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比不溝通還不溝通的溝通\星期透視/徵召讓黨更團結還是更枯竭?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台灣人民意願 自己回答
◆  蔡執政7年 生活有變好嗎
◆  星期透視/徵召讓黨更團結還是更枯竭?
◆  大屋頂下/台美關係的五個維度 再論台灣不作牛棚烏克蘭
◆  Im.B案 政府虛假打詐的照妖鏡
◆  名家縱論/比不溝通還不溝通的溝通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比不溝通還不溝通的溝通


2023-05-21 00:39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Netflix名劇「王冠」(The Crown)中的英國女王。 美聯社


「Power is nothing without authority(沒有權威,權力就沒有意義)」,這是 Netflix 名劇「王冠」(The Crown)中,英國鐵娘子首相柴契爾面對逼宮,想解散國會,女王勸她,「你有權力就一定要行使嗎?沒有權威,權力就什麼都不是」。無人知曉英女王是否說過此話;但這句話也在告誡政治領袖,無論法律上權力有多大,如果不得人心,沒有個人威信,終究難以治國。

進入數位時代,仍有層出不窮的政治溝通被譏為「前現代」(Pre-Modern)溝通?什麼是前現代的政治溝通?

研究顯示,國家和政府常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因為溝通錯誤,傳播了不一致、不正確且相互矛盾的訊息,只單向傳播想傳達訊息導致溝通失敗造成政府預防政策偏向和控制失靈。學者稱為前現代溝通。溝通比不溝通還糟,政府失能、失信、失職暴露無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江河日下

這七年,也看到民進黨政府充滿這些不溝通的官員。

口水型官員:陳吉仲。去年十二月石斑魚遭禁運時,陳吉仲推出「班班吃石斑」政策,誇下每班吃四次海口。雞蛋缺貨價格居高不下,價量同時失控,他承諾解決「蛋荒」,並未說要解決「蛋價」。號稱史上最會撒錢的農委會主委,一邊開支票,一邊不斷跳票,怎能不惹民怨?

戰狼型官員:吳釗燮。因為不願對美國說重話,記者又不斷追問,讓吳釗燮詞窮當場變臉爆氣,甚至跳針連續五次「說過了」,全無大臣之風。身為外交部長,說一句「反對美國政客炒作炸掉台積電」很難嗎?為什麼要對記者酸臉?回想蔡英文曾七百多天不接受聯訪對記者輕蔑昭然若揭

童子賢呼籲納入核電的能源多元化,兼顧產業民生與減碳。鄭文燦說「不走回頭路」;陳建仁說「非核家園是世界趨勢」,兩句話頂回,完全是「朕說免議」的拒絕溝通架式。

勞動部長許銘春被質詢濫用就安基金,直接上演哭鬧要辭職,備詢時揚長而去。怕熱就不要進廚房,我們的政府裡卻充斥「怕熱的廚師」,還頻頻對衣食父母嗆聲爆氣,如何端得出好菜?

衛福部長薛瑞元,公開場合辱罵依法監督他的國會「啥米死人骨頭都有」;而且這是「媽媽的語言不須道歉

這些官員傲慢嘴臉和追殺反對政府言論始作俑者,就是前行政院長蘇貞昌。

蘇貞昌曾因藝人郭彥均在臉書引述和護理朋友對話「這麼多孩子,就這樣走」,拿國法追殺他。面對時任立委蔣萬安質詢,不但反質詢,事後還在媒體聯訪中以「街頭小混混般的挑釁」、「沒有本事,就不要賣弄;位子爬得高,才被看到屁股紅」等粗鄙的話羞辱蔣萬安。一副幫派大哥的傲慢。

紐約時報兩名記者馬丁和勃恩斯出版新書 This will not pass: Trump, Biden, and the battle for America's future,提到川普執政,如何把政治記者當成宣傳記者,視民主黨議員質詢為寇讎,動不動就對新聞媒體說,「我不喜歡你們醜化我和我的政府,你們才最醜陋,你們才是假新聞」。

書中提到經過四年,政治文化和媒體生態完全扭曲。他們訪問當時的政府官員和共和黨國會議員,似乎沒有人想到川普有一天會下台。當他們問共和黨領袖麥唐納現任領袖麥卡錫:「共和黨是不是有責任?」尤其是需要拯救的媒體和政治倫理,兩人異口同聲承認政治的確影響很大,大到超越白宮的政治文化,更影響美國民主發展。

又到五二○,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人民不樂見民進黨完全執政。董事長游盈隆直指:人民最感冒的,就是蔡政府的道德寬鬆和「鄙視民意治國態度」。這話一針見血視民如草芥必遭反撲。只是,要見到多少血,才會覺得痛呢? 













