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787/web/
◆ 聯合報社論/「六四」卅年:民主應成為中國夢的制度堡壘
◆ 聯合報黑白集/一次修法鬧四個笑話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三箭齊發 全球供應鏈洗牌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三箭齊發 全球供應鏈洗牌
2019-06-04 00:1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全面制裁中國大陸,除了準備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全面加徵關稅外,又進一步將以華為為主的非美國企業納入所謂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禁止美國企業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下,銷售產品給這些列名企業。
最近川普又發布行政命令,為了確保美國國家安全,禁止經美國認定為「外國敵對對手」,利用美國資通訊基礎架構及服務的漏洞,向美國企業購買科技產品及服務。行政部門必須在150天內提出實施細則規劃,但目標明顯是針對中國大陸。
川普提高關稅、禁止銷售、禁止購買,三箭齊發的政策主要是針對以華為為首的中國大陸企業。由全面提高關稅到禁止美國企業對中國大陸企業銷售產品而斷絕其供給來源,也利用禁止美國企業購買其產品而阻絕市場的方式,徹底斬斷中國大陸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這一連串措施,將會大幅改變全球產業分工型態,對於台灣影響非常深遠。
在美國提高對中國大陸關稅後,許多在中國大陸的台商開始調整分工模式。主要是將在中國大陸部分生產製程移出,政府則希望大陸台商可以將生產製程移回台灣,吸引他們回台投資。不過這些回台投資台商與以往相比,仍維持在相同供應鏈上,且多數與中國大陸企業仍維持產業分工關係。若是未來一旦這些中國大陸企業被列入美國制裁範圍,將直接波及到這些台商。
美國此種鋪天蓋地對中國大陸的防堵,也會影響到與中國大陸企業存在分工關係的在台灣的企業,衝擊範圍之廣,前所未有。
所以政府不能單以吸引中國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因應美中貿易戰,必須有全盤性策略。美中貿易戰顯示美國對於中國大陸經濟勢力興起的不安,美國要求中國大陸在數位科技等先進高端領域與美國徹底脫勾,全球將進入美國系統及中國系統競爭態勢。由於美國與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規模大,又有夠實力的國際品牌產品,足以支持各自系統。
美國也要求各國選邊站,台灣與美國之間沒有智慧財產權侵權的問題,無疑對強化台美合作建構全球新供應鏈,提供良好的契機。然而台灣未來是否應全面迎合美國,大幅降低供應鏈的含中成分,必須有完整的配套方案,特別是如何打造國際品牌產品,也非常關鍵。
更重要的是此種供應鏈的調整,並不表示放棄中國大陸市場,因為由近年來政府亟欲擺脫對中國大陸依賴下所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反映出中國大陸市場是無法被取代的。台灣反而更應趁此次機會,積極開拓大陸內需市場。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分道揚鑣,也會促使中國大陸加強自我研發創新,以彌補被美國拆解的供應鏈缺口,此會帶動各國投入研發領域的競賽。台灣不能落後,必須調整政府將主要資源挹注在5+2產業領域的情形。
美中交鋒對其他層面衝擊也不容小覷。首先在金融市場方面,除了需注意美中貿易戰所引起的股匯市動盪外,更重要的是貨幣市場風向已由先前升息、暫緩升息,到現在各國已經準備降息以提振經濟,台灣是否仍然不動如山,也值得評估。
最後在總體經濟方面,國際各主要機構均已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未來若美中衝突加劇而使談判破局,可能會繼續下修,對台灣影響也會擴大。所以政府絕不能以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在亞洲四小龍居首而沾沾自喜,因為台灣經濟成長率持續下修,與世界平均差距愈來愈大,今年還會面臨保2的挑戰。特別是台灣受美中貿易戰衝擊遠高於四小龍其他三國,必須儘速制定短期因應政策,尤其應針對受到影響的產業及勞工,提供必要的協助,才是務實的做法。
聯合報黑白集/一次修法鬧四個笑話
2019-06-04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院三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明定簽署政治協議,應經國會「雙審議」及公投的高門檻程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宣稱為了「捍衛主權」,民進黨又修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次,是設定兩岸簽訂「政治協議」門檻;理由冠冕堂皇,卻掩蓋不了它鬧的大笑話。
第二個笑話是,簽兩岸政治協議,得經兩次「雙四分之三」門檻才能啟動及過關,再加公投;比起修憲只需經一次雙四分之三,限制還要嚴苛。試問:難道兩岸政治協議位階高過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其實只是一般法,修法只需國會簡單多數;民進黨明年若失去立院多數優勢,豈不白忙一場?
