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馬謁陵 說出了該說的意義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4031/web/ 

◆  馬謁陵 說出了該說的意義
◆  民國 才是兩岸共有的連結
◆  雙重承認 不能自外於中華民國
◆  AI 變革 職場迎接挑戰
◆  爸爸,我能用ChatGPT寫作業嗎
◆  追究狒狒之死 法理兼顧動物倫理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馬謁陵 說出了該說的意義


2023-03-30 00:41  聯合報/ 葛明儒/海外兩岸青年策進會創辦人(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中)在南京中山陵內書寫「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八個字,署名只寫上「馬英九」但民國和西元紀年並陳。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季青漫畫


馬前總統訪陸,透過祭祖行程彰顯緩解兩岸緊張的意義;透過學生訪問團的隨行一同進到校園演講和交流,實現兩岸溝通與文化交流;透過參訪系列「民國風」的歷史文物和文化古蹟來傳達其所想表達之政治意義。儘管此行不會與中共最高層會面,但他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會被高度關注。

馬前總統廿八日赴南京中山陵謁陵,在致詞前強調「民國一一二年三月廿八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前往晉謁南京中山陵,並在開場致詞時提及「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創建民國,到現在已經一一二年了」。

對於定調「中華民國只有卅八年」的大陸方面來說,馬英九此舉不只再次堅定表達其立場,更意味著宣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至今已有一一二年歷史;兩岸關係後續的深化發展,勢必得將此議題涵蓋考慮,才可能有具體結論。馬英九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新加坡馬習會時也曾表達如此言論,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一分不讓。這是第一層意義。

第二層意義,在民進黨執政的這八年,兩岸關係已降至冰點。前幾天中華民國和宏都拉斯斷交,國內許多捍衛民進黨的聲音認為是中共搶奪邦交,然而政治議題永遠事在人為;馬政府時期絕非中共不搶邦交,關鍵在於兩岸關係穩定,兩岸政府具備互信條件。

馬英九一行的出訪,對於緩解兩岸關係及提升區域穩定性有極大幫助;一方面透過祭祖的行程來表明兩岸文化相通,有慎終追遠的孝道習俗;另一方面,透過公開場合的演說,不斷強調兩岸必須共同努力避免戰爭,「用交流取代對抗用協商取代衝突」,兩岸人民需要拉近心理層面的距離,兩岸關係才能改善。

第三,馬前總統此行是自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後首位訪問大陸的中華民國前元首,具歷史性意義。和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馬習會不同之處在於,其為兩岸分立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然而當時地點是在新加坡。這次祭祖之旅的政治味不如馬習會濃厚,但想達到的政治意義仍是一致的。

在歷史和政治意義上,南京對於中華民國重要性,一言難盡。馬前總統特別在南京致詞提到中華民國創立至今一一二年。兩岸關係錯綜複雜,絕非三言兩語能道破,但該說的還是得說,因為這牽涉到一代人的尊嚴和為國的犧牲奉獻。

但願兩岸關係永無烏雲籠罩,避開戰火,獲得永遠的平靜。龍應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裡曾寫下:「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只願傷痕能被撫平,憾事不再發生。











民國 才是兩岸共有的連結


2023-03-30 00:45  聯合報/ 裴凡強/自由作家(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在中山陵寫下「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特派記者賴錦宏/攝影


第一次對中山陵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來自國二國文課本,節錄《西瀅閒話》的〈哀思〉,裡面記錄作者陳通伯先生參加孫中山先生奉安的點滴。從此中山陵成為我覽勝景點的口袋名單,只要到上海出差,雖然一再事與願違,但每次都嘗試著安排能專程到一趟南京—只為中山陵。

