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星期透視/華府北京台北三邊關係的常與變

◆  名家縱論/我們是地球的過客 
◆  星期透視/華府北京台北三邊關係的常與變 
◆  國民黨該走哪條路? 
◆  預測兩岸戰禍 不如檢視繫鈴人 
◆  畫中有話/搶單 搶快 搶點錢 
◆  畫中有話/明年中秋換烤美豬? 
◆  產銷平衡?陳主委裝無辜騙外行 
◆  產銷不一貫 失衡年年有 
◆  漫畫/ 
◆  總統不能視事條款 蔣用過、扁險被引退 udn 聯合報專區精選







名家縱論/我們是地球的過客


2020-10-03 23:41  聯合報 /   林蒼生(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人的潛力無窮,那是我們本來就有的能力,所以要記得我們只是地球的過客。(路透)


宇宙是活生生有靈性的大生命,人類也是深具靈性的小生命,我們的覺知是與宇宙靈性相接的天線,在小生命與大生命之間互通,可以說小生命的靈性是大生命的分靈。

所以覺知非常重要,我們的生命一瞬也不能與覺知分離,用現代話來說,覺知要時時在「ing」當下,才不會與宇宙心靈斷線。如果有「ed」或未來式思想出現,就會變成妄念,阻隔天線暢通。覺知與宇宙心靈通暢無阻,才是天人合一的開始。

天人合一是古來思想的終極理念這是佛陀悟道時的狀態,也是儒釋道各家想臻致的目標天人合一不是一個虛幻名詞。我們可以試試,坐下來,放鬆,看向無限遠的虛空。也深入無限深的內心深處。我們的覺知會感覺到在這兩個無限的地方,似乎完全一樣。這時我們也已很接近天人合一了。我們可以學習在兩個無限之間悠遊,放大自己的胸懷與心量,這天人合一的感覺真的很棒。

而眼睛是這兩個無限出入的門戶。有人說「上帝」為了解他所創造的世界有多美,同時也創造了人類的眼睛。我們只要把「上帝」的宗教觀念,轉移為廣泛存在的宇宙心靈,那麼這說法就很正確了。古人說「機在目」,一個人目光炯炯,一定精神奕奕。南懷瑾老師教導如何看山,要把山引進來看,不要用眼睛出去看。眼睛要像呼吸,吸進世界的好能量,放出不好能量。時刻如此,眼睛就會清明,精神就會飽滿。

不只眼睛要像呼吸,五官都應如此。讓五官、五臟、甚至細胞都能呼吸。我們的肉身,幾乎都是空隙,讓體內空隙與體外空間自在交流,像呼吸那樣,不用刻意。久了,身體將會輕飄飄的,非常舒服。莊子說,呼吸及踵,他想說的就是這件事。

不要忘記,五官之外尚有一個「意」,意識很不容易管理,意識產生的妄念容易使人執著,妄念與執著阻撓了天線,使人的心靈不能與宇宙心靈相接。與宇宙斷線是人要輪迴重新學習的主因。佛法又將妄念與執著的輕重程度,分成欲界、色界與無色界,各有其不同的障礙要淨化。淨化了一層一層障礙,才使人一層一層往更高的能量世界進化。

阿含經說,人類來自光音天,光音天是色界之第三禪天,光音天的人以光代音互通訊息。這似乎是特異功能第六感的源頭。我因此相信人的潛力無窮,那是我們本來就有的能力,所以要記得我們只是地球的過客,是在地球學會了放縱慾望的小孩,慾望使我們離不開地球,輪迴再輪迴無法解脫,忘了我們只是地球的過客。

解脫方法在單純的覺知。覺知是回到宇宙心靈老家的唯一路徑。但覺知很容易被分別心、妄念的意識所掩蓋。我們也不必害怕修行的功課有多複雜,只要一心保持覺知的單純方向就對了。這單純的覺知是「當下」,是「一行三昧」,是「大手印」和「大圓滿」的核心。由核心進去,條條大路通羅馬,宇宙心靈的老家就在那裡。

