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Fed鷹式決策鴿式指引的深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859/web/ 

◆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  聯合報黑白集/六千元買蛋
◆  經濟日報社論/Fed鷹式決策鴿式指引的深意





經濟日報社論/Fed 鷹式決策鴿式指引的深意


2023-03-24 00: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歐新社


面對通膨居高不下,勞動市場依然緊俏,銀行隱隱然現危機,使美國聯準會(Fed)從如何同時達成最大就業與穩定物價的「二難題(dilemma)」,變為還要設法確保金融體系穩定的「三難題(trilemma)」,也使這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陷入了「升,還是不升」的困境。最後決定執兩用中,採取「鷹式決策」,繼續升息1碼;但同時釋放出明確的「鴿式指引」,預示緊縮周期將「更早」結束,今年的頂峰利率則會比原先的預估「較低」,但高利率維持的時間依然「更久」。

為何升息1碼已經是「鷹式決策」?在銀行倒閉事件發生之前,3月會議的決策只有「鷹式」升息2碼,或「鴿式」升息1碼兩種選項;但銀行出事之後,升息2碼之議就已經是過去式,Fed 面對的是升1碼,暫停升息,或降息1碼三種選項;而只要繼續升息,就是「鷹式」決策,而美股22日收盤重挫就是最明顯的證據。

Fed 會做出此一決策,首先,這表示 Fed 認為應該對金融穩定工具(例如流動性便利機制)與通膨對抗工具(例如升息)分別看待。一方面採取支持措施以穩住金融體系,同時升息以抑制通膨。

當前美國銀行業的問題並不在於資產的品質低劣,而是源自於中小型銀行與區域性銀行的資產(高品質長期債券)與負債(客戶存款)之間出現嚴重的「期限錯配duration mismatch)」,所產生的流動性風險;存戶一旦擠提,這些銀行不得不認賠拋售資產,使銀行獲利萎縮或嚴重虧損,股價重挫,甚至倒閉。對此 Fed 已經採取「銀行定期融資計畫」,並大開貼現窗口,加上財政部決定對兩家倒閉銀行的未投保存款也提供全額保障,銀行體系的運作正逐漸恢復正常,並未出現資產拋售狂潮,銀行也並未大幅降低槓桿比率,顯示緊急措施已收到初步效果。

另一方面,對抗通膨之役還在繼續,且勢必拖得更久。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普遍略高於預估,核心 CPI 升幅比元月更高,服務類漲勢仍強,Fed 主席鮑爾最重視的「超級核心CPI」升幅也進一步提高。其他輔助指標顯示通膨依然高度黏著,通膨心理正逐漸落地生根。

再從抑制通膨來看,由於在 Fed 本次會議之前,市場已經做出升息即將結束、利率即將反轉的結論;如果此時暫停升息,將益發鼓勵這種預期,促使股、債繼續走高,結果將導致金融情勢大幅轉鬆,Fed 更難有效抑制通膨。

更何況 Fed 如果現在就中止對抗通膨,等於是承認「金融獨大」,如此將更加鼓勵銀行業、投資人與消費者過度承受風險的意願,金融市場紀律將蕩然無存,金融監理體制形同虛設金融業的漏洞將更大,政府再有三頭六臂也救不過來,金融危機將在所難免,對金融與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將難估量。

Fed 目前的難處,在於一方面仍不確定緊縮政策的「時間滯後效應究竟如何影響經濟?何時才能明確發揮出抑制通膨效果?另一方面,Fed 更不清楚美國及全球金監機關的作為,是否已經足以保護銀行體系不致進一步受到衝擊,以及銀行授信趨緊經濟成長與抑制通膨效應會有多大。因此 Fed 目前的處境相當於「盲目飛行」。既然抑制通膨與維持金融穩定,已經不能一兼二顧,Fed 只能兩害相權而取其輕。

但 Fed 同時也做出「鴿式指引」,這從利率預測點陣圖」已明白顯示,對今年利率頂峰預測已經降到只會再升息1碼,且聲明中也將「不斷ongoing)」升息改口為「再次additional)」升息。如果維持「鷹式指引」,無異於對金融動盪火上澆油,使經濟情勢雪上加霜。再者,金融動盪本身就能對信用、投資及消費產生收縮效果,有助於抑制通膨,使 Fed 持續強力緊縮的必要性降低。既然客觀環境已經改變,利率頂峰自然可以向下調整。












聯合報黑白集/六千元買蛋


2023-03-24 00: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全台缺蛋狀況持續延燒,蛋價驚驚漲。 圖/本報資料照片


千呼萬喚始出來。過年前該發的六千元,眼看三月都要到底了,終於可以上網登記。但別急,這只是登記;要見到錢,最早也要四月。從春節前等到清明後,廟堂諸公慢條斯理,升斗小民等得心焦。

