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二線城市發展緊追六都的啟發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5525/web/ 

◆  政府無能 逼人民搶疫苗
◆  為國產疫苗捨代工 不智之舉
◆  拒絕外國投資疫苗 目光短淺
◆  觀光紓困 看得到吃不到
◆  國產疫苗解盲成功? 百姓成小白鼠
◆  畫中有話/期待政府的「雞腿」
◆  疫苗公共財 不該是政治奢侈品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二線城市發展緊追六都的啟發


2021-06-11 04:08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基隆正濱漁港運用社區、NGO及與大學合作,以有限的經費共同改造舊漁港,創造了基隆的新亮點。圖/郭瓊瑩提供


近年各項民調顯示台灣兩個「新星」城市─新竹市與基隆市,在有感施政上有諸多項目均超越六都,這確實值得國人欣慰。其實筆者反對我們引用大陸「二線三線」城市之詞彙,畢竟台灣人口幅員與地理文化特色與大陸有極大差異。
詳細觀察這兩個代表性城市之突起,確有諸多特質:

一、有年輕的市長:雖然「年齡」不代表一切,但新世代市政治理人,有其創新思惟,更開放更無包袱,也樂於廣納建言突破框架,且與政黨色彩非正相關。

二、有黏著力高的施政團隊:施政團隊宛若拍電影的製作群,有導演尤需有幕後勇於開創實驗與相互切磋之各領域隊友,或許因施政資歷不深,反而加速其學習與相互支持之動能。

三、有較扁平的決策之流程:中型城市人口較少幅員較小,相對地其決策流程與溝通管道有其效能優勢。但流程短並不保證其決策品質,更重要的是因為年輕資淺,其態度相對謙遜,這是最大差異處。

四、與人民的距離更近更無架式:中小型城市之人際網絡顯然比大都會單純,但在地鏈結與傳統社群依附性卻更黏稠。做不好立即會有連鎖反應,做得好也立竿見影,為此施政者與人民的距離相對更近更無隔閡,易被檢視之效應也難一手遮天。

五、樂於吸收全國菁英充實底氣:這兩座城市之發展歷程均有相當濃厚之歷史傳承與地方淵源。唯當年輕市長進來後,他們勇於吸收各部會各大城市之公務員菁英。可快速移植其市政治理經驗,儘管中小型城市之預算不如六都高,但也正因為不高反而必須更審慎分配資源、吸收有理想的年輕事務官轉換跑道,觸動成就感與榮耀感之良性循環。

六、改造不必大但在乎精準且切入沉痾重症:人民之幸福感往往與周遭生活息息相關,進步形象不應只有口號,必須深入市民生活核心。如打開港市不合一之藩籬,縫合山海之破碎地景,提升市民日常生活之便利感與優化感,吸引年輕人回流。自小城原來之邊緣感開創得與國際接軌之新曙光。

沒有唯一的大城市,也因此各城市似應抓住自己的特質發展,而非一味自認沒有大城之資源就是小媳婦。反觀歐洲各有競爭力的城市均是人口卅萬左右。是以,事務官能量之提升,市長領導決策視野之高瞻遠矚,還有民意代表對市政發展格局器度之放大,均應是台灣大城小城宜居宜生自信發展之新指標,值得期盼。











疫苗公共財 不該是政治奢侈品


2021-06-11 04:11  聯合報 /   陶在樸/陸委會前諮詢委員(桃園市)
波波漫畫


疫苗是公共財,好像日光空氣水,應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它不應「排他性」,即不因部分人的使用或控制,影響到其他人的使用。作為商品,疫苗或貴或稀缺,但它不應是奢侈品,更不能是政治力決定政治奢侈品。疫苗應是疫情流行期間政府向人民保障供給的必需品,十分遺憾這些普世標準已為政客破壞殆盡。