宇宙啊宇宙!原來我們的心是一體的,我也完全放心了。內心充滿感恩與自信的喜悅。我們那麼小,我們也那麼大。不管如何,我們一直都在宇宙的懷抱,與母親同在。












星期透視/華府北京台北三邊關係的常與變


2020-10-03 23:45  聯合報 /   邱坤玄/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中秋連假台海情勢緊張,空軍戰機天天升空監控中共軍機。圖為我空軍16戰機(左)監控繞台共機。圖/國防部提供


最近美國陸續推出強化與我關係措施,中共軍機頻頻進入我飛航情報空域,我主管外交的部會表示「一旦發生任何戰事,台灣全體人民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國人對美國出兵馳援的信心也達到新高。外交本應是不以戰爭或暴力獲取國家目標與利益的藝術,現在卻出現戰爭,又出現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交的說法,令人有世事變幻莫測之嘆,要釐清事實真相與後果,先探究其常與變之間的關係。

第一、一個中國。中共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常,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可以變,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仍守住常的部分,不會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採取立場,台灣主權仍然未定。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在九月十七日國會聽證會上清楚表達了這個立場。川普政府強化與台灣關係的措施,的確改變了做法,它主要是依據「台灣關係法」、「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規定下,擴大我國際活動空間及支持台灣,確保他們有能力抵抗中共的威脅。

第二、戰略定位。美國對兩岸的政策,戰略模糊是常,戰略清晰則是變。戰略模糊保留了美國行動的空間,同時也足以發揮嚇阻的效果。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專文,力主美國對兩岸應改採戰略清晰的政策,但是他也強調清晰的前提是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承認台灣與建立軍事同盟。

史達偉上述的國會聽證發言,澄清了美國對兩岸的政策仍然沒有改變,沒有走向戰略清晰。親台灣的參議員魯比歐也表達相同看法。他認為必要時中共會對台使用武力,美國能做的事就是幫助台灣增強軍事力量,讓北京自己放棄一場代價過於高昂的戰爭。簡言之,給你更先進武器,有戰爭自己打。

第三、中共對台。和平統一是常,軍事施壓是變。中共對台軍事施壓程度比馬政府時期高出許多,這是明顯的改變。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軍事施壓是否會升級到以戰爭手段改變和平統一的常,以小事大需要智慧,已是歷史明訓。

當前中共對台軍事施壓是對我進行消耗戰,消耗我軍事資源與信心耐心。雖然我空軍飛行員的素質與訓練仍然優良,但是我國防資源畢竟有限,人員也將疲於應付。

此外,戰爭一旦爆發,戰場一定在台灣,受害更多的是我們。更令我們擔心的是美國國防部九月公布的中共軍力報告,美國在「軍艦數、陸基傳統導彈及巡弋飛彈、與空防」三個領域,都輸給中共。多數美國軍事智庫與學者對我國軍事力量的評估也相對悲觀,認為我們裝備落後、訓練不足,後備軍人人數雖多,但缺乏戰力。因此我強調備戰,後果如何應當深思。

兩岸關係要認清常與變,美國仍然守住其一個中國政策底線,中國仍堅持其和平統一方針,變的是手段與工具。我國要以避戰為上,激情的口號無法保護我們的家園,戰爭殘酷的後果不能去測試。









國民黨該走哪條路?


2020-10-03 23:44  聯合報 /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任黨主席後揚言改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藍營」通稱國民黨,對國民黨很不公平。因為有很多「藍」,他們被這麼歸類時欣然接受,但罵起國民黨,又兇狠得不下於社會普遍不認為是「藍」的政黨、政治組織和個人。

他們和國民黨一樣,和民進黨及所謂「小綠」政黨彼此是敵對關係,如反對台獨,罵起來比國民黨更有創意。只是國民黨必須既概括承受綠營攻打的所謂「藍營」,另一面又得遭受「藍營」內有黨或人背後捅刀及挨悶棍;民意支持度一直在低盪,和這個戰況大有關係吧!

