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科技戰將引發全球新冷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2304/web/


◆  聯合報社論/「進步」總在大選時:第三勢力會是誰的槍?
◆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網軍果然強大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科技戰將引發全球新冷戰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科技戰將引發全球新冷戰


2019-07-18 00:5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大阪G20高峰會剛落幕,且美中領導人藉此達成「停火」協議,為本來不太受期待的高峰會多少扳回一城。只是,美中兩強間平和關係的賞味期限恐不長,因為縱使貿易戰火有所停歇,但科技戰的戰火方熾。誠如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言,未來科技發展及架構沒有G20只有G2,使未來的世界將是「One world,Two systems」。也就是美國、中國競爭並各自訂出未來的技術規格標準,強迫全球相關業者選邊站。
其實,「G2」概念最早見於民國94年(2005年)美國著名經濟學者柏格斯坦C. F. Bergsten的論述,其內涵首重合作,並認為美國應將中國納入現存的國際經濟體系,正視與認可中國的重要性,從而讓中國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時至民國98年(2009年),美國重量級國際戰略學者,也是美中建交推手的布里辛斯基Z. K. Brzezinski再度提出G2概念,亦進一步認為美中兩國元首應定期舉行對話,最終攜手打造共同的未來與國際秩序
然而,G2合作與攜手並進的概念始終未受美中兩國所落實,如今美方更將中國崛起由潛在威脅,提升至國家安全利益的挑戰者;而中國同樣不領情,認為G2概念是一種「捧殺」中國的設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更加快建立一個由中國主導的新國際經貿秩序,如積極推動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製造民國114年(2025)、人民幣國際化等國家級戰略。
由此可見,這十多年來,美中之爭漸漸走向必然,而G2共治只是個自我安慰的情境罷了,而藉本次大阪G20高峰會展開川習會與其達成的共識,只能代表美中兩國領導人各有競選連任、穩定國內債務風險與刺激政策副作用等短期、急切的目標待達成,使雙方貿易上的衝突,短期或有和解可能,卻無助於將愈演愈烈的科技領域競爭
為何美中科技戰終究難免一戰?主要是在科技領域上,「贏者全拿的現象遠比經濟上來得明顯,誰成為下一個世代關鍵技術的制訂者,除了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外,也將成為人類文明走向的引領者,致使美中兩國在類如5G科技領域的競爭與衝突勢必不斷加劇。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川普宣布針對華為的敵對行動「局部」停火,但華為僅可重新獲得美國科技公司提供「不存在重大國家緊急問題」產品的原因。
同時,即便川普對華為態度已有放軟,卻也激起中國盡其全力維護大國尊嚴及企業利益的巨大動機華為總裁任正非即表示,降低對美國供應商依賴的步伐不會改變,因為在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下,關鍵零組件過度依賴美國,對華為的長期經營將是一大風險
只是,在短期內,華為要脫離對美國關鍵零組件的依賴恐不樂觀。瑞士信貸表示,華為的致命弱點有二:一是晶片,除了處理器晶片外,包括手機無線電信號的射頻晶片(RF)、對5G基站等電信設備至關重要的電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都由美國供應商主導;二是軟體,華為產品使用的網絡安全軟體工具中,有三分之二來自美國供應商。更重要的是,華為的智慧手機系統是建立於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上。即便華為表示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鴻蒙」即將上線,但在贏者全拿的手機系統市場,並不被看好。
不過,若換個角度來看,目前中國企業雖處在劣勢,科技民族主義techno-nationalism的傾向卻普遍存在產業界,使任正非所描述的在地化和尋找替代品進程的案例,絕不僅出現在華為。再加上「中國製造民國114年(2025)」是習近平的指標性政策,目標同樣是要透過國內研發技術替代外國技術,讓中國成為科技超級大國因此,在華為等中國科技巨頭的企業戰略與中國政府產業政策相吻合下,中國恐怕不會如美國過去的對手般輕易退讓。這一切,都將使美中科技戰爭成為全球「新冷戰」的開端。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網軍果然強大


2019-07-17 23:5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初選民調日前公布,韓國瑜除了在黨內勝出,更在黨外對比中大勝蔡英文與柯文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初選民調公布,韓國瑜不僅在黨內互比大勝其他競爭者,更在黨外對比中以四七.七%大勝蔡英文的十五.八%,以及柯文哲的十八%。當天有一些網站隨即發動網路投票來測試網民意向,有趣的是,一天下來投票結果卻一面倒,由蔡英文大獲全勝。而且,她領先幅度高達四十到八十個百分點不等,讓人拍案稱奇。
正在國外訪問的蔡英文,看到這樣的網路投票結果,想必龍心大悅,一掃民調落後韓、柯的陰霾。但說穿了,其中奧妙不值一哂。國民黨邀請五家民調公司做了一個星期的抽樣民調,竟然不敵網路投票短短一天的民意變化,原因只有一個:綠營的網軍實在太強大了!
試想,韓軍鐵粉連續七夜死守家中電話,多少人之中才有一支市話被民調公司抽樣選中一點一滴,才積累成韓國瑜四成七的支持度。反觀網路投票,則如同免費自助餐,開放網民無限暢飲吃到飽;這時,正是綠營職業網軍或非正規戰士大顯身手創造業績的機會。網軍們坐在電腦前面,愛投幾票就投幾票,只要按鍵按得夠快,蔡英文何愁沒有橫掃千軍的佳績?
老實說,韓國瑜初選民調超前太多,不免讓人懷疑其中有綠營灌票成分但電話民調畢竟經抽樣過濾,造假機會仍有侷限。意外的是,隨後的網路投票讓綠營奔騰的網軍現形,才讓人領教:「一四五○」真是無處不在!
網軍可以花錢養,但選民不能隨便買,這是差別所在








