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政績數字漂亮 不足以讓民眾有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從大法官提名,看獨立機關的沉淪
◆  聯合報黑白集/韓粉真強大
◆  經濟日報社論/政績數字漂亮 不足以讓民眾有感





經濟日報社論/政績數字漂亮 不足以讓民眾有感


2019-06-01 23: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勞動部長許銘春近日在立法院社福委員會表示,希望在蔡總統連任任期內,讓基本工資調升到30K。以目前基本工資是2萬3,100元來看,如果蔡總統連任的話,平均每年基本工資要漲5%多,才有機會在民國113年(2024年),達到蔡總統喊過的30K夢想數字。
過去十年來,「低薪」就像是一場困住台灣年輕人的噩夢,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跳出起薪偏低、加薪幅度緩慢的人生柵欄。當薪水成長緩慢,還得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柴米油鹽,買房、生子、與存好退休金,也就成了人生另一場難圓的夢。
如今,蔡總統願意以改善低薪為職志,先是在去年終結基本工資22K,接著又開出挑戰30K的目標。雖然這個目標,必須先滿足她成功連任的前提,但是,她的企圖心,仍是讓人敬佩的。只不過,30K的目標,蔡總統打算怎麼達到?是仿效過去作法,透過政府強力主導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抑或是持續改善經濟,讓企業加薪成為經濟好轉的自然結果?
我們更想問的,也在於,蔡政府是怎麼看待30K的?它只是一個看起來更好、更漂亮的數字?還是相較過去,它對人民生活將具有新意涵?
近期,蔡總統與她的執政團隊,似乎為了大選年有好看的政績,開始端出一些美麗但卻不實際的經濟數字。遠的不說,就從蔡總統在執政三周年端出「台灣十個進步的關鍵字」,她臉書上一則施政成績百百種的貼文,就成了一片「數字海」。
蔡總統在政績中提到了,現在是史上最長的台股上萬點時期,失業率創19年新低,農漁產出口達54億美元,出口總值3,300億美元,雙創歷史新高。另外,台商回台全年目標是2,500億元,半年已達標,目前台商回台金額是2,884億元,創造2萬8,500個就業機會…。
殊不知,這樣的數字堆疊,但對民眾來說,是無感、冰冷的,一些看似美好的數字,往往夾雜著殘酷的事實,例如,現在雖然是史上最長的台股萬點時期,但是真正占到便宜的,並非過往的菜籃族與升斗小民,而是動輒把台股當成提款機的外資
蔡總統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不遑多讓。日前蘇揆引述了國際預測機構IHS Markit在5月的預估,認為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2.0%,領先韓國、香港、新加坡,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蘇揆報喜,卻忽略了,IHS Markit曾在年初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1%,此後各月維持不變,不料,5月因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不只台灣數據遭下修,IHS Markit更大砍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到2.8%,是三年來的低點。回到數字的脈絡上,實在不知蘇揆喜從何來?果不其然,主計總處就在5月24日,下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至2.19%,較2月少了0.08個百分點。
要在眾多的數字中,挑出對自己有利的數字並不難,難就難在於,政治人物必須體認到數字是用來找施政問題,不是自我安慰的,」而這句話,也出自當年在野的蔡總統,對同樣數字不離口的馬前總統,給予的嚴肅批評
政策與數字,要讓人民有感,前提是它們必須能在民眾的生活中,得到驗證
舉例來說,去年的稅改,就讓今年不少上班族,以及背負育兒重擔的家庭在報稅時,感到輕鬆。是以蔡總統每每提到稅改,民眾多是有感、心懷感激的。
而在加薪、30K,及台灣經濟到底有沒有回到四小龍之首的問題上,政府不需要忙著找,或著「預報」漂亮數字,反而要回到問題的本質上,告訴人民,政府打算做什麼,預期帶來什麼成果
當政策是有效的,民眾的問題被解決了,人民的感受與數字,自然會說話。









聯合報黑白集/韓粉真強大


2019-06-02 00:0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凱道造勢,全台韓粉表達挺韓的決心。 記者王騰毅/攝影

儘管韓國瑜連遭人格毀滅式的抹黑,儘管高雄市府不斷遭到政治勢力的滲透和監控,但昨天的凱道造勢,全台韓粉以超乎想像的熱情表達了挺韓的決心。卅萬韓粉帶著國旗、穿著紅衫,把凱道染成一片鮮紅,宣示他們希望收復總統府的意念。
韓粉的強大,令人肅然。這項活動倉促成軍,還是向其他單位商借別人申請的場地來用,原預計要號召十五萬人參與,都被譏為吹牛。結果,滂沱大雨中來了卅萬群眾,把場地擠得滿滿的。藍綠政黨何曾有過這樣的動員能力?
韓粉的強大,可以由五點看出來。一,支持者都是自動自發從全台各地湧來,就是政黨發走路工也叫不動這麼多人;二,近期各方「黑韓」的攻勢凌厲,從公務一路黑到私德,韓粉卻不改初衷;三,韓粉的規模已遠遠超出高雄一地,涵蓋了全台各縣市乃至海外僑胞;四,初選尚未正式起跑,韓粉的熱情已呈現溢流狀態;五,暴雨驟至也趕不走韓粉,群眾繼續在雨中守候。
多年來,國民黨內罕有人能具如此濃稠的貼地人氣。「庶民總統」四個字不是喊假的,這反映的是基層民眾的認同感,他們不要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要的是和他們一同挽袖打拚的夥伴。更重要的,是大家「贏回台灣」的心願,不希望台灣繼續在口號中浮沉虛耗,所以用國旗淹沒凱道。
經抹黑及暴雨驗收的韓粉熱情,底氣十足接下來,請盡情展現愛與包容,擴大吸納能量









