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盡繁榮 缺水別人扛
◆ 萬物都在漲 發六千也救不了窮
◆ 政府該管管蛋價
◆ 名家縱論/科學園區是否會缺電?
◆ 地下水非萬靈丹 水源開發更重要
◆ 反中緩和 美歐搶釋善意
◆ 運動會開幕 主角罰站?
◆ 星期透視/聯美、和中交鋒 台灣何去何從?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科學園區是否會缺電?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八大工商團體因擔心缺電,呼籲政府務實修改能源轉型政策後,朝野立委也憂心三大科學園區缺水缺電,邀請國科會及經濟部專題報告。科學園區有專線供電,雖大致可避開停電,但其他地區產業及民生用電仍須承受停限電之苦。朝野立委關心缺電、綠電不足、二○五○淨零碳排目標等問題,本文摘述當前挑戰並提建言。
缺電問題。政府說不缺電,但其立論根據其實待修正:一、需求面,根據去年四○七五萬瓩尖峰負載實績值與預測值差距,應調高今年日夜尖峰負載預測值各一百萬瓩。二、供給面,三接外推方案因藻礁問題延宕二點五年,計畫填補核二廠二號機空缺的大潭九號機(一一二萬瓩)即使完工,也無氣可用,應不納入計算。
又根據一七至二一年平均的實際執行率:太陽光電及風電執行率分別為八成及二成,應下修今年太陽光電及風電淨尖峰供電能力為四十三點六萬瓩及廿二點二萬瓩。根據以上,今年日間及夜間尖峰備轉容量率將分別為二點七%及二點三%,遠低於供電安全所需十%。
再者,從去年九月延擱的大潭八號機,政府認為今夏前商轉,若不能,日間與夜間尖峰備轉容量率將降為負數。況且水情不佳,二一年五一三及五一七大停電時水力發電僅為卅萬瓩,少於一般水力發電預估可發一五○至一七○萬瓩甚多,可為前車之鑑。
另因三接展延將影響明年一八六萬瓩;四接(協和)及五接(台中)環評至今未過,影響二五至二六年各一三○萬瓩、二七至二八年各一三○萬瓩;開放民間電廠方面,二五至二六年總共一七二萬瓩落後,新增燃氣二六至二七年共二八○萬瓩尚未招標。二四至二七年夜間備轉容量大抵在三點二%以內,缺電壓力將長期存在。
綠電不足問題。發展再生能源需要土地,台灣地狹人稠,加上土地所有權分散、偏僻地區架設電網有困難,及環保及居民抗爭問題,綠電發展有其困難。
政策目標過高及時程太趕,常使廠商無法接案。以離岸風電為例,最新第三階段開發案中二六至三一年以併網九百萬瓩為目標,去年十二月開標日前沃旭、德能及萊茵集團退出,後得標的六家廠商,據傳有三家可能要放棄。主要是開發風險增大,但須由廠商自負風險。尤有甚者,因政策欲兼顧推廣與發展自主產業目標,設有偏高國產化比例(六十%),唯相關產業尚在起步階段,難免影響發展進度。
政府規範契約容量五千瓩以上用電戶,須於五年內使用十%綠電的「用電大戶條款」於二一年上路,科學園區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到預期的○點五%。因綠電供給有限,有繳交代金(每度電約四點○六元)購買綠電憑證替代方案,也使再生能源推廣成效不彰。
二○五○年淨零目標問題。政府五○年電源配比中「再生能源、氫能、配備CCUS的火力機組,與抽蓄水力」或供能不穩定,或發展困難,或技術未成熟。根據政府淨零路線圖,再生能源占比要由二○年的五點四%,進一步提高到五○年的六○至七○%。如前所述綠電發展困難,去年再生能源占電源配比八點三%,僅比六年前增三點七%,五○年要達標的可能性更小。
供能穩定、台灣也有發展基礎的零碳核能,卻未納入五○年電源配比中。與台灣同為獨立電網,日本核電占比將由二○年四點二%增為三○年廿至廿二%,韓國新政府認為減核是「愚蠢」政策,五○年核電占比將增為卅%。
建議政府考量國內能源發展限制,參考日韓無碳能源結構,回應「以核養綠」公投及工商團體和朝野立委呼籲,務實修改能源轉型政策。
星期透視/聯美、和中交鋒 台灣何去何從?
