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關注美國選舉後政策新動向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614/web/ 

◆  聯合報社論/拜登將跛腳,台灣須警惕烏克蘭效應
◆  聯合報黑白集/小孩才選擇,我全都要
◆  經濟日報社論/關注美國選舉後政策新動向






經濟日報社論/關注美國選舉後政策新動向


2022-11-11 02:31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期中選舉目前仍在開票中。路透



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可望奪回眾議院多數參議院則有可能維持平盤,仍由民主黨掌控,再次驗證期中選舉不利執政黨,以及經濟議題主導選戰的定律。不過民主黨雖然執政成績不佳,但仍可低空掠過,多少受惠於非經濟議題,例如墮胎及移民的影響。

雖然拜登表示會致力消弭國內兩極化問題,但仍對川普展開司法調查,加深美國社會分裂。在政治對立下,一方普遍認為對手黨派社會亂源;此次選舉,共和黨從參選者到支持者,許多仍認為民國一O九年(2020年)總統大選因舞弊而使川普落選。選後若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可能對拜登家族展開調查,美國兩極化現象很難改善。

提振經濟是拜登政府選後的首要任務,若是美國經濟在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總統大選前沒有起色,無論拜登是否爭取連任,民主黨都很難勝選。

美國經濟情勢低迷產業生產疲弱今年上半年出現負成長,第3季雖成長率由負轉正,但主要是由出口所帶動,國內消費仍然疲弱;未來在美元走強,國外需求降溫下,預期出口成長也會減緩。

特別是過去量化寬鬆大規模財政擴張政策後座力仍在,美國聯準會雖然大幅升息,今年已提高利率15碼,但仍無法有效抑制通貨膨脹,成為民怨的主要來源。而且未來即使通膨趨緩,但已進入高物價階段,對經濟成長也相當不利。

其次,美國失業率雖然一直下降,但主要是由於勞動力供給吃緊產出並未成長;反而伴隨工資上漲,使通貨膨脹壓力更大。而且在全球大環境不佳下,各產業普遍需要消化累積過多的存貨,美國經濟仍有陷入衰退的風險。

面對美中兩大經濟體內需市場轉弱經濟成長趨緩,台灣出口也已經出現衰退,預估短期難以改善,政府實應有因應全球經濟同步下滑的措施。

在對外政策方面美國主流民意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威脅,支持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立場。所以拜登政府會持續對中國大陸圍堵,一方面利用國際結盟,增加美國影響力;所以會加強推動國際合作並深化美國對外連結,除了籌組國防安全性聯盟外,也會積極推動美國版經貿協定,其中也包括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美國也會增加對中國經貿限制措施,川普時期美中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方仍會要求中國大陸履行承諾;但拜登無意與陸方啟動第二階段談判,而以單方向制裁措施為主。特別是在出口管制方面措施會更加嚴厲,有將美中供應鏈徹底切割分流的打算。

美國去中化,最終目的是在建立美國本土供應鏈,所以美國對於先進領域,一方面會加強誘因招商引資,另一方面也會以政治因素要求外國重點企業赴美投資,企業面臨壓力將會增加。

另外,在對中國大陸懲罰性關稅方面,當初在開始實施即被批評會增加國內成本,反而會助長通貨膨脹。在美國目前通膨仍未能有效控制下,未來是否會調整將是另一觀察重點。

面對美國制裁,中國大陸在權力中心更加鞏固下,預估立場也會較為強硬;特別是爭奪關鍵領域技術主導性,未來美中競爭會更加激烈。美中衝突部分是肇因於兩岸問題,除了政治因素外,中國大陸對於美國推動台灣產業與大陸脫鉤也尋求反制,未來美中台三方的產業競合將更為複雜。

由於兩岸問題嚴峻,以及台灣產業的重要性,如何維持台海穩定避免衝突,已經成為近來國際會議討論的重要焦點,對於台灣則是禍福倚伏。台灣雖然在政經方面明顯向美國靠攏,但在經濟上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並未降低,與大陸強脫鉤未必適用於台灣。未來在美中競爭更加白熱化下,如何面對地緣政治的高風險,對台灣是一大考驗。











聯合報黑白集/小孩才選擇,我全都要


2022-11-11 05:54  聯合報/  黑白集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左)對「2050淨零根本做不到」的預言,源自看清蔡政府對此議題下的工夫和企圖心,右為總統蔡英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這是近年社群網路流行語。網民發文帶上一句,頓時瀟灑加倍,好不帥氣。

當然,生活中多數時候資源有限,就是沒法全都要。一分耕耘,不能期待兩分收穫;想存錢,就沒法痛快消費;想要低房價,就得住得遙遠。所謂小孩才做選擇」,說穿了,只是每天不斷被迫割捨、每天都得折腰的成年人,阿 Q 式的自我安慰。

奇特的是,近年在台灣公共政策領域,這種人盡皆知的道理卻變得像不存在;彷彿心有所欲就可全要,不必選擇與割捨。例如各種社福補貼愈來愈多同時稅收又要愈減愈低;面對隔海惡鄰堅持以硬碰硬,卻又鄙棄軍隊勞苦與約束;既討厭核能,卻不擔心電價和碳排,不怕一戰爭就斷電斷氣

前幾年造成社會動盪卡債風暴,乃至近年台灣詐騙集團猖獗,都演出「技術轉移」海外的醜聞。這些現象,多少要歸因於政治人物經年累月用話術與空頭支票對社會洗腦鬆動了「有勞才有獲」的認知。久而久之,民眾便自我催眠:能滿足購買欲,刷卡欠債又怎樣?輕鬆賺進大把鈔票的好工作,誰說不會降臨到我頭上?

