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福禍相倚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381/web/ 

◆  聯合報社論/你隧道裡的光,和蔡政府的視覺一樣嗎?
◆  聯合報黑白集/誰擋了民進黨的路?
◆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福禍相倚







經濟日報社論/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福禍相倚


2023-05-25 03:00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美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近來成為美台間最熱門的話題;財政部長葉倫3月底表示,沒有防止雙重課稅的租稅協議,對於發展美台經濟合作是一大阻礙,而美國部分參議員提出台灣租稅協定法案」,授權拜登政府,透過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締結《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協商完成後30天內須將協定送交國會,待參眾兩院通過共同決議予以核准即算生效。

就在此時,正在華府參加美國商務部主辦的「選擇美國投資峰會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拜會美國財政部高階官員時表示,台美對此議題有極大共識,美國國會也非常支持。但對於何時能完成,他則不願設下時間表。

過去台灣企業在美國極少有大額投資,避免雙重課稅的問題容易被忽略,自台積電投資美國後,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台積電去年曾致函美國商務部表示,缺乏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已造成其供應鏈合作廠商難以在美國投資建造新廠

之前《華爾街日報》曾經採訪台灣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他表示,這是台灣在美國投資的重大障礙,加拿大及德國等都已與台灣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而美國也與其主要貿易夥伴均有簽署,獨獨美國與台灣之間沒有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當然台灣企業總有巧門,可以避開稅務單位,譬如將獲利再投資在美國或拉丁美洲,而非匯回台灣,但這總是遊走法律邊緣,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根據台灣今年向華府所提出的意見書,台灣企業在美成立公司須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1%,稅後盈餘匯回台灣前,需要再負擔30%美國股利扣繳,估計台灣企業赴美投資獲利的實質稅率高達51%,再加上台灣徵收營業所稅20%,雙重扣繳之下,比起南韓或者澳洲公司,高出至少10個百分點,嚴重影響台灣業者投資美國的意願。

當然台美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不僅僅只是替企業省下10%的稅金,更重要的是美國藉此重申對台灣的支持,而台灣政府也可以強調美國對民進黨有信心,替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背書。

無獨有偶,中國大陸同樣會做政治解讀;有鑑於目前美中之間的台灣問題空前敏感,台美之間若要簽訂正式協定,儘管僅是稅務議題,仍可能觸怒大陸,北京認為這又是美國朝正式承認台灣獨立跨出的一步,明確踩過一中政策紅線。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已要求美國停止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官方互動」。

大陸的反對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台灣與34國都已簽有租稅協定,台灣與大陸之間也簽有《兩岸租稅協議》,大陸若對此表達抗議,恐屬無的放矢。

政治象徵後面,大陸恐怕更擔心的是產業發展。這項協定,會像磁鐵一樣,將台灣高科技整體供應鏈,吸到美國投資,美台的高科技合作將更加緊密,而相對的把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發展拋在後面。

美國現在正縮緊對中國科技輸出的管制,大陸高度警覺;21日中國網信辦宣布美光產品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必須停止採購美光產品,被視為對美國的報復。但美國對此早有準備,4月南韓總統尹錫悅訪美期間,美國就為此敦促韓政府鼓勵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別因為中國禁止美光銷售而去滿足其需求缺口。不過,大陸目前在三星及SK海力士的營收占比都超過三成以上,要他們放棄由美光轉來的肥單不吃,恐怕並不容易。此時的南韓,乍看好像會是最大的受惠者,其實反而會成美中角力夾心餅乾

類似的情況,恐怕也會發生在《美台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乍看之下,這是台灣的利多,但長遠來看,恐怕福禍相倚,成為另外一塊美中角力夾心餅乾











聯合報黑白集/誰擋了民進黨的路?


2023-05-25 03:19  聯合報/ 黑白集
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HA5月21日於瑞士日內瓦開議,台灣雖沒有收到邀請函,台衛福部長薛瑞元仍依計畫前往瑞士。聯合報系資料照


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瑞士召開,我國未獲邀參加,但衛福部長薛瑞元仍前往場外造勢,鬥志可嘉。回看台灣這些年前進 WHA 的風風雨雨,要說誰擋住民進黨的路,禍首應該就是它自己吧!

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衛生署長葉金川首度以「觀察員」身分應邀出席WHA,並在會中發表演說;卻遭一群綠營青年軍」鬧場,指控他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是自我矮化。當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說,不能為一場WHA,就犧牲兩千三百萬人的主權。後來楊志良率團與會,綠委也罵他:「賣台」、「無恥」。

這裡映射了民進黨幾個自我矛盾。第一,葉金川和楊志良出席 WHA 被民進黨指為賣台、自我矮化,為何蔡政府仍接受首任衛福部長林奏延以「中華台北」之名與會?第二,論國際參與及國家尊嚴,能以觀察員身分在會內發表演說,不是比在場邊吵鬧有尊嚴得多嗎?第三,如果友邦的提案及發言很重要,蔡政府為何把邦交國揮霍到只剩十三個?

