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趨緩 政府該拚經濟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五二○將屆 蔡總統要將國家帶往何方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農業人口是個謎
◆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趨緩 政府該拚經濟了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趨緩 政府該拚經濟了


2020-05-09 00:3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蘇院長日前宣布針對低收入民眾補貼1萬元現金,結果引發各地鄉鎮區公所擠滿了想申請補助的人潮,顯見在這一波疫情中,低收入家庭受到很大的影響。另外,近期也不時聽到很多知名的飯店和餐廳結束營業,國內經濟開始走下坡是顯而易見。如今國內疫情已經趨緩,政府應考慮放寬規定,讓經濟活動可以逐漸恢復正常,讓許多中小企業可以有生意做,以及讓中低收入者儘早恢復工作

生命安全重於一切,因此控制疫情當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務,但是到底應該要控制到什麼程度,才能完全開放所有的經濟活動?事實上,台灣已經連續20多天沒有本土個案,這段期間的確診案例都是來自於境外,意即台灣本土應該是相對安全的。未來如果可以讓所有自國外入境人員都立即集中檢疫14天,隔開所有來自國外的傳染可能,國人的活動限制是不是就可以有更高程度的開放?

同時,由於國際上的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與國外不免仍有人員往來,因而未來還是很可能不時地出現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我們又應在何時才能完全開放國際經濟活動?也值得商榷。

另一方面,國人對於外出及經濟活動的需求,勢必會隨著管制期間的拉長而變得愈來愈強烈,也就是說,政府的管控也會變得愈來愈難。尤其對許多企業而言,也許二、三個月的生意不好,還可以撐一下,但若隨著時間持續拖長到四、五個月,可能就撐不下去。基本上,疫情管控下的經濟成本,會隨著期間拉長而增加,而且是拋物線式地上升,包括結束營業的廠家和失業的勞工都可能大幅增加。

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很務實的市長,前不久曾經說過:「防疫與經濟應該取得平衡。」這裡說的平衡應該是說,如果疫情很嚴重,當然防疫管制要多一些,經濟活動少一些;反之,如果疫情相對平緩,管制就應該少一點,經濟活動就應該多一點。問題在於兩者間該如何拿捏?或者是由誰來決定?

最近幾天已經有些改變,包括中華職棒決定開放部分觀眾進場,以梅花座的方式安排座位。另外,德甲足球也可能在沒有現場觀眾下開打這些都是某一種形式的開放,而且都與各國疫情和緩相關。當然,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關在家裡太久了,大家都希望能早一點解禁,或是參與或觀看某些重要活動。

逐步開放各項活動,既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日常的經濟來源更是重要考量。民眾和企業也許可以忍受短期間的禁令,但是時間一長,企業的現金流可能就會出問題,即使政府提供紓困,但部分企業也許會因為覺得解禁期間遙遙無期,不如直接歇業,損失會來得少一點,如此一來,失業率就會繼續攀升

現在看來,國際疫情在短期內不可能立即消除,對出入境的禁令和管制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禁,可以想見,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會有大量的國外旅客來台,因此觀光和旅遊業還要面對一段很長的蕭條期間。未來要支撐國內的觀光、旅遊和餐飲業,最重要的途徑還是要透過增加國內消費來帶動。

因此,政府若能早日開放國內相關管制,或者是在兼顧防疫的考量下,透過主動的宣傳,帶動各種消費,如觀光、旅遊和餐飲等,相信對於活絡台灣經濟、提高商家收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都會有很大的助益。我們覺得只要整體經濟能夠活絡起來,中低收入者就有機會獲得工作與收入,對於政府紓困的需求自然就會減少,這應該才是最佳的經濟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農業人口是個謎


2020-05-09 00:0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農民四年增加六十五萬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萬元紓困金之亂」,引發了外界對於農民地位高漲的好奇,因為他們不需申請,錢就能自動入袋。進一步追究,更令人好奇的是:台灣農地愈來愈少,農民怎會愈來愈多

四年前陳吉仲剛出任農委會主委,政府宣布的台灣農業人口數是五十五萬。但這次發放萬元紓困金,蘇揆宣布有資格領取的農民多達一二○萬人,其中九十九萬人可以直接入帳,其他人仍須提供申請文件及帳號。短短四年,農業人口翻倍增加了六十五萬人,真的好神奇!