星期透視/徵召讓黨更團結還是更枯竭?


2023-05-21 01:00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國民黨17日中常會通過徵召侯友宜代表該黨出戰2024年總統大選。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民黨十七日中常會通過徵召侯友宜代表該黨出戰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總統大選。搶佔媒體版面的郭侯之爭或許落幕,但由於徵召過程有些可議之處,黨內裂痕將如何修補,恐怕是國民黨高層接續的頭痛問題。

所謂「徵召」應是對象沒有意願或不具資格,但黨組織衡量各項條件仍執意勸說,甚至修改規則,使對象回心轉意成為黨候選人。但此次郭侯之爭的情況不同,兩人都表示有意爭取成為國民黨候選人。既然雙方都表態,黨便應以公平公開的競爭程序,讓兩造知所依循,使勝者理直氣壯敗者心悅誠服。但正如柯文哲譏諷郭台銘的,國民黨徵召規則不明參加者風險極大

國民黨完全曲解徵召的意涵,一方面說徵召可以讓不具黨員資格的郭董能被納入考量,看似有意幫郭達陣;另方面則以徵召之名行閉室決策之實,剝奪多數黨員表達意見的機會。國民黨若真想納郭為備選對象參加公平競爭,臨時入黨或開放無黨籍參與都是可行之道。不循此途卻搞個徵召橋段,反讓郭誤以為一切都是形式,提名垂手可得,連選戰常見的政策辯論政見發表也都省了。最後發現,徵召竟是在為對手量身裁衣,這口氣郭粉與黨員如何嚥得下?

讓人信服提名程序民主政黨要件,若要凍結原有程序改採徵召,理由必須堅強,否則將難以杜悠悠之口。被徵召者能否勝選固是重要依據;但被徵召者的施政理念是否符合黨的核心價值,更是關鍵。因為,能勝選者必然不畏初選,但有理念者卻不見得願意參選,徵召因而有其必要。

美國共和黨在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徵召艾森豪參選,公認為徵召的典範,直到二十一世紀還偶被複製。艾氏本非共和黨員,自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起兩黨便積極遊說他選邊參選,但艾氏均不為所動。進入初選時程後,紐約州長杜威心急如焚,深怕艾氏不出、主張孤立主義的塔虎脫將贏得共和黨提名,故發起徵召艾氏運動,號召選民初選時填寫艾氏為候選人。半推半就的艾氏目睹首場初選大勝深受感動,才同意掛名為共和黨爭勝。

若非艾森豪的高知名度與政策上支持共和黨理念,徵召艾氏其實不具合理性。但徵召後艾氏仍必須經過連串初選考驗,證明自己具有一戰的能力。與美國的範例比較,台灣的「徵召」似乎顯得粗糙,甚至被名嘴說成設局詐賭

國民黨以內參民調、縣市長與立委支持度決定徵召對象,便搞錯了徵召的精神。因為民調只能顯現當前民意支持度並不足以證明未來適切性;縣市長與立委代表黨內既得利益,與廣大民意本來就有落差。再者,就郭侯過去一個月的表現,郭顯然較貼近國民黨的傳統價值,與民進黨具較大的區隔性。當年共和黨若採用國民黨現今徵召程序,艾森豪根本沒有出線的機會,因為他在黨大會最後也僅是險勝。

國民黨當初決定徵召時,曾說「耐打度」會納入考量,但最後卻對此無任何著墨。雙方誰較能禁得起對手檢驗,因無競爭故難以評估;但選舉要花錢,耐打當然也包括子彈是否充足。以此而論,財政枯竭在野黨排斥首富參選,顯然預示了未來選戰的艱難。 













