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救觀光 治標更要治本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6701/web/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自誇經濟好,卻擔心人民找生路?
◆  聯合報黑白集/蔡壁如隔空殺敵
◆  經濟日報社論/救觀光 治標更要治本







經濟日報社論/救觀光 治標更要治本


2019-11-10 23: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陸客不來,台灣的觀光業何去何從?近來台北旅展期間,討論相當熱絡。我們要更深入探討,台灣觀光除周邊國家旅客之外,無力吸引更多先進國家旅客的原因,必須解決吸引力不足之處,方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觀光客的首選或重要選項,根本解決問題,甚至達到不需如此依賴陸客的境界。
旅遊觀光業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產業,從民國100年(2011年)起就占了全球貿易額的6%、服務貿易的30%;民國103年(2014年)僱用了近3億人口,產值占全球經濟生產的9.8%,且估計每年至少成長3%。因此,全球各國無不高度重視這個在全球化和科技發展下,高度成長的產業。然而,全球35%的國際旅客集中在前五大觀光國,即法國、美國、西班牙、中國和義大利三分之二的國際旅客集中在25個國家,不太會改變法、西、中、義四國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美國則有最先進的科技、設施和豐富的地貌資源另外,排進全球十大旅遊國的另外兩個亞洲國家土耳其和泰國,也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和景觀資源。這表示,人們對觀光旅遊的選擇受到既定印象的影響很大,要改變這種旅遊模式必須先對自己適當定位,加上足夠投資,才可能獲得較佳成效。
政府近年來已在旅遊業投注不少,無論中央或地方都相當重視,各地旅遊景點和設施都漸上軌道,旅遊人次逐年攀升。但除語言標示、公共衛生等問題外,還是有兩大基本問題未能獲得解決:一是前述的定位問題,二是觀光景點的投資問題。在定位上,台灣到底要將自己如何定位?台灣只有400年開發歷史,不容易在文化歷史上營造足夠的吸引力;但這並非絕對,看看同樣只有400年開發史的美國就可以發現,美國對既有歷史文化史蹟的維護和展現,做得讓人驚嘆─在波士頓周邊可以看到大量當年進行獨立戰爭的史蹟和文物館,內容不僅豐富且模擬場景逼真,令人意猶未盡而有再次到訪的衝動。
請問台灣的觀光定位為何如果只有太魯閣、日月潭、阿里山和墾丁,不值得遊客耗費一個星期或更長的時光若能標榜真正中華文化的保存地」,以故宮大量文物為訴求,讓台灣各地的博物館展廳也協同分類展出故宮窖藏文物,讓故宮的日常展出精品數量,從2,000件擴大到類似北京故宮的1萬件,就可在全球宣傳「看中國文明到台灣」。另外,即使歷史不長的美國,隨便一個歷史名人都有詳盡資料和器物展示的紀念館,交通、停車、衛生等各種配套一應俱全;各地旅遊服務中心也都資料詳盡、設備周全台灣在這方面的投資,可說少得可憐就以台灣史上最著名的鄭成功而言,可介紹的相關資訊理當極多,但延平郡王祠內可說是大而無當,幾十年來沒有強化,可看內容寥寥可數;類似狀況到處都是,台南孔廟號稱全台首學還對外收費,但進去後會發現幾乎空無一物,讓人大失所望。這些狀況別說和美國天差地別,連和土耳其、泰國等後進國家也無法相比。
旅遊業是需要投資的。台灣這些年來,是投資了一些新的博物館、強化了部分觀光景點的硬體,但軟體的內容都不夠豐富和細緻,難讓遊客印象深刻,進而產生流連忘返的效果,想一去再去。日月潭、太魯閣和阿里山的風景是少數例外,但台灣只靠它們是不夠的。最後,台灣戶外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造景物太少,歐洲到處是歷史遺留的宏偉建築和精致雕塑,台灣除風景外,人工雕塑或造型既少又簡陋,台南北門一個簡單的水晶教堂竟然可以轟動全台;而看到國道五號頭城入口的蔣渭水紀念碑,其簡陋更讓人覺得對先賢不敬。
救觀光,治標要找回陸客,治本則要強化觀光資源,定位和投資缺一不可









