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新太空商機 台廠大有可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還沒當選,就先花掉一五○億公帑
◆  聯合報黑白集/瑕疵品釋憲法
◆  經濟日報社論/新太空商機 台廠大有可為





經濟日報社論/太空商機 台廠大有可為


2023/06/22 03:23:53   經濟日報/社論
低軌衛星示意圖。(美聯社)


台灣的太空計畫已經有30年之久,之前動機是希望能夠有自己掌控軍事偵察衛星,但是軍事衛星規格太高,而美國又可以適時提供衛星偵照照片,所以始終發展不起來。

然而最近兩岸緊張升高,加上烏克蘭戰爭的教訓,讓政府開始將資源投入,更重要的是,美國所領導的太空產業,由過往政府與軍方主導的模式、逐漸轉移到私部門創新技術發展,民間企業不僅自行研發生產衛星及火箭,還提供發射服務,這就是所謂「新太空」(New Space)的趨勢,而台灣電子等衛星周邊產業已經成熟,遂可以在非國營非軍事供應鏈中,占據相當地位。

近年來兩岸緊張,電訊聯絡管道成為攻擊首要目標,讓台灣的注意轉往太空;目前海底電纜乘載逾95%國際網路流量,台海局勢若升溫,中國很有可能瞄準台灣的14條海底電纜進行截斷或攻擊

面對這樣的威脅,台灣正在考慮替代方案,像是加入更多網際網路的連接,最近兩年美國 SeaMeWe-6 海纜計畫,把中國業者踢出,中國三大電信業者合資 EMA 計畫以資對抗出現類似供應鏈般分庭抗禮

重建電纜系統,需耗時經年,無需透過陸地或海上的實體連接低軌衛星,成為吸引台灣的選項;最知名例子就是馬斯克 SpaceX 公司的「星鏈」(Starlink),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提供低軌衛星網路服務,雖然目前僅建置了三分之一,但已足夠提供烏克蘭軍事、宣傳用的聯絡通訊一戰成名聲名大噪

去年烏克蘭取得星鏈服務之後,中國解放軍報曾批評這套系統是「幫凶」,外界判斷會增加攻台的困難,可是現在輪到台灣擔心,隨著馬斯克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廠擴大,其在大陸的利益愈來愈深根,星鏈系統恐怕不會用來協助台灣。

馬斯克去年曾說,若要解決台海爭端,可以讓台灣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他還表示,中國官方的政策就是想「統一」台灣,並稱此事無可避免;最近馬斯克到北京、上海訪問,更受到上賓的款待。

台灣此刻積極尋求星鏈替代方案,而由於英國政府握有太空公司「OneWeb戰略決策權,OneWeb 是首選;但烏戰爆發後,西方對俄國制裁,導致 OneWeb 的衛星無法再使用俄國「聯盟號」(Soyuz火箭發射,而需委由最大競爭對手「SpaceX」代為發射衛星,情況不利。不過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16日訪問英國時表示, OneWeb 即將完成發射650顆衛星的計畫,可望今年底將覆蓋範圍擴及全台灣,屆時全台將會有700點測試點。

數位發展部將在兩年內投入5.5億元,確保台灣通訊網路應變韌性,但這只是初步規劃經費,而據台灣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台灣太空中心累積30年技術,在全球太空產業領域排名約15,正在開發自製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最快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首次升空,初步模擬台灣約需120枚低軌通訊衛星,方能確保24小時通訊不中斷。

根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研究報告,民國一二九年(2040年)太空經濟產值將達1兆美元,目前是全球低軌衛星密集發射期,預估民國一一六年(2027年)全球商轉,不少低軌衛星廠商 SpaceX、OneWeb 衛星跟地面接收站關鍵零組件都是台灣生產,這就是台灣的新商機

許多台灣廠商,都注意到新太空商機,像鴻海集團這樣的大公司,6月初宣布切入低軌衛星、太空領域,此外據報導,已有相當數目的產業接上台灣太空產業鏈,包含晶片的聯發科(2454)、射頻元件穩懋衛星酬載昇達科衛星天線芳興航太金屬零組件一心機械發射及接收器主板金寶高頻無線通訊模組同欣電等。

台灣目前的產業很強,但是往往缺臨門一腳,譬如工業電腦硬體很強,但被人家買去,加上專門的軟體,賣給衛星公司,馬上價值幾十倍。甚至百倍,這是政府與業者需要共同合作的,新太空是可以讓私營企業大有發展,雖然有地緣政治障礙,但不妨礙台灣產業尋求新商機











聯合報黑白集/瑕疵品釋憲法


2023-06-22 05:02  聯合報/ 黑白集
立法院上午舉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蔡彩貞、朱富美、陳忠五、尤伯祥均通過57票過半門檻,確定成為大法官。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灣的民主,來到了一個無奈又難熬的瓶頸。人們都知道正義在什麼方向,但執政者的腳步,偏偏不走向那裡。明明大家都知道那樣做不對,但整個體制歪斜,不管輿論如何大聲疾呼,都無法糾正或喊停錯誤。立法院昨天表決通過蔡總統提名的四位大法官,正是如此,讓政治瓶頸愈發阻塞

