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2018-12-14 00:36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科學家必須對工作有熱情。圖為新化高中高三學生參觀成大實驗室。圖/新化高中提供
民國77年(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萊德曼(Leon Lederman)在今年十月三日過世了。這個消息除了物理學界,好像沒有很多人注意到。其實,他是「功課不必很好,只要有熱情、有毅力就會成功」的最好例子。
萊德曼的回答出乎人們對諾貝爾獎得主的看法。
他說他高中成績不好,總在B+和B-之間徘徊,大學念的是校風強悍的紐約市立大學(因為免費),功課還是B,只是他對所有不知道的東西有求知的熱情而已。他一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即使當了三年兵,還是不知道,但是因為他最好的朋友去念了研究所,他就跟著去念。在那裡,他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點燃了他對知識的熱情,所以當別人回家休息了,他還在實驗室繼續工作,每天廢寢忘食,不知東方之既白,最後拿到了諾貝爾獎。
他說只要肯做,大部分人都可以找到薪水不錯的工作,但是要問你自己,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你對生命的要求是什麼?如果你能早上眼睛一睜開就迫不及待的要進實驗室,晚上精疲力倦才要回家,心中想的不是加班費而是實驗的結果,你就可以投身科學領域。科學家是個薪水低,工作時間長,沒有紅利,全年無休的行業,但是它帶給你的滿足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至於我是什麼時候知道我是諾貝爾獎的料?是當他們唱我的名字,叫我上台去領獎的時候。
他的回答使我在看過這篇文章卅年後,仍然記得。尤其最後一句「當他們唱我的名字,叫我上台去領獎的時候」。如果做研究不是為了求知求真,而是為了求名求利,就難怪有這麼多論文抄襲或假論文的事件出現了,講起來這些人不配稱為科學家。
此外,很多人迷信天賦,所以那個學生才會這樣問。但是沒有什麼叫天才,放對了niche,讓自己的能力能夠發展出來就是天才。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卻是對工作充滿熱情,不計成敗的人。成功沒有捷徑,熱情與毅力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途徑。萊德曼的逝世使世界少了一個科學家,對我來說,少了一位人師。