這個心願終於在今年二月完成,與我一同像國父致敬的還有妻、兒。

在登上中山陵三九二級階梯之前,有一座「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的碑亭,所以我行前就打算帶著「少了滿地紅」的青天白日黨旗在這邊留影。不過就在坐高鐵的途中,得知此事的親友,紛紛力勸我改變主意,「因為不知道會被怎樣作文章」。我起先不甚甘願,但細想之後也從善如流,因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憑弔偉人,也算是圓一個國二時起已經卅多年的夢,又何必徒增被作文章的困擾與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旗幟我還是帶了,照片也拍了不少,只是未從包包把旗幟取出。

這次馬前總統也選擇從上海搭乘高鐵前往南京的路線,所以看到電視畫面很有歷歷在目之感。

馬前總統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很多反對他的人士簡直就是用下注的態度來賭「前總統」、「中華民國」等字眼不會出現在他此行任何一站的口中。而當他就在中山陵自稱「馬英九前總統」與國父創建「中華民國」後,仍然因為他題字落款的地方只寫了「百十二」,與在南京總統府說「我也當了『這個』」,而被攻訐說成「口中無總統,筆下沒民國」。

說到中華民國與總統等等字眼,不少批評者,往往是面對大陸時才顯示出自己的熱愛與重視,其他時候不是避之不提,就是刻意忽略,但卻又特別要求訪陸或交流的「非綠營」人士,必須在大陸口口聲聲放在嘴邊,彷彿這樣做,除了彰顯國格愛台灣之外,更是種「不舔共、不賣台」的保證。但就我看來,這只是徒然顯示自己給人不看場合說話,不按時機表示的不成熟舉動而已。本該在正式談判場合錙銖必較的身分、尊嚴、排場、頭銜等,尤其馬前總統已將訪陸定位為掃墓祭祖,且已經在各項發言不亢不卑,實在不必硬要強加莫須有罪名。

記得有一次出差,在廣州轉機回台北,登機前我拿出台胞證與登機證準備上飛機,而候機室的空姐露齒甜美微笑說:「先生您的『民國』護照也請給我看一下喔。」我拿出護照說:「我以為在大陸是不需要『民國』護照的。」她依舊微笑回應「還是有要用到的場合。」我一直玩味著這句話,民國一直都在,在重要的場合與恰當的時機到來時,一定會派上用場。

民國其實才是兩岸的共有連結,所有人都該好好珍惜。










雙重承認 不能自外於中華民國


2023-03-30 00:42  聯合報/ 鄭弼儀/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被問到是否可能推動「雙重承認」,他說只要有國家希望與台灣強化關係,「我們都不排除」。 (記者許正宏/攝影)


我與宏都拉斯斷交,外交部長吳釗燮同時拋出「雙重承認」,堂堂外交部自貶為「台灣民間交流事務部」。

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七月,毛澤東從秘密訪大陸的季辛吉處得知,美國僅支持中共取得聯合國安理會席位,同時要保留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後,毛不信邪,「我們絕不上『兩個中國』的『賊船』」。所以當年「漢賊不兩立」是毛要其「壽終正寢」,而非蔣介石,因此「雙重承認」是昧於外交現實。

各國和大陸建交的「聯合公報」一貫載明:「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日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台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進行任何官方往來」。因此「雙重承認」也只是一廂情願。

而與台灣民間交流,主動權在他國,且認識的是「孫逸仙博士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年)創建於東亞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制國家:中華民國」。













AI 變革 職場迎接挑戰


2023-03-30 00:52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OpenAI的執行長奧特曼近日接受Podcast採訪,期間明確說出「客服」將是很快被ChatGPT取代的工作。路透


人工智慧領域的明日之星、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在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間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共同創立該公司;更曾立下了要「確保人工智慧能有益於全人類」的使命和願景。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間,他在網頁上承認:「每天在 OpenAI 的工作總提醒著我,AI 所帶來的變革影響,遠比所有人想像都更快、更激烈地發生當中。」

然而,隨著晚近的應用想像,再加上得自於儲存能量與數位科技的屢屢突破,卻也讓網路犯罪與黑心商業模式的進展更快速;因此,對於 AI 將如何影響人類的共同未來,奧特曼認為各界都有必要謹慎應對,雖然不必然是悲觀看待。