2023-04-02 05:27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民主化以來,藍綠對台灣未來發展的兩條路線之爭日益激烈,作為首次到中國大陸訪問的前元首,馬前總統的「破冰之旅」驚奇連連。同一時間,蔡總統也可能成為首位在美國境內,會見國會議長的總統,兩條路線正面對決,火花四射!
藍綠的政治分歧,其實是建立在對陸政策的差異之上,復因美國的關鍵角色,使得台灣內部形成「聯美抗中」和「親美和中」的兩條國安路線,前者主張兩岸互不隸屬,減少對陸經濟依賴,聯合美國全面備戰,後者則主張兩岸政治上求同存異,經濟上利用大陸市場壯大實力並連結國際,對美親近而不須聯盟。
這次馬的「破冰之旅」,從行程的安排,可以看出其重心是希望自辛亥革命和抗戰的記憶中,重新確認兩岸定位,自歷史和文化的鏈結,找到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馬前總統刻意表述中華民國、總統、九二共識等政治符號,也有助於平息台灣內部對他所締造的兩岸交流模式的質疑。國台辦主任代表習近平出面,馬前總統不斷強調避戰謀合,已經在能力範圍內,最大程度的彰顯「和中」的價值。
無獨有偶,同一時間蔡總統也以民間身分過境美國,並和重量級美國政客見面,聯手美國的企圖明顯,配合捷克國會議長的適時訪台,蔡政府琅琅上口的民主價值聯盟,輪廓乍現。
為了避免去年八月眾院前議長裴洛西訪台造成的兩岸風雲,這次拜登政府謹小慎微,務期中方了解,這次的過境並無特殊之處。
首先,彭博新聞稱,拜登政府使出空前力道,避免中共過激反應,取消蔡英文過境的部分行程(可能包括在紐約和前國務卿龐培歐的會晤,及回程在加州雷根圖書館的演講)。其次,拜登下令擊落中國氣球後,中方停止和美方的高層互動。但為了減少蔡英文過境所帶來的衝擊,拜登國安顧問蘇利文和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恢復通話,而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華自強也同步訪中,預料蔡總統過境應為主要議題。再次,不論是白宮或國務院官員,異口同聲強調蔡此行不是訪問而是私人過境、符合慣例及美方長期遵循的「一中政策」;第四,AIT新任處長羅森柏格在紐約接待蔡總統時,當面強調台美非官方關係以及一個中國原則。報載拜習可能四月通話,拜登如何安撫習近平,恐怕才是這次過境外交最值得關注的代價。
親美抗中派批評馬前總統喪權辱國、矮化中華民國、落款迴避「民國」兩字。然而,美國官方特別強調蔡總統到美國,只是「私人過境而非訪問」,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而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下,台灣只是地理名詞,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不具主權地位,上述這些人為何不質疑蔡總統迴避主權?美國不允許蔡英文以總統身分過境,且對行程指手畫腳,這種方式稱得上尊嚴嗎?
蔡英文在紐約演講中,強調「台灣在兩岸關係中是負責任的那一方」,但據報導蔡總統此行規畫和美國鷹派領袖前國務卿龐培歐、眾院議長麥卡錫以及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見面,這些反中鷹派言論激烈,連拜登政府都感頭疼,而宏都拉斯宣布斷交時,蔡英文重申兩岸「兩國互不隸屬」,這種魯莽,算是「負責任」的行為嗎?
假如蔡英文在小馬哥行前,請馬向陸方傳遞善意促成蔡習會,在美國會見賓客時,稱馬前總統正在大陸努力維護兩岸和平,在美國和溫和領袖如歐巴馬總統見面,還會有「疑蔡論」嗎!
