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將治絲益棼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8209/web/

◆  聯合報社論/不肯面對「終戰」的「高雄奇蹟」
◆  聯合報黑白集/偷偷摸摸的火箭基地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將治絲益棼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將治絲益棼


2019-12-22 23: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文本,總算在15日的關稅大限前底定。根據目前已知內容,中國將向美國大幅加購包含農產品在內每年2,000億美元的商品與服務,這將使得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倍增;美國則暫緩加徵中國輸美1,560億美元商品的15%關稅,並將先前9月起加徵的15%懲罰性關稅減半至7.5%。表面上看起來美國沒有什麼損失,倒是中國必須掏出大把銀子,購買用不完的美國商品,似乎是美國占了中國便宜。但在實際上,這可能使得美國在對中貿易戰的戰略鋪排橫生枝節,前景更加難料。
單純就此次的協議來看,市場第一時間即表態了並不看好:美元走跌,金價逆勢上揚,道瓊股價指數僅小漲3點。一般輿論認為,此次協議事實上並未取得很多成果。從美國政府要員的談話,也可看出一些端倪,除了財政部長米努勤表示協議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成長外,貿易代表賴海哲強調美國並未承諾未來會降低關稅;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出,若中國違反協議,美國可以單方面進行報復;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則表示,將看看中國人是否信守承諾。這些向來的鷹派,對這次協議並沒有什麼歡欣之情。
民主黨更不客氣地直批美國總統川普向中國投降,未讓中國做出任何結構性改革的承諾,將使美國經歷「經濟地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諷刺川普「使美國再次軟弱」,因為川普希望阻止中國成為經濟大國,然而在新協議中雖包含中國保護智財權的承諾,卻完全沒有觸及中國核心產業策略,即政府巨大的補貼網。各智庫及輿論都有類似的看法,即協議把中國產業補貼、國有企業等結構性問題留待後續討論,卻只換得中國有限讓步,中國仍保留重商主義經濟體制、持續歧視性的產業政策,犧牲貿易夥伴和全球經濟利益。
這些批評實非無的放矢。眾所皆知美國對貿易戰在乎的不僅是貿易逆差、就業等淺層議題,更重要的是質疑與挑戰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些結構性問題涉及中國全面的產業政策、競爭政策、市場開放政策、國營企業政策、貨幣政策等層面,等於是美國打算對中國調控體制的全面開戰。
真正的問題是,中國有誠意解決美國在意的調控經濟體制嗎?就在先前的中共四中全會之中,仍持續強調在國家治理體系的13項制度優勢,也重申2035年「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時程不變,這當然是宣示未來中國仍將更加強化國家引導經濟發展的關鍵性角色,不理會美國的質疑與挑戰。
在具體的經濟議題上,四中全會所提出的政策方向中,雖然有若干符合美國期待,如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加強企業商業祕密保護、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等。但整體來看,中國對於調控經濟,還是「堅持核心、部分讓步」,對於產業政策及國營企業政策還是非常堅持,並體現在所謂「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市場競爭中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這些都意味著過去「國進民退」的政策仍將持續推進,也完全與美國的期待背道而馳。
在美中第一階段協議中,看來中國還是用「能以花錢方式解決的問題都是較容易處理的」態度來面對。美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未能一如以往地堅持以解決結構性問題為目標,卻給了中國以花錢解決問題的機會,恐怕已讓中國政府誤解花錢就好辦事、就能搞定川普政府。以中國仍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信奉調控至上、推動國進民退的事實來看,未來美中在第二、第三階段的衝撞,勢必更為激烈而難測,也為全球經濟埋下更大的陰影。美國在第一階段的便宜行事,恐怕只使得貿易戰治絲益棼、更難收拾。









聯合報黑白集/偷偷摸摸的火箭基地


2019-12-22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東達仁鄉南田部落神秘基地,證實為火箭試射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東縣府最近接獲達仁鄉民檢舉,有人違規興建養蝦場。經派員勘察,才發現所謂「養蝦場」,竟是科技公司祕密興建的「火箭發射基地」。興建前衛的火箭基地,竟以養蝦場名義申請使用,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台灣「前現代」景象。
興建火箭基地的晉陞太空科技,是全台唯一的商用衛星載運公司,屬於高科技產業。問題在,它為何要偷偷摸摸用「養蝦場」名義在原住民部落興建火箭基地,卻不合法申請?原因無他,就是為了貪圖方便,以為打著高科技旗號就可以暢行無阻。
如果達仁鄉民連亂設養蝦場都不能容忍,他們會接受當地設置火箭發射基地,並忍受噪音的干擾及誤射的危險嗎?可議的是,晉陞公司未經與居民溝通協商,即以養蝦場名義違規大興土木,且在未事先公告下,即決定在廿七日進行首次試射。這種欺瞞行徑,和當年政府將核廢料運往蘭嶼儲存,有何兩樣?
晉陞公司成立於二○一六年,極可能是在蔡英文「國防航太民營化」政策下應運而生的企業。國研院承認,前年起國家太空中心便委託晉陞公司進行太空火箭發射研究;但發射場一出事,國研院立即撇清那個經費與太空中心無關。這種切割法,還真是乾淨俐落。
台灣要發展火箭,卻不循名門正道合法申請場址,也不公布試射範圍向公眾警示。這樣偷偷摸摸以「養蝦場」為掩護,就算成功發射火箭,也只能說是殖民心態。