根據 OpenAI 公司與耶魯大學的合作研究,估算 ChatGPT 和其他 AI 生成功能的軟體工具,可能嚴重衝擊到美國高薪白領工作,約計有二成;以及在這類職業別之內,過半以上的業務職掌。因此,從工作設計、組織型態、管理激勵和消費服務等的提供流程,都需做出必要配合與前瞻性的重整。

最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挑戰的高薪職業,則有口譯、翻譯工作、文本、繪本的執行創作,包括作曲寫譜和編曲配樂等,以及旅遊規畫、報稅服務、行銷研究、財務分析,甚至是記者。事實上,人工智慧的生成報導,從股市交易和盤後分析,乃至賽事勝負體育活動常態介紹,這類的創作模式早已嘗試了八年之久。

至於技術性勞力為主的生產製造和其他個人服務業,潛在受影響的可能範圍則最小;但即使是傳統勞力類型,仍有一成的業務將因著 ChatGPT 生成應用,而讓工作性質與人際互動受到影響,甚至是被取代。

職是之故,各界如何提早因應,尤其能從政府與各部會職能的檢討開始,諸如導正青年學子的人生規畫與就業預期;同時,及早在社會結構與政務推行等的方方面面,讓人工智慧的協作量能與應用想像,有融入結合的介面設計,更有流程追蹤的積極介入與成效評估、查核檢查點。

唯有建立起跨世代的支持緩衝,才能讓一時的失業恐慌與長期消費信心之間,透過人生教訓與資訊傳遞之後的交互影響,依舊能產生良性帶動與向上循環,而不至於在技術競爭與人力替代之下,讓經營依賴的偏重與集體投資的轉向,徹底阻滯了社會參與跟追求進取機會的調整決心。

最終,如何規避政經紛擾的時程拖延,一如失落三十年的日本?否則,只會導致普遍的消費萎縮,從而發生經濟動能的失速與整體社會的滑坡。換言之,要讓必然受到衝擊的行業別與相關人員,有適當的預期且在事前的學習準備,從而在對焦和引導之後,繼續能以開放胸襟和生活重心的自主轉向,逐步、漸進且全方位的做好調適與人生志業的追求!









爸爸,我能用 ChatGPT 寫作業嗎


2023-03-30 00:49  聯合報/ 蘇子鈞/教師(金門縣)
ChatGPT應用受矚目。(歐新社)


日昨讀國中女兒回家說,我同學作業都是用 ChatGPT 寫的,爸爸,我可以用 ChatGPT 寫作業嗎?

我當下一時愣住,只能先回答「我想想…」

直覺式的對話,讓使用者操作 ChatGPT 的感覺就像面對朋友、老師或是諮詢顧問一樣的親切,更重要的是能幫使用者解決、歸納和總結問題,並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案,這就是 ChatGPT 每天能吸引超過一千三百萬人使用的魅力。

現在孩子都是數位原生,再加上生生有平板、數位學習的政策推動,這樣的旋風不久一定會出現在國中小校園內,父母和老師究竟應正向思考 ChatGPT 在學習上輔助?還是要憂慮 ChatGPT 讓孩子唾手可得作業答案,降低自我思考邏輯能力

以下提出親師正向面對 ChatGPT 的五大做法供參考:

一、大人更要學習:十二年國教強調的是讓孩子有能力終生學習、自主學習,家長與老師與世界脈絡同步成長,就是最好的身教和模範。因此對於席捲世界的 ChatGPT 應建立初步的認知,了解 ChatGPT 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場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學習中使用 ChatGPT 的脈絡。

二、強調學習過程:鼓勵孩子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探索,而非僅僅追求單一答案。提醒孩子,ChatGPT 是一種工具,而非答案資料庫,他們要利用 ChatGPT 來了解問題,並用自己的思考和創意來解決問題。