享盡繁榮 缺水別人扛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假日到台北有機市場採買,此時正是枇杷盛產季節。
一位來自中部山區的熟識小農,在攤位擺滿金黃果實。幾年前開始跟他購買,今年他的枇杷比往年大了好幾個尺寸,拿起桌上個頭較小的試吃品,咬了一口,竟不輸蜂蜜,不像之前適甜微酸,立刻請教小農:到底對枇杷樹做了什麼?
原來是極端氣候做的好事!
但小農沒有露出甜美笑容,他要我看看身後一籃籃枇杷,因太甜關係,果實容易受傷且保存時間縮短,盛產的甜美果實,反讓小農鬱鬱寡歡。沒想到水果也和人類一樣,會因體內糖分過多而產生問題。
枇杷品質不穩定,代表我們對極端氣候作為太少。
最近高雄缺水,跑到屏東去鑿井,一線之隔的屏東所以不缺水,乃是因前縣長潘孟安超前部署,花許多年蓋地下水庫,反觀經費優渥的高雄,在旱災頻傳年代,又為缺水做了什麼長遠政策?這樣的環境,如何吸引科技進駐?又如何安居樂業?
但極端氣候不只影響枇杷,還影響了很多農作物:水稻、香蕉…。沒有颱風干擾下,應是盛產的香蕉價格飆升。更別說雞蛋,什麼產地價、批發價…其實都是參考價。日前到傳統菜市場逛了一下,零售白雞蛋,比超市冷藏溯源有履歷的還貴。
雞蛋那麼貴,蛋農卻沒賺到錢;務農本來就很難餬口,偏偏極端氣候又來攪局。農民更預告:接下來減產的還有竹筍、茶葉等等。活下去的成本愈來愈高昂。
這是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率,重工輕農,不斷犧牲環境與資源,放任綠地變水泥叢林的結果。那些看來甜美的數據,是把工業生產成本分攤給百姓的結果。而你的六千元,來自你不知不覺被偷走的環境資源。
大人教育孩子重視環保,自己卻不斷讓環境惡化。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專家所羅門研究發現:「美國青少年自殺最大原因並非霸凌,而是擔心氣候變遷讓世界變得不宜人居」。大人的矛盾和貪婪讓年輕一代無所適從,活不下去,各種撒錢補助如餵糖,沒有解決問題,只是讓環境血糖飆高,繼而引發乾旱、洪水、疫病與通膨…,這些併發症將如同糖尿病終生跟隨。
最後被收割的,往往是弱勢底層。
某些首長享盡執政者關愛眼神,繁華給自己,缺水問題卻要別人一起承擔。
萬物都在漲 發六千也救不了窮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
雨天的菜市場,賣衣服和賣碗盤攤位比以往更加冷清,兩位老闆乾脆閒聊起來。一位說,等到六千發下來,看生意會不會好一點?另一位回說,我看別指望了,雖然普發六千,但杯水車薪,萬物齊漲,救不了貧窮,誰敢消費?
問同事六千入帳後要怎麼花?會對自己好一點,去吃喝玩樂一番,順便刺激景氣嗎?同事都搖頭,有的要繳長輩安養院費用,有的要繳房貸、房租、水電費和一些民生用品,像吃大餐、出遊、買衣服,這些不是非消費不可的就保守消費。物價飆漲年代,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這六千元對有錢人不算什麼,對底層人來說,或許可以加減救急;但對許多人來說,是杯水車薪,救不了窮,如今萬物齊漲,更加劇了階層差距。
早餐店的包子饅頭統統漲五元,附近自助餐這個月開始漲價,一個便當動輒要百元左右。網路上流傳,飲料店漲價了,客人問為何漲價?老闆答因為蛋漲價了,所以他也要漲價。客人再問,蛋漲價跟你飲料店有什麼關係?老闆回答:「因為我想吃蛋啊。」所以他得漲價才能去對付通膨,但廣大勞工卻沒法為自己加薪,通膨下日子不好過,誰敢亂消費?
