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囤房稅改革不應推三阻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躺平」世代戳破了蔡英文執政的虛幻
◆  聯合報黑白集/奔喪法理情
◆  經濟日報社論/囤房稅改革不應推三阻四






經濟日報社論/囤房稅改革不應推三阻四


2022-03-27 02:35  經濟日報 /   社論
財政部說,囤房稅若擴大到全國,例如在台北市持有精華區四戶大廈與持有台東縣偏鄉四戶磚造房屋,按相同較高稅率課徵,會擴大城鄉差距,有違公平性。本報資料照片


房價持續飆升,至今只有央行提出數波信用管制金管會提高銀行不動產授信風險權數等打炒房措施。內政部雖提出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炒房者最高處三年徒刑等措施,但因綠委反對,行政院遲未通過。而在野黨團雖將囤房稅改革列本會期優先法案,財政部和綠委卻消極抵制,本月初更表明不推動囤房稅修法,沒把蔡總統在元旦宣示炒房政策放在心上,也未將年輕弱勢族群買不起房屋的痛苦放在眼裡,令人失望。

財政部,囤房稅若擴大到全國,例如在台北市持有精華區四戶大廈與持有台東縣偏鄉四戶磚造房屋,按相同較高稅率課徵,會擴大城鄉差距,有違公平性。

照此邏輯,目前自住房屋的房屋稅、地價稅、營業稅等,全國都是相同稅率,豈不是也普遍存在不公平?要不要對貧窮的縣市調低稅率,才算公平?擁有四房者,無論房屋座落在哪個縣市,會是弱勢嗎?再說,台東的磚造非自住房屋評定現值一定低於台北市精華區,稅率乘上房屋現值算出的稅負,怎麼可能更高?

財政部又說,繼承取得多戶祖厝如認屬囤房未盡合理。遺產稅正是為避免財富集中而課徵,繼承取得多戶房屋,不就是連著幾代囤房,不認屬囤房才是豈有此理吧?而所謂的共有房屋如何計算持有戶數,則是財政部自找理由,擺明就是全國只要有一件可能發生爭議的案例,就構成不改革囤房稅的理由。財政部不從財政資訊中心拿出實例來說服國人,反而用虛擬的極端少數例子混淆視聽心態才是可議。

至於「囤房稅易轉嫁予房客,致租金上漲」的說法,正好打臉財政部自己,目前住家用房屋出租徵收房屋稅率1.5%,豈不是應該降至自住的1.2%水準,以促使房東降租?照此邏輯,房地合一稅2.0,不是也會發生轉嫁嗎?央行及金管會提高多屋族融資成本,有因顧慮轉嫁怠惰被動嗎?何況,學者和社運團體早就幫財政部做了功課,提出「空屋重稅,出租輕稅」的配套,還有租屋者的房租扣除額提高並改列為特別扣除額,可收制衡效果,財政部應該要與時俱進

財政部說已經督促六都和新竹縣市全面實施囤房稅,將觀察實施成效後,再檢討改進,根本就是把囤房稅當作燙手山芋,把皮球踢給地方政府作為緩兵之計都市改革組織以剛通過囤房稅的台南市為例,依據該市平均房屋現值不到75萬元的資料,推估囤房稅對多屋者的第四房只增加2,000多元,第五、六房每屋多了4,000多元,第七、八房每屋多不到9,000元,第九房以上每屋也多不到1.8萬元,收的這麼低廉以致於囤房者對地方已實施或規劃中的囤房稅無感,如不朝向「全國歸戶,統一提高稅率」的方向改革囤房稅,目前的囤房稅1.0不會有一絲效果。

更令人非議的是,財政部在居住正義方面稅改推三阻四,對於贏者圈的優勢產業提供錦上添花租稅減免優惠,卻積極配合,此種大小眼讓民眾看了傻眼之餘,背後和執政黨立委裡應外合有關

例如立法院財委會綠委公然為洋酒爭取減稅優惠,卻消極抵制在野黨團的囤房稅修正案,以致法案至今都送不出財委會,蔡政府應該督促財政部落實濟弱扶傾」,綠委們多多「關切弱勢」,才對得起國人。











聯合報黑白集/奔喪法理情


2022-03-27 06:15  聯合報 /   黑白集
嘉義市議員戴寧被戒護奔喪,戴著手銬、腳鐐,爬進父親靈堂。圖/讀者提供


涉嫌詐領助理費遭羈押禁見嘉義市議員戴寧,因奔父喪手銬腳鐐痛哭跪爬靈堂畫面曝光,引發議論。陳明文等五位嘉義出身的立委向法務部長蔡清祥抗議,蔡也表示震驚,並指未來執行須兼顧社會風俗與人情義理。