大屋頂下/台美關係五個維度 再論台灣不作牛棚烏克蘭


2023-05-21 00:56  聯合報/黃年
台美關係持續變動。(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過去很長一段期間,美國以「雙重嚇阻」(Double Deterrence)為台海戰略指針。一方面嚇阻中共武統,一方面嚇阻台灣操作台獨。

「雙重嚇阻」後來結晶為「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一句,迄今仍是美國台海論述的標配語言

且在相當一段期間,由於台灣在解嚴後台獨意識上升,因而美國對台灣的「嚇阻」甚至有時較對中共的「嚇阻」還要凸顯。

例如,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柯林頓訪問大陸,不但發表「三不支持」,甚且國務院將之引申為美國當局不會接受台灣以民主程序達成的台獨,後來在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又直接介入阻止李登輝欲朝「兩國論」修憲的企圖。至小布希繼任,更公開稱陳水扁的台獨操作違反台灣利益,指陳水扁是「麻煩製造者」。後來,甚至出現「美中共管台海說」。這些斑斑史實,皆顯示美國當年的「嚇阻」是「雙重」的,兩岸平衡

但自川普至拜登以降,「雙重嚇阻」顯然出現了嚴重歪斜失衡的變化。亦即,美國固然仍持續對中共「嚇阻」,但另一方面卻有意識地掩護縱容民進黨操作借殼台獨務實台獨」,進行「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有目共睹。

若與前述柯林頓政府「不會接受台灣以民主程序達成的台獨」及小布希稱「台獨操作違反台灣利益」相對照,「雙重嚇阻」漸已歪斜失衡至只「嚇阻」中共武統,卻不但不「嚇阻」且在實際上掩護借殼台獨」的地步。由美國繼續扛著「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的「護欄」,民進黨則在這個「護欄」下搞他的「務實台獨」,為台灣的烏克蘭化作準備。

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必然就是與美國約定共同作品。這是在柯林頓至歐巴馬時代皆不能想像的修辭。蔡英文此次過境美國,莫說沒有提過一次「中華民國」,甚至沒說過「中華民國台灣」,一路自稱「台灣/台灣」到底,蔡英文有什麼理由認為此行「中華民國」四字不能啟齒?難道不如此就不能向美國展現台灣烏克蘭化的忠貞嗎?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以來,台灣最重要的外力支援即是美國。無論在國安、社經發展及民主進階上,皆得美國的助益極大,這是所有台灣人應當珍惜及感謝的。但民國三十八 年(一九四九年)以來,台美中關係也在五個維度之間游移變化,且是每況愈下,台灣人民應當對此變化提高警覺。五個維度,簡述如下:

一、意識形態: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分出勝敗。美國當時的第一選擇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拋棄中華民國。「等待塵埃落定」的《對華白皮書》,可謂就是第一版的美國「棄台論」。當年,美國將意識形態的顧慮置於其次,選擇了欲與新生的共產主義中國建交。反而是中共對共產主義全球化的理想性有所堅持,所以拒絕了美國。毛澤東親撰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斷然把美國趕出了中國。

二、地緣政治: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韓戰爆發,冷戰因此濫觴。台灣一夕之間成了「自由中國」、「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在此後階段,台美關係皆在「冷戰/意識形態/地緣政治」的交錯激盪之中,一直到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共建交,這是美國的第二版棄台論」。

三、中國崛起:在中共改革開放及全球化下,中國快速崛起,美國在「擁抱熊貓vs.殲滅惡龍」之間猶豫擺盪,於是出現了前述「台獨違反台灣利益/美中共管台海」的戰略判斷,因此有了「雙重嚇阻」。

四、國家主義:川普的「美國第一」,在美國的民粹焦慮下,異化成「中國讓美國不能第一/美國絕對不能讓中國變成第一」,於是美中關係急劇惡化成「修昔底德陷阱」,國家主義成為衝突的核心,美國竟異想天開想把台灣變成發動圍毆中國的一隻誘餌,而激怒中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將台灣台獨化烏克蘭化。於是,「美國要第一台灣須效死」,「雙重嚇阻遂告歪斜

五、美國黨爭:事態至此,美中台關係儼然已成美國兩黨鬥爭最糾纏的民粹議題,黨爭的內涵其實已溢過美中兩國鬥爭的實質。因此,目下所見,在美國明年總統大選的氛圍下,這場「中美大戰」其實已大半變質異化成美國兩黨甚至個別政客軍火商的一個政治劇場相互表演如何更加敵對中國,又爭相到台灣打卡並提款

