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重磅快評】大巨蛋「不拆就是要蓋啊!」

◆  【即時短評】提高收購數量或價格 那種農民較有感?
◆  【重磅快評】辜寬敏說小英變國母 摧毀李遠哲精心連署
◆  【重磅快評】李遠哲的不負責推薦,國政顧問還管用嗎?
◆  【重磅快評】大巨蛋「不拆就是要蓋啊!」

◆  【重磅快評】籲小英知進退 李遠哲們把台獨金孫寵過頭
◆  【重磅快評】比金融海嘯更嚴重的危機要來了嗎?
◆  【即時短評】再修公投法 是清掃戰場還是製造未爆彈
◆  【重磅快評】求民進黨對公投綁大選「心理陰影面積」
◆  【重磅快評】台大畢典唱國歌「假新聞」 蔡蘇不管嗎?







【重磅快評】大巨蛋「不拆就是要蓋啊!」


2019-06-05 09:28 聯合報  主筆室
大巨蛋停工已滿4年。本報資料照

這句話是柯市長去年底講的,柯P沒亂講,大巨蛋復工的跡象愈來愈明顯;不只口頭說詞透露明確風向,而是早有實際行動推動巨蛋復工。
大巨蛋的法律訴訟市府勝訴定讞,柯P的回應「本來就是意料中的事」,但大巨蛋這爛攤子一定得解決,否則柯P別想再上層樓。遠雄接下來必須重新申請建照,重走都審、環評程序,過關不難,難在時間緊迫,若延誤導致巨蛋BOT合約過期,遠雄成了違約方,大巨蛋無望孵出
柯文哲有先見之明,早在去年底就由他同學、現任北捷董事長李文宗在府內會議室召集多位局處首長集體喬蛋」,要市府首長想辦法幫遠雄突破都審困局,包括怎麼修改都審會議紀錄。這事當然見不得人,難怪上月底簡舒培議員在議會播放喬蛋會議錄音檔,引起柯P暴怒飆罵。
喬蛋會當然是事實,稍早在前都發局長林洲民臉書上即曾透露確有此會,簡舒培公布錄音檔後,顯示市府打算放水遠雄早有行動最新的場景是上月30日突然召開都審會,遠雄姿態很高,顯然對市府想促成孵蛋的內幕知之甚詳,心中有底,當然姿態高
五月底的都審會其實不應召開,因為市府要求都審補件遠雄幾乎完全不予理會,其措辭也毫不遮掩市府有「靠山」。市府都審作業規則很明確,補件後才能召開會議,遠雄拒絕補件,30日再開都審會缺乏正當性遠雄當然沒能突破都審困境,會後遠雄高層痛批市府、都審委員
都審會這關一定難過嗎?當然不,因為這屆都審委員任期只到這月底,下月換屆,新都審會接手運作;這些天市府首長、議員都很關心哪些都審委員將「任滿去職」?
都審會23位委員,市府首長加上各局處官派委員共10位,官派委員認單位、不認人,任務是貫徹首長意志其餘13位專家委員雖列出專長需求,但推薦名單出來後最終需由市長勾選,因此,幾位堅持專業,對安全、疏散完全沒有退讓空間的委員,下月不再出現在都審會,並不意外。
政府施政設置許多委員會,無疑只為向民眾交代透明、中立,強調決策必須循專業的委員會審議程序,事實如此嗎當然不。之前幾個環保署環評案歷歷在目,深澳燃煤電廠環評怎麼闖關的?中油桃園第三天燃氣接收站又是怎麼動員官派委員加上「中立」專家委員強行表決?勞動部長限期要把基本工資調到3萬元,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還開會嗎
只要柯P心意已定,巨蛋未來不是夢。








【重磅快評】李遠哲的不負責推薦,國政顧問還管用嗎?