百姓受萬物飆漲所苦,一旦漲價就回不去了;荷包縮水不說,買不到蛋更讓人生氣,即使買得到蛋,蛋價也是貴到離譜。今天想說早點去全聯看看,店員說還沒進貨也不知會不進貨,現在缺蛋。後來去超商,發現架上還有一盒蛋,請店員刷一下,八顆一百零九元,我說太貴了不買,又放回去。最後去雜貨店買到最後一小盒蛋,十顆九十元,老闆說他算便宜了,有的地方一斤要一百元。唉,這是什麼世界?想起小時候,鄉下雖然物質匱乏,自家養雞還常常能吃到蛋呢,如今卻要仰望一顆蛋如仰望霓虹,望蛋興嘆。
普發現金六千元雖是美事一樁,但統統被通膨吃掉,若問領到六千高興嗎?老實說,左手進帳,右手轉出,開心只有幾秒啦。解決通膨,縮小貧富差距才是眾所企盼的,薪水低,萬物齊漲是民眾痛苦根源,政府別再無感了。
政府該管管蛋價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陳弈忻/文字工作者(高雄市)
雖然超商和量販店可以買到進口雞蛋了,但蛋依舊難買、依舊貴。很多人還是習慣到傳統市場買,惟傳統市場蛋價一團亂,希望有關單位能管管。
前些天,筆者特別起了個大早,到市場看到蛋攤上已有好多人在排隊了。當有人詢問價錢時,老闆都說不知道要看盤價,且七點才開賣。七點一到,老闆開始賣了,筆者看到每人只能拿一盒十顆普通白蛋,很多人拿兩百元讓老闆找,心想不會吧,一盒蛋差不多一斤,這也太貴了。後來詢問買蛋的人才知一盒要一三○元,筆者猶豫一下就離開了。再往前走到另一家蛋攤,一斤七十五元,不過卻被要求要買他家滯銷水果,說是加價購;相較一盒一三○元的蛋,筆者寧可加價購買自己不喜歡的水果。
缺蛋是一回事,這些趁機哄抬蛋價的,政府該出手管一管,不要讓人民當冤大頭。
地下水非萬靈丹 水源開發更重要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拜讀昨日「沒調查 臨渴盲目掘井」投書,個人同意對地下水的研究,尤其是入滲補注、地下水權量核發上還有進步空間,但若說對地下水沒調查,不符事實也不公平。
台灣地下水調查約自民國五十年開始,當時用二吋鐵管每月觀測一次地下水位,全台約一百口觀測井。由於西部沿海地區地下水超抽嚴重,省水利局於民國七十七年開始新地下水站網規畫,並與中央地調所合作,於八十一年開始實施到現在,一直投入相關經費,建有八百口觀測井,已積累超過卅年資料,對台灣地下水地質、水位、水質都已相當了解。自記地下水位十分鐘一筆,多數還可即時傳輸,硬體設施與資料量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與之媲美。
全台每年也做地層下陷檢測,對下陷區位置、地質知之甚詳,水利人員也知道水量豐沛的隘寮溪,過去是東港溪支流,扇頂是重要補注通道等,抗旱井位置並無問題,則問題出在哪裡?