問題的答案當然都是不好:仰仗偏門的幸運,終有破碎的一天。別說政治人物沒提醒你,蔡總統不就告訴李遠哲: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以後的事,不歸她負責!












聯合報社論/拜登將跛腳,台灣須警惕烏克蘭效應


2022-11-11 05:46  聯合報/  社論
美國期中選舉目前仍在開票中,由於得票差距小,有可能要等到幾天、甚至一個月之後才會的到最終結果。路透



美國期中大選開票慢吞吞。但根據已知結果,共和黨已篤定贏得眾議院,訪台掀起兩岸波瀾的裴洛西將失去議長寶座,由共和黨麥卡錫接任。至於參院,仍在做最後的拉鋸。無論共和黨是否贏得參院,這都意味著美國將陷於「分裂的政府」,拜登未來兩年的權力將受到牽制,重要法案通過的機會大減。

歷史上,主導白宮的政黨,在首次期中選舉幾皆嘗到敗績。以目前的結果看,民主黨在眾院輸給共和黨在卅席以內,比起歐巴馬輸掉六十三席、柯林頓輸五十二席,不算太難看。以紅色為代表色共和黨,選前宣稱「紅色海嘯」將席捲;但實際結果,僅算中等浪潮

民主黨其實輸的不冤。它的策略判斷錯誤,以為靠著捍衛墮胎權、鼓動婦女票,即可鞏固基本盤;殊不知選民更在意的是通膨與經濟蕭條,認為拜登難辭其咎。民主黨能在最後一周拉回劣勢,是猛打「美國民主」牌,訴諸中間選民阻止川普捲土重來發動政治內戰,會在下屆總統大選再撕裂美國。

事實上,怕川普拖累選情,也正是共和黨所擔心的。因此,黨內要求川普別在選前宣布角逐下屆總統,要他在選後再宣布。「川普效應」也是這次選舉的觀察焦點,他親自輔選的人,至少有十四人落敗。NBC民調顯示,川普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似已開始降低,六成二共和黨人自認是該黨支持者,而非川普支持者;有三成共和黨人則自認支持川普勝過共和黨。被川普視為黨內最大假想敵的佛州州長德桑提斯,這次以六成選票連任,也為自己取得黨內角逐下屆大選的門票。

經過此役,拜登已成跛鴨總統。這兩年,人們看到他體力、精神漸漸不濟,未來還要承受共和黨的羞辱甚至彈劾;他下屆還適不適合競選連任,是個疑問。據報導,內定出任下屆眾院議長的共和黨議員麥卡錫已聲稱,會把債務上限作為談判籌碼,逼民主黨在預算上妥協,停止不斷撒錢包括削減對烏克蘭援助。他說,「不可能讓面對經濟萎縮的美國人,開張空白支票給烏克蘭人」。此外,共和黨掌握眾議院後,圍攻國會特別調查委員會可能被撤銷,取而代之的是調查拜登失政及其子杭特涉及的醜聞,乃至司法部為何會對川普佛州住宅搜索等;屆時,拜登也可能面對彈劾風波

外交政策方面,一旦共和黨控制國會,對烏克蘭政策與對大陸政策都將有直接的衝擊。共和黨揚言要削減軍援,讓烏克蘭極為震驚。目前烏克蘭能在對俄作戰中偶爾稍占上風,基本上就是美國支持出來的;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已提供及承諾提供給烏克蘭的各種援助與武器設備,將近一八○億美元。拜登政府過去聲稱,烏克蘭是否與俄和談,由烏國自己決定;最近傳出美方已私下勸告澤倫斯基,放棄拒與普亭談判的立場。一旦共和黨卡住援助,烏克蘭恐更無力長期作戰

共和黨若主導國會,也讓北京擔心美國對中國將更加強硬,舉凡對新冠病毒重啟調查,或提出類似《台灣政策法案》的友台議案,都會讓美中台關係失控。儘管民主黨與白宮會踩煞車,但在政治競爭中,兩黨也可能為展現對大陸的強硬而競踩油門。明年台灣總統大選起跑,後年美國總統大選,相激相盪,後果難料。

不少台灣人把自己投射成烏克蘭,認為美國的支持絕對不會動搖。但僅一場期中選舉,美國兩黨共識變成政治攻防,烏克蘭的幻想就變成泡影,盟國被拋到九霄雲外。這點,是台灣必須認清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