這六千塊,原來是準備拿來度一下歹年冬的,或買買年菜、發發紅包;現在,連給祖宗獻牲果都來不及了。到了四月才發,誰還花它呢?只能留著繳牌照稅、所得稅。政府折騰半天,原來是拿小民當過路財神,過個手,馬上又還給國庫。消費沒刺激上,倒刺激了百姓的肝火。

這忸忸怩怩的勁,跟解決蛋荒是同一德性。兩事本質不同,但犯蠢導致的拖沓卻無二致。退稅遲發是因捨簡就繁所致,發個錢新創五種招式,跟三倍券一個套路蛋荒則是補貼加凍漲搞出的飛機,沒事找事跟市場硬槓。反正都是半夜裡和麵,瞎搗鼓。

現在六千塊就快盼來了,雞蛋卻沒點著落。就算這六千元進了口袋,大家上哪兒買蛋去?有人跑遍菜市場、全聯、便利店,連顆蛋的影子都沒見到。英明的蔡政府敢不敢問一下人民:你們喜歡發現金,還是發雞蛋

農委會進口蛋救蛋荒一路加碼到六千萬顆,但六千萬顆丟台灣人胃裡,還是杯水車薪。如今蛋價驚驚漲,若拿了六千塊連顆進口蛋也沒吃著,當年恥笑大陸買不起茶葉蛋的人,有沒業力引爆羞慚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2023-03-24 01: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畜產會現任董事長為農委會前主委林聰賢。圖為2018年陳吉仲(右)接任農委會代理主委一職,歡送前主委林聰賢(左),喊出要跟主委同進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僅四十六人的畜牧處僅就地改制為「畜牧司」,實際業務卻仍將倚賴編制近千人、卻是體制外單位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蔡政府不願面對畜政主管單位長期以來「有將無兵」的失衡結構,也難怪蛋荒肉荒始終無解。

根據農業部組織法草案,它主掌的農林漁牧四大產業,前三項未來將分由農糧署林務局升格的「林業與自然保育署」、漁業署為主管機關。可議的是,產值居第二且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畜牧部門,卻未升格為具有執行人力畜牧署,只把目前僅具政策法規研擬功能的畜牧處改為畜牧司,業務內容幾乎不變。

長期以來,畜牧處因為只有大腦沒有手腳,農委會畜牧業務一直委由「中央畜產會」執行。畜產會農委會等機構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多由農委會卸任主委擔任董事長,被當成酬庸機構,現任董事長即為前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畜產會主要財源,來自農委會的委辦及補助計畫前年高達十三.六億元,今年也逼近十三億,占該會總預算八成七,可說全靠政府奶水餵養。立委吳怡玎披露畜產會員工高達九七二人,為畜牧處的廿一倍,更是農委會四二一人的兩倍以上;如此顛倒的奇怪結構,也難怪問題頻仍。

畜產會每年承接眾多政府委辦案,編制又如此肥大,但績效卻遠不如預期。畜產會標榜其功能為:「建立調節機制,達到事先預警,穩定產銷的目標,成為政府與畜牧產業間的溝通橋梁」。但這幾年蛋荒、肉價飆漲輪番上演,它卻不見作用。畜產會的溝通與調節,其實就是扮演農委會的白手套,介入市場要求業者不要漲價。以近日豬價高漲為例,畜產會所做的就是協調業者清明節「休市三天」,完全是頭痛醫頭的短線操作,任意干擾市場,遑論協助產業升級

四年前立法院預算中心即曾清楚點出畜產會預算結構問題,認為近年政府委辦及補助計畫收入未核實估編,且對政府財政依存度高,應檢討改進並拓展其他收入來源。此外,畜產會用人費用占支出總額逾七成,近年員額逐年增加又有超額進用現象,立法院也要求加強控管。尤其,禽流感疫情持續發生,應落實防疫措施。然而,畜產會非但未改善缺失,還變本加厲。

林聰賢接掌畜產會近三年來,唯一讓外界留下印象的,就是在開放萊豬進口前,推出毫無公信力的「台灣豬標章」。吳怡玎更踢爆,畜產會承接許多農委會補助案,網站對補助資訊卻一片空白,極不透明。正因畜產會董座多由農委會卸任主委出任,畜牧處不敢指揮督導,形成財團法人有權無責」、而政府部門「有責無權」的荒謬現象

政府組織改造的目的,是希望前瞻國內外局勢,以有效因應變局。台灣的畜牧產業明明有諸多問題,為何畜牧處無法升格為畜牧署?農委會的說法是,因受限於三級機關(局處署)的「總量限制」。但這個理由很爛。三年前,蔡政府以霸道手段強將民間的「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改制為農田水利署,種下畜牧處無法升格的遠因。蔡政府若連人民團體都敢濫權徵收,為何農委會出資成立又仰賴政府委辦案的畜產會不能趁此納入畜牧處,以強化行政功能?

蔡政府明目張膽搶了水利會,卻放任編制龐大畜產會凌駕畜牧司之上,這是瞎了眼,還是無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