不重要的新聞,但閱讀率卻可輕易超過「格陵蘭冰山融化危機」,這也是媒體無奈。如何讓讀者餐桌上的主菜不再被當作開胃小菜,呈現真正的價值,那就是媒體的另一個習題了。













星期透視/說好的耐打度呢?


2023-06-25 00:59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日前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右)參選2024總統。記者潘俊宏/攝影


根據國民黨先前公布的總統參選人徵召條件,被徵召者須在民調上領先、獲得黨內幹部認可、以及在後續的選戰中「耐打」。三者當中,耐打度顯然最為重要,因為民調與黨幹的支持只反映當下,「耐打」卻是支撐後續選戰的重要因素。

五月中,國民黨宣布徵召侯友宜,黨中央表示,因為侯在民調與幹部認同上皆超前郭台銘。筆者當時便為文質疑,三項條件最關鍵的「耐打」何以未見評比?

耐打評比何以獨漏,不得而知,但侯「不耐打」,卻在提名後立刻獲得認證。提名時,侯曾以三成支持度領先其餘兩位參選人;但不到一個月卻猛跌七個百分點,支持度摔成老三,甚至還輸給新興小黨的柯文哲。親藍名嘴試圖為侯緩頰,認為新北幼兒園餵藥疑雲是導致侯支持度下滑的偶發因素。但未獲證實的區域事件竟可以讓總統參選人支持度慘摔,不也正凸顯侯的不耐打?

早先藍營民代表示,侯耐打度上勝郭,因為「侯經過兩次市長選舉,郭則無,侯面對外界攻擊時,像棉花一樣,打上去軟綿綿,但郭面對攻擊會動怒,回應會過頭,因此侯較耐打。」

此一觀察根本誤導耐打的意涵。談到耐打,美國總統參選人川普無疑是最佳典範。他脾氣火爆舉世聞名,擔任總統首年就撤換三分之一以上的內閣首長,目前身上揹負三十餘條官司,貪、色、權、騙幾乎全包,其中幾條甚至已初審有罪。儘管各界批評不斷,卻似乎撼動不了他民意一哥的地位。媒體甚至開始揣測,川普可能在監獄中當選下任美國總統。

曾經五星市長的侯,究竟犯了那些錯誤,造成他今天如此不經打?

首先便是疏離基本盤。侯可能以為中間選民比例最高,故參選後「厚厚作代誌」成了口頭禪,對兩岸、核能等藍綠議題則避免表態。但不鞏固基本盤,遇到敵營攻擊時,又哪來死忠者挺身擋子彈?研究政治衝突學者均知,場邊吆喝者通常才是勝負關鍵。當郭台銘戴著國旗帽四處上鏡頭時,侯或還天真以為只要國民黨提名藍營便會自動歸隊,殊不知正統藍已非當年順民。

傳統上國民黨以組織戰見長,一旦提名,透過複式動員就算西瓜也會成為救世主。但公開的秘密是,組織戰的成功其實取決於金錢的分配。在黨產遭凍結後,國民黨組織動員早已今非昔比。侯迄今未辦一場大型造勢活動,或許便與經費拮据有關。沒有撼動人心的造勢及動員,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民調下滑。

在野陣營兩位參選人本質差異不大也是侯鵲起的障礙,侯柯俱為擁有博士學位的專業人士,兩人的本土性與出身背景也雷同,網路上甚至譏評差別只在「中綠」與「淺綠」之間。高同質性使得選民在兩人間游走,今天柯人氣竄升,並非他政見過人,而是因為本土藍轉向。換言之,侯要耐打,首先便應與柯作出區隔,「兩岸一家人」與「兩岸一家親」顯然讓人看不到差異。

問鼎大位需要因勢利導,這些年的疫情肆虐讓民眾對兩位醫生參選人有些期待;而經濟情勢不佳,也激勵郭蓄勢待發。侯的背景在警政,文宣也常以黑道剋星描繪。奈何,治安並非當前的首要課題,侯不耐打或許非戰之罪。 













瓜國大選結果 無損邦誼有損民主


2023-06-25 01:06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瓜地馬拉6月總統大選候選之一皮內達(Carlos Pineda)遭瓜國司法機關宣判不符候選人資格,無法繼續參選。美聯社


