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  周行一/學習代工
◆  葉銀華/再論大聯大的公開收購案
◆  楊志良/請問蔡總統…
◆  盛治仁/破解假新聞 從源頭下手

◆  方祖涵/觀賞比賽的政治算計
◆  嚴震生/打字機無罪 拼錯字和打錯字差很大
◆  黃介正/兩岸和平無望 還是統一無望?
◆  楊渡/網軍.翻群.LINE黑帝國
◆  王文華/矽谷強大的真正原因
◆  陳亮恭/給長照家庭公平的選擇
◆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  王健壯/這個政府正在自毀民主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2019-12-13 00:18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國民黨初選時喊出0到6歲政府養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一個含辛茹苦,全心全力在支撐家庭的年輕媽媽,從不曾像今年一樣,敢對即將來臨新的一年,乃至其後的許多年,發出不敢奢想的願望。因為有生以來頭一回,候選人都極其熱切地關注媽媽肩頭無比沉重的負擔。
少子化早是政治人物口中的國安危機」;隨著喧嚷的熱度升高,生育率連年下降,危機也日益加重;竟至總人口要反轉下降,卻未見任何具體辦法加以對治、根本扭轉。
大選當前,有心人士聲嘶力竭呼喊,忽被一個想取大位的政治素人聽到,高喊一句「○至六歲幼兒國家養」,成為他最撼動人心主張。於是,參選人競相喊價;從「○至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到「六六六計畫」,支票一張開得比一張大。年輕媽媽肩上重擔,終有解脫之望。
養兒育女幾千年來一直被視為父母天職;從新婚伊始,年輕夫妻就被殷殷寄望,早生麟兒。但多少年來,生養子女卻被年輕家庭視為畏途;原因再單純不過,負擔太沈重了,代價太高昂了!讓人一想到就眉頭緊蹙,連那渴望甜蜜天倫之樂的畫面也不能不從腦海中抹煞。
當心急如焚候選人們像菜市場喊價一樣,從每年補助三萬倍增到六萬、七點二萬;從○至四歲延長到○至六歲;但他們可曾想過,養兒育女苦惱何止這些公立托育幼兒園覆蓋率少得可憐,托育甚至僅有二%。因此每至登記抽籤,年輕父母簡直比進京趕考還緊張。如果像當初國民義務教育一樣,下定決心,數年內必能設法提高到合理比例。到時在合理學費下,一般家庭都能輕易負擔,每年幾萬補助可以全省下來,解決年輕家庭燃眉之急。
但年輕家庭不敢生養,還有一大苦處,那就是十多年來平均薪資原地踏步,而房價則翻倍上漲以戔戔收入要謀一枝棲已苦不堪言,豈敢奢想生兒育女每屆選舉,候選人信誓旦旦,多少年內要提供幾十萬社會住宅;卻都自打嘴巴,連幾分之一都完成不了。
眼前有一救急之策。就是針對有幼兒家庭,在其工作場所不太遙遠處,全面提供薪資足以負擔住宅;而育有二、三胎以上者更優先,也更優惠。具體做法是,因少子化而廢校或招生困難的國小,不乏生活機能較好者,將四周校園改建高樓,一部分改設智慧小學並附設托育、幼兒園,大部分即以地上權方式供前者所需;就上述小家庭言,容可遷入數萬家庭;則六都問題短短幾年皆緩解。
子女可進公托、公幼,闔家可以安居,媽媽眼前重擔可放下大半。然而,讓新生命進入這個世界,媽媽不能不常以為憂的,自然是一旦從幼兒園畢業,就墮入無窮無盡教育噩夢中,收費愈來愈昂貴而入學競爭則愈來愈激烈的私立學校蓬勃興旺,正是一個個可笑的謬據。
而在技職被摧毀殆盡學習風氣日益低落的教育體制下,走出校門的下一代,將來成才,乃至能一技在身機會更見渺茫,做父母又豈能放心?
尤其十幾年來經濟每下愈況,年輕人見到的前景日趨黯淡,又怎能看見子女光明的未來?真能創造光明前景的候選人,才能滿足媽媽的心願。但,有誰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