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羅智成/和平需要學習─關於和平學的構想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羅智成/和平需要學習─關於和平學的構想







羅智成/和平需要學習─關於和平學的構想


2021-08-30 03:06  聯合報 /   羅智成(作者為作家、詩人)
神學士入主喀布爾後能否有效治理全阿富汗備受矚目,各地零星的反抗勢力仍擁兵自重。(法新社)



在人類文明史上,需要警惕與反省的篇章裡頭,我覺得有幾幅關於兒童的影像,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一是在中日松滬會戰之後,一個全身遍布塵土,被留在滿目瘡痍的鐵道旁大哭的中國嬰兒;一是越戰時期,一個全身衣服被燒光,邊哭邊跑於鄉道上的越南少女;一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被刊登於雜誌封面上,有著美麗如翡翠卻又受驚茫然的眼眸的十二歲女孩;還有一張,就是為了逃避敘利亞內戰,跟家人搭走私船去歐洲,最後孤獨趴在海灘上的溺斃男孩。

無辜者的苦難,最讓人怵目驚心,也最讓人深刻感受到戰爭殘酷。在那一時刻,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相信,再沒有比和平更珍貴的事了!

但是我也發覺,「和平可能是人類談論最多、提倡最力、追求最久,卻最少被認真對待的主題。除了空泛的言談,似乎很少人或機構真正深入去探討它的本質、它的基礎或永續的條件。也許是我們總把它視為終究會恢復的常態,雖失去時驚恐不已,恢復後便置之腦後;也許是對優勢者(每個人都會有相對優勢的時刻)來說,和平與戰爭都只是達成目的的選項,端看何者划算。對優勢者來說,和平甚至是他們挑起戰爭最常用的詞彙。

追根究柢,人類到底視和平為珍貴、不可替代的價值,還是無奈的妥協、損害的控管與經濟的盤算和平是人類天賦的本性,還是學習而來的態度

我悲觀的理解是,和平從不是「智人」後裔的我們天賦的本性。透過長期、殘酷的殺戮,最終在這個星球主宰一切的智人,如果沒有更強的敵人、更大的恐懼或更長遠的考量,他的基因是不足以阻止他去踩扁一隻昆蟲、消滅某個嫌惡的生物、掠奪自己想要的資源或殺害任何可能的競爭者的。就像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某種平衡或靜止狀態,似乎被維繫於自然循環、數目消長,或獵食者與被獵者之間相互的威懾與暫時的滿足。但這不是和平。

和平是人類學習而來的,是後天創造出來的價值。起初也許是為了共同利益,或勢均力敵時的觀望,然後也許是對穩定環境的需求,開始了和平共存的各種形式。在強者與弱者之間,生存的安定,或和平,是被拿來交換的,需要付出代價。代價需要多方衡量,強與弱的關係也非一成不變,這裏頭需要情勢的判斷、規則的商量,理性大量的參與,尤其是彼此對(資源)需求的抑制、對情緒(嫉恨或恐懼)的抑制、對行為的抑制。在漫長的過程中,宣戰權被提升到團體或國家層面,非武裝的人民被馴化,交換的規則也漸漸內化為價值。

但是矛盾與衝突會不時動搖這個價值,不論是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我們不時看到偶發甚至虛構的事件,撩起無窮的爭端或不可收拾的戰禍。這意味著人類的野性仍遠遠未被文明收服,和平的發生與永續,必須伴隨苦心經營的環境,伴隨更多複雜的條件才能獲致。這些條件包括:人類學、心理學、經濟、社會與政治學上的種種認知、信念、制度與行動。

作為普世價值,和平是強勢西方文明意圖壟斷但成績最差的一門功課,我們自身優良的傳統文化、相對和諧的人際理念及對和平的真切渴望,應該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動力與啟發,在和平學上引領新時代的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