中華台北是不得已妥協,但我國以此名稱參與奧運賽事或 APEC,也都能取得耀眼的成果。在無力改變現狀前,縱使有些委屈,也總比選擇自我放逐為佳。民進黨沒搞清楚的是,台灣通往 WHA 之路,是它的短視近利和政治框架擋住自己前進

一味罵中共阻撓聽久會膩,美國連一點忙也沒幫吧!











聯合報社論/你隧道裡的光,和蔡政府的視覺一樣嗎?


2023-05-25 03:23  聯合報/ 社論
2014年3月23日,太陽花學運攻占行政院,警方驅離時爆發流血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七年總檢討》系列六(系列完)
曾參與太陽花學運的青年,假設當年是廿五歲,如今倏忽已卅五,他們現在都過得好嗎?曾遭他們抱怨「世代剝奪」的父母輩,假設當年是五十多歲,現在也已到了退休年齡,他們又過得好嗎?因太陽花學運而取得巨大勝利的民進黨,如今變成了威風光鮮統治階級,但他們又解決了當年熱炒的貧富差距、世代差距、認同歧異和兩岸貿易落差問題嗎?

民進黨是塑造議題英雄但論解決問題,他們的手法卻很少超出「撒錢」和「宣傳」兩大範疇。前瞻建設如此,防疫抗疫如此,振興經濟如此,搶救失業亦復如此,大半只有短期著眼。蔡政府執政七年,除了政黨「藍變窮綠變富」的變化社會上多數問題依然故我貧富差距毫無改善對大陸出口依賴度持續上升,年輕人依舊不婚不生,房價仍一路驚驚漲。

更矛盾的是,國內產業一方面不斷高喊缺工,另一方面青年低薪及失業問題則日益嚴重;但政府提出的解決辦法仍只有「開放外勞」一招,從未檢討我們的人才教育及薪資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先進產業的發展,當然需要足夠的腦力和人力支撐;但教育部七年來關心的只是教科書課綱修改花大量精力進行本土化教育和母語教學並不斷插手干預校園政治事件。如此,學生如何知道要昂首迎向未來?企業如何找得到他們要的人才?

根據求職網站的調查,男性青年的夢幻職業前三名依序是科技工程師、網紅、電競選手;女性青年的前三名則是社群小編、網紅、空服員。對於傳統製造業、服務業或農業,他們不屑一顧。這樣的價值觀,或許是受社會現實的形塑所致,但教育體系決策者和教師們又提供了他們什麼指引呢?如近年人們所見,許多待業青年被誘入詐騙集團或幫派組織供其驅遣,少數機敏者因而變得冷酷,多數人則淪為詐騙車手和小弟。層出不窮的槍擊、詐騙事件,不就是一個扭曲社會提供給年輕人不歸路嗎?

民進黨完全執政七年權力與資源大到如日中天;政府若能妥善運用這些權力和資源來改造社會、解決問題,必能為台灣的未來奠下良好的基礎。然而,民進黨更在乎的似乎只是自己的權力和榮光它不斷地修法擴權,不斷利用各種名目將資源輸送給自己的政黨和親信企業,不斷豢養網軍打擊對手並誇大自己的政績,不惜揮霍債留子孫,甚至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如今的台灣,長期的議題無解,短期的情勢迫促,青壯族群覺得迷惘,中老年人感到失落;彷彿大家都困在一條長長的隧道裡,覺得盡頭的光如此微弱,不知何時才能擺脫黑暗

近年,許多人開始懷念上個世紀九○年代的時光,當時的台灣有著小龍經濟無限活力,民眾面對大陸懷有民主自由驕傲,不同意見的人可以同堂對話辯論。豈料,歷經三次政黨輪替後,國家認同爭辯未休,藍綠及族群的撕裂卻越來越深,面對大陸則自信不再只剩敵意。更糟的是,台灣原本活躍社會能量,卻因政府的收編及打擊而日漸銷聲匿跡,環保、勞工、食安及弱勢族群的權益不再有人關切。台灣社會運動式微,正是台灣自主能力修復能力早衰的表徵。

在這種情況下,當社會的知覺神經不斷退化,人們還看得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當跳電事件不斷,蔡總統卻說「台灣不會缺電」,你會覺得隧道即使黑一點也沒關係嗎?民進黨看得見的光,你看得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