至此,台灣的角色甚至淪落至在總統官邸及總統府接見舉世惡名昭彰的戰爭販子波頓地步,民進黨的自我作踐已至無以復加,台灣竟成了美國黨爭政客刷存在感玩物

綜上所論,這五個維度,由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等待塵埃落定」的白皮書,到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蔡英文在官邸接見戰爭販子波頓,台灣已由不沉的航空母艦淪落至美國操作巷戰刺蝟,這是不是每況愈下?是不是自甘下流

當下的情況是:一方面美國不斷壓迫台灣「布雷/義務役延長/軍備競賽/高中生列冊/警察平轉戰/全民AK-47/提前部署軍火庫/巷戰/揚言炸毀台積電」等等,要將台灣刺蝟化,另一方面更有意識地縱容民進黨操弄「務實台獨/借殼台獨」,欲藉此將台灣用為對中國「引戰」的誘餌烏克蘭

其間,美國從未宣示這樣的操作可以成就台獨或保全中華民國,只是一再強調必須阻止中國超越美國,這不啻是美國自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來首次公開當面向台灣當局強推「毀台遏中擁美」的焦土刺蝟方案,而居然能獲得民進黨當局言聽計從、毫無保留的應命配合,這才是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來空前未有奇事與醜事

美中之間可戰可和,但民進黨竟使台灣走上「台獨刺蝟路線」,卻使台灣陷於只能戰不可能和死地逼使兩岸問題不但不能和平解決甚至不能和平發展

台灣成了一隻餌,中共不知是否會上鉤,但餌自己必須先一直掛在鉤上。而且,為了展示作為一隻餌的忠貞,民進黨以「務實台獨」對美國呈上投名狀,這正是美國轉向青睞台獨的原因。試問:這只餌鉤究竟是鉤住了中共?還是鉤住了台灣自己?

民進黨真的決定要台灣為美國作一個永遠在牛棚裡待命的板凳烏克蘭嗎?

台獨就是引戰,但兩岸開戰不可能成就台獨,也毀了中華民國。小布希政府稱「台獨操作違反台灣的利益」,但美國現在的「雙重嚇阻」已經歪斜失衡,公然縱容台獨,正在作違反台灣利益之事,而可笑可恥的民進黨竟妄以作為美國的在地協力者沾沾自豪。嗚呼,哀哉!















台灣人民意願 自己回答


2023-05-21 00:44  聯合報/ 江一豪/律師(新北市)
波波漫畫


今年的五二○,除了總統就職周年的行禮如儀,在主要政黨參選人就位後,也標誌著四年一次的大選開始起跑。不過,由於當下台灣身處美中強權爭霸最前線氣氛益加詭譎

可以預見,兩岸關係乃至台灣定位將是大選重中之重。於此同時,美國國會授權拜登動用總統撥款權向台灣提供武器援助;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無異議通過台北法修正案,指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不涉及台灣,並反對任何在未經台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台灣地位。一系列作為好似大禮包般從天而降,但情勢不足以讓人樂觀。

事實上,台灣問題早在二戰後就曾進入聯合國議程。當時美國政府眼見中共取得勝利指日可待,因此對開羅宣言承諾將台灣歸還中國的立場開始動搖,包括是否扶植新政權、支持台獨等都在評估內,最後選擇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聲稱台灣的未來應依聯合國規定和平處理。然而,此一提案隨即因中共參與韓戰,美方決定與蔣介石政府再度合作,不到半年就在聯合國被無限期擱置。

回顧這段歷史,有學者指出,當時雖美國務院構想以「台灣人民意願應受尊重」論述打消開羅宣言承諾,但從提出到被擱置,台灣人民都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實為極大諷刺。確實,不讓台灣落入敵對陣營,是美國二戰後一貫思維,差別僅在於隨局勢變換策略

以此觀之,白宮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倡議台灣人民持AK-47對抗解放軍,或是以英國炸毀法國軍艦避免落入納粹德國為例,呼籲兩岸開戰時應炸毀台積電,這些看似荒誕的建議,若置於前述的戰略思維,只是再現實不過的利害考量,所謂「台灣人民意願」,不過是服務大國利益名義