江啟臣任黨主席後揚言改革,有兩條路線擺在他面前,一是向「台灣國民黨」靠攏,年輕人多表支持,道理很簡單,相對於「中國」,這群人更熱中於「台灣」,國民黨若和年輕人背道而馳就會越「老」,老離死亡很近。

另一種主張,剛好和年輕人想法相反,美其名曰「找回黨魂」。最近國民黨中常會請一位國際港星演講,他七十多歲,在台灣落籍卅多年,他擁護中華民國,堅決反共,他批評馬英九和江啟臣反共意志不堅,傾向台獨他是新黨黨員,但他的說法只有部分符合「藍」的精神,便是反台獨至於反共,即使過去以擁護中華民國起家的新黨,也早已不談此調了

曾任陸軍總司令的陳廷寵上將,反台獨反得很堅決;他厲聲呼籲國民黨回到蔣介石反共路線,說法和上述那位港星近似,但蔣介石終身不忘反共滅匪,這條路線國民黨從李登輝到馬英九都沒有這麼「硬」過,那位總司令上將也坦白表示,憑軍事武力,台灣和大陸比,台灣是「零」。那麼這個仗怎麼打?有兩百萬台商在大陸討生活,那位上將也在大陸經營台商子女學校」。藍的、綠的、紅的,在大陸從北到南處處有朋友,甚至利益。

馬英九的和中政策,是為使台灣免於戰禍,他執政八年,這條路維護了中華民國尊嚴與安全,但藍裡面有「紅」的,歐陽娜娜唱「我的祖國」,便說是「台灣之光」,可是有人懷疑,這個「光」,恐怕暗指是「藍的光」,即認為國民黨理該如此。綠營則大罵她「是台灣之恥」,一家綠色政論節目從主持人到來賓交相罵她「混蛋」,卻沒聽到有那家電視台把整首歌播出。各色陣營的聞歌起舞,象徵台灣的「民主」,著實可觀!

綠營因川普把中國罵得體無完膚,自認水漲船高,只是當陳廷寵說台灣兵力和共軍相較是「零」時,綠粉氣憤難耐,便有民調指出,若兩岸開戰,台灣有近三成年輕人願投筆從戎,相信可以把共軍打敗。勇氣可嘉、信心可嘉,洩氣的是,有位民進黨立委,當聽聞國民黨民代建議恢復徵兵制,且效以色列男女都得從軍時,他立即宣布,「當兵這事沒有他」。沒聽說綠營相信兩岸開戰,美國一定派兵參戰。那台海一役只需亮亮肌肉,或派無人機,或看後台誰硬,就決定勝負了嗎?

孫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面對海峽兩岸緊張升高的局面,領導者要能體會,決定和戰是要先有勝算,才想求戰,並追求勝利;否則以國力冒險,很容易拖垮財政,一旦遇變故是無法應對,也無法想出良策,自亂陣腳,有如送羊入虎口一樣,豈可不慎。











預測兩岸戰禍 不如檢視繫鈴人


2020-10-03 23:46  聯合報 /   趙興鵬/軍退(台北市)
美國將售我多種武器,把台灣打造成刺蝟。圖為可能售我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圖/翻攝Boeing Defense推特


八、九月,兩岸因關係緊張,台媒及專家學者開始預測共軍武統時間,但戰爭就會發生?我想到了戰國策「韓盧逐逡」的寓言。

戰國策齊欲伐魏齊準備伐魏淳于髡提醒齊王說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最快的黑狗東郭逡則是著名狡兔。天下最快的狗,追逐最狡猾的兔子,繞三座山跑了五圈,最後兩隻都累死,農夫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一狗一兔。他把齊魏之爭,比喻為狗兔之逐,把秦、楚類比為農夫,這讓齊王大懼而罷戰。這與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寓言類似

陸美俄是個三腳鼎,只是目前看來,鼎並不平衡,唯美獨大,但這種獨大,有愈來愈消瘦情勢,如果大陸因武統台灣被逼與美開戰,鼎必然重新傾斜,俄國獨大,這筆帳美國會不算?陸美俄之間正如同「韓子盧、東郭逡、田父」,誰都想避開做韓子盧、東郭逡,要做田父。

戰爭往往是在最不可能發生時候發生,虛虛實實,乘其不意,攻其不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忽焉在北,忽焉在南,怎能預測?金門砲戰前,共軍軍機日夜在馬祖上空偵查巡航,八二三卻劍指金門。當所有人都預測十一月三日美大選後開打,那十一月三日以前就得更小心?武統時間預測已無必要,大選前後都是。

日前國防部長在立院表示:共軍暫無武力犯台徵兆武力犯台徵兆,是內陸部隊向東岸集結,但至今沒有看到。事實上,從徵兆上預測極可能造成重大誤判。

總之,與其預測武統時間,毫無意義,不如回頭看看挑起「亡國感」的蔡英文總統面對此兩岸危機升高如何作為,畢竟繫鈴就該想如何解鈴?