一七九八年馬爾薩斯人口論,指出人口倍數增長可怕後果。二二三年後今天,我們以相同原理擔憂,另一個對稱問題,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指數增長的嚴重後果。指數增長通常為人們低估,即便是世界著名學府 MIT 的年輕學子。某日該學院斯特爾曼教授在課堂上問學生,一張厚零點一毫米報紙對折(增加一倍)四十二次,請問多厚?大部分人回答一米左右。實際上是四點四億米,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地球到月球距離,請牢牢記住指數增長出乎意料爆炸過程

請看以下事實:第一段五月廿四日台灣累計感染新冠肺炎死亡數十五人增加一倍到卅二人,請問用了多少時間?只兩天時間。第二段由卅二人增加一倍到六十四人又用多少時間,也是兩天。第三段由六十四人增加約一倍,到一二三人經過了四天。最近由六月一日死亡一二三人,增加到六日的二四六人經過五天,請問下一個由二四六人增加到五百人要經過六天或更多的某個天數。概括起來,台灣疫情死亡人數由十五人,增長到廿倍的三○八人只要兩周時間五月廿四日到六月八日),這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

根據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群體免疫力需要,台灣大概需要接種三千萬劑疫苗,掐指算來三千萬門檻疫苗接種完畢前,台灣還有多少無謂犧牲者?假定暗室逢燈、絕渡逢舟,天助台灣三千萬門檻疫苗及時到位,即便在這種順境下,我們看看全部接種需要多少時間。根據疫情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估計,每日接種速度大約十六萬人,三千萬劑全部打完最快也要二百多天。按照上述死亡數指數成長,代表多少家庭暗夜哭泣。

新冠肺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必須正視,其年死亡強度不應忽視。自民國 109 年(二○二○年)一月十一日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報告算起,至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六月四日十五個月內,全球共死亡三七一萬人,年死亡強度為二六○萬人。回想一次世界大戰,始於民國 3 年(一九一四年)席捲卅多國十五億人口,歷時四年共死亡一千萬軍人,年死亡強度為二五○萬人。二次世界大戰,始於民國 28 年(一九三九年)歷時六年,共死亡一千八百萬軍人,年死亡強度三百萬人大家知道制止戰爭死亡強度的手段是停止武器使用制止瘟疫死亡強度的工具是疫苗接種。我們必須知道世界上不同的疫苗政策,反應了不同國家不同種族適者生存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再次呼籲,疫苗公共財不是政治奢侈品














畫中有話/期待政府的「雞腿」


2021-06-11 04:12  聯合報 /   記者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因三級防疫管制影響,一位民眾直接在夜市攤位前蹲坐用餐,引人側目 。

去年台灣是舉世稱羨防疫模範生,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甚至率隊走訪商家,大啖魯肉飯鼓勵民眾消費,種種宣傳記憶猶新。

如今,本土疫情嚴峻,指揮中心遭批沒有超前備妥疫苗因應,面對外界抨擊,政府是否聽到人民的聲音?商家與消費者都期待政府的「雞腿」(紓困、疫苗),重啟「正常生活」。













國產疫苗解盲成功? 百姓成小白鼠


2021-06-11 04:13  聯合報 /   劉大智/微生物免疫學者(新北市)
高端疫苗昨天公布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宣布解盲成功,將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EUA)。記者蘇健忠/攝影


日前中研院陳培哲院士指稱,連知名美國生技公司諾瓦瓦克斯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至今尚未獲審查認證上市,台灣不可能做到?他認為,若以國際或WHO疫苗核准 EUA(緊急使用授權)準則,國產疫苗七月絕對不可能通過云云,引發本土疫苗是否適格論戰。

十日下午,製造重組蛋白疫苗生技公司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二期人體試驗成績時表示,該疫苗安全性極佳,免疫生成性指標血清陽轉率達九十九點八%中和抗體效價則為一比六六二。該公司認為解盲成功,將向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食藥署則在十日上午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通過緊急授權審核標準」,時間點殊值玩味。該署表示將以AZ 疫苗當作標準,作國產重組蛋白疫苗療效評估,其中和抗體效價必須「不能比AZ 差」,顯然此是為了這次疫苗解盲而訂定。