十五名大法官都由同一個總統任命,顯然不符制度設計分散及交錯原則,但台灣卻落入了這個困局。原本大家期待,蔡總統若有一點謙抑精神,這次也許不要提名或不要提足額,可把機會留給下任總統。但更令人失望的卻是,蔡英文不僅提足名額,而且還提了沾親帶故及人品備受爭議法律人

這次進入大法官會議的四人,有高官之妻,有卡管學者,還有被控教唆作偽證的律師。最可悲的是,在國民黨和民眾黨拒絕進場投票下,爭議最大的尤伯祥竟以「最多同意票獲保送過關,次高票則為卡管學者陳忠五民進黨立委道德意識異於常人自主能力之低下無所遁形

大法官的任務,在負責釋憲統一解釋法令,如果沒有卓絕人品及非凡見識,不足以勝任。而如今,在瑕疵品被當成聖物的情況下,若干立場偏頗慣於服膺特定黨派利益的人都當上大法官,憲法要不被踩得稀爛也難。瑕疵品為人民釋憲,你能想像嗎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還沒當選,就先花掉一五○億公帑


2023-06-22 05:23  聯合報/ 社論
副總統賴清德今宣布,政府將補助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至少五成以上,台下朝陽科學生舉手,並頻稱「好」。記者趙容萱/攝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朝陽科技大學造勢時說,政府為縮減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將提供私立大學學費補貼,每個學生至少補助二點五萬元。教育部隨即附和,這項政策明年二月即可實施,一年所需預算為一五○億元,估計有五十九萬名學生受惠。賴清德還未當選,即慷了納稅人一五○億元之慨,不會感到心虛嗎?

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極大,政府要設法拉近其距離,幫助就讀私大的學生減輕家庭負擔,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從發布的手段及時間點看,則完全失去其正當性。如果這是一項用意良善施政,蔡總統任內七年早就該做而不做,卻拖到她即將卸任,讓賴清德以參選人身分代表發布;這種操作,極為可議。這不僅是黨政不分,也是執政黨公然揩國家教育部變身賴清德的助選員,更是公器私用

教育部醞釀中的政策,能被賴清德如此流暢地嫁接為自己競選主張,即可看出民進黨如何徇私利用自己執政優勢進行這場不對稱戰爭。且看教育部的學費補貼計畫,不偏不倚落在明年二月開始實施,其目的,就是要讓明年一月投票的年輕人覺得「有感」,從而對民進黨的「恩德」投票支持。問題是,年輕世代如此容易被收買嗎?賴清德在年輕族群落後支持度,能因此而大步趕上嗎?

遺憾的是,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原因是:第一,正當的決策不循正常施政程序推進卻假藉選舉支票的形式讓候選人夾帶出場完全是功利操作;光憑這點,年輕人就不會心服。第二,任何政策都有反作用力,已畢業的年輕人或者就業並不順遂、乃至仍在償還學貸的青年,可能因未能享受此一補貼政策,而加深對民進黨的怨懟。第三,學費補貼固可嘉惠在學青年,但龐大預算支出仍要靠納稅人共同負擔;換言之,這些青年學子畢業後仍得為自己減免學費償債

更令人反感的是,蔡政府為了爭取年輕選票今年不斷釋出各種買票政策已到了氾濫莫名地步。例如,年初趁著全民要求「還稅於民」,民進黨在《疫後特別條例》中私增成年禮」一項,對十八到廿一歲的國民普發一千二百元補貼,目的是要補強去年底選舉在年輕選民陣線潰敗。另外,民進黨還發放學生租屋及學貸補助兩項共花費五百億元。陳建仁還拍板,六月起對十六歲到廿二歲青年每年發放常態性五百元青春動滋券」,用於觀賞運動賽事。表面上,是照顧年輕世代;實質上,卻是撒國家公帑私心為民進黨買票

相對於最近有多所私立大專院校必須退場,加上大學畢業生低薪常態化,賴清德花大把預算去補貼私大學費,對台灣高等教育有待解決沉痾而言顯得既不對症又下錯了藥。根據勞動部統計,去年大學畢業生的首份薪水,半數領不到三萬元,有四分之一領的是基本工資。這顯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供應市場人力需求已經嚴重斷鏈脫節。一方面,是高教人力供過於求;另一方面,是學生專長培養無法對應社會所需。其根本解決之道,需重新檢討科系配置,甚至讓部分學生重回技職體系,以避免教育投資浪費。如今,曾任行政院長及副總統的賴清德,竟只能提出學費補貼之計,豈不是在提油救火,讓弱勢階層子弟愈發迷失在錯誤教育政策的迷宮中

私校學費補貼政策,表面上看似具有高貴公平情懷深一層看,卻只見執政者短視近利,毫無百年樹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