瓜地馬拉是台灣在中美洲唯二邦交國(另一個是貝里斯),也是我邦交國人口數最多的國家,六月廿五日舉行總統大選,外界都在關切其結果是否會影響我國的邦交,因為蔡英文總統四月初出訪時,美國官方及外媒都將瓜國列為下一波與台灣斷交的名單中。筆者認為,相較於巴拉圭,瓜國的邦誼相對穩定,但其大選則有損民主價值。

瓜國存在與中國建交的聲音主要來自商界,雖然二○一五年瓜國外長赴北京參加中拉論壇,但瓜國政壇至今仍以右派為主力,經濟掌握在少數商業領袖手中,所以台瓜邦誼短期內不至於有變化的可能性。此外,中國僅十三年前曾承攬一電力工程,之後在瓜國就不再有基礎建設的工程,但是雙方的貿易額逐年增加,去年是台瓜的十二倍,未來是否以商逼政值得觀察。

瓜國獨立以來一直存在著菁英政治、權貴經濟、與無常規體制運作的問題,導致民主不彰、政治貪腐、民生凋敝。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為名強行介入瓜國內政,縱容軍事獨裁,破壞人權,終引爆長達三十六年的內戰,造成二十餘萬人喪生。後冷戰時期,貪汙,鎮壓反對黨,箝制新聞自由日愈嚴重,使得瓜國有民主之名,無民主之實,民生凋敝引發社會問題叢生。

首先,有鑑於貪瀆有礙國家發展,二○○六年瓜國與聯合國協定成立瓜地馬拉反犯罪免責國際委員會,期盼能藉由強力肅貪讓國家步上正常化的軌道。二○一五年總統裴瑞斯辭職下台接受貪瀆調查,當時部分觀察家樂觀地認為「瓜地馬拉之春」正在進行中。

好景不常,當肅貪的箭頭指向前總統莫拉萊斯時,他利用職權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的默許,有系統的掣肘委員會的調查,使得委員會無法再有效的揭弊。現任總統賈麥岱干預調查更為嚴重。二○二一年瓜國檢察長辦公室表示,反貪檢察官已著手調查有關賈麥岱收受俄商賄賂一事,隨即調查該案的檢察官山多瓦遭免職,他立即逃離瓜國自保。雖然美國以嚴重貪瀆的罪名,制裁包括檢察總長波拉斯等多名高階官員及議員,仍遏制不住系統性的貪瀆,因為至今已有多位反貪檢察官入獄,且有三十六人流亡在外。

其次,賈麥岱政府藉由選舉法庭對候選人的資格確認權,將有實力的反對黨候選人判定資格不符,剝奪其參選權。繼原住民左派人權領袖卡布雷拉,右派前總統阿爾蘇之子羅貝多相繼被判資格不符後,近來最具聲望的右翼商人皮內達也在上個月中被取消資格,引發國內外相當大的議論。

再者,為了阻擾貪瀆調查,賈麥岱政府經常藉口妨礙司法,任意逮捕報導官員貪腐的記者,及為他們辯護的律師,莫須有地關閉媒體更是家常,毫無新聞自由可言,為的就是不讓貪瀆醜聞曝光。

瓜國有過半人口處於貧窮狀態,組織犯罪嚴重,婦女受害居高不下,人民苦不堪言,無不希望能藉由選舉改善生活。然而,在菁英統治下的共犯結構,將司法武器化,排除異己,無論誰當選都是既得利益團體的代言人,無助瓜國真正的民主化,反而有損民主的價值與真諦。











面對中國 對抗或和平?


2023-06-25 01:05  聯合報/ 段昌國/退休教授(台北市)
波波漫畫


俄烏戰爭激烈、圖窮匕現,不僅幕後大國相爭的真相逐漸顯露,最新消息是俄國防部與傭兵組織瓦格納的齟齬浮上檯面,俄羅斯總統普亭甚至發表電視講話,指控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叛國。

近日,過去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認識的兩位俄國同學來訪,我請他們餐敘,意猶未盡又相約再聚。我們紀念一九八九年在普大過世的老師布萊克(C.E. Black)教授以及我美麗的妻子劉翔飛,她於一九九○年在香港猝逝。我們略帶黯然神傷的重敘舊誼,也各抒己見議論時事。

我想起當年布萊克教授提到,他二十九歲時受聯合國委託,調解南斯拉夫危機;現在俄烏局勢慘烈,聯合國卻沒發揮什麼功能。二次大戰後,聯合國成立,而幾乎所有戰爭,美國皆無役不與。今日美國支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然而他卻幾乎成為亡國之君。