據國外資料顯示,打兩劑輝瑞 mRNA 疫苗中和抗體效價為一比一五○至二百,打 AZ 腺病毒載體疫苗為一比二百,而打諾瓦瓦克斯重組蛋白疫苗可高達一比四千。國產重組蛋白疫苗為一比六六二,比 AZ 腺病毒載體疫苗為高,似乎合於食藥署的要求。

不過,筆者認為該署竟將對人體免疫機轉不同的兩種疫苗,只用抗體效價作比較,來判定保護力,這相比實有待商榷。何況至今,WHO尚未公布施打現行疫苗之保護力和中和抗體效價關係。該署訂此標準有超前部署之嫌?

陳院士指稱,國內多家生技公司都使用重組蛋白技術研發新冠疫苗,以該技術製造疫苗是「最難」,保護效果「最差」。不少醫界人士以重組蛋白技術非新技術」,並舉國內使用的 B 肝疫苗百日咳疫苗等都是重組蛋白疫苗為例,反駁最難技術說法

其實,打 B 肝疫苗、百日咳疫苗等,只要血液中有足量的中和抗體產生,就有保護作用。但是打新冠疫苗,除了要產生免疫抗體外,還必須能激發免疫記憶作用,即剌戟在第一線粘膜上的白血球吞噬入侵病毒,才能有強固的免疫作用mRNA腺病毒載體疫苗除能誘生中和抗體外,或多或少都有激發免疫記憶的能力。中國的滅活疫苗,難以激生「免疫記憶」作用,更遑論重組蛋白疫苗,所以陳院士才有保護效果「最差」說法。

據知,現行疫苗都不具一百%免疫效力,就是接種過二、三劑疫苗者,體內已具有保護性抗體,仍會感染病毒,乃因缺乏上呼吸道粘膜第一線細胞性免疫作用日前英國保健署執行長霍普森表示,「現行疫苗能斬斷感染病毒與造成重症之間的鎖鏈」,筆者認為現行疫苗皆如此,只是保護能力有高低而已。即現行疫苗能防止重症發生,卻不能遏止病毒入侵人體

九日媒體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邵一鳴受訪時表示,中國疫苗是「預防發病,並非預防感染」,竟譲台灣某些媒體當作笑柄。其實,他說的就是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較差原因。陳院士指「最差」的話語,英國和中國專家替他解釋了。

國產疫苗宣稱「解盲成功」,食藥署防疫中心必全力推出疫苗,供全民施打,實踐蔡總統承諾,百姓就得認命被當成第三期人體試驗的小白鼠了。至於,陳部長說國產疫苗有難獲得國際認證風險,大家看著辦吧。












觀光紓困 看得到吃不到


2021-06-11 04:16  聯合報 /   林玥彤/領隊(台南市)
紓困4.0觀光局公布的補貼,看得到吃不到。圖/報系資料照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政府對防疫的過度自滿,加上政治問題導致疫苗採購困難,紓困不公,出現多重危機問題。

疫苗採購困難,民怨沖天,蔡政府想藉口罩國家隊的風頭,對國產疫苗的支持不離不棄。以當前世衛組織的標準,國產疫苗可能很難通過 EUA,因為國產疫苗採用未通過國際核准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

歐盟的疫苗數位護照系統,預定七月啟動,規定不是接種輝瑞BNT、莫德納、AZ 及嬌生疫苗的旅客,入境仍須接受篩檢及隔離。美國、日本也宣布即將跟進。台灣民眾別說是出國觀光,就是有商務需求或求學,或將出現窘境。