2019-06-05 11:30 聯合報  主筆室
李偉哲支持賴清德選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初選啟動之際,綠營的萬年國政顧問李遠哲又有大動作了。他日前發起連署要求蔡英文總統放棄一己之私,知所進退,並呼籲民進黨人及全國同胞全力支持賴清德參選總統。
只是,從他過去的五度挺綠,每次都挺不同的候選人,而且每次都「看走眼」,事後還會以現今的我,推翻過去的我,猶如李登輝的名言「我不是我的我」,李遠哲的政治信用度,似乎早已破產,他的呼籲更是難以產生共鳴。
自從民國89年(2000年)由李遠哲所組成國政顧問團,發揮臨門一腳,把陳水扁送進總統府之後,李遠哲便成為民進黨揮之不去的背後靈」,每逢大選時,李遠哲便會以國政顧問的角色介入選舉,為特定的候選人背書,把自己當成國師,以己意凌駕黨意,彷彿自己就是代表民意
只是他的背書,猶如一張張沒有效力的空頭支票,而且還會常常跳票,例如他過去曾經兩度力挺陳水扁,但是當陳水扁貪污被起訴時,他卻說慎重建議陳總統考慮去留;猶記得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時李遠哲還稱讚蔡英文有眼界、有做事能力,更有能力領導台灣如今卻說她明目張膽、恣意妄為,既不謙卑、也不溝通,實不知李遠哲的政治標準在哪?而他的昨是今非,也可見一般。
當然,李遠哲的屢屢「看走眼」,主要來自於他不以候選人的能力及操守為標準,而只以意識形態顏色為喜好,因此,當蔡英文的兩岸維持現狀主張不合他意,他自然要另立「台獨金孫」賴清德來加以抗衡,而荒謬的是,原本國政顧問團只是民進黨籠絡獨派大老的工具,如今卻成為獨派大老炮打司令部的大本營,這應該是民進黨人所意想不到的吧
如今為了拚大選,國民黨參選人郭台銘也有樣學樣的組成國政顧問團廣納馬英九時期的前朝政務官毛治國、邱文達及楊泮池等人,然而,當民國105年(2016年)國民黨大敗時,毛治國不接受馬總統的慰留堅辭院長,還呼籲由多數的民進黨組閣,這種猶如臨陣脫逃的做法,實讓人記憶猶新。
如果,郭台銘的國政顧問團不能廣納社會賢達,無法與時俱進,而只能在馬英九的鏡子中找人,而這與民進黨的萬年國政顧問團,又有何不同











【重磅快評】辜寬敏說小英變國母 摧毀李遠哲精心連署


2019-06-05 18:14 聯合報  主筆室
獨派大老辜寬敏說蔡英文可以休息了,讓年輕的男孩子賴清德繼承,蔡總統變成台灣的國母。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初選越打越精采,李遠哲等獨派人士才發起連署勸總統蔡英文「放棄一已之私、知所進退」,沒搭上這班列車的另一獨派大老辜寬敏今天加碼說蔡英文可以休息變成台灣國母,讓年輕男孩子賴清德繼承;一番國母、年輕、繼承的說法,讓人真不知今夕是何夕,賴清德應該好好確認一下,辜寬敏真的視他為金孫嗎?   
獨派人士力挺賴清德,只因賴清德說他是務實台獨工作者,除此之外,賴清德其實沒有做了什麼事,即使他選上下屆總統也不會宣布台獨,雖滿口空話,但看在獨派人士眼裡已至屬難得,怎麼樣也比小英強,獨派大老年初逼宮未成後,李遠哲昨天再接再厲,發起連署要蔡英文知所進退,讓賴清德接棒。
只是李遠哲不像辜寬敏那麼有想像力,他訴求蔡英文為執政失敗負責,此際應該讓賢賴清德,但被認為師出無名,蔡英文執政失敗,又豈是蔡一人之過?難道賴清德主持的功德院不用分攤些許責任
辜寬敏今天的加碼之作更是荒唐,蔡英文既已執政無方,九合一選舉被國人投下反對票,又何德何能擔任「國母」?再者,賴清德也僅比蔡英文小三歲,怎會說是「年輕男孩子」?說到繼承更是時光大倒流,辜寬敏的腦子還仍停留在帝制時代?他的荒腔走板演出,實已提前摧毀李遠哲的精心連署,更談不上對台獨金孫有什麼實質助益。
蔡英文雖執政無方,但打選戰卻挺有辦法,她沒有被獨派大老們嚇到,回應辜寬敏國母說,她說她還是繼續當小英總統或辣台妹吧,李遠哲要登的廣告,大家可以自己判斷有無說服力,一副從容不迫。
更厲害的是,她點出自己的民調已上揚,很巧的是,綠媒稍後就公布一份民調,結果和蔡英文的說法吻合,在對比三腳督的情形下,蔡已領先賴清德;稍早更傳出李遠哲發起的連署中引發爭議,有人「被連署」,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還為此發表聲明,大大消減這份連署的威力。
比起獨派大老們的護金孫行動,蔡英文的打法招招打中要害,殺傷力十足,難怪柯文哲在里長座談會中表示,有人告訴他,小英今天怎麼打賴清德,明天就怎麼打你,讓他「聽了好害怕」,這絕對是柯文哲的肺腑之言