這四年,陳吉仲說話大聲,走路有風,更大力推動農民退休制度,讓農民可比照軍公教在退休後領取月退俸。這些,都令人刮目相待。但陳吉仲沒說清楚的是,這四年增加了六十五萬農民,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幾年,台灣農地不斷受侵蝕而減少,為解決農業缺工問題,政府還開放數千名外籍移工進來,以補國內農業人力之不足。最明顯的是,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並無提升,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僅一・八七%,民國108年(二○一九年)還降到一・七七%這些數字和問題,都無法解釋台灣農民膨脹成百萬大軍的光明異象

蔡政府落實對農民的照顧,人們舉雙手贊成。但如果制度設計出現漏洞,弄到各行各業民眾都要假冒農民來詐領福利,連什麼醫師娘、企業家都搖身加農保變農民,這到底造福了誰?

那些為了一萬元去大排長龍的苦勞,這回想通了,還是早日改行去當農民











聯合報社論/五二○將屆 蔡總統要將國家帶往何方


2020-05-09 00:0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今年五二○就職演說如何表述兩岸政策,受各方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總統就職將屆,蔡英文昨天宣布由蘇貞昌續任閣揆。在連日「萬元紓困之亂」的雜音下,氣氛略顯尷尬。蔡總統的第一任留下許多爭議的施政,導致民進黨在民國107年(二○一八) 縣市長選舉大敗;其後因香港「反送中」和習近平「兩制對台方案」的波瀾震盪,又讓她順利連任。今年五二○就職演說,蔡總統將如何表述兩岸政策,深受各方關注。

蔡英文的首任四年,兩岸關係擺盪至低點。原因包括:第一,美中對峙情勢驟升,美國行政與立法部門競相拉攏台灣作為反中棋子,激化台灣內部反中聲浪;第二,民進黨內部傾獨勢力拉扯,迫使蔡英文選前必須拉攏,使大陸政策日漸傾斜;第三,國民黨政治操作不當,漸失民間支持,失去制衡力道。

亦即,兩岸關係的變化,受到了國際與內部因素的拉扯,美國因素更是前所未見,這已超乎過去的框架。此外,新冠疫情使得國內反中敵意盤旋上升,兩岸網軍的操作更拉高民間對峙情緒。四月底共軍遼寧艦繞台,國安局長邱國正公開宣示ECFA可能中斷,對岸軍事威脅可能在「兩會」後繼續升高;這些,在在顯示兩岸關係的緊張。

面對內外因素夾雜,蔡英文此刻的選項其實有限。第一,選擇順應美國反中策略,繼續拉高與北京的對峙。如此,固然討好了美國和獨派,但兩岸關係勢必更迴旋而下。台灣經濟在疫情中受創不輕,若對大陸經貿也惡化,經濟前景必然堪憂,更何況還有軍事和外交的不定時爆點。

第二,蔡總統可以顧左右而言他,重彈「維持現狀」之舊調。但世人皆知兩岸關係已非四年前的「現狀」:一則是北京敵意日增,二則蔡政府對於傷害兩岸關係的言論和政策鮮少節制,雙方不僅信任蕩然,嫌惡情緒高漲,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也大增。採取切香腸式的「維持現狀」,無助大局。

第三,是在五二○的兩岸關係表述中,調製若干善意,使蔡總統的第二任至少出現一些方向感,而不至於飄蕩蕪雜,隨時都要因應突然爆發的火藥庫。

兩岸關係的穩定平和,原是兩岸領導人無可逃避的重責,但現在卻遙不可及。一方面是川普面臨連任壓力,共和黨已定下「反中」為疫情卸責的主軸,台灣必然受其牽引。另一方面蔡總統挾八百餘萬票之威風,不願認同九二共識,又無法建立可與北京對話的基礎,兩岸關係宛如風中之燭。

進入第二任,蔡總統必須思考的是自己要留下什麼歷史地位;是冒險衝撞,置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不顧;還是險中求穩,讓兩岸官方至少「開始」建立某種程度的互信,再由此追求蔡英文在連任時宣稱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否則,這些原則豈禁得起現實的翻攪?

要如何重建兩岸互信基礎,從各種因素研判,底線仍在於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四年前,蔡總統就職演說時曾以此為兩岸關係的基石,可惜北京未能穩妥接住球。四年後,外在環境變化多端,但大局的綱領仍在於此。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保憲護憲本來就是蔡英文的最高指導原則,兩岸關係條例更是釐清兩岸關係往來的指導原則,兩者都是台灣內部的最大公約數。不論九二共識是否為多數民眾接受,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仍是兩岸重新開機的重要按鍵

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最大責任,在於富國利民,並維持國家的榮耀,而不在政治操作國家宣傳。蔡政府雖帶領台灣成功抗疫,但在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及國家安全層面,嚴格而論均無法令人滿意。五二○將屆,蔡總統終須為兩岸關係惡化尋找一條新的出路;否則,如果兩岸未來四年仍處於冷戰叫罵、且戰且走的關係,則台灣將如一截隨波逐流的浮木,不知漂向何方。那麼,蔡總統的歷史定位也將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