聯合報社論/「進步」總在大選時:第三勢力會是誰的槍?


2019-07-17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藍綠陣營總統初選人選先後確定,自命「第三勢力」的柯文哲是否投入選戰,備受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綠陣營總統初選人選先後確定,接下來,就等場邊摩拳擦掌多時的柯文哲將以什麼姿態跳進擂台圈。對於韓國瑜在互比及對比民調均遙遙領先,柯文哲頗表驚訝次日,他更砲轟民進黨說謊成性」,並以明末天下大亂流寇四竄的局面來比擬當今的台灣。面對他口中的亂局,自命「第三勢力」的柯文哲,能在漫長的思考後提出超越藍綠的解方嗎?
民進黨初選結束後,蔡英文便努力修補泛綠陣營裂痕,積極找回友軍,利用反中選戰主軸和國家資源來整合兵馬。她的出訪過境,除展示台美關係更上層樓,另一任務是修補與親綠台僑的關係。比出訪更搶戲的是,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告別小綠時代力量,加入民進黨成為副祕書長時力已和柯文哲畫清界限,內部正為與民進黨的合作關係產生分歧林飛帆加入大綠」,可能衝擊時力的路線及年輕選票
林飛帆捨時力而空降民進黨一則是西瓜效應,二則是羅文嘉以民進黨仍是抗中最大力量說服。包括蔡英文強調要爭取年輕人入黨,民進黨要持續與社會溝通,都顯示林飛帆的安排主要在蔡英文想找回反服貿運動的能量,喚回對民進黨施政失望的年輕世代。當香港抗中持續,再加上下半年中共將加重反獨,民進黨將藉由青世代反中運動為大選添柴造勢,是關注重點。
林飛帆入黨前,民進黨已收攏「綠黨」和「社民黨」站隊。卓榮泰在重組中央黨部人力時,也延攬深綠的台左陣線和與港獨長期互動的社運人士,小英之友會並積極重建與社運團體的關係。初選結束後,蔡英文鎖定挺賴深綠人士大和解,如辜寬敏被蔡英文握手廿分鐘後便說「想為她做些事」。至此,即可看出深綠反蔡乃至黃國昌另組黨參選的機會已失。
上次大選,蔡英文為收編第三勢力,提出「進步價值同盟」,以打倒國民黨為主軸。這次則升高到「反中護主權」,除順應中美戰略衝突情勢,也為公民力量靠攏綠營創造正當性。因此,她初選後仍往台獨方向推進,致力刻劃中國威脅,「國安五法」修法不夠,還要力推「中共代理人」立法。除向獨派交心,此舉也在建立「反中」等於「進步價值」的連結,對抗去年底選後成為主流民意的兩岸和解趨勢,這也是針對韓國瑜而來。
四年前因太陽花運動崛起的第三勢力,部分被蔡英文收編,部分則以柯文哲為代表,將是明年大選藍綠的潛在對手。除妙天籌組國會政黨聯盟」,企圖與柯聯手長期挺柯的親民黨,日前亦釋放柯宋配的風向,甚至一度傳出郭柯配」。這顯示,第三勢力的結盟充滿各種組合想像
柯文哲一向主攻青年世代及中間選票,但綠營猛轟他的「兩岸一家親」背離進步價值,讓他受挫不小,也迫使他轉向重經濟的淺藍選民尋求支持。柯文哲能否成功搶到泛藍票源,要看韓國瑜的後勢;如果韓流無法擴張而重演洪秀柱現象,對藍軍必有衝擊。綠營布局多時的罷韓綁大選,已為裂解國民黨預埋火藥
國民黨中央和韓國瑜如何修補裂痕,加速整合與分工,攸關選情甚鉅。一旦藍營分裂,導致第三、甚至第四勢力瓜分蠶食,藍營權鬥不止的陳腐形象勢必失去選民信任。在野力量爭相出頭搶票,極可能助長民進黨的總統及立委選情,將使隱然已成氣候的一黨專政及兩岸敵對路線成為長期化。
同經初選創傷,民進黨利用「第三勢力」這把槍來阻絕分裂;反觀國民黨,卻可能遭第三勢力背後開槍。韓國瑜除靠韓粉保駕護航,他也必須開放自己成為最大多數的載體,帶領不滿民進黨的力量團結,才能有效破解綠營「進步價值」的謊言,擊敗背靠境外勢力的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