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蘭/活在當下?未雨綢繆? 端看年齡
◆ 劉義周/我們需要候選人的暗黑紀錄
◆ 陳亮恭/萬仞宮牆與濠梁之辯
◆ 馬凱/為青年請命請從居住始
洪蘭/活在當下?未雨綢繆? 端看年齡
2023-06-15 03:43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中央大學、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從腦造影實驗中,我看到了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大腦神經機制,也看到了為什麼溫故才能知新,因為新的知識需要和舊的聯結,找到知識架構(schema)的位置才能被儲存。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周交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心得報告做為平時成績,強化學習的效果。
在改他們的作業時,我看到一個學生寫道:人生真是充滿了矛盾,教生活哲學的老師叫我們要活在當下,要記住曾國藩的十六字箴言「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往不戀」;但導師卻叫我們要未雨綢繆,警告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究竟要聽誰的呢?
好問題,其實兩者皆對,端看當事者的年齡。
年輕時,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所以事事要謹慎規畫,未雨綢繆,以免錯失機會。我們大腦的神經迴路會因頻繁思考而活化,形成緊密的連接;活化的次數多,神經迴路臨界點就愈低,機會一來,呼之即出,所以遇事可以「成竹在胸」馬上反應。
同時「心想事成」有大腦上的原因:當心中有目標時,眼睛搜索所注意到的東西會不一樣;平日忽略的小東西,大腦會突然發現:原來它可以用在某處或成就某事。其實創造力就是「在每個人都看到的地方,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這個「選擇性的注意」背後的指導語就是心中的目標,所以年輕時必須去考慮未來。
平日若常作沙盤推演的思考,臨危就能不亂,因為大腦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們在作情境思考時,大腦會活化跟實際動手做相同的神經迴路。平日若把各種情境設想得愈多,臨場愈能鎮定。年輕人因對世事的變化了解不深,若無遠慮,的確會有近憂。
但是人在經歷過生命中的風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強求無用後,就要學會隨緣隨喜。有智慧的人懂得放下,人切切不要自尋煩惱。
猶太教經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已有之事必再有,已行之事必再行」。既然不管什麼事,歷史上都曾發生過,只是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名,那麼參考別人的經驗即可,不必驚慌。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用曾國藩說的「物來順應,不迎未來」來處世。佛蘭克林說「經驗是個寶貴的學校,可惜愚蠢的人只有從這裡才學到東西」,這是為什麼成大事者都讀史。
因此年輕時,必須去思考未來,才會知道哪些是該極力爭取的。但是人生過半後,生活的態度要不一樣了,要學會哪些是可捨去的。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做 CEO 最好的年齡是五十六歲,因為人到這時,生活的歷練使這個人能快速掌握複雜的金融訊息,並能控制情緒,不落入他人激將法的陷阱。
其實人生沒有矛盾,所謂的矛盾來自不同年紀,眼界與境界高低的不同罷了。人在五十歲以前,要努力成就自己,證明給父母看,自己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沒有辜負他們的裁培;五十歲以後,人要回饋社會,將五十年來社會給你的,回報到他人身上,只要善用人生對他人做出貢獻,就是好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