聯合報黑白集/蔡壁如隔空殺敵


2019-11-11 00:0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柯文哲親信蔡壁如說,想邀時力立委黃國昌擔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引發時力內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的親信蔡壁如最近說,她很想邀時力立委黃國昌擔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而且一定力爭讓他排名第一。沒想到此話一出,隨即引發時代力量內訌,市議員林亮君和前發言人吳錚次日雙雙宣布退黨。
蔡壁如這種刀不出鞘即能隔空殺敵的戰略,真是高明,遠遠勝過一票政壇老手。另一方面,時代力量內部的猜忌顯已累積到相當程度,心理素質脆弱,才會如此不堪一擊。稍早立委林昶佐洪慈庸相繼退黨,已讓時代力量損兵折將;現在經不起蔡壁如輕輕一撩撥,又撂倒兩名要角,時力的情勢不妙。
時代力量更根本的問題,在路線之爭時力崛起於太陽花學運,幕後是民進黨扶植的身影事實上,民進黨就是把它當成側翼的綠色青年軍。然而時力一路走來,有人想要塑造自己的獨特性,擺脫老大哥的控制;有人卻眷戀「小綠」的舒適,靠在巨人身邊好安穩。也因此,才過了一屆就鬧出家變。
黃國昌到底會不會加入民眾黨不分區?他曾說,自己「會拒絕」,又說時力和民眾黨是「競爭關係」。這樣的表態,仍擋不住黨內同志的疑心症,蔡壁如一張口就吹跑兩名要角,只能怪時力體質太弱。
一個政黨的主席或前主席卻去當其他政黨的不分區,聽起來很奇怪,但在台灣卻正夯最近傳出,民進黨有意把社民黨前召集人范雲基進黨主席陳奕齊都納入不分區,當事人態度都很曖昧可見,大綠吃小綠多麼容易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自誇經濟好,卻擔心人民找生路?


2019-11-11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說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總統府並嗆中共26條是一國兩制行動方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繼去年的對台卅一條措施,中國大陸國台辦、國家發改委結合廿個部委再度推出廿六條措施。對此,我方從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外交部、經濟部、教育部到農委會均紛紛展開回擊;由此可見,廿六條措施攻勢的全面性。陸委會批評,這項方案「名為惠台,實則利中」;總統府更指,這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動方案。亦可見,這些措施相當具體。中共廿六條新措施將對台灣產生什麼影響,值得深切關注;蔡政府僅作膝射式反應,恐非明智對策。
撇開蔡政府的嗆罵不談,北京此時公布對台廿六條措施,已對幾個備受關切的問題,包括習近平是否改變對台政策、武統選項是否提上議事日程、中共決策是否不再考慮台灣人民感受,乃至ECFA明年是否期滿終止等,都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或線索。
儘管習近平年初倡議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讓蔡英文撿到槍而聲量大漲,兩岸緊張關係急遽升高,中共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打壓日甚,蔡政府對大陸也只剩劍拔弩張。但北京此際公布對台廿六條措施,就是貫徹習五點與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思維:「一手硬」對蔡政府強力反獨,「一手軟」對台灣人民與社會深化融合發展。因此,「武統」尚非中南海選項,「和平統一」才是主要路徑。
同樣的,中共挖我邦交國引起台灣人民惡感,讓蔡英文操作成其吸票策略,也引發中共決策「是否不再考慮台灣人民感受」的疑問。然而,習近平在對台工作上仍要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強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只不過,中共在軟硬兩手的拿捏與實踐上,不易區隔蔡政府與台灣人民。「廿六條」措施再度繞開蔡政府,以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措施,直接訴諸台灣人民與企業其中,「同等待遇正是廿六條最重要的關鍵字。因此,ECFA明年期滿終止的疑慮,應可消除大半。
陸委會指廿六條措施「名為惠台,實則利中」,這其實是說給自己聽。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造成不少台商回流;兩岸敵對氛圍,也抵消台生、台青赴大陸的意願。現在中共放大開放幅度,擴大台商參與大陸經濟發展,提供台生、台青、台師就學就業及生活的優惠,除吸收資金與人才,更大目的是深化兩岸的融合發展因此利中不假,「惠台也是真。試想,如果台灣經濟真像蔡英文膨風的「廿年來最好」,又何必擔心人民向外找出路?
廿六條措施最受矚目的是,大陸駐外使領館將提供台灣人民領事保護與旅行證件。陸委會痛斥,陸方「矮化主權」的圖謀昭然若揭;外交部也表示,我國領事權不需委託中國政府代為行使。事實上,馬政府在「外交休兵」政策下締造的免簽成果,讓台灣護照比大陸護照好用得多;但不能否認,在某些地區仍可能吃閉門羹。若台灣人民在我國領事保護鞭長莫及的地區遭遇急難,尋求任何可能協助,都屬人道問題。若如蔡英文吹噓的「有史以來國際支持最強」,又何必擔心國人尋求大陸領事協助?
總統府批評,廿六條措施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動方案,可見蔡英文仍想藉此複製撿到槍及大賣「芒果乾」的好康。然而,接下來要看蔡英文有沒有能力說服台灣人民拒絕惠台紅利若處理失當,會不會因台灣人民自尋出路,而導致她撿到的槍膛爆
蔡政府鎖國反中,修完「國安五法」,又要推動「中共代理人」修法;寧願選前大撒幣,卻吝於補助學生交換,更防學貸套利如防賊中共先有卅一條,後有廿六條,提供發展機遇,擴大獎助學金,還讓台師、台生公派留學。兩岸罵戰,台商、台青與台師、台生應是點滴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