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行政機關的怠惰,助長台灣淪為詐騙王國
◆ 聯合報黑白集/監委的政治霸凌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開放釋迦進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開放釋迦進口的啟示
2023-06-25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國台辦宣布,即日起恢復台灣鳳梨釋迦輸往中國大陸。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國台辦日前宣布重新開放台灣鳳梨釋迦進口,距離民國一一O年(2021年)9月20日大陸以發現台灣鳳梨釋迦有「介殼蟲」為由,宣布暫停進口以來,共長達638天。對於台灣種植釋迦的農民來說,真的是有如天降甘霖,終於可以把辛苦種植的水果重新外銷大陸。
當時中國大陸宣布檢疫發現台灣的釋迦帶有介殼蟲,而暫停從台灣進口時,我們的農委會第一時間就說,這是大陸政治力介入的結果,完全忽視台灣出口到大陸的釋迦到底有沒有介殼蟲。而中國大陸會發現台灣釋迦帶有介殼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初大陸申請加入 CPTPP,必須對所有進口農產品採用同樣的檢疫標準,經過檢疫之後,才發現台灣的釋迦因為帶有介殼蟲,而被要求暫停進口。
依陸方說法,只要台灣方面能把介殼蟲的問題處理好,就有可能再度開放。但是農委會一味指責陸方,而不認真去看待介殼蟲的問題,農民則根本不知道陸方要求的標準為何,更不可能去改善有蟲的情況。
這些問題就是因為民進黨政府上任以來,兩岸關係急驟惡化,兩岸沒有任何聯繫管道,當出現貿易糾紛時,也就找不到任何解決方案。過去兩年來,台灣被禁的農漁產品還包括鳳梨、蓮霧、柑橘、石斑漁和白帶魚等,導致農漁民遭受重大損失,必須靠政府補貼度難關。
去年8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第一次帶團訪問大陸,明白向陸方表示農漁民希望能重新開放農漁產品,其中尤其以台東縣最為嚴重,因為釋迦相關產業一年的產值接近50億,是台灣水果中僅次鳳梨的第二大產值的水果,台東縣政府為了照顧縣民,當然要努力爭取開放。
由於陸方表示,我方政府與農民應該要先處理好介殼蟲的問題;在這個認知下,今年3月在國民黨協助下,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帶團訪問大陸,了解大陸的檢驗標準,而台東縣政府應該如何處理才能解決介殼蟲的問題。在此同時,台東縣政府委託台東大學研究找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從種植釋迦時的整土、施肥、殺蟲、到包裝,一連串的嚴謹流程,只為了確保出口的釋迦不會再含有介殼蟲。
在上周於廈門召開的海峽論壇中,夏立言再度說明國民黨對於九二共識的立場,以及強調對於兩岸交流溝通的重視。同時,台東縣長饒慶玲也親自與會,詳細說明台東縣政府如何處理介殼蟲的問題。終於在海峽論壇結束不久,大陸國台辦宣布重新開放台灣的鳳梨釋迦進口。
從上述開放的過程中,有兩個最重要關鍵。第一是,國民黨一再重申支持九二共識的立場,因此能夠保持與陸方順暢的溝通管道,因為如果沒有溝通管道,根本無法知道陸方的檢驗標準為何,農民又該如何去改善農產品品質,來達到陸方的規定。另外一個重要關鍵是,台東縣政府非常積極的在解決介殼蟲的問題。有了溝通管道,所以台東縣政府可知道陸方的檢驗標準,進而設定完整的解決方案。
總而言之,這次陸方重新開放釋迦後,相信未來會有其他的農漁產品希望依據相同的模式爭取開放。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應該設法與對岸保持良好的關係,才有可能維持溝通與交流。在建立溝通管道之後,才有可能了解對岸其他農漁產品的相關規定,從而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否則以政府當前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可能永遠無法解決農漁產品銷往大陸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監委的政治霸凌
2023-06-25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針對重啟調查余正煌舊案,監察委員高涌誠表示,該案是關於余正煌在調查局執行公務時,涉及其職務相關的調查案件,與「林智堅論文案」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竹市前巿長林智堅論文抄襲案,調查局調查官余正煌才與林智堅達成和解,即傳出監委高涌誠正調查余的舊案。濃濃秋後算帳味中,更加凸顯監委恣意政治霸凌的可怖。
余正煌四年前的舊案,內部調查與司法調查均無不法,也未聞有何重大案情。相對於余正煌不願為林智堅和陳明通師徒背黑鍋,而被改調內勤的冤屈,監委不去查余正煌是否遭機關政治黑手報復,反而翻出舊案重炒,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後的政治動機。
以前監察院常被譏「打蒼蠅不打老虎」,蔡政府上台後,監院依舊不打老虎,但變成「辦藍不辦綠」,陳師孟更辦得虎虎生風。陳師孟因司法界反彈而去職,其未竟志業自然承繼有人,但已淪為蔡政府的捍衛隊。至若高涌誠去痛毆一個力抗黨國權勢的基層調查員,而且是在其落難後翻出舊帳狠踹,恐怕連圍事小弟都不齒。
林智堅新竹市府的棒球場弊案,監委立案後查得怎樣了?司法院懲戒法院前院長涉性騷安全下莊,監委不想了解一下嗎?如果就愛舊案新炒,那個新科大法官被控教唆偽證,高涌誠不敢有興趣?