產銷平衡?陳主委裝無辜騙外行


2020-10-04 00:21  聯合報 /   呂蓬仁/公退(彰縣員林)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日前表示,這幾年風調雨順,有哪一個農產品有產銷失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些年,農產品產銷失衡乃不爭事實,媒體畫面鐵證如山,一車車文旦柚賣到過中秋不應景了仍滯銷,一堆堆香蕉砍斷銷毀等著當堆肥,暴殄天物使人拳頭硬了,農民要栽種農作物到收成,付出的心力及辛勞,豈是冷氣房坐享高薪的「綠高幹」能理解。

筆者雙親務農辛苦,嚴冬酷暑照樣忍耐下田,寒風驟雨也得硬著頭皮出門,那時代是豐收賤價,欠收賣不了錢更不用說。

現在,豐收與欠收都要乞憐政府補償收購,因為缺銷路,所以似乎天災比五穀豐登好,好歹申請補助比較名正言順。故有「好康」,農民從來撈不著,筆者假日偶而田裡幫農,領教到太陽公公真的很凶,這正是嚮往公務員生涯最大誘因。

農委會陳主委聲稱,這幾年風調雨順,反問哪一種農產品有產銷失衡現象,為規避政治責任,眾目睽睽事實俱在竟睜眼說瞎話,認為缺少災害「調節」才致生產過剩?忝為主管機關,拓展外銷與平衡產銷沒步數,只會千篇一律慷慨全民納稅錢補助、補償、賠償,「二補一賠」讓災農暫忘災損,平時提高罰金,災難來時只消「補」一下調劑,這就是執政黨拿手慣用的息事寧人本事。

陳主委所謂產銷不失衡說詞,筆者聯想到小時候家附近雜貨店阿婆,她秤東西每次口頭禪都是「將就虧給你啦」,但秤頭往上翹才代表賣的東西超過價錢,若不取回喬平衡,才是多給顧客,假使秤錘下垂,甚至滑落砸腳,就是坑顧客。她習慣趕緊扶住秤裝吃虧模樣,擺明得了便宜還賣乖。做生意亦有小竅門,先抓不夠再慢慢補足,比抓過頭再慢慢放回去,顧客欣賞前者不爽後者。

陳主委產銷平衡江湖術語」,頗像扶住秤桿那位柑仔店阿婆,秤頭打傷腳了猶憋住佯言沒事,裝無辜騙外行。蔡政府上下也臭味相投搭配演出,畢竟「貨暢其流」攸關民調滿意。

一般刻板印象是猶太人小氣、教授學問淵博、律師能說善道,民進黨在朝權官,給人印象就像是強詞狡辯的訟棍












產銷不一貫 失衡年年有


2020-10-04 00:05  聯合報 /   黃萬傳/退休教授(台中市)
農作物產銷失衡頻傳,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我國這幾年風調雨順,有哪一個農產品有產銷失衡?圖為9月農委會在高屏香蕉產地啟動去化作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我國這幾年風調雨順,有哪一個農產品有產銷失衡?」引起農民對產銷失衡的高度爭議外,再度讓國人關注農產品產銷失衡沈痾。

常發生失衡的農產品,有水果類的香蕉鳳梨及最近的柚子,蔬菜類的高麗菜,而農政單位已預期今年冬季高麗菜確定生產過剩。

產銷失衡一是供過於求,豐收結果或是種植面積太多,國內多年的產銷失衡多是緣自於此二是求過於供,主要受自然因素如颱風,導致葉菜類價格上漲,及特定時節如農曆新年和端午節,導致糯米和肉類價格上漲。在供過於求的產銷失衡,農政單位總以收購、補助或去化等治標不治本的措施應付,導致國內農產品的產銷體系多半是生產與運銷脫節,有多方主導國內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呈現國內農產品的產、製、儲、銷,嚴重缼乏一貫化,如此就不可能達到秩序運銷的境界。