第三個笑話是,把簽協議條件訂得如此嚴苛,但決定是否為「政治協議」,權限卻在行政部門。以民進黨凡事「泛政治化」的能力,這到底是為了捍衛主權,還是為了累積日後的相罵本?
第四個笑話是,民進黨「自己簽不到,別人也別想簽」的心態。別說政治協議,即使是兩岸事務性協議,民進黨一個也沒簽。既然什麼協議都不想費心,修法當然是只為了給對手增添障礙,還能自詡捍衛主權,這是無本生意。
一次修法鬧這麼多笑話,但民進黨臉不紅、氣不喘。它不是不懂法,而是太懂得知法玩法。執政權快要丟了,若不趁機撈一把,那才是傻瓜!
聯合報社論/「六四」卅年:民主應成為中國夢的制度堡壘
2019-06-04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一九八九年北京大學生和市民聚集天安門廣場悼念前總書記胡耀邦,引發六四事件。(法新社資料照片)
六四天安門事件屆滿卅年。卅年前的那場民主運動,始於改革的失衡,而止於民主的殞落。卅年後的今天,大陸卻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現象:中國經濟高歌猛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主政者提出「中國夢」號召人心,中國也走進世界舞台中央;但當年六四群眾冀求的民主,卻被徹底地遺忘。
這就是卅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分岔軌跡,也是當今民主在大陸的黯淡場景。歷經那場中共官方迄今諱而不名的「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之後,陷入遲滯觀望的改革開放,在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後乘風再起,但卻以一種「政左經右」的腳步,快速推升經濟成長;而「六四」的記憶則從禁忌到失語,民主退入萬馬齊喑的困境。至於當初政治改革滯後於經濟改革導致的發展瓶頸與失衡陷阱,於今尤甚!
今年同時也是「五四」百年,被稱為「德先生」的民主,至今在中國依然難產,是件令人費解的歷史懸案。習近平上台僅僅五年餘,即毫不吃力地取消了任期制;由此即可看出,辛亥革命百年之後,民主思想與民主體制仍難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成長。
這三十年,中共歷經四代統治者,「六四」對他們未必沒有影響。改革開放政策就是在「六四」的陰影下被認真執行,並成功實現了高度的經濟飛躍。但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崛起」的敘事,卻完全遮蔽了民主的聲索。六四前參與絕食、六四後被捕的劉曉波,廿年後又因「○八憲章」被批准逮捕;民國99年(二○一○年),獄中的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就在這一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躋身世界第二,製造業產值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從這裡,可以看出「民主」與「崛起」兩條軸線的升落,前者偃旗息鼓,後者卻獨占主流論述。
習近平上台後,雖也曾吹起「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號,但「中國夢」更是他張揚的主題。這個夢,固然也把「民主」二字貼在門楣上,卻與「六四」的追尋毫無關聯,更不包括西方理解下的「憲政夢」。
一個民主缺位的中國,與西方的矛盾因而更加尖銳化。比對時間序可以發現,美中貿易戰的序幕,就在習近平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後迅即拉開。很顯然,美中如今在貿易、軍事的角力,並非完全起自「修昔底德陷阱」。中共對民主的貶抑和壓迫,讓美國得以將中國說成是要「塑造一個與美國利益和價值觀對立的世界」,於是展開了行動。
中國民主腳步的遲緩,也是兩岸關係進展的障礙,成了台獨反中的主要藉口。荒謬的是,六四如今竟成了蔡英文等民進黨人配戴的霞帔。蔡英文參加六四聚會、發表六四文章,但她心中其實沒有六四追尋的「民主中國」;她是以民主為藉口,意欲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蔡英文更以台灣推動轉型正義為樣板,要求北京正視六四歷史;但這種濫權追殺在野、撕裂社會的負面民主,如何能當作提醒中共的教材?
北京當局應不難領略,正是六四民主傷痕至今無法平撫,讓兩岸裂隙愈來愈大、人心愈走愈遠。必須認清,「一國兩制」無法成為「和平統一」的要件,「民主」才是兩岸融合的長城。已回歸廿多年的香港,「兩制」仍不時衝撞「一國」,緣由莫不在此。
五四運動百年,中國緊抓「賽先生」,卻錯過「德先生」;六四民運卅年,中共緊抓經濟,又錯過民主。政經失衡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崛起」的列車轟隆隆開上世界舞台,卻把「民主」獨留在歷史的月台。民主未能與經濟同步成長,讓人們的遺憾始終盪漾難平,在中港台皆如是。
「六四」未死,北京主政者何不如此注解:新時代的「中國夢」應該以民主為砥柱,成為十四億人從今而後安身立命的制度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