三、重視學習誠信:提醒孩子,抄襲作業是不道德的行為,會損害個人在師長心中信譽。並且引導孩子,運用 ChatGPT 來查找答案是可以的,但必須以自己的理解和創意重新表述透過 ChatGPT 得到的答案。

四、指導使用技巧:教導孩子有效地使用 ChatGPT。例如,讓他們學習提出清晰的問題,選擇合適的關鍵詞,並且懂得判斷分析及評估 ChatGPT 回答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五、限制使用範圍:設定使用 ChatGPT 的範圍和限制,只允許使用 ChatGPT 來解決特定類型的問題。例如:作文作業可以參考 ChatGPT 的作文大綱,但禁止用 ChatGPT 直接生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然後抄襲繳交。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工具的使用端看使用者心態和價值觀。ChatGPT 作為學習工具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便利性,但必須在學習的一開始,便以正向引導孩子使用方式,並透過親師學習陪伴中,及時為孩子澄清價值。ChatGPT 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為他們提供輔助,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創意和判斷來解決問題。AI 人工智慧實在不應也不宜取代孩子在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及人際互動學習












追究狒狒之死 法理兼顧動物倫理


2023-03-30 00:41  聯合報/ 黃基森/台北市立大學兼任副教授(新北市)
桃園狒狒遭林姓獵人槍殺,獵人稱是六福村的人同意。圖/報系資料照


日前一隻圈養的狒狒脫逃,各級政府忙於追查誰之過而無所獲之際,遺憾的是狒狒歷經十八天逃亡後竟在民宅內中槍身亡。各級政府乃轉而開始追究狒狒之死誰之過。狒狒地下有知,一定含冤且遺憾的說:我中槍死在有動物保護法環境教育法雙重法律強調「尊重動物生命」的台灣。這件動物脫逃事件,諷刺徒具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條文、同時更彰顯出不夠尊重動物的國家。

脫逃狒狒短時間內引發社會關注,惹眾怒且令人悲憤震驚不滿的原因,凸顯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沒有同心協力共同發布可靠且正確的資訊,同時綜合所有現場狀況適時還原與釐清真相。更令人難理解的是,射殺狒狒死亡的調查,並非由具野生動物保育專業的主管機關進行,而是由毫無野生動物保育與動物倫理背景的警察為之,徒讓「尊重動物生命」的意涵與原則在媒體上各自表述。

筆者從野生動物保護與動物倫理,提出平息民怨之關鍵問題,希望以法理兼顧動物倫理為基礎,避免類似案件再度重演。

其一,脫逃狒狒是否屬於保育類或禁止飼養的動物?經查,該隻狒狒非屬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第四條公告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此外,亦非屬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之人工飼養、繁殖之野生動物,亦非屬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的動物。

其二,獵捕野生動物權責與規定:依據同法十七條規定,獵捕一般類之哺乳類應在地方主管機關所劃定之區域內為之,並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受託機關或團體申請核發許可證。獵捕野生動物,不得使用獵槍以外之其他種類槍械。換言之,追捕脫逃狒狒是可以使用「獵槍」的。

此外,同法廿一條野生動物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與「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均得予以獵捕或宰殺。爰此,獵捕脫逃狒狒應由主管機關依立法精神與公告之「野生動物救援處置流程」,適時且明確告知社會大眾。在民宅林立的都會環境中,人類生命受到威脅之虞時,捕捉這隻具危險性的動物,除了麻醉槍外,採取獵槍獵殺處理與手段進行合理說明,同時釐清真相與爭議。

世界自然憲章指出,「每種生命形式都是獨特的,無論對人類價值如何,都應該得到尊重,為了給予其他生物這樣的尊重,人類行為必須受道德準則約束」。此外,動物倫理學家泰勒在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提出「當人類和其他生物發生利益衝突時,可適當採取自衛原則」,唯有應用這國際度量標準原則,才能創造人類與動物雙贏且共好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