實際上,國內早期也有一些好的產銷制度,如香菇和蘆筍的外銷、青果運銷制度,如香蕉和鳳梨的外銷及稻米糧區制度;歸納其成功關鍵,不外乎農政單位(如過去農復會)做好糧食消費調查,農會在農業推廣的生產技術指導及運銷作業的配合。依此,欲解決國內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一方面除鑑古知今的農政單位應務實了解農產品供需特性,結合國內需求(含進口)規畫國內在不同情境的生產量和安全存量,另方面可借鏡國外的秩序運銷策略。

分析先進國家的作法和經驗一是美國落實農產品運銷訓令即運用市場供應量管理,採取措施有特定節日的禁運、格外品的加工、季節間的儲存,及利用生物技術延緩採收。二是加拿大和紐、澳的農產品運銷協議會,係採生產量的管理,以管理產地生產量為導向,如規範每個農場的生產量三是歐盟,如德國,係透過當地農產品認證,如在社區創造地方品牌,結合觀光旅遊以品牌結合一定數量的價值鏈和合作的廠商。四是日本的果菜和雞蛋的安定基金,透過各不同政府階層的調整協議會,也結合不同季節,地產地消的觀光行程。

近年國內農民和消費者深受農產品產銷失衡之苦,農政單位是否讓產銷失衡繼續亂下去?為早日達成農產品產銷秩序化,一方面要整合國內的主導生產和銷售的制度,如重新考量官商結合的稻米產銷、農會系統所主導的毛豬和牛奶、合作社的果菜運銷、業者協會的各類禽畜產銷及農企業的契作產銷;二方面可借鏡國外,如美國的運銷訓令,唯其要有一個組織完善的合作社與運銷委員會及產區集中和完整的產銷計畫;三是農政單位和農民組織要依過去經驗和大數據充分掌握可能發生失衡的時間點和農產品的種類;四是活化國內相關農業產銷團體的功能,透過契作結合加工、觀光旅遊和地產地消的一條龍產銷經營。依此,企盼早日走出年年上演的失衡戲碼!












畫中有話/搶單 搶快 搶點錢


2020-10-03 23:48  聯合報 /   記者侯永全
記者侯永全/攝影


食物外送員在車水馬龍街道穿梭,為搶單、搶時間在車陣中疾駛或交通違規的行為,往往造成自己與他人的遺憾。

台中市政府統計,今年上半年外送員事故計四八八件、月平均八十點三件;交通官員指出,受疫情影響,民眾叫外送機率大增,外送員事故也隨之增加,常見搶快的情況,是意外頻傳的主因。

近幾年台灣基層勞工低薪窮忙,勞基法一例一休更限縮勞工加班時數,基層勞工對未來感到茫然,「賺大錢」的車尾燈漸行漸遠,難怪越來越多民眾甘願以職災風險高的外送員為業,因為多搶點單,實質收入立竿見影!









畫中有話/明年中秋換烤美豬?


2020-10-04 00:22  聯合報 /   記者蘇健忠
記者蘇健忠/攝影


中秋烤肉連假剛過,含萊劑美豬明年將叩關,府院全力發動大內宣說政府有萬全準備但日前立委質詢食安會報,自去年六月後長達十五個月未開;為此蘇揆數度語塞,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受疫情影響,避免多人聚集,才未開食安會報,何時防疫成了食安「破口」?相對的,為了商機,店家表示,不會用進口豬肉,即使要用也會用紐澳進口的。

遙想明年中秋,民眾「食安」小確幸還有什麼藉口疏忽呢?












總統失能條款 蔣中正用過、陳水扁差點「被引退」


2020-10-03 14:42  聯合報 /   記者陳洛薇
蔣中正1949年1月下野,爰引憲法第49條由李宗仁代理,1950年3月1日,又以李宗仁無法施行總統職權為由「復行視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政府遷台前,1949年1月2日,河南省參議會從黨務、政治、軍事、文化及經濟等五端,列舉蔣中正施政已失民心,電請蔣總統引退以謝國人。圖/取自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前總統陳水扁(右二)當年身陷國務機要費案時,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曾投書媒體,呼籲陳水扁沿用蔣中正模式,宣布「因故無法視事」引退離職。圖為2008年11月11日陳水扁上銬收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右二)當年身陷國務機要費案時,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曾投書媒體,呼籲陳水扁沿用蔣中正模式,宣布「因故無法視事」引退離職。圖為2009年初扁家四大案開庭,陳水扁出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感染新冠肺炎,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現已入住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治療。白宮宣布,川普入院觀察幾天,將持續辦公。不過,由於川普已74歲,美國國內討論,如果川普病情加重,不能視事,在意識還清醒的情況下,川普可能依據憲法,讓副總統潘斯代理總統,直到自己恢復為止。