俄烏開戰以來,千萬人民流離失所。烏克蘭中上階級者還有能力託庇於鄰近各國,波蘭收容了一百多萬人,而留在祖國的人民每日面臨生存的困難。澤倫斯基治國無方,兩國開戰以來,烏克蘭黑海港口不是被拒絕就是被封鎖,使航運完全停頓。本來俄烏的小麥產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包括埃及、黎巴嫩、敘利亞等國家都仰賴俄烏的小麥,尤其是土地貧瘠的南歐各國。現在出口受限,不僅雙方人民都身受其害,全球也有糧食短缺和饑荒的問題,造成無數人民的生活甚至生命受到威脅。許多國家則需要俄國的天然氣才能免於挨餓受凍。

教宗呼籲不要將小麥和石油做為戰爭的工具,是悲憐在大國博奕下受苦的平民百姓。追根究柢,無非是西方聯盟迎納烏克蘭,並藉此排斥俄國。普亭堅持不動核武,希望澤倫斯基懸崖勒馬,不要弄到國破家亡的地步。俄烏面積與國力大小懸殊,是非常明顯的事實。

台灣與中國大陸無論在國土面積、人口、軍力方面也都無法相比。台海情勢接近兵凶戰危,然而執政者竟然要採取對抗策略,妄稱備戰求和,以此保台,實為愚不可及。這樣的國家領導者,跟不顧人民安危的澤倫斯基有何差異?蒼生無辜,何其不幸也。台灣即將舉行大選,實際上就是面對中國崛起,兩岸和平的選擇問題。

希望兩岸盡快恢復民間正常交流,尤其是大學的交換學生制度。雙方在生活文化和思想觀念上互相了解和同理,才是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的真正良策。否則,人民免於戰爭恐懼的生活,只怕一去不復返。布萊克教授墓木已拱,我的妻子也長眠於金寶山,他們若然有知,見今日四處戰火的世局,恐怕也無言以對。我與老同學如今都已年過七十,伏特加是不能再喝了。想到先師臺靜農先生曾送我一幅對聯,下聯是「賢豪多共酒為徒」,愈發不勝感慨。












侯須直球對決兩個加分題


2023-06-25 00:55  聯合報/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退休教授(桃園市)
侯友宜日前在台大演講。圖/報系資料照


侯友宜日前在台大的演講,四平八穩;但這只能穩住原有的支持者,無法擴大支持面。他必須直球對決兩個問題,才能加分:一、為什麼必須下架民進黨?二、為什麼取而代之不是柯文哲而是他?

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柯文哲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但民眾黨只有一個柯文哲,他的光環無法轉嫁,所以他參選總統,可以增加民眾黨的不分區席次,但是在區域立委的選舉上難有斬獲。所以如果他當選總統,朝小野大的狀況會比陳水扁時期更為嚴重,施政將困難重重,中華民國可能要空轉四年。

第一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回答:一、下架民進黨,兩岸和平才看得見曙光;二、下架民進黨,才能阻止權力腐化、道德淪喪。

首先,兩岸和平是全民的希望,但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八年,兩岸陷入兵凶戰危,全民有感。和平不是一廂情願的事,賴清德的「和平保台」完全自彈自唱,無任何具體可行的策略。束手無策之餘,只能抺紅國民黨,認為國民黨的兩岸和平是喪失主權,但是他刻意跳過馬英九執政八年,兩岸維持和平、中華民國並沒有喪失主權的事實。

中共和國民黨都強調「九二共識」,然而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中共當然只講「一中」,不講「各表」。馬英九三月的大陸之旅,公然在中國的土地喊出「中華民國」,證明「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雖然是中共不喜歡、卻不得不默許,也是維持兩岸和平,中華民國保有主權的通關密語。只有中國國民黨才持有這項獨門密技,因此只有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和平才不是空談。下架民進黨,和平才有望。

其次,全面執政後的民進黨,背離他們在野時堅信的價值:「民主需要監督制衡」。事實上當代民主制度的設計,就是建立在對民主多數的擔心,所以透過權力分立、相互制衡,防止民主多數變成多數獨裁。但是現在的民進黨,權力已經腐化了:司法院、監察院全面綠化,何來分立?

權力腐化、濫權的直接結果,就是道德淪喪。執政黨集錢和權於一身,不思在施政上造福人民,反而豢養大批網軍,製造不實訊息打擊異己,秀政治道德的下限。

陳明通羞辱台大和整個學界,民進黨沒有一句讉責;林智堅論文被台大判定抄襲,蔡主席要求全黨力挺;鄭文燦也是論文抄襲反而升官。道德瑕疵儼然是民進黨的資產,難怪上行下效,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民國,成為全世界詐騙集團的最大輸出國!

