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陳亮恭/萬仞宮牆與濠梁之辯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萬仞宮牆與濠梁之辯
◆  馬凱/為青年請命請從居住始






陳亮恭/萬仞宮牆濠梁之辯


2023-06-13 00:29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台北市孔廟的「萬仞宮牆」。 圖擷自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網站


各地的孔廟都有類似的建築格局,最著名的便是「萬仞宮牆」。「萬仞宮牆」是孔廟最南邊的正門,一般以城牆的形式體現,對孔廟建築不熟悉的人,常常繞著孔廟走了一圈才找到入口的小門,「萬仞宮牆」的出處來自《論語.子張》: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是魯國的司馬,素來與孔子不睦,某日,叔孫武叔在朝上對大臣們說:「子貢比孔子的學問好得多。」而同朝的子服景伯將此誇讚告知子貢。子貢聽聞後說道:「人的學問就像宮牆,我的這道牆與肩同高,所以很容易看到牆內房舍的美好。但老師的宮牆高達數仞,無法直接窺見,只有找到門走進府邸才能看到雄偉的建築。可惜,多數人僅在牆外窺視,找到其門而入的少之又少。所以,叔孫大夫如此評價老師的學問,不也很正常嗎?」

從此之後,後世便以「萬仞宮牆」形容孔子的淵博學識,而「萬仞宮牆」也體現在各地的孔廟建築。

莊子.秋水》另有一段經典對話,莊子與惠子來了段繞口令般的交談,時至今日仍為經典,日常生活也不少見。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同遊於濠水橋上,莊子說:「魚在河中悠然而游,這是魚的快樂。」此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會知道魚的快樂是什麼呢?」莊子答:「你不是我,怎能知曉我不知魚的快樂?」惠子又說:「我不是你,固然不完全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魚,本來也就不了解魚。」莊子有些不耐煩地回應:「請你回到根本說起。你問我怎麼知道魚的快樂?但你這麼問,便已說明你承認我知道魚的快樂,所以才會問我如何得知的。我是在濠水橋上看魚在水中的狀態而知的。」

由此兩則故事可以發現,人性中總有妄議與好辯妄議者常有其背後之緣由,如叔孫武叔因為素與孔子不和,便公開於朝廷之上議論,與其說是誇讚子貢,倒不如說是藉此貶抑孔子。而子貢以宮牆高度解題,表示未得其門而入的人,站在牆外自以為是的妄自議論,錯失正確的評斷。然妄議之人多具有企圖,也非意在公正

好辯者喜歡在言語取得上風,以巧智反應在言詞交鋒間取得優勢。好辯者汲汲於言語間尋找對方論點漏洞,故多罔顧本質與本意,莊子見惠子在單純悠然景致鑽牛角尖無聊辯論,不耐煩地要他回到根本來談事情,執著於言詞交談間取得先機而占上風,反而錯失自然間的大道。

現代社會較之古代更重視言語與多面向的溝通,回歸事物本質才是溝通的本義妄議與好辯的表現都有背後的緣由,但不約而同地忽略大道運行的自然私欲驅使妄議與好辯縱得一時之快,卻也都錯過人性與自然絕美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