總統失能條款 勉強說來僅蔣中正用過
元首的健康,涉及到整體國家的運作跟安全,總統指定副總統代理職權的「總統失能條款總統不能視事條款)」,目的是為了穩定國家運作,我國亦然,但中華民國歷任總統中,勉強說來只有蔣中正用過,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時,黨內也曾建議他據此請假。

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總統、副總統均不能視事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

發生在蔣第三次「下野」 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總統職權
所謂因故不能視事」,並非死亡請辭等必須補選的情狀,而是由副總統暫時代理總統職權。我國歷任總統中類似的案例,發生在蔣中正第三次「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民國38年(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國共內戰敗退蔣中正1月21日於中常會臨時會宣布暫行引退,並發表下野文告「戰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達到,人民之塗炭曷其有國,因決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戰銷兵,解人民倒懸於萬一,爰特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之規定,於本月21日起,由李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同年12月,蔣中正決定將國民政府遷移台北,代理總統李宗仁稱病滯美,不願返台,遷台的國民政府群龍無首

民國39年(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宣布復行視事,並發布文告指,「復於1月21日依據憲法第49條『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之規定,將總統職權交李(宗仁)副總統代行…,爰於3月1日復行視事,繼續行使總統職權。」但此文告是否合乎憲法,引發非議,質疑者認為,憲法並無引退總統可復行視事之條文,李宗仁仍是名義上的「中華民國總統」。李宗仁也在美國發布聲明指蔣中正復職違憲

扁當年陷國務機要費案 曾差點面臨「被引退」
蔣中正下野,爰引憲法第49條由李宗仁代理,之後又以李宗仁無法施行總統職權為由「復行視事」。這個「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條款,前總統陳水扁當年身陷倒扁危機及國務機要費案時,曾差點面臨被引退」。

民國95年(2006年)國務機要費案撼動扁政權,第一家庭涉案,重創民進黨,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曾投書媒體,呼籲陳水扁基於對民進黨與綠營的疼惜,對本土政權綿延的願景,暫時忍辱負重、委曲求全,沿用當年蔣中正模式,宣布「因故無法視事」引退離職,由副總統呂秀蓮代行職權,並由總統重新任命總統府資政若干名,組成非常時期國政顧問團」,在副總統召集下建立實質集體領導之運作機制,陳水扁則以平民身份面對司法調查。

陳師孟投書 籲扁沿用蔣中正模式引退離職
陳師孟在投書中表示,檢察官應在陳水扁下野後正式起訴他,由司法體系指派績優法官數名組成特別法庭,以一審定案在一年期間內終結,若判決有罪依法量刑,若判決無罪,總統即日復行視事至任期屆滿。

不過,對於陳師孟的建議,民進黨內有不同意見,部分民進黨立委呼籲陳水扁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請假,專心為國務機要費案打官司,但也有人擔心,若陳水扁引退離職,打官司算不算「因故不能視事?」,恐引爆憲政危機;也有人憂心,若讓呂秀蓮代行總統職權,不受控的呂秀蓮對民進黨而言,呂會甘願做一個完全不能做主的代理總統嗎?這一大變數,會讓政局更紛亂,陳水扁最後也因此解除「被引退」的危機,直到民國97年(2008年)5月20日屆滿任期後才面臨司法調查及走入牢獄。

扁獄中出書萬字表明「只有蔣介石才會逃亡我不會」
陳水扁獄中出書《1.86坪的總統府》,長達一萬多字的序言表明「只有蔣介石才會逃亡我不會」,並指蔣介石民國38年(1949年)1月21日下野,離卸總統職務,成為一介平民,由副總統李宗仁繼任總統。民國38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民國38年(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總統飛往香港,隨後流亡美國,而蔣介石則在同年12月亡命台北。這才是總統級潛逃流亡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