聯合報社論/從大法官提名,看獨立機關的沉淪


2019-06-01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法官被提名人,左起謝銘洋、楊惠欽、蔡宗珍、呂太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近日提名四位大法官人選,若經立法院審查通過,她任命的大法官將在十五位大法官裡占了十一位,達到三分之二釋憲和未來憲法訴訟法解散違憲政黨的門檻。以蔡政府近期頻頻修法到不顧輕重緩急甚至逾越法理,這次的提名,對我國憲政也不啻埋下了詭雷。
理論上,司法院是憲政層級的獨立機關,應獨立行使職權,不受政治影響。但實際上,從上次蔡總統提名的七位大法官進入司法院以來,政治斧鑿痕跡屢見不鮮。例如,駁回立委對《前瞻建設條例》的釋憲聲請,駁回監察院年改的釋憲聲請,以及對《不當黨產條例》的釋憲案的拖延而不處理,都讓人質疑大法官會議的公正性
此次被提名的四位大法官人選,有兩人意識形態鮮明。其中,謝銘洋在「拔管」時連署要求台大校長遴選會重選校長,政治偏見壓過其法學素養。蔡宗珍曾任民進黨仲裁委員會委員,十多年前即主張制定專法處理「不當黨產」,且對年改的立場旗幟鮮明。如此,很難不讓人懷疑,此次提名旨在劍指政治相關釋憲案
年改釋憲將於六月下旬召開憲法法庭辯論,依法定期程,須在八月二十三日前做出裁判。九月才就任新任大法官雖未及參與釋憲,然而,這恰恰又是另一種政治算計。原本對年改釋憲一再閃避的大法官會議,忽然「動起來」,且選擇了必須選定時間釋憲的「召開憲法法庭辯論」形式,恐怕是為了及早在選前清理戰場。否則,怎會只接受立委的釋憲聲請案,卻未併案處理行政法院的釋憲聲請?
蔡政府對於年改和《黨產條例》的釋憲聲請,採取的是不同策略。對於年改,計畫盡速處理,以避免重蹈去年九合一大選覆轍,成為選舉的不利因素。《黨產條例》釋憲,則極可能被拿來當作選舉操作的攻城槌,若在接近投票的時間點做出合憲解釋,則民進黨「轉型正義」的正當性即可確立,抵銷外界對黨產會、促轉會等機關「東廠化」的質疑。屆時,新任大法官即派上用場。
這樣的推論,並非無的放矢監察院在去年十一位蔡系監委就任後,隨即風雲變色,極盡政治操作之能事。這批新監委主要的功能,就是清算前朝,為民進黨政府護航,完全喪失監察機關之職守。最近的例子有二:其一,蔡系監委將手伸進司法,糾正當年對國民黨前立委林滄敏不起訴的檢察官打破監委不處理司法個案的原則。其二,田秋堇等監委要調查中選會放行「重啟核四公投有否違失監院的職責是保護人民權利,蔡系監委卻對人民的公投權橫加以干預,荒腔走板至極
至於「行政層級」的獨立機關,表現也不遑多讓。行政院下轄的獨立機關,包括了中選會、通傳會、飛安會和促轉會、黨產會等。但蔡英文執政後,除了飛安會,各機構處處充滿黨派政治操作,置獨立機關的威信於不顧。這些機關曾發生過的爭議已毋需贅述,僅看人事問題,就可見其嚴重性。諸如:促轉會發生「東廠事件」後,耗損了正副主委,超過半年仍找不到接替人選;中選會前主委陳英鈐因選務疏失下台,接手的,竟是民進黨落選的卸任縣長李進勇。通傳會前主委詹婷怡因「蘇貞昌震怒」事件下台,近日連代理主委翁伯宗也請辭,很難不令人懷疑背後有政治因素介入。獨立機關的沉淪,已非個案,而是普遍現象了
造成這樣的機構沉淪,主要是蔡總統和民進黨的私心所致民進黨口口聲聲高呼民主,實際上,卻把政治當成捍衛自己權力及利益的工具明年選出的總統,將重新提名並任命所有監察院、考試院人事,和另四位大法官。一旦民進黨繼續執政,國家機器盡在其手,人們能不背脊發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