主因在地下水、伏流水的備援角色,被當成常態供水。地下水水質良好、穩定,處理便宜,其他水源開發方案遭遇困難時,它是最佳救援,但它仍屬水文循環一節,這邊大量抽用,自然影響其周邊地區,工業區、科技廠落腳南部,開發案要提用水計畫,水公司若把這些原應備援水量計入供水能力,則這些應僅在乾旱抽水的抗旱井成供水系統抽水井,爾後乾旱再襲,當然只能再另鑿抗旱井。
區域調度,由屏東支援高雄的理念是對的,這次會引發屏東縣周縣長及農民不滿,則抗旱井的開鑿要更加強程序正義與後續補償建立。中央與地方水利單位平時都有往來,個人不相信屏東縣府不知南水局鑿井,應該只差一個「正式」告知。
水情不佳,鑿抗旱井在某些地質條件下會加劇地層下陷。但未免無水可用,無奈也得飲鴆止渴,例如雲林。開鑿抗旱井是迅速、經濟、有效的救急方法,若國人誤以為地下水、伏流水是萬靈丹,反而不支持水庫、人工湖、再生水、海淡水等開源,才更令人擔憂。
反中緩和 美歐搶釋善意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蔡總統出訪友邦瓜地馬拉過境美國,美方刻意低調處理。除了強調過境有前例,並聲明蔡總統此行為「私人」、「非官方」性質,美國不會安排蔡總統會見美國政府官員。
在蔡總統僑宴上,沒有國會議員出席。地主紐約州長和紐約市長也未出現,在在顯示美方低調處理,目的都是為了不破壞美中關係。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三月廿九日在眾院聽證會表示:「我不認為中共對於台灣的攻擊迫在眉睫,或者是不可避免」。奧斯丁此言與外界盛傳中共二○二七年對台動武說法大異其趣,顯示美國是在為台海緊張降溫,避免刺激中共。
美國對中共態度由硬轉軟,可從最近幾項發展看出端倪。其一,國務卿布林肯二月臨時取消訪中行後,美國並未終止與大陸接觸。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華自強日前赴大陸,會晤中共外交部美大司官員。同時間,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通話。一般認為是在營造友善氛圍,為拜登與習近平再次通話預做準備。
其二,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日前聲稱將與中共建交,美國雖然派出特使前往勸阻,但最終表示「尊重」宏都拉斯決定;顯示美國不願在此事上與中共對抗。
美國改變川普時期反中作為,是因為認清大陸崛起已是無法逆轉。美國態度改變,也使得近年興起反中風向產生微妙變化。
德國總理蕭茲去年十一月率領十二家德國大企業總裁,前往大陸正式訪問。是新冠爆發以來,首位赴大陸正式訪問的七大工業國領導人。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表示,美國充分尊重德國以自身認為最妥適方式,管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這正透露美國對中政策正在質變。
西班牙總理桑傑士三月卅日赴海南參加博鰲論壇後,轉往北京訪問。桑傑士明白表示,西班牙將在本年七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希望此次訪中,能顯示西班牙已取得全球影響力。
桑傑士之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將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於四月五日訪問北京。義大利總理梅洛妮也計畫隨後前往中國大陸訪問。這一連串外交行為,充分說明國際間反中風向已變,與中國大陸和平交流成為新國際潮流。
美歐國家與中共理念並不相同,但是深知基於現實需要無法脫中,於是向大陸釋出善意,求同存異。
台灣與大陸近在咫尺,貿易依存度更超過百分之四十,根本無法脫中。在國際情勢轉變下,台灣要逆勢而為,繼續仇中反中,或是順應國際潮流,捨棄反中意識,與大陸和平交往,值得當政者深思。
運動會開幕 主角罰站?
2023-04-02 05:28 聯合報/ 拉那路/教(東縣金峰)
日前帶學生參加運動會,大會安排賽事結束後才進行開幕典禮。很多運動賽事都採先比賽再開幕模式,我認同這想法有順應潮流,只是有些地方該注意改善。
選手們整天賽事後身體疲累,甚至有的是帶傷參加,我不解為什麼沒同理心,讓選手席地而坐進行典禮;看到選手們露出痛苦表情,我忍不住到司令台提醒主持人示意選手坐下休息,得到回應是頒獎時會請大家坐下。
我不明白,長官舒服地坐在司令台,選手們辛苦地站在台下,讓人感覺身處威權復辟時空裡,在自由民主的現今,非常違和!運動賽到底主角是誰?長官貴賓,還是拚鬥的選手們?
最後,期望所有運動賽事開幕都能以選手為主角,把時間還給運動選手,不要再讓政治干擾、汙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