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台灣民主也病重了嗎?

◆  大屋頂下/從太宗兵法談疫苗戰略
◆  星期透視/死亡率飆升 政府失能
◆  名家縱論/台灣民主也病重了嗎?
◆  吃端午粽祈蒼生平安
◆  三級警戒 打亂學子生涯規畫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台灣民主也病重了嗎?


2021-06-13 02:47  聯合報 /   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


新冠疫情惡化,民怨沸騰,而蔡總統支持度持續探底。民怨大致分兩類:一,蔡總統怎麼沒有負起照顧人民健康的基本責任?二,她怎麼從來不對民意做出直接完整的回應?這兩類民怨,即 not responsiblenot responsive,加起來暴露了更深層的疑問:台灣民主也病重了嗎?

筆者早年任職政府時真心支持台灣民主化與兩岸和解,並常奔走國際為之宣揚。近幾年眼看這兩大歷史成就被台灣自己從內部摧毀,實感傷痛。

諷刺的是,開第一槍的恰好是號稱「民主先生的李登輝。他在總統直選第二年就藉修憲把中華民國總統變成「準皇帝」,權力遠大於西方國家的總統或總理。他(她)可以隨意任免行政院正副院長與部次長,不需任何機關同意。他(她)不必去國會說明重大政策,也不必開記者會回答媒體詢問。換言之,總統可以躲在總統府凌空治國,做個有權無責的「準皇帝」,而民眾唯一的制衡只是四年投一次票。

準皇帝」的弊端很快顯現。第一,總統常在深宮秘製震驚全台乃至全球的大炸彈。李登輝「兩國論」、陳水扁「一邊一國」、「正名」、「制憲」都是顯例。

第二,「準皇帝」權力這麼大,在野黨權力這麼小,而選制又是贏者全拿、贏一票就贏,所以民主競爭很快就墮落成花招、賤招、毒招盡出的「割喉戰」。「錄音帶案」、「槍擊案」,「走路工案」密集出現,涉嫌者最後都繼續笑傲江湖,豈不是另類台灣奇蹟?政壇如此充滿戾氣,朝野怎可能協力合作,團結對外?

第三,既然權力如此迷人,政客心中時時掛念選舉,怎可能費心規劃有利國計民生的大事?經濟停滯、工資不漲、缺水缺電,災難頻仍,都是當然的後果。

第四,「準皇帝做所有重大決策,卻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兩個月才開第一次記者會,被大肆批評。如果他知道台灣「準皇帝」惜言如金,經常髮夾彎,不知會多羨慕。

比起李陳馬三位先進,蔡總統的「準皇帝」最到位。修憲後李總統任期餘日無多,「兩國論」害他連另齣修憲大戲都胎死腹中。馬總統像法官,謹小慎微,不但不逾越分際,還律己嚴於責人,誠百年罕見。陳總統則像律師,熱中於親自披掛上陣廝殺,同時觸怒美中兩強,實屬難得。

蔡吸取教訓,去蕪存菁。她只在宮中發號施令,絕不衝鋒陷陣。兩岸「現狀」的顛覆,國內的殺戮撻伐,都由行政部會、立法院、民進黨及其外圍團體動手。這樣既不引起國際媒體注意,也讓華府可裝作若無其事,而看著椎心、氣得牙癢癢的北京,卻苦無發作的藉口。

做而不說」五年,成績果然輝煌。哈佛大學兩位教授曾針對十個國家,研究「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有中譯本)。他們用球賽做比喻,說明民選領導人常藉三種手段走向專政抓住裁判、摘除對方明星球員、改變遊戲規則

在遙遠西方觀察家的一片讚美聲中,蔡全做到了。第一,台灣民主的「裁判」如中選會、司法系統、監察院、NCC、公平會等,無不緊握在民進黨手裡,沒半點遮掩。另外她還鑄造了黨產會促轉會兩支利劍

第二,「對方明星球員」如在野幾個政黨、婦聯會、農田水利會、其他民間團體,甚至最捍衛台灣安全的軍公教人員,蔡自始全力打壓,不屑給予任何尊重。她還收編媒體,強迫中天電視下架,並藉金融與司法壓制工商界

第三,主導「遊戲規則」的中選會既入囊中,選舉日期、參選人資格、投開票諸多細節,當然民進黨說了算。公投結果既拂逆朕意,沒收可也。最近不又啟動修憲?