聯合報社論/不肯面對「終戰」的「高雄奇蹟」


2019-12-22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221高雄挺韓大遊行,從空中鳥瞰十分壯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挺韓及罷韓遊行上周末在高雄大對決。藍綠雙方都有拚場較勁的壓力,也擔心對方有選舉操作的陰謀,因此兩營都高度戒備,警力部署更是步步為營。最後,並未發生火車對撞,也未費一顆催淚彈,雙方陣營在各自表達立場後平和落幕,充分展現高雄人的寬容與節制。相形之下,美國在台協會的警示實是錯估了台灣。
一切爭執的源頭,起於去年那場翻轉高雄的選舉結果。民進黨無法嚥下自己在高雄廿年的執政竟以挫敗收場,「罷韓」行動幾乎在韓國瑜當選後即展開。與此同時,敗選的陳其邁「高升」行政院出任副院長,三不五時便回高雄「指導」江山;落選的蘇貞昌出任閣揆更扮演「黑韓大元帥」,把勝負已定的選舉硬是打成「延長賽」。復因韓國瑜角逐總統,更讓民進黨必須「滅韓」於機先;因此,黑韓與罷韓成為一年來的爭論焦點,卻也模糊了高雄在地的聲音與期待。
這場罷韓遊行以「光復高雄」為訴求,說明了綠營不肯認輸的心理。民進黨一向不喜「光復」二字,為否定中華民國定位,甚至將「台灣光復」歷史刻意說成中日戰爭「終戰」。如今民進黨為了罷韓,竟喊出「光復高雄」的口號,顯示其狹隘與扭曲,只為滿足自己對高雄的「獨占」。
去年韓流竄起震撼全台,讓「翻」字成為台灣年度代表字。韓國瑜上任後,高雄市及府會關係確實成為媒體及網路聲量的焦點,翻轉了過去「偏北」的現象,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侯友宜在新北清五股垃圾山,全力推動都更,卻完全被韓國瑜在高雄搞路平、清下水道的印象壓過。韓國瑜讓高雄從沒人在意的南方都會大翻身,這點難以抹殺。
抨擊政策「重北輕南」,向來是藍綠爭取選票的重點。韓國瑜扛著陳菊留下的三千億的重債,曾宣示只要中央政策支持,他有信心還債。然而,民進黨天天以打韓為業,自不可能提供政策挺高雄;韓國瑜不堪中央砲擊,只好索性參選總統,直接挑戰蔡英文。正因韓國瑜步步進逼,蔡英文日前才公布「大南方、大發展」計畫,許下要扭轉「重北輕南」的諾言。民進黨在高雄執政長達廿年,此際才猛然覺醒,也難怪韓陣營批評「民進黨對不起高雄」。
罷韓的另一主軸是「保衛台灣」,說要找回高雄捍衛的民主價值。此一訴求既抄襲香港反送中,也呼應蔡政府操弄「芒果乾」打擊韓國瑜的策略,顯得不倫不類。蔡英文對香港民運的支持,香港人已看穿,是她「用港人鮮血換選票」的操作。事實上,目前台灣最大的民主威脅,正是民進黨利用「完全執政」,動用行政、立法、司法、監察等各種權力,濫權干預行政中立,影響公平選舉。諸如監委陳師孟、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內政部次長陳宗彥等人的作為,民進黨內卻無人敢公開指斥其非;這較之當年美麗島遊行「守民主、護台灣」的氣魄,顯然是沉淪了。若連市長選舉結果都不能接受,民進黨還會尊重民主嗎?
包括蔡政府強推「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對付在野黨,打擊異己,箝制人民言論及行動自由。但蔡總統無視輿論反對,非要利用權力優勢硬推。這種威權霸道心態,才是對台灣民主最立即而明顯的威脅。
高雄人的熱情,對推動台灣自由民主是有貢獻的。但民進黨不斷消費高雄人的民主熱情,卻無法帶動城市進步,讓高雄人失望,去年才會上演大翻盤的戲碼。去年選舉,台灣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但一年來,民進黨執政心態有什麼反省與改變嗎?一個吝於自省的政黨,一心只想操控高雄市民的選票,才會不斷地打這場「看不到終點」的反韓選戰。高雄人只有讓民進黨再下架一次,才能讓他們聽見真正的高雄聲音,聽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