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蔡政府防疫打假球?

◆  【專家之眼】拜登的民意支持度為何低落?
◆  【專家之眼】蔡政府防疫打假球?

◆  【專家之眼】澳英美聯盟啟動挺台機制?








【專家之眼】蔡政府防疫打假球?


2022-05-03 07:49  聯合報 /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陳時中推估疫情預測會有460萬人染疫,但是他希望曲線是「丘陵」,而非「尖山狀」。圖/指揮中心提供



之前,阿中部長的防疫表現可圈可點,有目共睹,一直到今年4月中,台灣的疫情都一直處於可控狀態。然而,轉變的時間點似乎就在四月中,也就是美國政要訪台之後,陳部長的防疫表現如同潰堤,如今,一天已經1萬餘例新增確診,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陳部長是否是在打假球?因為陳部長前後判若兩人,原先身上飽滿正氣現在消失無影無蹤

何謂打假球?就是故意輸球。在球場上,打假球,損失的只是賭徒的錢,而在防疫政策上,如果真的打假球,其所造成的傷害,不只是國庫幾百億數千億損失染疫者生命健康財產損失受害者家屬其親友悲痛以及第一線醫護沉重壓力,可以說,這是一筆不見血血債。誰能償還?作為防疫指揮中心,難道一點責任都不用負嗎?

對於會有多少台灣人染疫這個問題?阿中部長不思控制疫情,竟能預測會有460萬人,聽到這樣的說法,讓人不寒而慄。陳部長估算的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有何依據?類似的數字,不管是4月21日說的460萬(約台灣人口的20%)或是24日的350萬(15%),都讓我想起發生於中國鎮反運動毛澤東所發明的一種按人口比例殺人做法

鎮反運動發生於1950年代初,被殺的對象是國民黨主政中國下的黨政軍人員以及「階級敵人」。那麼,這些人有多少呢?毛澤東認為人數應該是人口的千分之一。根據這一「最高指示」,共有87萬餘中國人(無罪而)被判死刑,占當時人口的千分之一點七五

原來,殺人也可以按比例。那麼,染疫是不是也可以按比例?聽起來確實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是如此,陳部長給了我們15-20%數字,而不是想辦法控制疫情維持以往優異防疫表現

一般倡導與病毒共存」的專家學者以及官員的說法就是,新冠不過就像「流感」,沒什麼好可怕的。正是因為這樣的誤導,才導致人們輕忽才染疫的。那麼,新冠真的可被視為流感嗎?

近來的國內外研究都指出,無論輕症重症,甚至無症狀的新冠患者,都可能留下長期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長新冠」。「長新冠」有三大症狀:疲乏、肌肉疼痛、健忘和注意力問題(俗稱腦霧」)。另外常見的症狀包括焦慮、失眠、無力、沒食慾、反應遲鈍、呼吸急促、發冷、身體疼痛、頭痛、關節痛、胸痛、咳嗽、持續的味覺或嗅覺喪失等。

很特別的是,新冠病毒還可能「集中攻擊男性生殖器,而造成生殖功能嚴重受損醫學期刊柳葉刀臨床醫學》就指出,確診男性中有5%會出現睪丸陰莖萎縮,還有15%男性有性功能障礙,看到這樣的數字,能視之為流感嗎?

在防疫初期,陳部長苦心經營的超前部署,舉凡嚴格的邊境管制、入境一律在防疫旅館檢疫14天、簡訊實聯制、嚴格的疫調、嚴格的口罩令、維持社交距離、嚴厲的處分,而那個時候,儘管疫苗接種率低之又低,但是感染人數總共只有1,200人(從民國 109 年(2020年)1月22日第1人感染至民國 110 年(2021年)5月10日),那時候,大家每天的期盼就是看到「嘉玲」。

第一次轉折點就在去年五月,疫情再起之後,疫苗接種在政府宣導、並祭出沒打滿2劑疫苗就不能怎樣怎樣之後(現在已提高到打滿3劑),如今,接種率達到84.82%。然而,似乎接種率越高,中鏢率越高,聽起來很不可思議。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人口有 9,200 萬,至今,確診總數才8.7萬人完整接種更只佔其人口的 0.6%

不明白,以前行之有效防疫措施為何一一廢除?如今也已經聽不到陳部長講「超前部署」了,反而是「鄭伯克段於鄢防疫措施。套一句蔡總統的名言:「勞工是民進黨心裡最軟的一塊肉」。現在都已經13萬台灣人染疫了,難道他們就不是蔡總統「心頭最軟的肉」嗎?難道真的要讓疫情繼續延燒










【專家之眼】拜登的民意支持度為何低落?