民選「準皇帝」如此摧殘玩弄台灣民主。在台灣經濟總量已經落後福建省個人所得快被大陸一些城市追上的今天,我們還剩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星期透視/死亡率飆升 政府失能


2021-06-13 02:49  聯合報 /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台灣新冠疫情嚴峻,死亡率高於全球平均值,引發關注。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記者余承翰/攝影


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統計數字中,最讓人感到難過的,莫過於確診死亡數。迄至十二日為止,已有四一一人染疫身亡,致死率為三點二%,遠高於世界平均值的二點一七%。台灣向來自豪醫療水準,當這波疫情還處於高峰時,指揮官陳時中也曾自信地說,台灣的醫療量能不成問題。若是如此,何以出現這麼高的致死率?

針對高致死率,行政院長與指揮官均異口同聲表示,這是因為台灣染疫者多高齡,且相當比例為慢性病患者。此一說詞等同甩鍋亡者,企圖推卸政府應負的責任。

日本號稱全世界最老的國家」,六十五歲以上族群約占全人口廿九%,但新冠致死率約一點七八%;美國六十五歲以上族群占十六%,新冠致死率是一點七四%。台灣老年人口比與美國相仿,致死率卻高達三點二%,是新加坡的六十倍高。難道新冠病毒在台灣專挑老人,在美、日則各年齡層平均分配?稍具常識的人應該知道不可能。

許多醫界朋友認為,致死率高是因為政府長期拒絕普篩或廣篩,使得無症狀感染者早已流竄社區而未被察覺。等出現症狀再就醫時,幸運者轉為中重症,不幸者則連見到醫生的機會也沒有。換言之,指揮中心只根據每天各單位上報的確診人數進行統計,忽略了事實存在龐大黑數致死率高便不足為怪

龐大黑數的存在,也解釋了何以台灣重症染疫者與「死後確診」比率高於先進國家,例如若以人均比較,台灣重症率為日本兩倍。疫情爆發後,有幾天死後確診數,甚至達到死亡者半數,甚至某些河中浮屍、車禍就醫者、獨居猝死者,不少也被驗出為染疫者,使得發生命案必須到場勘驗的檢警人員倍感壓力。對於檢警的恐慌,陳時中只說「檢警應該會適當注意」,彷彿完全不必為疫情擴散負責。

四處趴趴走的染疫者,到底有多少?或許可以從死亡人數推知一二。假設台灣染疫死亡比率與全球平均數相符,則由二%致死率回推,合理估算台灣應有二萬位染疫者。扣除目前指揮中心所查知的一萬兩千位確診者,現時應該還有近八千位未知染疫者散布台灣各角落

此狀況說明,何以政府在疫情統計出現趨緩後,疫苗供應也即將到位時,仍然不敢樂觀,寧可犧牲百業生計,延長形同封城的「加強三級警戒」到月底。因政府心知肚明,八千顆未爆彈的威力不容小覷

指揮中心在五月前拒絕普篩或廣篩,是造成龐大染疫黑數的主因。疫情爆發後,卻又只以床位數誇口台灣醫療量能充足,等到發現設備與人力難以負荷,竟只能要求輕症者返家到檢疫中心觀察,讓不少個案從此天人永隔。許多人稱讚台灣民眾警覺性高自主隔離使得疫情受到壓抑。但從另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反映民眾對政府統計數字應變能力的不信任,否則一天數百起確診有必要犧牲經濟換取自我保護

疫情失控,顯示早先的防堵政策已然失敗,面對疫苗問世醫療量能不足,政府作為也必須改弦易轍。例如實施普篩、建立專責臨時醫院、加速疫苗採購、強化施打效率等,均為新階段的防疫重心。現有防疫班底能否勝任,決策者恐怕須慎重思考。














大屋頂下/從太宗兵法談疫苗戰略


2021-06-13 02:56  聯合報 /   黃年
美國「時代雜誌」(Time)報導,台灣本為新冠肺炎防疫模範生,但因民眾沉溺於虛假安全感,加上萬華茶室爆發疫情,破壞了台灣自豪的疫情防線。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義書攝影