以上是看得見的權力腐化、道德敗壞,一定還有許多看不見的腐朽,只有下架民進黨,才可能現形。













配合兵役 還有大學生活?


2023-06-25 00:53  聯合報/ 林政武/國中教師(台南市)
兵源不足,募兵不順,台海又兵凶戰危,役期將恢復成一年。教育部公布推出「三加一」方案。本報系資料照。


宥於兵源不足,募兵不順,台海又兵凶戰危,役期將恢復成一年。教育部公布推出「三加一」方案,然而,讓役男可在四年內同時完成學業和兵役,完全是為了配合兵役政策,未考量到讀大學除了拿文憑,還有人際關係的學習與建立,例如談戀愛和跑社團;更別提經濟弱勢者還要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或許可在三年內修完學分,但這樣的大學生活有何品質?當然,教育部並未強制,只是提供一個選項,民進黨政府知道兵役延長會引發年輕人和家長的反彈,此舉是為了降低民怨,只是民眾會埋單嗎?

兵役延長當然可用時空背景不同之術來解釋,但背後有無美國壓力?當前兩岸兵凶戰危的始作俑者是誰?

台灣人心知肚明,中共若犯台,就算台灣在美國跟其他國家幫忙下慘勝,下場大概也和烏克蘭一樣變成焦土。戰爭是用盡所有和平手段未果而不得已採取的最後手段,但民進黨政府一味親美仇中,關閉所有兩岸交流管道,賴清德說想和習近平一起吃飯就可,其他人講就是中共同路人,憲法明定人民有服兵役之義務,但前提是要讓我們知道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大學3+1扼殺競爭力 落得兩頭空


2023-06-25 00:53  聯合報/ 諸葛俊/屏東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兵役義務役制度將恢復一年,國防部日前拋出「3+1」方案,盼於三年內完成大學學業並以一年時間當兵。記者洪哲政/攝影


大學四年,如果「三年大學,一年當兵」可行,那麼說「最不懂教育的就是教育部」一點也不為過!

教育部拍板兵役延長方案,即大學三年念完,第四年去服兵役,九十四年次以後出生役男於一一二學年度實施。此方案完全不了解當下大學教育的實施情況,政策不食人間煙火,人才培養荒腔走板,絕對影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大學教育的現實是什麼?大學第四年多用來安排專業實習、畢業製作與論文撰寫,眾多專業科系特別運用專業課程多已修完後的大四時間,安排學生進入相關產業實習,不但是大學學習生涯的總結成果,也能提前讓學生了解產業真實面貌,而且很多大學還與產業簽署「畢業即就業」產學合作協定,由實習單位擇優錄用即將畢業的學生,對許多大學來說,「畢業即就業」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招生策略。

而且大學學制規畫中,大四的專業科目較少,學生可以多選修通識教育的涵養課程,通識納入永續發展的課程規畫。教育部近年推動通識教育多元化,如果大四被賦予保家衛國使命,又如何自圓其說?

更何況還有專業科系學制是五、六、七年,許多學生也利用大四準備研究所考試,但即將上路的教育專業向政治判斷屈服,打斷原有的教育體系,也阻擋了年輕學子生涯規畫,何其殘忍!

現在大學第四年要當兵,實習的機會沒有了,奮力一搏的畢業製作也不知道用什麼時間完成,還有原本有機會可與產業連結的人際關係也化為烏有,這種「心不甘情不願」的兵怎麼會有訓練績效?等到有了兵的樣子,馬上又要退伍。將培育人才當成開玩笑,視國防安全為兒戲,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政策?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大學校長沒有發出反對聲音?」教育部主宰私校獎補助款,以及國立大學的數億、數十億補助經費,在少子化學收拮据的現實中,哪位校長願意得罪教育部,「大學的脊梁」見到錢就矮了半截。

以後的大學,大四課堂上僅有少少的男同學,其餘全是女同學。等到畢業時,女同學已習於社會脈動和職場生態,走著個人的生涯規畫道路,少了一年大學生活的男同學退伍後一切從頭開始,看似齊頭點的平等,卻不是真正平等的競爭環境。

也許兵役延長案是現實環境的不得已,但誰造就台灣從承平變成受到戰爭威脅?一個不成熟的政策,已經預期達不到效果,反而創造新的社會不公,真不知教育部的專業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