受刑人或被告入監所遭剝奪自由,或係刑事懲教目的,或為偵審需求;准其奔喪,即係基於社會風俗與人情義理,而多少有「法外施恩」之意。但羈押被告外出增添脫逃或串證風險,因此各監所的戒護奔喪要點均規定「施用戒具,只有年逾七十、行動不便或輕刑初犯受刑人等少數例外。

民國 98 年(二○○九年)前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服刑期間奔妻喪,當時他行動不便坐輪椅仍上手銬;三年後涉貪入監陳水扁前總統奔岳母喪全程免戴戒具。顯然縱有戒護奔喪要點,執行仍因人而異。

施用戒具既是高強度人身限制措施,隨著人權觀念高漲,自應由位階更高法律規範。因而現行監獄行刑法及施行細則規定,須經核准且不得逾必要程度,若無必要即解除。換言之,法律已賦予監所裁量空間,並無硬性規定奔喪受刑人或被告在靈前仍要上銬;反而是讓禁見被告與家屬擁抱接觸,更具爭議。

法需考量人情義理,但不應因身分而有差別待遇,也不能因民代關切而開特例。因為,人人平等的核心














聯合報社論/「躺平」世代戳破了蔡英文執政的虛幻


2022-03-27 06:15  聯合報 /   社論
立法院院會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全案公告半年後,需再經公民投票複決,同意票超過選舉人總額半數、約965萬票,才會生效。記者余承翰/攝影


立法院會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公告半年後將交付公民複決。蔡英文總統呼籲朝野合作、世代合作,共同為年輕人投下同意票,留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台灣。然而,才幾天前,副總統賴清德前往成大參加講座,詢問學生未來志向,現場竟有高達四成一的學生選擇當「躺平族」,令賴清德相當意外。這樣的畫面既諷刺又寫實:蔡英文宣稱要許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明天,年輕人卻消極冷回:「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雖然「躺平」主義非台灣獨有現象,但蔡總統兩次勝選,年輕選票是一大支柱,歷來演說反覆訴求年輕人;如今蔡英文第二任任期已快過半,卻有如此高比率的年輕人當著副總統的面選擇「躺平」,成了最大諷刺。

蔡總統在第一任的就職演說喊出「改變年輕人的處境」,並稱每項改革都圍繞著這項主題;半年後的國慶演說更強調「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喊出要幫年輕人減壓與創造機會,除了要提升薪資,還開出八年廿萬戶社宅的支票。六年過去了,這些曾經的美好願景,再次印證都只是文青詞藻,換來一片躺平之風

為何年輕人會選擇躺平?最近本報連續刊出六都執政大調查,探究各縣市民眾對首長及各項施政的滿意度,當中出現分裂民意,六都首長的高支持度不代表市民的光榮感與幸福感,但對高房價的不滿卻是分裂民意中唯一共識,且不分南北。房價問題中央、地方固然都有責,但關鍵還是中央的政策與態度,而蔡政府打炒房,卻打到台灣頭至台灣尾無處不漲,讓台灣淪為炒房之島

狂飆的房價成了年輕人最大痛苦根源,中央不願推動囤房稅,對住宅政策消極敷衍;用來實現居住義八年廿萬戶社宅支票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去年十一月底,社宅興建數五萬一千戶,連同包租代管兩萬八千戶,合計還不到八萬戶,五年半達成率不到四成,注定將跟蔡政府設定的民國 114 年(二○二五)能源配比一樣跳票。

年輕人對高房價的相對剝奪感,關鍵還在於低薪。蔡英文上台後,無力改變薪資結構,只好年年調漲基本工資,基本月薪從第一年的二萬零八元漲到去年的二萬五,二五○元,漲幅達廿六.二%,時薪從一二○元提高至一六八元,漲幅更達到四○%,也成為蔡政府誇口的政績,藉此擺脫低薪陰影

然而,基本工資只是讓最底層勞工維持基本所需,蔡政府對青年低薪以及企業獲利與勞工合理分享等結構性問題,始終拿不出積極對策。尤其這一年多來通膨指數不斷升高,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去年勞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三,二一一元,年增一.九三%;但扣除物價指數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四二二元,年減○.○四%,是近五年首次倒退,顯示出勞工薪水漲幅根本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蔡政府以調漲基本工資來掩飾沒法改善薪資結構無能,難怪年輕人會油然而生「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無力感,以不婚、不生,作為面對現實「站不起來乾脆躺下」的消極反抗,正如網友所言「如果奮鬥有希望,誰要躺平」?

面對六年前「許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未來」承諾變成空頭支票,蔡英文去年就職演說改拋出「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議題,現在立院通過後,接著將不顧雙標,力拚年底公投綁大選,這已是她對年輕人唯一尚有機會兌現的承諾。但年輕人滿足了選舉熱情,回到現實卻只能選擇躺平,這就是蔡英文許給年輕人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