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2020-06-02 00:17 聯合報 /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誠品敦南店五月卅一日結束營業,當天湧進許多民眾前往拍照留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二○○八年七月,我應韓姊(韓良露)之邀,在「東區漫步粉樂町」(台北文化護照系列活動之一)上當起生平第一次的街區導遊。在當時,台北城市漫遊的風潮尚未興起,一般遊客來到台北只會想到去故宮、台北一○一等奇觀式景點。不少台北人甚至都不覺得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什麼值得遊玩的地方,尤其是跟香港東京等城市做比較,更是認為台北旅遊內容乏善可陳。然而,對城市觀察相當敏銳的韓姊則是注意到,台北人正在用日常獨特的生活風格打造這座城市迷人的魅力。
在韓姊的號召下,一群原本只是搖筆桿敲鍵盤寫文章的人,包括李清志、顏忠賢等人,大家粉墨登場搖身一變成為介紹這座城市風情的素人導遊。我依稀記得,我們一群二、三十人參與活動的民眾,浩浩蕩蕩從富邦金融大樓出發,第一站來到的就是誠品書店敦南店以及其創意市集廣場。我拿著小蜜蜂,向活動參與者解說,為何台北已經晉身成為一座風格城市(style city)?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誠品書店。
在這之後,城市創意街區的推動與導覽成為我人生的志業,現在更將導覽工作擴及到花東的地方創生,也在東吳大學開工作坊教學生如何規畫文化小旅行。
十二年後的二○二○年,敦南店畫上休止符。為了紀念這個特殊文化事件,我特地找出我收錄在富邦藝術基金會「2008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專書的一段文字:「…因緣際會也迫不及待,在當時一出刊便如雷轟響般造成話題的誠品好讀上,我也寫了一篇文。便這樣,一篇文又一篇文,一堂課接一堂課,在誠品好讀與誠品講堂上,我留下我關注社會的視線,是專注不移,是深切不變。」
誠品書店為台灣創造許多第一次的成就,我也在敦南店完成我許多的第一次。「誠品好讀」於二○○○年七月創刊,該年是我從德國拿到博士學位回國的第二年。主編蔣慧仙約我在敦南店辦公室碰面談邀稿的事。我為創刊號寫的文章名為「符號化的旅遊與旅遊的終結」,是我刊登在非學術性雜誌的第一篇文章。
在二○○三年到二○一○年之間,負責誠品講堂的謝淑卿找我在敦南店開了四場主題課程:二○○三年「讓我們shopping去:當代消費社會研究的十二周知識展售會」、二○○七年「美感創新:下一波關鍵競爭力」、二○○八年「品牌進化論:趨勢與策略的十堂課」,以及二○一○年「C議題:當代內容消費趨勢的考察」。當時每一次我有最新的趨勢研究發現,誠品講堂都是我第一次公開發表的場合。
我喜歡導覽說故事、寫文章、演講授課,都是在敦南店練就的一番功夫。我稱敦南店是閱讀提案力中心。我和其他誠品好讀作者與誠品講堂講者一樣,所作所為就是鼓勵人們拿起書店裡的書閱讀。廿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從敦南店轉變到信義店。在「誠品生活」的營運目標下,信義店則是一座生活提案力中心。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仍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