五月中旬,疫情炸鍋。防疫模範生台灣夢中驚醒:笨蛋,問題在疫苗

突然,冷清了一年多的桃園機場湧現人潮。許多人穿著全副防護衣搭機赴美打免費疫苗,商務艙滿座一票喊到廿四萬,長榮由每周三班加到七班,正在清零的華航換大型客機…。這場景反映了憂慮,也反映了階級。

此際,台獨標誌人物蔡丁貴在美國隔海號召台灣人,組織萬人志願軍」參加國產疫苗三期試驗(他也主張做完三期)。至於他自己,因已在美國打了兩劑 BNT,抱歉不能參加。

這個場景使人想到民國 64 年(一九七五年)四月的南越。北越坦克已經進城,爆發逃亡潮。有錢有地位的搶搭美軍直升機到外海的軍艦,無錢無勢者奔赴沿岸的漁船舢板。當時的南越有兩種人:一種是有直升機可搭的,另一種是無直升機可搭的。

桃園機場的場景,具體而微地顯現了台灣有兩種人:一種是到美國打疫苗的,另一種是在台灣等疫苗的。

本文認為,在民進黨的台獨治理下,恐怕總有一天,台灣也會分成「能搭直升機/不能搭直升機」的兩類人。到了那個時候,在美國的「蔡丁貴們」一定會問:台灣人,你們的志願軍在哪裡?你們的掃帚在哪裡?

我並非危言聳聽,亦未過甚其詞。疫苗問題走到今天這個困境,非常重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反映了台獨治理的偏執。容我細訴。

從最細微處說起,陳時中一開始就斬釘截鐵地否定「方艙醫院」,只因這個概念及實踐是中國示範。但是,大國如美、英、法、義,小國如新加坡都採此制,只是不叫方艙醫院。陳時中則不但嫌惡方艙醫院這個名字,拒絕此種專業實踐。以致窘迫到醫院撐爆、「輕症者居家隔離是常態」的地步,家戶感染占病源四成以上,甚至「居家死亡」。

他的政治立場竟然拘束了他的專業選擇。檢疫旅館的效能,怎比得上方艙醫院?

說到疫苗。大陸的兩種疫苗,均獲 WHO 認證,其中國藥的有效性(八六%)高於 AZ 和嬌生;科興的有效性較低七○%),但副作用小,且對防範重症幾達百分百。大陸疫苗在本土打了超過七億劑,援外逾三.五億劑,這些都是科學證據。陳時中可以用任何理由拒絕大陸疫苗,但不必說他們打的我們不敢用」,這不是專業,不是科學,而是政治。但這卻是民進黨政府在台獨治理下的必然選擇

在民進黨的台獨治理下,台灣多數民眾的心智已經變形扭曲,勢難接受大陸疫苗。但在這個時候不妨想一想:難道我們命定非要嫌惡方艙醫院及鄙視大陸疫苗不可嗎?是誰讓大多數台灣人都變成這麼蔑視科學而陷溺於政治?台灣人不是命定如此,而是台獨改造了台灣人。

台獨的魔術就是要蠱惑及綁架台灣人,將兩岸關係變成「三只三不」:「只能仇恨/不能和平」、「只能衝突/不能互惠」、「只能零和/不能雙贏」。因此,只能嫌惡方艙醫院,必須否定大陸疫苗。

中華民國的生存戰略,理應是「可攻/可守/可進/可退/可戰/可和」。像一個四通八達、出入自如的「路網」。因此,面對大陸疫苗,可接受也可不接受。但是,台獨治理卻將兩岸關係變成了一條「三只三不」的「單行道」。面對大陸疫苗,就只能反對,不能接受。

唐太宗與李靖論兵法:「陣間容陣,隊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衝其中,兩頭皆救。」

但是,台獨的「三只三不」只能一路走到黑,絕無可能「四頭八尾/觸處為首」。

四頭八尾就是變形金剛。而台灣七十餘年來的生存戰略主體中華民國就可以是變形金剛,「可攻/可守/可進/可退/可戰/可和」。

中華民國以「維持現狀」為中心基準。若從這個中心基準移動,進可上升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減一步可主張「互統一」,再減一步可主張「一中各表」;另若從這個中心基準退幾步,可以和平競合,甚至可退守在「華獨」。這就是四頭八尾的變形金剛,這就是中華民國。

