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陳國樑/補貼月票?不如直接給現金!

◆  陳國樑/補貼月票?不如直接給現金!
◆  黃耀輝/超收就超花 是沒天理的世代剝奪






陳國樑/補貼月票?不如直接給現金!


2023-04-07 04:16  聯合報/ 陳國樑(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


疫後特別預算」於三月下旬三讀通過,成為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新式戰機採購」與「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外,第四個正在進行中的特別預算交通部爭取到其中二七四億元,政策重點在於二○○億元的公共運輸通勤月票補貼

補貼通勤月票,如能減少民眾對於私人運具的依賴、提升公共運輸運量,將可帶來外部利益,減少道路壅塞、空汙及車禍的發生。又,經由地方政府之間的公共運具整合,可降低營運成本、讓大眾運輸系統發揮更大效能。

然而這些經濟效率面之「」,恐怕是海市蜃樓般的幻景。約莫五年前,雙北一,二八○元優惠月票開賣,根據地方民意代表質詢時所調閱的資料顯示,每年約投入近十億元經費,但公車與捷運的用量僅約增加三%。由於並未進行嚴謹政策效果的分析,這三%的增加,還恐怕只是運量的正常成長,壓根非為優惠月票的政策效果

經濟學對於政策效果的討論,可以分為邊際效果非邊際效果。以通勤月票補貼政策而言,邊際效果在於增加使用大眾運具通勤者的使用量,而非邊際效果則在誘發使用私人運具通勤者,改為選擇大眾運具通勤。

矛盾的是,在邊際效果部分,既然個人已經採用大眾運具通勤,何必給優惠?又,通勤之需求固定,透過價格補貼,並無法增加公共運輸使用量。一周工作或上學時間五天,試問有誰會為了「吃到飽」月票,一周通勤六、七天?個人對於通勤的「胃納量」既定,通勤月票補貼政策並沒有邊際效果

非邊際效果部分,使用私人運具通勤,不論是汽車或機車,考量停車、用油(用電)、車輛維護與折舊等,整體運輸成本,一般會高於低廉的公共運輸票價。個人選擇私人運具通勤,並非價格考慮,而在於其便利性與縮短通勤所需的時間。是以,為使採私人運具通勤者,改以公共運具通勤,必須要透過建立更為便利的公共運輸網絡,而非月票價格補貼。由此,通勤月票補貼政策,也不會有非邊際效果。

在邊際與非邊際效果,兩者皆落空的情形下,通勤月票補貼並不會有增加公共運輸使用量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預期政策效果。有論者以為,補貼政策能降低通勤者負擔,不也是美事一樁?此說其實也只對了一半,因為補貼政策僅針對月票使用者,非月票使用者與使用私人運具通勤者之負擔並未降低,反倒是「相對剝奪感」提升。

交通部路政司報告引用一一○年家庭消費支出數據,指出「運輸、交通及通訊」項目之占比為十一.九%;如果重點在降低國人負擔,補貼月票不如直接給現金!又,與其在「運輸、交通」大撒幣,何不改推智慧型手機 4G、5G之「通訊月費五折優惠?相信兩者都更能獲得民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