再觀疫情受災的旅遊業,指揮中心先是要求旅行社禁止入出境團體業務,針對無實際雇主領隊、導遊補助紓困政策,私底下卻綁手綁腳,看得到吃不到,都是政府大內宣。

紓困 4.0 觀光局公布的補貼,無雇主導遊及領隊人員必須限於去年七至十月國內安心旅遊,或十二月至今年一月國內冬季平日團遊期間,有隨團服務之導遊、領隊人員,才能申請三萬元補貼,導致專門入出境團體業務的無一定雇主的導遊領隊,成紓困孤兒,讓有心想留在觀光業的導遊及領隊心灰意冷。

境外團體業務導遊領隊人才培植不易,紓困4.0編列給觀光局無雇主導遊領隊共一點九六億元,只見觀光局緊握不放,規定補貼對象僅限有隨國旅團服務之導遊、領隊才能申請,無非是在封殺境外團體旅遊業務的導遊領隊。台灣民眾無法取得國際疫苗護照,加上紓困不公,境外團體業務的導遊領隊,若灰心離開這個行業,疫情結束後台灣民眾勢必走不出去,或將引發鎖國效應。













拒絕外國投資疫苗 目光短淺


2021-06-11 04:33  聯合報 /   羅彥翔/大學生(台北市)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AZ疫苗原廠曾找過台灣代工生產疫苗,但因故破局。路透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AZ 疫苗研發團隊曾來找台灣代工疫苗我們拒絕的理由竟是,怕占生產線和我們沒有那麼大消耗量,這不禁使人民疑惑,難道是因政府擔心 AZ 代工三億劑,使國產疫苗沒有市場

以上疑點讓人懷疑,是否為了保護國產疫苗,而拒絕更能幫助台灣的疫苗政策?既然要把全民命運梭哈,就應該有十足把握國產比其他國際疫苗有保護力,結果陳部長在立法院卻說「可能沒辦法獲得國際認證」,耗費一年多時間,換來的是打了可能無法出國的疫苗,想出國還是要打國際認證的疫苗才被承認,那當初我們為什麼不乾脆答應 AZ 代工?

政府錯誤評估,使疫情嚴峻當下,台灣落得只能靠國際捐贈疫苗救急,把台灣變得像第三世界國家,這就是我們要的嗎?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也爆料,當初 BNT、莫德納都曾找台灣投資,結果我們政府認為不可能成功,拒絕投資

如此缺乏長遠眼光的政府,不聽專家學者建議,只看對自己有沒有利,頭家利益又在那裡。

民進黨常說對岸打壓,讓我們變成國際孤兒,現在看起來,是誰讓台灣變成國際孤兒呢?














為國產疫苗捨代工 不智之舉


2021-06-11 04:36  聯合報 /   林亮萱/企管顧問(台中市)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拒絕代工AZ三億劑,是因為我們只能做出一億劑。 路透社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拒絕代工 AZ 三億劑,是因為我們只能做出一億劑。此舉未免太草率,都可以有口罩國家隊了,為什麼不能籌組疫苗代工國家隊?這和研發國產疫苗不衝突!

南韓千里迢迢去洽談代工,日本也有代工,英法美研發疫苗的同時也是同步預約採購他國疫苗,並不會因為自行要研發疫苗卻拒絕代工或是採購疫苗;反觀我們,貿然拒絕代工又採購數量太剛好的疫苗,是非常落後的策略。

英法美自己研發疫苗,還大量採購他國疫苗數量,最少的採購量也有國民施打兩劑數量的三倍;反觀台灣僅購買二千三百萬人的二倍不到,訂購了還到不了貨,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有拖延欺瞞人民,南韓訂的疫苗都可以到貨,為什麼我們到貨率如此低?