如果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上,其政治氛圍使得 ECFA 可以簽,廿三項協議可以簽,可以贏得一一二國免簽證,可以維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可以馬習會,可以每年接待逾四百萬陸客,可以照樣向美軍購,可以成為 WHA 觀察員,可以沒有共機繞台…。若在此種氛圍中,大陸疫苗就成為我們各種選項之一。可以不接受,但也有接受的可能。這就多了一種防疫的「戰略物資」,可以救命。這就是四頭八尾。

眾多奔赴大陸打疫苗的民眾,更表達了「他們打的我們也能打」。

有人說,用了大陸疫苗,那就被中共統一了。我認為不會。只要我們掌握了「統一公投」(馬英九主張),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就可以決定「如何統一」及「是否統一」。

在這種條件下,我認為,若用了大陸疫苗,和吃了大陸的枸杞沒有太大的差異。

今天的台獨,不敢真台獨,只是「故作台獨狀」,不斷作踐中華民國。但既主張台獨,又想要參加 WHA,儼然是「我鬧台獨,你仍要像太陽一樣溫暖台灣賴清德語)」。這種台獨騙術,自欺欺人。

這樣的台獨,只是「內殺型台獨」,而佯裝成「外擊型台獨」。置於今天疫情肆虐之際,就走上了「不得不」嫌惡方艙醫院及鄙視大陸疫苗的「單行道」,兩岸「四頭八尾/觸處為首」的「路網」就告破壞。

再者,民進黨若站穩中華民國的立場,難道美國的支援就不見了嗎?反而,若民進黨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上,與美國的「一中政策」更能呼應。其實,民進黨這種拿台獨裝模作樣、諂媚美國的心態,已經使台灣成為美國的棋子,失去了平衡美中台三邊關係的主體性。這又是單行道,而不是四頭八尾。

民進黨政府既然做不到法理台獨,既然甩不掉中華民國,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地守護中華民國?

輿論常引韓非子曰:「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國,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二千三百年前,韓非子就說出了台獨的結局

台獨若走到那一天,中共動手時必會製造「去留聽便」的動亂,台灣人就必分成「走得成/走不成」兩類。屆時台北變成西貢,在美國的「蔡丁貴們」會呼籲走不成的台灣人:快快拿起你們的掃帚吧!

感謝蔡丁貴關心國產疫苗三期試驗















吃端午粽祈蒼生平安


2021-06-13 02:44  聯合報 /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她問我女兒會不會從北部回來;我說從母親節前就開始用視訊聊天,不敢回來了。為了大家的安全,讓他們留在北部就好,端午節就讓他們自己去買串粽子應景吃吃;朋友說最想念的,還是我媽媽包的南部粽還有客家粽。

談起母親去世前,年年堅持到仁愛之家包粽子,她說那一串串粽子能暖和貧困人家的胃,她總誇說她包的粽子扎實料又多,想要讓他們吃好並吃飽。

此外,喜歡和左鄰右舍分享的她也會在家裡準備好幾桶米,洗好一綑綑的粽葉,炒好備料,她的一群姊妹們便來家裡幫忙,整個三合院大廚房裡氤氳水氣飄著陣陣香氣。包粽子對媽媽來說,不是辛苦活兒,而是分享的快樂,還有祝福,希望大家幸福平安。

我又說起不曉得是哪年開始,學校總在大考前,準備包子和粽子給考生吃,取其諧音包中。有年學生家長建議,他們想要親自包粽子給學生吃,「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愛和祝福」那天,三年級考生從粽簾下走過,到禮堂拿到媽媽們包的粽子,滿滿愛與祝福。

朋友聽到這裡,忍不住說:今年端午好是淒慘,說到往生數百人的家人,怎有心情吃粽子;她問我可有看到新聞刊載,跪在雨中送別父親那張照片,我點頭說看了好心酸,「莫說他們無法開心吃粽子過節,同島一命的台灣人,大部分也是在倉皇中過節吧!」