監院前院長王建煊曾說,外界常認為監院是無牙老虎,其實不但有牙且咬死人不償命,更糟的是殘害忠良時外界不知。監委打藍不打虎,又熱中報復追殺小官,不愧是東廠!
聯合報社論/行政機關的怠惰,助長台灣淪為詐騙王國
2023-06-25 00: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虛擬貨幣、電子支付經常成為詐團洗錢工具,但NCC、數位部、金管會竟都稱無法可管,行政院追加十三億元投入打詐活動,卻被檢察官指稱是「國家級詐騙」。記者曾學仁/攝影
詐騙案是台灣一大民怨,政府宣稱組成打詐國家隊,投入鉅額公帑大內宣,但口號無法治國,更無法打敗快速演進的詐騙集團。行政部門不願正視問題根源,從前端解決,光靠後端執法抓詐團小弟,不僅凸顯政府打詐無能,再多的打詐口號也如詐團話術;而政府的怠惰,正是台灣淪為詐騙王國的最大助力。
去年七月,在國人遭詐團誘騙至柬埔寨凌虐事件爆發後,民怨沸騰,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宣布成立打詐國家隊,結果是愈打詐團愈強大、受騙民眾愈多。今年五月,閣揆陳建仁又宣布投入十三億反詐,還成立打詐辦公室。諷刺的是,行政院大陣仗推出打詐國家隊1.5,馬上就被第一線執法的檢察官痛批「根本是國家級詐騙」;檢察官更點名金管會、NCC和數位部,就是打詐國家隊淪為國家級詐騙的三大戰犯。
檢察官的不滿,除了因為近來爆量的詐騙案湧入,幾乎壓垮所有地檢署;更大的問題是,斬不斷的人頭帳戶、氾濫的的第三方支付虛擬帳號、異常巨量的漫遊門號,該負起管理、監管責任的行政部門,不是踢皮球,就是裝睡叫不醒。
人頭帳戶遭詐團使用並非始於今日,但國人個資的嚴重外洩,更助長人頭帳戶、冒名帳戶等問題。看看國內至少廿萬人曾因當人頭戶遭到移送法辦,但這些人仍可持續不斷在銀行開戶,提供犯罪集團使用;有的銀行已出現上萬個警示帳戶,被形容是詐團最愛,還有數家銀行出現行員勾結詐團,金管會至今卻仍避談如何對高風險名單及有問題的銀行加強監管。
個資遭外洩也讓詐團可冒名辦理電信門號作為驗證電支帳戶,申設電商假帳號的情況日益嚴重,但今年第一季就有近百萬個漫遊門號賣往中國大陸,檢方與學者都重話警示,希望NCC善盡管理之責,NCC卻只是說要去回收門號、停發門號,不願從制度管理上根本解決問題。當漫遊門號、黑莓卡早已是詐團利用的絕佳工具,第一關的行政管制放任不管,光要求後端的檢警抓人,有用嗎?
在國內日益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也成為執法人員一大噩夢,原因就出在政府對業者既沒有任何資本額或開業限制,平台業者每天可產生數十萬個虛擬帳號、進行代收代付,資金可快速轉手的特性,自然成為詐騙集團最愛,儘管檢調早已多次查獲詐團自行開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案件,最該負監管責任、提出解方的數位部,卻始終麻痺無感。
現行法律規定交易規模在廿億元以下由數位部管理,但數位大臣不是忙著出席國際宣傳活動,就是說數位部只負責發展,不負責監理,無視《數位發展部組織法》明定職掌為「數位經濟相關產業之指導及監督」;當部長對法定業務毫無自覺,也難怪詐團猖狂無懼,民眾只能成為數位發展卻毫無管制下的犧牲品。
面對檢方疾呼應對第三方支付採特許制,對高風險帳戶的開戶應有所限制,數位部與金管會的回應,卻都只有官僚式的持續輔導與督導。行政部門持續裝睡,詐團更加樂不可支,小老百姓只能自求多福。
全民飽受詐團橫行之苦,多少人不敢接陌生電話,多少少年不務正業寧當車手,多少受害者畢生積蓄化為烏有,甚至慘遭凌虐或賠上性命。打詐不會只是檢警調追緝犯罪的責任,當犯罪集團可用低微成本獲取龐大利益,而相關行政機關總是怠惰放任詐團運用新科技精進詐術時,蔡政府投入再多經費、增加再多執法人力、喊出再響亮的打詐口號,終究是「國家級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