2022-05-03 08:48  聯合報 /   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民調支持度已跌到42%上下,是他上任15個月以來的新低。歐新社



依照近日美國益普索諮詢公司(Ipsos)的一項民意調查,美國總統拜登的民意支持度,已由去年春天的59%下降至42%,此乃其上任15個月以來的新低,下降趨勢明顯,另有53%的美國受訪者,因俄烏戰爭所引發高通膨不支持拜登

由於早先新冠疫情的影響,高通脹最初主要是因為人員與物資斷鍊而導致的商品短缺,從汽車和傢俱到電子產品和運動器材,還影響到醫療保健和娛樂服務業等,不一而足。如今,俄烏戰爭更抬升全球能源價格,使得美國部分地區的通膨超過10%。

目前美國汽油的均價每加侖4.10美元,比12個月前飆升了48%導致貨物運輸成本提高一併帶動物價上漲,乃美國整體通膨主因,而能源價格的上升,更是對經濟長期性潛在威脅。依照美國勞工部資訊,四月份全美通膨率為 8.5%,乃民國 70 年(1981年)以來的新高。

再者,由於加薪的速度不及於通膨,勞工通常要求更高的工資來因應物價上漲,導致企業將以提高產品售價來彌補生產成本,故可能會引發工資與價格螺旋式上升。對此,一些經濟學家表示,當前美國的通膨率已接近峰值,因而強化了聯準會在未來幾個月再度大幅升息的預期,以便降低消費者需求,並減緩借貸和支出來抑制通脹。特別是抵押貸款利率升高,使得占消費者價格指數約1/3住房成本也已上升,這一趨勢似乎不太可能很快逆轉。

另外,根據哈佛大學政治研究所Harvard Institute of Politics)近日對18-29歲美國成年人進行的一項新民意調查,同樣也只有41%的受訪者支持拜登總統的表現,對拜登處理新冠疫情的支持度有52%,贊成對烏克蘭的立場有46%,但支持經濟問題的卻只有34%,這與美國一般民眾看待拜登的結果相似,可見最為不滿的還是經濟問題。

尤其,哈佛民調還顯示,美國民眾認為當前政治制度是無效的,只有40%的人贊成國會民主黨的表現,對國會共和黨的支持更只有31%。還有對未來的希望渺茫,56%的大多數人表示,當前的政治不再能夠應對國家面臨的挑戰,再加上拜登政府對從阿富汗撤軍處理,也是使其民調低落重要原因

政治上的兩極分化,更是當今美國面臨最大問題之一46%的年輕共和黨人與24%的年輕民主黨人均認為,他們會因政治觀點差異而經常受到攻擊。此外,哈佛民調還發現,許多少數族裔的年輕美國人,會因為他們的身份而感受到威脅,其中包括59%的黑人,43%的亞裔與37%的西班牙裔,甚至19%的白人也是如此,還有45%LGBTQ青年(同志群體總稱)也常受到攻擊。面對這些問題,雖然拜登政府將減輕360萬學生貸款,以及主打一些民生議題,但也效果不彰

由此可見,目前拜登總統所面臨的困境,主要還是因疫情流行與俄烏戰爭所導致通膨的升高,此乃美國民眾最為切身的感受,但把通貨膨脹歸罪於俄羅斯,並非一個負責任總統的作為。再加上,新舊結構性問題,諸如政治治理失能兩極分化,以及種族歧視惡化等問題,除非雄才大略,否則都近乎無解。因而,共和黨11月8日期中選舉中獲勝的機率不小,若拜登神來一筆,比如訪問烏克蘭,以避免成為跛鴨總統,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