其實端午節天氣熱,又遇梅雨季濕氣重,古人便說此時節五毒醒;因此就有掛艾草菖浦驅五毒,提醒人們防害防病。記得每年端午婆婆總會去市場買把掛在門口,祈求家戶消災解厄,平安健康。

疫情苦惱之際,或許此時更該準備一把艾草菖蒲,為親人、為識與不識的人,驅毒避凶。朋友點頭,並說要送我一把,祝大家順利度過災厄,平平安安!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往年農曆五月初一,我們新莊大拜拜大眾廟裡神明會出巡遶境,驅邪除疫,雖會造成小塞車,卻能安定民心。今年卻安靜到讓人心慌!神明被政府強迫居家隔離,注定這是一個冷清端午。

原本以為,三級警戒後疫情可緩解,然而,至今每天仍高達二百多人確診,二位數死亡,暴斃消息不斷、死後確診不停,許多人無法和親人見最後一面,處裡效率最快的是往生者後事,活下來的,卻得面對牛步的疫情大戰。

感覺政府擅長不斷安撫,安撫也有時效性;民眾漸失耐性,偷偷群聚不斷,看不到政府積極作為,或巨大突破!花那麼多錢紓困,家裡四人卻無人領到,只得重回市場擺攤;新聞整日都在誰偷打疫苗做文章?國產疫苗又多好,媒體追殺說實話專家學者…這些紛擾,對小老百姓來說也是霧裡看花。

記得之前,食材有問題,政府就帶頭試吃。如果政府真的對國產疫苗那麼有信心,何不邀請支持國產疫苗官員名人先示範施打?這是政府扭轉局勢的捷徑。

只要那些支持國產疫苗的人打完沒問題,到時候專家都會閉嘴,誰管它有沒有進入三期實驗?我也願意預約打疫苗。














三級警戒 打亂學子生涯規畫


2021-06-13 02:43  聯合報 /   李政達/科大講師(台南市)


「叮咚!」打開 LINE,是學生請我開立「紓困助學金的簽註意見證明」;兩天前我將教育部「紓困4.0助學方案」公告群組,這是提申請的第三位,相信還會接到更多申請。我拿出紙筆寫上「各位委員您好:我是○○○的導師,其因受疫情影響,工讀時數減少…希望助其安心就學。」簽名蓋章拍照回傳,依學校 SOP程序線上送件,期盡快暫解燃眉之急。

疫情影響,學生打工餐廳歇業,父親早逝,她不僅所有費用自理,偶爾還貼補家用;深恐她斷炊,我問:「身上有錢嗎?」她回「之前有些積蓄,希望疫情緩解…感謝老師關心。」心中明瞭,這波疫情若未能趨緩,不僅是她,班上許多人將無法持續安心就學。

陳時中部長表示,十月底打第一劑疫苗如能達六成,應可解除三級警戒。天啊十月底才解禁?勢必打亂多少人的人生布局!瘟疫肆虐下,日子都不好過,筆者任職旅遊業女兒和健身教練兒子,目前都處停工狀態;又怕把病毒帶回家,只得留在北部「吃老本」。如停擺到十月底,真的會如柯文哲預言「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筆者租屋樓下,都是賣吃的,從三級警戒起,目前僅剩麵包店跟熱炒店有營業,客人少得可憐;每天經過都會留意一下,深怕這些店家撐不住。政府紓困,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救急救窮。然而,筆者買晚餐的店家抱怨,月租十萬多元,勉強賣餐點也是要背債;他們拿不出資料證明虧損,政府要他們怎麼過活?苦民所苦,走一趟疫情前繁華的馬路,看看多少店家關了?他們不會因關門停業就不用繳租金,而租金又是…

這次疫情,看到的是政府資源分配不均,看到的是醜陋的嘴臉、官員人性的貪婪,自己部屬可以優先打疫苗,而醫護人員呢?超前部署不見了,「有政府會做事」只成口號。

一個政府搞到不少支持者抱怨了,不該檢討、不該趕緊想辦法解決嗎?高端疫苗的解盲,不代表疫情解封,蔡政府的防疫更應該趕上病毒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