【即時短評】提高收購數量或價格 那種農民較有感?


2019-06-05 23:00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溪州鄉農民今天開始收割一期稻,是彰化縣最早收割的鄉鎮市,吸引蒼頭鷺飛來覓食。記者何烱榮/攝影
溪州鄉農民今天開始收割一期稻,是彰化縣最早收割的鄉鎮市,吸引蒼頭鷺飛來覓食。記者何烱榮/攝影
溪州鄉農會今天開倉收購公糧,不少農民一早就載運剛收割的濕穀到農會,是彰化縣最早收割一期稻作的鄉鎮。記者何烱榮/攝影
溪州鄉早種的一期稻已成熟,今天有人開始收割運到農會線公糧,是彰化縣最早收割的鄉鎮市。記者何烱榮/攝影
溪州鄉農民今天開始收割一期稻,是彰化縣最早收割的鄉鎮市。記者何烱榮/攝影

去年水稻大豐收,濕穀收購價格不高,讓農民叫苦,農糧署出面護盤才穩定糧價;今年庫存量仍多,一期稻又發生稻熱病疫情,影響品質與收成,四月底屏東開盤價低,農民去年更苦,農委會宣布提高公糧的餘糧收購數,但最近雲、彰先後開倉收購,糧價依然偏低,農民恐競相繳交公糧,糧倉面臨大爆倉的壓力。
雲彰中投四縣市是台灣的大糧倉,今年一期稻種植面積雲林3萬多公頃、彰化2萬7千多公頃、台中1萬3千多公頃、南投2,300多公頃雲林縣西螺地區的越光米最先收割,接著是台中市霧峰地區的香米,往年彰化縣是田中地區最先收割,今年溪州比往年提前開倉收購公糧,還搶得彰化縣頭香,為什麼原因很簡單農民搶收
溪州鄉農會證實是應農民要求,才決定提早開倉收購公糧。去年一期稻,平均每分地收成至少1,800至1,900台斤,有人甚至收到2,000台斤以上,今年出現嚴重稻熱病疫情,稻穗不少是「空包彈」,溪州早收的一期稻竟然只有1,500至1,600台斤,比去年至少短收2、300台斤。按理說,「短收」應「價高」才對,為何開盤價偏低?
去年大豐收,各地糧倉庫存仍多,糧商壓低收購價格;農民看到今年南部地區收購價格偏低,中部最早收割的西螺開盤價,濕穀每百台斤也只有920元,預期未來糧價「恐不樂觀」,產生早一點收割,能拿到好一點價格的搶收心理,這是農糧署農會最憂心的現象,是否會產生連鎖效應,是有待觀察
農會人員認為,農委會提高餘糧收購數量,立意良好,但對穩定糧價恐怕有限;提高收購價格應比較務實,農民也較有感,不會一窩蜂繳餘糧,才能避免各地公糧倉庫出現大爆倉,甚至出現無倉何儲存新穀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