相較於當年無從發聲,台灣人民至遲於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就已有表達意願的管道。只是近三十年來,政黨政治長期處於難以理性討論困境不爭事實。諸多攸關國家發展的議題,各政黨多僅能口號式反覆誦唸,並無足以長期實踐策略與路徑台灣定位更是被操弄至近乎二元對立

「反侵略,要和平」理當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期待,至今卻連共識都無法獲致,歷任執政者實在皆負人民所託。如今台灣成為全球關注的衝突點,主要政黨當然有義務詳細說明其立場及策略:「抗中保台」要如何轉成「和平保台」?「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如何區別?

面對集體困境,跟台灣面積、人口相仿的荷蘭,發展出國際稱道的波德模式,亦即為了更重要的目的,各政黨必須求同存異、共同合作。要找到台灣的波德模式,還是必須靠人民督促將來的執政者講清楚說明白,並在選後揚棄過去的撕裂,代之以稱職、忠實地凝聚民心並承載國民意志。

什麼是「台灣人民的意願」,終究得由我們自己來回答。













蔡執政7年 生活有變好嗎


2023-05-21 00:45  聯合報/ 方鼎元/服務業(台中市)


蔡政府執政滿七周年,問了身邊朋友們,當初神聖的一票,有讓你變更好了嗎?當初為了實現民主,八百多萬票投民進黨的同胞,再認真的問你們一次,這些年你改變了什麼?

七年有多長?可以讓一個剛進高中的學生念完高中與大學,如今即將畢業成為社會新鮮人。當初告訴我們要提倡居住正義,要維持兩岸和平增進經貿合作,如今都跳票。先不管薪水是否拉低了國民所得,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認為買房是天方夜譚,你能夠想像短短七年可以扼殺一個年輕人的未來跟希望,這有多可怕!畢業後兵役即將延長,兩岸長期零互動,這又有多可怕!

最近甚至看到勞動部次長提出,若是台北的房價太高,鼓勵年輕人到嘉義置產,這是一個政府官員無作為的言論,這就是官僚何不食肉糜的思想。領高薪的政務官未體恤人民的後果,就是人民愈來愈苦,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沒錢的人想辦法生存,有錢的人想著怎樣過更好的生活。

民主制度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全民必須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一起承擔,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即將到來,我們不要再被下一個香港、下一個烏克蘭的口號所恫嚇,我們就是台灣,那個不屈不撓的福爾摩沙。














Im.B案 政府虛假打詐照妖鏡


2023-05-21 00:42  聯合報/ 伍豪/文史工作者(高雄市)
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被爆料,位在宜蘭的競選後援會與服務處,是網路借貸媒合平台im.B的大本營,他出面道歉。記者余承翰/攝影


涉嫌詐騙民眾血汗錢高達廿五億元不動產借貸媒合平台im.B,據前立委黃國昌爆料,主嫌還免費提供某綠營立委競選後援會辦公室與座車,怪不得政府只會以口號來打詐,原來打詐是假,讓政治人物爽領詐騙集團紅利,才是真的。

這讓筆者想到清朝乾隆皇帝打貪的歷史故事。乾隆曾對官員表示,「此等劣員(貪官)多留一日則民多受一日之殘」,「斧鑽一日未加,則侵貪一日不止」。然而每當有舉報貪腐情事時,乾隆常指派親信大貪官和珅前往查辦

例如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錢灃奏報山東巡撫國泰貪汙,乾隆指派和珅左都御史劉墉前往查辦。不料,國泰早已勾結和珅,所以和珅一再保庇國泰,還好劉墉與錢灃力主嚴查,才將國泰論罪正法。又如乾隆五十五年,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尹壯圖上奏舉報各地府庫虧空嚴重,乾隆降旨和珅派員查辦,和珅先通知各地官員先備好受查銀兩,接著上報查無此事,尹壯圖反因欺君之罪差點被處死。當時清廷貪官形成共犯結構,才會養出和珅這位史上最大的貪官。

現在看到政府、警政、司法高層成為詐騙集團餐會的座上賓,立法委員竟收受詐騙者的財物招待,顯然共犯結構已形成。如此,百姓還要繼續受「此等劣員」的殘害,台灣將難除詐騙王國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