越南政府向國民募資大量採購疫苗,希望台灣效法他國策略,現在亡羊補牢還可以挽救;否則,每天都流逝數十條人命,不知伊于胡底。

此情此景,我們從沒想過,原來政府這麼不重視民命,原來我們什麼都缺,政府也無法保全我們的生命和身家財產,任由我們患病無法醫治,甚至死亡;希望僅是今年疫苗不夠,不要未來好幾年都疫苗不足,請政府發展國產疫苗,同時也效法其他國家,同步大量採購他國疫苗。

生死交關、經濟蕭條之際,是否可以放下政治偏差思考,請政府把與大陸交易當作與他國一般交易,向大陸購買德國原廠的 BNT 疫苗,能救人命、救經濟、救產業才是首要選擇,只要 WHA 國際認可都是好疫苗。













政府無能 逼人民搶疫苗


2021-06-11 04:37  聯合報 /   高源流/資深媒體人
人在美國的獨派人士蔡丁貴呼籲民眾參加國產疫苗的臨床實驗,但自己已在美國打過兩劑輝瑞疫苗,引來批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橫行全球一年多,我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吹起的「模範生」牛皮,三兩下就被嚴重短缺疫苗窘況,消風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全世界都在看,台灣短缺疫苗困境,會再演出什麼令人心酸的笑話。

一直自詡為有錢有技術的民進黨政府,從擺出「Taiwan can help」高傲姿態,演變到今天變成「Taiwan needs help」,四處向美日等國求取疫苗救急,本身就是笑話。疫情指揮中心分配有限疫苗政策,一直「滾動檢討」到不成樣子,才又鬧出了各地特權搶打疫苗的笑話新篇章。

一言以蔽之,台灣今天會鬧出特權搶打疫苗的事,就是疫情指揮中心一手搞疫情中央集權,卻又應對疫情無方,採購疫苗失策的結果。民進黨再怎麼文思泉湧,絕對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打中國牌,甩鍋中國大陸。

從去年初,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各國在應對猛爆疫情時,無不集中心力研發疫苗,或者設法在國際市場上,搶先預訂疫苗。而我們民進黨政府、疫情指揮中心還醉心於「防疫模範生」的虛名,掉以輕心,以為疫苗伸手就有。

這才搞到美日等國家,疫苗多到政府想方設法送小禮物、小優惠,吸引自家老百姓打疫苗,而台灣則淪落到今天必須拉下臉來乞求人家援助,台灣人想打個疫苗保命,還得靠關係、恃特權,才打得上疫苗。

在要命疫情中,政府提供人民足以保命的疫苗,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政府如果無法滿足人民保命的這個基本人權,人民尋求以自己方式取得疫苗保命,即便靠關係、耍特權,這也是被政府逼迫的不得已之求生之道。

防疫專家在談到新冠病毒變異時說,生命都會設法找到一個出口。很諷刺的,一些台灣人和病毒一樣,現在因為打不到疫苗,正在運用關係或特權,為自己生命尋求一個出口。

更何況,靠關係打疫苗,雖然被歸類為特權,但真正論起來,真有特權,像是縣市長哥哥、兒子之類算是少數,眾多靠關係打疫苗的,還都是一般老百姓搞的花招。台灣真正有錢有辦法階層,不會在台灣搞這種小玩意兒,他們寧可花錢搭飛機到美國、日本、大陸打疫苗去了。

像那個整天喊著要跟台灣共存亡的台獨老者蔡丁貴,不僅自己到美國打了兩劑疫苗,據報導,他還呷好到相報,建議台灣人花錢搭飛機到美國打疫苗。本來蔡丁貴此舉就夠嗆的,偏偏他還叫我們勇敢的台灣人,組萬人志願軍,參與國產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實在笑話一則。

這情景,讓人不得不想起敍利亞。中東戰火連綿,敍利亞政府無法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導致人民想方設法,花大錢、用關係,搞特權,弄幾條船、包飛機,逃離生長之地求新生,就是政府無法提供人民安身立命的保障,人民只得自尋生路例證。從敍利亞人民因戰亂逃生,看看現在台灣人因疫苗遠離台灣求一劑,我們不覺得好笑嗎?

台灣人最講面子尤其是政治人物。誰都不想被人家指著鼻子罵特權打疫苗,但是面子和性命相比,性命當然比較實在。而誰能迫使他們必須在面子和性命中抉擇,還不是民進黨這個無能提供足夠疫苗的政府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